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培育家國情懷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4-01-01 14:44包涵
成才之路 2023年34期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國情懷古詩詞教學

包涵

摘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家國情懷的培育對提高學生國家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國家進步、民族復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高中語文教師通過古詩詞教學對學生進行家國情懷培育,對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堅定學生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文章分析當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提出相應教學策略,以期引導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和家國情懷。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家國情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自信;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4-0089-04

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之一,是中華民族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新時代背景下,家國情懷不僅包含了“家”與“國”的傳統含義,還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對青年一代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古詩詞能夠集中體現中華民族文化品格與民族精神,具有較高的人文價值,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力、發展學生的思維等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古詩詞內涵豐富、意蘊悠長、境界深厚的特點,不斷拓展教學空間,合理融入家國情懷元素,以使學生能夠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樹立正確的三觀和家國情懷。

“在家盡孝、為國盡忠”的家國情懷已經成為一種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傳統美德,其不僅沿襲了“家”與“國”的傳統意義,還在當今社會被賦予了新的價值意蘊,已成為一種支撐中華民族不斷奮斗的力量源泉。

1.家國情懷的思想溯源

千百年來,在中國人的精神觀念中,國家與家庭、社會與個人都是密切相關的有機整體。西周時期,以政治和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度使“家國同構”這一政治模式成為中國古代政治的基本框架,于是“忠”和“孝”便成為了“家”與“國”兩級共同體之間的溝通橋梁。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派基于“天下”和“家國同構”的觀念,將“忠”和“孝”上升為國家意識形態,也逐漸形成了漢代以后傳統中國家庭的主流價值觀念和全民族的道德信仰。伴隨著朝代的更迭,古人逐漸意識到“家”與“國”之間的密切關聯,無論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責任擔當,還是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忠貞執著,都將家國情懷上升至“天下一家”的思想高度。步入近代,維新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展現了中國人強烈的愛國熱情和使命擔當,而這種家國情懷也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興亡、民族榮辱緊密聯系在一起。如今,在發展與復興的時代主題中,家國情懷也不斷凝聚出更加深刻的時代內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家國情懷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并寄語當代青年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斗的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年華。這一系列重要論述闡明了家庭和國家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深刻指出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與發展的精神命脈,是培育人類情懷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情感支撐,更是一個國家安全發展的堅實保障。

2.家國情懷的教育價值

中華文明光輝綿延,數千年的歷史積淀形成的家國情懷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性格特征和價值追求?!扒嗄昱d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有希望,未來的發展就有希望?!毙聲r代的中華兒女應立足新時代,將自己的人生理想置于民族振興與國家發展中,在服務社會和奉獻國家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貢獻自己的智慧和能量[1]。高中時期是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強化對學生的家國情懷教育,有助于培育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指出:語文教師要將課程內容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有機融合,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文化傳承與育人功能[2]。古詩詞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是培育學生家國情懷的重要載體,高中語文教師應借助古典詩詞教學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幫助學生樹立家國觀念,培養學生敢于擔當的責任意識,促使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得到提升[3]。

1.古詩詞學習難度大,學生學習任務繁重

古詩詞本身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較為繁重,這使得學生難以抽出較多的時間,在完成高考考查內容的基礎上,深入理解古詩詞的深刻意蘊,因此家國情懷教育效果往往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古詩詞與普通白話文的表述存在較大差異,部分學生容易望文生義,進而對古詩詞句產生含糊其辭和似是而非的理解。第二,古詩詞本身語言簡潔凝練,加之古今異義詞和通假字的運用給學生深入理解詩詞背后蘊含的家國情懷教育內容帶來了較大障礙,容易使部分學生產生誤解。第三,部分學生不具有對古詩詞鑒賞的文言知識儲備,因此在學習古詩詞時表現為耗時多、效果差。第四,繁重的課業壓力使學生習慣于機械記憶相關內容,而忽視對古詩詞情感表達的挖掘,因此難以通過古詩詞學習培養家國情懷。

2.忽視情感教育引導,教學內容局限于課本

情感教育不僅有利于高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還對他們的全面發展有著積極意義。然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并不注重情感教育,這對語文教學培育學生家國情懷十分不利。究其原因,第一,受升學壓力的影響,部分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只是一味地關注學生對語文具體知識的學習情況,很少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情感教育引導。第二,部分教師由于自身專業水平有限,對古詩詞所蘊含的思想和情感的闡釋較為淺薄,使得學生難以形成深刻的情感體驗,也難以體會出其中蘊含的家國情懷意蘊。第三,教師對古詩詞的教學往往僅局限于語文教材中,使得學生對于家國情懷題材的閱讀與積累也僅局限于語文教材,這與家國情懷培育目標相距甚遠。第四,教師在教學古詩詞時很少為學生劃分節奏,這會大大降低學生對古詩詞的美感和意蘊的體會深度,導致學生無法通過古詩詞學習與詩人或詞人產生情感共鳴,因而也無法深入理解古詩詞所表達的情感態度與思想內涵。

