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2021年人參皂苷研究文獻可視化分析

2024-01-10 06:54徐夢嬌晏軍
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皂苷人參發文

徐夢嬌 ,晏軍

1.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北京 100102;2.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北京 100700

人參是五加科植物人參的干燥根及根莖,最早見于《神農本草經》,書中記載:“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比藚⒅械纳锘钚猿煞职ㄔ碥?、多糖和酚類[1]。其中,人參皂苷在抗炎、抗腫瘤、緩解氧化應激、調節內質網應激等方面應用廣泛[2]。

目前,關于人參皂苷的研究成果頗多,如何準確掌握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為此,筆者采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利用VOSviewer1.6.17軟件與CiteSpace5.8.R2軟件對相關文獻進行分析及可視化展示,梳理其研究熱點及發展前沿,為人參皂苷的后續研究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與檢索策略

檢索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選擇“高級檢索”模式進行“主題”字段檢索,以主題=(“人參皂苷” OR “人參皂甙”)進行檢索。檢索時間范圍為201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1.2 文獻篩選標準

納入標準:人參皂苷相關文獻,文獻類型包括學術期刊、學位論文。排除標準:重復發表的文獻、新聞報道、會議摘要、科技成果等。

1.3 數據分析

采用文獻計量學方法,結合VOSviewer1.6.17與CiteSpace5.8.R2對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納入文獻導入Excel2016進行發文量分析并繪制折線圖。將CNKI檢索出的文獻按照Refworks格式下載并導入到VOSviewer1.6.17軟件,在該軟件中設置參數Type of analysis分別為“Co-authorship”和“Co-occurrence”,最小閾值分別設置為3和7;將Refworks格式文件以“download_**”命名,在CiteSpace5.8.R2軟件中進行數據轉換后,對其進行關鍵詞突現分析。關鍵詞突現反映相應時間節點內出現次數頻繁的關鍵詞,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該時段的研究熱點及發展前沿[3]。Time Slicing(時間分區)設置為2012-2021年;Years Per Slice(時間切片)設置為1;Node Types(節點類型)設置為Keyword;Minimum Duration(最短持續時間)設置為2,剪枝方式選擇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以簡化圖譜。

根據普賴斯定律[3]計算核心作者數量,確定計算公式其中ηmax代表發文量最多的作者所發的論文數量,發文量≥N篇的作者確定為核心作者。

2 結果

2.1 發文量分布

共納入文獻3 517篇,發文量分布見圖1。2012-2021年,發文量整體處于平穩波動狀態。在2015年出現第一個發文高峰,年度發文量380篇;在2020年出現最低發文量為300篇。通過對發文量年度趨勢的分析可知,近10年關于人參皂苷的相關研究呈穩定發展的態勢,無較大波動。

圖1 2012-2021年人參皂苷研究文獻發文時間分布

2.2 發文機構

發文量較高的機構見表1。發文數量較高的為長春中醫藥大學,發文量112篇;其次依次為吉林農業大學、吉林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遼寧中醫藥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表1 2012-2021年人參皂苷研究文獻高頻研究機構(前10位)

2.3 核心作者

3 517篇文獻涉及作者4 171位。其中以劉淑瑩發文量最多(16篇)。根據普賴斯定律確定N≈3,即發文量≥3篇的作者為核心作者,共有160位,累積發文量為585篇,約占總發文量的16%。發文量≥7篇的有劉淑瑩(16篇)、越皓(9篇)、陳乃宏(8篇)、鄭飛(8篇)、劉洋(7篇)、劉佳(7篇)、張濤(7篇)、戴雨霖(7篇)。

利用VOSviewer軟件構建核心作者聚類視圖,見圖2。160位核心作者中聯系較為緊密的有36位,共形成10個聚類,聚類中作者數量最多為7位,最少為1位。此聚類顯示,多數團隊的陣容尚有一定規模,但各個團隊間的跨地域合作較少。

圖2 2012-2021年人參皂苷研究文獻核心作者共現網絡(發文量≥3篇)

2.4 關鍵詞

2.4.1 共現分析

3 517篇文獻中,共有關鍵詞9 721個。設置關鍵詞最小出現頻次為7,共得到313個關鍵詞,剔除同義詞、英文關鍵詞、無意義詞后得到55個關鍵詞,按出現頻次由高到低排序,前12位關鍵詞為人參皂苷、人參、含量測定、細胞凋亡、氧化應激、質量控制、藥代動力學、抗氧化、代謝組學、抗腫瘤、腸道菌群、細胞增殖,見表2。

