?

以情為心:用共情講好中國故事

2023-12-22 15:16李鵬飛
學理論·下 2023年6期
關鍵詞:中國故事共情

摘 要:“情”是認同感的鑰匙,是價值觀的紐帶。共情呈現了人際互動的心理過程,讀者隨文章人物的快樂而歡喜、痛苦而悲傷,就是共情的喚醒體驗。講好中國故事,離不開情感構建,通過對共情傳播基本原則與方式方法的討論,展現媒體通過共情傳播的可能性價值與意義。

關鍵詞:共情;中國故事;媒體傳播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3)06-0031-03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睌⑹聜鞑サ膶ο笫侨?,在研究提升傳播效能上自然離不開對受眾心理的研究,只有滿足受眾對新聞的需求,才能實現產品推送精準入心,達成預期效果。

一、“共情”概念的相關理論

1873年德國美學家羅伯特·費肖爾在《視覺形式感》一文最早提出共情這一概念,用以說明將自身真實的心理感受主動投射到所見事物的現象,道出了我們對“共情”一詞的樸素的感受。心理學家巴特森進一步區分了八種不同的共情現象:對他人內心狀態的了解;動作模仿;情感共鳴體驗;感受他人的感受;換位幻想他人的感受;換位幻想自己的感受;感受身心憂急;與身處痛苦中的人產生共鳴[1]。希望通過主觀世界的交互了解他人的思維和情緒狀態。但是從學界的研究看,心理學不同流派對共情有著不同的解釋,至今對共情這一概念的界定仍未有統一的定義。有的認為,共情是一種認知和情感狀態,表現為智力上的理解能力;有的認為,共情是對他人情緒體驗做出的情感反應;有的認為共情是受神經網絡發育情況而生成的認知能力和情感能力的結合;還有的認為,共情不是一種情緒,也不是一種感受,而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天賦能力,逐步形成了鏡像神經元理論、情緒共享理論、觀點采擇理論等不同的理論體系[2]。

通過上述心理學界對“共情”概念界定的討論不難發現,任何單一的理論都很難有效地解釋共情的內在機制[3]。但可以達成共識的是,共情是一個涉及認知、情緒和行為的復雜心理過程,涉及心理活動的形成要素、組織結構、運動方式。而借助傳播學的相關概念可以進一步幫助理解共情是如何實現對受眾的認知影響。

基于符號互動理論的學者提出共情構建出了共通意義空間,通過填補“我者”與“他者”之間的認知溝壑,加深彼此理解?;诳缥幕瘋鞑ダ碚摰膶W者認為,共情是價值觀的共享,是處于不同文化中的民眾都能接受或追求的價值觀。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核心就是文化價值觀與世界各國民眾不同程度地共享并內化于心。歸納起來,共情傳播就是共同或相似情緒、情感的形成過程和傳遞、擴散過程。

二、共情傳播的必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聞輿論的“四力”(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這是對媒體輿論格局的宏觀要求,也是對占據國際國內輿論陣地的目標指引。講好中國故事的核心是要樹立好黨在國內外的形象,把政黨的組織方式、綱領政策、待民之道、內部管理、總體表現等[4]傳播出去,增進理解,促進共識,而不是陷入“對空言說”的困境。

網絡和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網絡成了最大的“揚聲器”,移動終端的普及讓人人都有了“麥克風”,個體情感和價值導向更易被社會關注和輿論焦點左右,突出體現在一個“新”字。一是產品內容新,二是推送時效新,三是形式體裁新,這源于人們對新鮮事物更易感到興奮、刺激、聚焦的心理特征。隨著數字化技術以及信息媒介的發展,電腦、智能手機、電子閱讀器等便捷設備為大量碎片化信息傳播提供了平臺。短小精干的內容推送更加符合人們一般的閱讀習慣,長篇巨論相比之下顯得曲高和寡。新聞作品要具有人文關懷、精神重塑、情感撫慰等社會功能,避免陷入“情感枯竭”,就需要反思并重新認識情感元素的重要作用。主流媒體采取共情傳播的策略,能在復雜的傳播格局中,聚攏粉絲,獲取關注,提高新聞宣傳的抵達率和影響力,凝聚人心,引導人們自覺傳播弘揚主流價值觀。