3.教學模式固化單一,實踐活動嚴重不足

一方面,部分教師采用的古詩詞教學模式較為固化單一,即“導入新課—背景簡介—誦讀詩詞—分析詞句—總結主題—升華情感—背誦詩詞”,并將古詩詞教學的重點放在對詩人或詞人寫作技巧、風格特征和詞句的賞析理解上,并沒有對詩詞蘊含的思想和情感進行深入剖析,這使得學生難以深入理解古詩詞的真正含義,更不用說通過古詩詞學習增強家國情懷了。另一方面,部分教師較少利用古詩詞中的家國情懷元素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更較少組織學生開展與家國情懷教育內容有關的古詩詞課外實踐學習活動,導致學生難以通過古詩詞學習對家國情懷形成真切的情感體驗,難以樹立家國情懷。

1.優化誦讀教學,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古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經典,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富于創造力和想象力,在內容上,其不但融入了詩人或詞人的思想情感,還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而古詩詞之所以能夠廣為傳誦、經久不衰,與其語言的鮮明節奏感以及和諧的韻律美分不開。高中語文教師要想通過古詩詞教學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就要重視誦讀這一關鍵環節,引導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感受古詩詞的韻律美、語言美,體悟古詩詞的深刻意蘊,從而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促使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古詩詞的“詩詞味”,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4]。第一,引導學生以自由誦讀的方式初步感知古詩詞。高中語文教材選入的古詩詞具有節奏感強、內涵豐富、生僻字多、字詞讀音難度大等特點,要想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在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深刻理解詩詞含義、準確把握詩詞的平仄規律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去朗讀、去背誦,以此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古詩詞誦讀過程中切實感受到古詩詞的意境美和韻律美。在學生以自由誦讀的方式初步感知古詩詞的過程中,教師可借助音頻、視頻等現代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誦讀氛圍,使學生能夠在古詩詞的節奏、韻律中充分體悟古詩詞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另外,教師還要打破時空的限制,鼓勵學生通過晨讀、課前3分鐘、班級語音角、微信打卡等方式增加誦讀訓練,以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記憶力,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濃厚的古詩詞誦讀興趣。第二,引導學生準確把握古詩詞的情感基調。情感基調的準確把握是提高古詩詞誦讀教學效果的關鍵。與家國情懷有關的古詩詞作品的情感基調或豪邁奔放,或慷慨激昂。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作者的視角去反復誦讀古詩詞,以便對詩人或詞人作品中所表現出的家國情懷進行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例如,在講授《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教師可先向學生講述蘇軾受“烏臺詩案”牽連而被貶黃州的經歷,引導學生體悟蘇軾身處逆境,卻依然擁有強烈愛國之情的難能可貴。再引導學生從蘇軾的角度,以雄渾、慷慨、激昂的感情基調反復誦讀這首詞。這樣,學生就可以深刻理解蘇軾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以及對自己功業未就的無限感慨[5]。第三,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古詩詞誦讀活動。豐富多彩的古詩詞誦讀活動是學生獲得良好古詩詞學習體驗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學生家國情懷的實踐載體。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古詩詞經典誦讀大賽”“家國情懷詩詞誦讀交流會”“詩詞誦讀游戲”等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古詩詞誦讀興趣,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悟家國情懷。

2.開展情境教學,引發學生情感共鳴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要創設綜合性的學習情境[6]。因此,在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情境教學。而情境教學的核心就是通過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以引發學生情感共鳴,提高學生情感感知能力,從而讓學生充分理解古詩詞中蘊含的家國情懷,使學生的家國情懷得到增強。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在表情達意、詞語運用上與白話文有著明顯區別,在內容上也更加深刻復雜,且其背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距甚遠,因此學生在理解其中蘊含的家國情懷時具有較大難度。在實際教學中,高中語文教師要立足真實情境,恰當運用視頻、音頻等多媒體教學資源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以便將抽象的古詩詞知識以形象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例如,在講授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一詩時,首先,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時自主收集一些關于描繪杭州西湖風景的作品資料,并在課堂上將學生收集的資料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出來,以提升學生對整個課堂的參與熱情和學習成效。學生通過觀看資料以及閱讀本詩,會自然而然地對祖國的秀麗風光產生贊美之情。其次,教師可借助視頻資料向學生介紹本詩的創作背景,并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深刻體悟詩人的心境,以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本詩以及詩人所表達的情感。最后,教師在具體講解本詩時,可借助音樂營造學習氛圍并借助圖畫將古詩內容以形象化、具體化的方式展示出來,以使學生能夠將認知和情感結合起來,進而能夠與詩人產生情感共鳴,促使學生的家國情懷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增強。

