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口譯”課程思政教學探索與實踐①
——以短期記憶能力教學為例

2023-12-28 09:21樓凌玲
語言與文化論壇 2023年2期
關鍵詞:口譯英語專業記憶

劉 麗 樓凌玲 張 麗

主題詞:課程思政;育人育才;口譯課程

1. 引言

英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需要滿足新時代國家和社會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符合“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滿足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的現實需求?!胺g不僅是語言符號系統之間的轉換,更是對外建構文學、文化、國家形象和國際關系的重要方式之一?!?潘艷艷,2021)“英語口譯”課程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文化、塑造好中國國際形象的重要抓手。鑒于此,本文基于產出導向法,以高校英語專業三年級英語口譯課程第一單元短期記憶能力教學為例,探討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學目標、教學思政資源和第二課堂的教學實踐步驟,旨在為我國英語專業口譯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借鑒。

2. 文獻綜述

英語專業課程類別多種多樣,各個課程之間既相互關聯又各有側重,具有不同的教學重難點和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大綱挖掘不同的思政元素,并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創造獨特的教學模式,最終使專業技能顯性教育與思政隱性教育渾然一體。

在英語專業課程思政研究中,文秋芳(2021)根據自己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教學管理經驗,提出了專業發展的“一體化”思政育人體系。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王欣等(2021)探討了英語專業課程思政課程群的建設方法;劉桂玲(2021)分析了以培養思辨能力為目標的課程框架搭建和路徑方法;鄭志恒和黃雅娟(2021)基于課程思政內涵闡述了其教學特點;劉重霄和林田(2021)基于道德人、中國人、現代人、基本能力和專業能力5個維度創建了課堂討論、實踐調研和項目設計3種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尹晶(2021)從個人、社會、國家3個模塊探討課程思政體系模塊建設?;趯嵺`教學,崔永光(2019)以課程“英語精讀Ⅲ”為例,探討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可行性與不足之處;楊金才(2020)以課程“美國文學”為例,探討了外語專業課程建設需要包括的思政元素;丁鳳等(2021)以課程“交際英語”為例,對配套教材《新交際英語綜合教程》4冊課本的思政框架進行了設計和編排。

以上研究主要針對一流重點高校公共英語和英語專業,從理論高度探討了課程思政所需要的教材建設、教師角色、教學模式、專業管理和評價體系。實踐性研究則以學期或者學年為單位,介紹思政元素融入課程的整體安排,但以授課單元為單位的具體教學實踐步驟探索仍然比較缺乏。本次研究對象是英語專業口譯課程教學,作者在研讀現有文獻的基礎上,基于英語口譯第一單元短期記憶能力教學,以育人育才為終極目標,設計了符合學情的英語口譯思政課程教學實踐。

3. 基于產出導向法的“英語口譯”課程思政教學環節設計

高校專業課課堂既要提升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素質與技能,也要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自信和國際視野。英語口譯課程思政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需要注重引導學生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正確的價值追求。英語教師需要堅持課程思政教育理念,貫徹知識性與價值性相統一、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統一的原則,提升專業課程的育人功能,既要傳授有溫度、有厚度的口譯基本知識,又要引導正確觀念的形成和人格德性的養成,形成針對大學生的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增強政治認同、增長智慧才干、錘煉意志品質的育人合力。

3.1 學情分析

“英語口譯”課程是筆者所在院校英語專業的核心必修課,學時為32課時,開設學期是第六學期,授課對象是大學本科3年級學生。目前英語專業8級通過率偏低的根本原因,一是專業本身與“生活”和社會實際需要脫鉤,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和未來的工作環境無法產生聯結,難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二是學生英語語言能力、人文素養、聽說實踐能力和思辨能力低下(寧志敏,2021)。如果英語專業的教學只強調語言自身的規律并只反復實踐語言技能練習,則不能凸顯大學立德樹人的教育宗旨。黨的二十大強調教育事業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因此英語專業教師要堅決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3.2 基于產出導向法的“英語口譯”課程設計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基于產出導向法的英語口譯課程解決了傳統教學“學用分離”和“文道分離”的困境?;诋a出導向法的口譯教學中,教師在設計教學輸出和輸入材料時既要考慮教學內容的實用價值,又要考慮潛在文化交流價值;傳授的教學內容既要幫助學生培養家國情懷,又要滿足學生了解世界文明的需要。