對于新聞記者而言,構建共情的能力是一種重要能力和素養,是其能夠對新聞對象的情緒及心理狀態進行準確把握的能力,也是其應具備的感同身受、換位思考和站在新聞對象視角的移情能力及思維方式。將共情貫穿于采編全過程,新聞作品才是“體驗式”的、有“沉浸感”的。好的新聞作品離不開共情,與共情同生、與情同行,才不至于陷入“我以為”“我認為”的主觀誤解與“低級紅,高級黑”脫節錯位。2020年,一則喀喇昆侖戍邊官兵在一次巡邏下來,臉上被強烈的紫外線曬傷的視頻一經發出,即引起全國人民的廣泛關注。視頻中的官兵只是簡單講出了自己的名字與家鄉,整個視頻內容并不復雜,但一張張皮膚皴裂卻可愛的臉龐,引起了現象級的巨大反響。這正是因為傳播主體與受眾產生了強烈的共情,人們對自己難以做到,而他人的辛苦付出產生了強烈的敬佩感。構建共情傳播,也是新聞記者向社會提供思考問題的新視角,當人們可以互相用對方視角思考問題的時候,理解就多了,誤解就少了,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講好中國故事將更加具有針對性。

三、共情傳播的基本要求

信息是共情傳播的基礎。人際互動信息背后的情感共鳴賦予了新聞作品深刻的內涵,產生的強烈感染力和普遍認同感,更易吸引媒體流量、引發社會關注、實現有效傳播。在對海量信息進行分析評析時,如果能在第一時間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就能實現信息的精準投送,避免無關信息造成受眾認知紊亂,幫助受眾樹立正確的思想認知,遠離雜音干擾。共情傳播因此也需要時刻注意真實性、接受度、參與感三點要求。

(一)真實性是共情傳播之源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精髓,講好中國故事也必須遵循這一原則。先有事實,后有新聞。新聞是對事實的報道,是對客觀事物本身的活的寫真?!罢鎸嵤切侣勢浾摰纳??!敝挥姓鎸?,才能喚醒受眾的情感共鳴。新聞報道中如果為了創設典型不惜脫離實際、編假造假,極易使得媒體公信力陷入“塔西佗陷阱”,甚至會影響到典型人物本身的形象。

2022年,某企業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稱,“該公司員工梁某負責公司的印章服務,在一年時間里施印7億多次!處理OA流程5 964條!用印登記率100%并零出錯!”只要簡單計算一下就會發現,一個人一年蓋章7億次,意味著這名員工哪怕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不停地蓋章,每分鐘需要蓋章1 331次,顯然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網絡媒體時代,海量信息涌現對新聞媒體核實信息的真實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學者指出,當下我國的網絡輿論場體現出成見在前、事實在后,情緒在前、客觀在后,話語在前、真相在后,態度在前、認知在后的“后真相”的特征[5]。這更加緊迫地要求媒體人切忌心理急躁,務必實事求是,把真實性放在敘事首位,防止公共事件滋生對抗情緒,最大程度形成有利于積極形象傳播的社會共情。

(二)接受度是共情傳播之鏈

中國《論語》里的“仁者愛人”與西方《圣經》里的“愛上帝,愛他人”,都含有共情的思想,這說明無論是中華文明的引人向善還是西方文化賦予人神性,二者是可以被互相理解的。講好中國故事要注重選擇合適的語言和表達方式,簡潔明確、通俗易懂的敘事更容易被處于不同文化環境的人們理解。