3.創新閱讀方式,提升學生鑒賞水平

傳統的單篇精讀式閱讀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學生多角度積累和解讀家國情懷詩詞作品。高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創新閱讀方式,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加學生的閱讀深度和廣度,提升學生的古詩詞鑒賞水平,從而使學生能夠深刻把握家國情懷詩詞作品的豐富意蘊。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采用比較閱讀的方式進行創新教學。一方面,教師可先將同一家國情懷主題的詩詞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然后引導學生找出這些詩詞所表達的觀點以及所采用的表達方式的異同,以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助力教學目標達成。如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在不同作者的筆下會呈現出不同的內涵象征,同樣是對“月”的描繪,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表達的是作者功業未就、壯志難酬的憂憤之意。而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表達的則是漂泊游子的思鄉之情和月圓人聚的無限渴望。另一方面,教師還可將同一時期不同作者的詩詞作品進行比較,引導學生體會不同作者的表達差異。如有著豪邁灑脫性格的李白在《關山月》中描寫邊關將士對妻子的思念之情時,并沒有表現邊關將士的幽怨,而是呈現出一幅氣象雄渾的邊塞圖。而杜甫的《登岳陽樓》表現的則是面對家國興亡而又報國無門的無可奈何,突出了作者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教師采用比較閱讀的方法進行古詩詞教學,可以發散學生思維,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對家國情懷詩詞作品的理解由感性上升為理性,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對家國情懷詩詞作品的鑒賞水平。

4.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當前,部分教師將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點放在對文本知識的教學上,忽視對學生情感把握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無法深入領悟家國情懷詩詞作品的思想意蘊,難以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家國情懷。要想改變這種狀況,高中語文教師就要增強古詩詞教學的實踐性,積極開展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逐漸形成家國情懷。例如,教師可通過“經典詩詞知識競賽”“詩詞書法大賽”“古詩詞講解大賽”等一系列課堂活動,使學生在合作與競爭中產生學習動力,提高綜合感知能力,使學生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自主整合以往所學家國情懷詩詞的相關知識內容,構建知識體系,提升語文核心素養。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關于家國情懷詩詞作品的表演活動。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與家國情懷有關的詩詞改編為小劇本,要求學生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合理融入自己的創新思維,并通過表演的方式將其展現出來,以使學生能夠進入詩詞意境,深入理解其中的家國情懷內容。此外,詩詞創作學習也是培育學生家國情懷的有效實踐方式,語文教師可通過創辦“晨曦詩社”“桃山詩社”等詩詞創作學習社團的方式,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家國情懷的理解自主創作詩詞作品,并在學?;虬嗉夁M行展示,以激發學生深入學習家國情懷詩詞作品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家國情懷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在探索、思考、實踐過程中,領略詩詞之美,拓展語文學習思維,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樹立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

綜上所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的意識早已融入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成為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文化基因,滋養著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懷。古詩詞是家國情懷的重要表達方式,是中國人從古至今細膩情感的深切表達方式,十分適合對學生進行家國情懷教育。因此,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古詩詞中的家國情懷元素,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作為當代青年應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在學習中體會愛國主義的情感與精髓,從而逐漸樹立文化自信和家國情懷。

參考文獻:

[1]郭文良,姚琴.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家國情懷思想及其教育價值[J].當代教育與文化,2023(04):74-8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1-2.

[3]韓雪云.優秀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有效融合探索[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2(07):123-125.

[4]魏倩.初中古詩詞誦讀教學的完善策略[J].文教資料,2022(18): 140-142.

[5]崔康.詩詞教學中家國情懷的培養路徑探析[J].大學,2020(19): 70-71.

[6]李冬梅.如何在古詩詞教學中厚植家國情懷[J].河南教育,2023(Z1):81-82.

Research on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Homeland Feelings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Bao Han

(School of Literature,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journey of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patriotism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in enhancing students’ sense of identity, belonging,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towards their own country, and promoting national progress and national rejuvenation. 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cultivate students’ patriotism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which plays an irreplaceable positive role in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promoting national spirit, and strengthening stud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sense of patriotism i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and lyrics in high school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to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sense of patriotism.

Key words: se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cient poetry and lyrics; family and national sentiment; excellent 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culturalconfidence;teachingstrategies

猜你喜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國情懷古詩詞教學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