將產出導向法用于英語口譯教學,能克服英語口譯練習資料選擇和講授教學中碎片化和片面化的弊端,直接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語言學習的驅動力,推動學生語言發展,達到立德樹人的終極目標。產出導向法主張以教師為主導,學習為中心,通過師生共建完成整套由驅動、促成和評價若干循環構成的教學流程,教學理念包括“學習中心說”“學用一體說”“文化交流說”和“關鍵能力說”。在輸出驅動這個環節,學生主動發現知識盲點,彌補盲點的學習欲望被激發,從“要我學”轉換成“我要學”的學習狀態。

英語口譯課程以知識技能為授課單位,分成口譯短期記憶、口譯筆記法、數字口譯、口譯的跨文化交際和口譯員職業道德素養5個模塊。技能培養要求學生提高聽力輸入理解能力,培養口頭翻譯的輸出能力,并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诋a出導向法的英語口譯課堂教學根據單元模塊合理滲透與主題相關的思政元素,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既運用已有的語言知識又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習得新語言知識從而有效拓展語言知識能力;另一方面既體現了語言教學的工具性,又保證了人文性,落實了育人的教學責任。

3.3 將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回歸點,是實現教學優化的重要前提。教師在教學中要意識到語言是能反映出立場和觀點的話語,有著鮮明的價值導向。因此,對英語專業學生的教學需要強化其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深化其國家意識,培養能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鑒于此,英語口譯課程的知識目標是掌握基礎口譯技能和策略,熟悉跨文化溝通技巧,了解英語國家文化和概況;能力目標是具有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質和持續學習能力,能用正確的視角把握政治方向和立場;思政目標是立德樹人,學生具有“四個自信”,熱愛中國文化,心中深植民族文化立場與家國情懷,樂于在國際舞臺講好中國故事,掌握國際輿論的中國話語權。尤其是在對外傳播中,外語工作者的國家意識是中國國際話語權建構以及國家形象塑造的根本保證。英語口譯課程各個模塊思政教學目標如表1所示。

表1 英語口譯課程各個模塊思政教學目標

續 表

深入發掘課程思政的內涵和價值,既要把握好專業教育的廣度和深度,又要把握好思政元素的配比和分寸,提高教材課程思政元素分析能力,補充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并具有思政元素的教學資料,使思政教育和專業技能教育協同發展。本課程第一單元課程設計的出發點是基于單元重難點引導和植入中國經典文學作品,從而將思政教育與知識目標、認知目標和思政目標融為一體。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口譯中的短期記憶能力,知識目標是學生了解口譯記憶模式,知道記憶訓練注意事項,學會記憶方法;認知目標是學生根據不同文本特點,選擇合適的口譯記憶方法,能用源語復述并初步口譯??谧g記憶方法之一的“信息視覺化”指譯員根據聽力文本在腦海中形成畫面,并描述內容。這一方法有助于幫助譯員加深記憶,同時避免逐字翻譯。根據這一記憶方法,教師基于課本素材補充了中國古典詩歌供學生課堂練習。中國古典詩歌通過意境與象境的結合,給讀者“詩情畫意”的視覺審美享受。因此將中國古典詩歌作為本單元的練習補充,既符合知識目標和認知目標,又能增強學生的中國文化自信,從而達到思政目標,即學生對包含中國文化元素的文本翻譯產生興趣,能夠用英語在社交平臺正面傳播中國文化。因為開課學期為第六學期,教師根據季節特點選擇了唐代詩人崔護的《題都城南莊》。教師通過視頻導入詩歌內容,學生在腦海中構思詩歌情境,并最終用英語將其描述出來。多媒體教學資源結合中國古詩詞英文口譯練習增強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體驗感和真實感,不僅鞏固了學生“信息視覺化”口譯記憶能力,也激發了用英語講中國傳統經典的興趣。

3.4 將思政元素融入輸出和輸入環節

產出導向法逆轉傳統教學順序,讓學生先嘗試輸出,從而主動發現產出困難,激發學習好奇心和動力。在輸出驅動環節,教師提供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音頻節選資料,要求學生在聽完一遍以后復述其內容。該環節的設計,一方面讓學生了解2021年國家取得的成果,增強民族自信和培養家國情懷,另一方面課堂練習能反映出學生在完成此項活動時缺乏合適的記憶方法和策略。因此,教師根據單元教學產出目標和學生面臨的口譯產出困難,講解本單元的口譯短期記憶方法和策略,并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擇教材中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資料作為輸入練習,用“輸出”倒逼“輸入”,幫助學生內化新學技能。