對個體而言,共情本身有著理性的成分。個體的情感共情之所以能上升為對集體的認知共情,就是因為蘊于共情中的同理心將作者與受眾緊緊連接在一起,特別是當艱苦環境和家國情懷共處同一敘事軌道上時,最能引發心底的情愫。微博上“不想讓媽媽看到的畫面”的話題迅速登上熱搜,引起眾多網友關注和討論,其中一段畫面讓許多人淚目:新疆塔城軍分區鐵列克提邊防連,每年8級以上大風有200多天,被稱為“風口”哨所。春節期間,官兵頂著10級寒風,行走在近40度的陡坡上,狂風夾雜著石子和冰碴,刮在臉上像刀割一樣,可這樣的巡邏路對連隊官兵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安幌胱寢寢寭摹?,是另一個側面的“清澈的愛,只為中國”,它們消除了個體差異,體現了中國軍人最純粹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脊梁,喚醒了千千萬萬中國人最樸素的情感共鳴。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消除與世界其他國家文化差異最大的同理心,也是中國故事走向世界的最好概括。

(三)參與感是共情傳播之要

參與感即是情境融合下的情感共享。講故事是一種信息交流活動,交流是否順暢、有效,與人的意識觀點、話題的趣味性、環境的舒適性有很大關系。敘事的共情需要雙方的參與,講故事的人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對話,盡可能提供公共參與的機會,通過受眾的反應及時調整敘事策略,避開自說自話、對牛彈琴的窘境。良好的參與感不僅讓信息傳播更加準確,也讓共情力更具滲透力。

越來越多的媒體正在利用VR技術、云平臺等,為參與感搭建共情場景。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所屬網絡新媒體在元宵節推出了“你好哨兵·情暖元宵節”直播活動,帶領廣大網友感受帕米爾高原的蒼涼壯闊,與東極哨所官兵一起迎接照進祖國的第一縷陽光,“與邊防軍人同屏站崗60秒”等活動得到熱烈響應,情感與情景自然的融匯放大了人性共同之美。直播與互動激活了廣大網友共情的心靈,參與感的建立也深化了廣大網友對軍人價值的認同和支持,而其中蘊含的傳播話語生成方式,為共情傳播與國家形象緊密結合提供了新的實踐路徑。

四、探索提升媒體共情傳播的方法路徑

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要以小事件透視大時代,以小人物折射大變化,以小故事揭示大趨勢的敘事風格,更加注重探索共情傳播下價值觀的兼收并蓄。

(一)樹牢正確輿論導向

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核心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國家形象的敘事包含著一般的價值評判,這就意味著在共情傳播過程中可能受眾會受到地緣政治、文化差異、認知水平的影響而產生背離敘事本身價值評價的風險。新聞輿論工作是時代的鏡子和脈搏,記錄著歷史的進程,反映著時代的動向,承擔著引領導向、成風化人的重要職責,要始終把正確輿論導向放在第一位?!叭嗣袢罕娛俏覀兞α康脑慈??!碧岣吖睬榱χv好中國故事,就是要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準時代脈搏,對準時代焦點,與主流價值一致,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情感共鳴。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就把世界人民共克時艱的共同情感鋪陳其中,不僅充分展現了中國厚重的“生命—人本”觀,更是通過敘事共情吸引世界人民關注。實踐證明,要拓寬傳播對象的圈子,不僅要打通共情傳播的路子,更要抓住主流價值觀的里子,才能實現中國與主旋律與世界正能量同頻共振,才能讓中國聲音獲得最廣泛的傳播與認同。