3.5 將思政元素融入課后作業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是檢驗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師在選擇課后練習材料時,要考慮內容是否貼近生活并符合貼近時代和國家發展的需要。時代已經賦予翻譯工作更重大、更艱巨的使命,要從“翻譯世界”到“翻譯世界”與“翻譯中國”并且重“翻譯中國”的轉變,幫助世界更好了解當代中國,推動中國更好與世界交流合作(陳雪亮,2022)。

根據本單元的課堂授課重點,教師提供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所著《桃花源記》的第一段音頻朗讀資料供學生完成口譯練習。學生根據課堂掌握的“信息視覺化”記憶方法,首先需要將原文內容形象化,借助形象綜合記憶文字信息,用視覺跟蹤情節發展,然后將腦海中構建的場景用英語描述出來以便完成作業。根據學生作業提交情況和教師與學生的課后討論,此次作業能讓學生有效實踐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激發其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以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為己任,提升中華文化的感召力、傳播力和影響力(吳耀武 等,2022)。高校英語專業授課可以大膽改革并突出特色,使學生發揮語言和應用技能并借助自身優秀的中華文化素養和漢語表達能力,通過網絡等多種渠道正面傳播中華文化和語言,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寧志敏,2021)。

3.6 將思政元素融入師生共評

在教師指導下的師生合作評價有利于幫助學生復習、鞏固并強化新授課內容,并將所學新知識與以往積累的知識形成聯系。在本單元授課中,教師布置了口頭翻譯作業,即口譯《桃花源記》的第一段。學生以口譯音頻和文字稿的形式提交作業。教師在課前根據語言表達和口譯技能選出典型作業,然后在課上匿名播放音頻并提供文字稿,全班同學根據邏輯記憶和口頭語言表達對典型作業進行評價。教師對典型句型的翻譯提供講解并進一步提升學生翻譯中國文化的軟實力。完成本單元的學習和作業點評以后,師生共同總結口譯技能和練習資料,回顧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和傳統詩歌,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民族自信。

3.7 將思政元素融入第二課堂

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延伸和拓展,是“三全育人”的重要陣地,其目標是培養學生課外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诒締卧n內《題都城南莊》和課外《桃花源記》的口譯練習,授課教師在年級內舉辦了追憶翻譯家許淵沖的演講活動。許淵沖大師的譯作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調研主動了解許淵沖的生平和他為翻譯界做出的貢獻,切身感受到他的愛國情懷和工匠精神。許淵沖筆耕不輟,他的學術擔當和民族情懷也給學生樹立了職業楷模榜樣。通過深度學習許淵沖的生平,學生們能牢記講好中國故事的使命,勇于承擔溝通中國與世界的責任。

3.8 教學效果

新課導入內容概括了我國在2021年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在完成該復述練習過程中,學生更加堅信中國共產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領路人。課程講解環節介紹了口譯信息情景化記憶方法,學生將該方法用于重建中國詩歌情景,用符合自身認知能力的英語語句進行完整翻譯。因為授課時間正值春季,所以詩歌《題都城南莊》更能與學生產生共鳴,同時該詩歌主題描寫愛情也激發了學生的探索興趣。通過課程講授環節的練習,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學更加熱愛和好奇,學生更愿意翻譯中國經典文學作品并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從而增強文化自信。課程總結環節幫助學生梳理本課時所學專業技能,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學生知道了為什么要學,是因為缺乏正確的記憶方法會導致口譯信息遺漏,同時知道如何學,即通過在大腦中把發言人的話語內容轉化為各種形象化的結構、圖式、畫面等,提高口譯中轉化的速度和準確性。

4. 結語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新時代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是培養能夠完成“兩個一百年”偉業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英語專業學生擔負著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文化的歷史使命,因此英語專業教學應該以更高的歷史站位服務國家的戰略發展需求,教師不僅要有教學能力,還要有育人育才的主動意識。高校英語專業教師更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引導學生用辯證和全面的視角把握意識形態的政治方向,強化文化認同和制度自信。

猜你喜歡
口譯英語專業記憶
中外口譯研究對比分析
記憶中的他們
EAP視聽說對英語口譯關聯遷移的增效性——以交替傳譯為例
“產出導向法”在英語專業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兒時的記憶(四)
兒時的記憶(四)
記憶翻新
新時代下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寫作教學改革之探索
論心理認知與口譯記憶
英語專業研究式學習的探索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