(二)優化敘事表達模式

方式創新與加強陣地建設,是我們黨構建意識形態話語權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黨百年來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同一個事件,我們有時感到外國媒體不懂我們的“情”,即使沒有交流的障礙心理距離卻相隔甚遠;有時感到中國故事多在國內廣為流傳,很難“出圈”。其實有時是在敘事模式上出了問題。受刻板印象和經驗固著的影響,我們的敘事視角往往基于自身的語言和表達習慣,集中體現在著重強調敘事的意義和價值,希望通過吸引國際社會的關注增加話語權和影響力。一些本可以就當下論當下的實效性內容,又往往因引用大量歷史典故讓敘事的“宏大”變得“冗余”。意義和價值更多的是宏觀宣傳的需要,而真正能走進人心的共情敘事,更多地需要給故事更多的空間,通過對具體場景的細節刻畫,讓故事回歸故事的本味。

(三)突破對外傳播壁壘

要想打造傳播度更廣的中國故事,就要先打破傳播壁壘,在生產源頭和傳播渠道上下功夫,推進中國故事和中國聲音的全球化表達、區域化表達、分眾化表達,增強國際傳播的親和力和實效性。塑形造勢,就是要通過深研不同受眾的感知力、傳播力、接受力,解決對中國故事的認知偏差。多媒體時代,塑形造勢廣泛覆蓋“報”“網”“屏”“端”各平臺,不僅僅要依靠官方新聞機構回應社會關切熱點、權威破謠解惑,更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構建國際傳播的“共情空間”。烏合麒麟的漫畫、逆光飛翔的“種花家的兔子們”、軍媒平臺的漫畫板塊等,用喜聞樂見的方式設置話題、多元敘事,在與青年群體的對話空間中促進情感表達,刻畫國家形象,成功地打破國際傳播壁壘,引起了國際媒體關注與討論,讓中國故事在國際輿論場生動傳播,更多為國際社會和海外受眾所認同。

(四)強化新聞隊伍能力

中國故事要貼近人心、影響人心,離不開新聞工作者的賡續奮斗,保持旺盛的吸引力。新聞工作者要在信息化發展的新形勢下不斷錘煉自身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腳力。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新聞工作者只有真調研,才能發現共情點,打開宣傳口,創作出更多、更好,更具感染力、傳播力的作品,回答社會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做到與人民同心、與時代共振?!耙坏嗡娞?,小報道有大格局”。記者對細節的關注、溝通的真情和實踐的“腳力”最能說服人、打動人、吸引人。只有真正與官兵面對面,才能暢通心與心的溝瀆,典型人物的“煙火氣”才能勾勒出“平凡中的不平凡”的情感共鳴。魏巍從朝鮮戰場歸來后所著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范長江一步步丈量川、隴、陜、寧、青、內蒙古后寫出的《中國的西北角》,歷經半個世紀仍散發著獨特魅力和價值,歷久彌新。

受眾想看、愛看是傳播的前提,要想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就要用好新時代社交媒體的情感屬性,用心中的真情和腳下的泥土,不斷在一次次中國實踐中感悟和提升中國與世界的“向心力”,找到中國故事與國際受眾的最大公約數,畫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世界人民的“同心圓”。

參考文獻:

[1]亞瑟·喬拉米卡利.共情力:你壓力大是因為沒有共情能力[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

[2]王長江.政黨政治原理[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9.

[3]陳立勝.惻隱之心:“同感”、“同情”與“在世基調”[J].哲學研究,2011(12):19-27.

[4]趙建國.論共情傳播[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1,

43(6).

[5]趙麗濤.“后真相”時代青年網絡愛國主義教育的挑戰與應對[J].中國青年研究,2019(5).

(責任編輯:李 慧)

收稿日期:2023-05-08

作者簡介:李鵬飛,編輯,碩士研究生,從事新聞出版傳播研究。

猜你喜歡
中國故事共情
共鳴與共情
共情疲勞
發現高潛人才:共情與謙卑
共識 共進 共情 共學:讓“溝通之花”綻放
縣域教師培訓管理中如何實現共情
幼兒共情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講好中國故事的幾個路徑創新
移動互聯時代,如何講好奧運里的中國故事
世界最大童書展,“中國故事”升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