表2 2012-2021年人參皂苷研究文獻高頻關鍵詞(前12位)

2.4.2 聚類分析

關鍵詞聚類見圖3,VOSviewer軟件顯示,節點數為55,聚類數為7,節點間連線為231,總聯系強度為583。聚類具體內容見表3。此研究共形成7個聚類,即7個研究主題,分別為:①人參皂苷的提取與含量測定;②人參皂苷的藥理作用;③人參皂苷在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及作用機制;④人參皂苷的抗炎作用;⑤人參皂苷改善能量代謝的作用;⑥人參皂苷的抗氧化作用;⑦人參皂苷的抗腫瘤作用。

表3 2012-2021年人參皂苷研究文獻關鍵詞聚類信息

圖3 2012-2021年人參皂苷研究文獻關鍵詞聚類網絡

在關鍵詞聚類基礎上對關鍵詞的疊加時間進行可視化分析,見圖4。圖中黃色節點表示2018年以來的最新研究熱點,包括炎癥、抗炎、益生菌、腸道菌群、代謝組學、自噬、抗衰老、抗抑郁、阿爾茨海默病、星形膠質細胞。2018年以來,本領域的研究熱點聚焦在人參皂苷的抗炎、抗抑郁、抗衰老、自噬等機制的研究及其對神經系統疾病、腸道菌群的影響。

圖4 2012-2021年人參皂苷研究文獻關鍵詞時間視圖

2.4.3 突現分析

關鍵詞突現分析見圖5。2012-2015年為第1階段,突現強度最高的關鍵詞為“超高效液相色譜”(8.616 6),突現關鍵詞包括“含量測定”“超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提取”“質量評價”“質譜法”“人參皂苷rg1”,該階段研究聚焦于色譜技術在人參皂苷的提取、含量測定、指紋圖譜方面的應用;2015-2018年為第2階段,突現強度最高的關鍵詞為“抗腫瘤”(3.446 6),突現關鍵詞包括“細胞凋亡”“臨床療效”“動物實驗”“肝癌”“作用機制”“抗腫瘤”“食道癌”“信號通路”,該階段研究方向為通過開展臨床試驗與動物實驗挖掘人參皂苷的作用機制,研究深入到信號通路分子層面,疾病主要以腫瘤為主;2018-2021年為第3階段,突現強度最高的關鍵詞依次為“藥物研發”(3.834 3)、“組學”(3.690 3)和“藥物代謝”(3.406 8),突現關鍵詞包括“質譜-色譜”“藥代動力學”“復方制劑”“藥物代謝”“藥物研發”“腸道菌群”“內質網應激”“糖尿病”“氧化應激”“代謝組學”。隨著人參皂苷研究的不斷深入,通過前2個階段的研究積累,人參皂苷的臨床療效得到驗證,作用機制逐漸清晰,第3階段進入臨床轉化期,該階段研究熱點為以人參皂苷為主要成分的復方制劑的研發及明確藥物在體內的代謝,以期為新藥研發做前期準備。此外,該階段人參皂苷與糖尿病、腸道菌群、內質網應激、氧化應激的研究成為前沿趨勢。

圖5 2012-2021年人參皂苷研究文獻突現關鍵詞

3 討論

本研究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軟件對人參皂苷研究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近10年關于人參皂苷的相關研究呈穩定發展的態勢,相關研究涉及領域廣泛,研究內容集中在藥學與醫學方向,初步形成了各研究領域的核心作者群,研究機構主要為中醫藥大學,說明中醫藥領域比較重視人參皂苷的研究。此外,發文量排名前3位的高校均位于吉林省,這與吉林省是人參主要產地密不可分。

劉淑瑩所在機構為長春中醫藥大學,其團隊主要研究人參皂苷的提取方法和化學成分測定,通過體外模擬胃腸道環境,建立了提取人參皂苷的仿生方法[4-5];越皓所在機構為長春中醫藥大學,其團隊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參皂苷對腸道菌群的作用,運用質譜技術對人參皂苷在人腸道菌群中的代謝產物進行分析,并通過高通量測序技術確定人參皂苷對人腸道菌群的影響[6-7];陳乃宏所在機構是湖南中醫藥大學及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其團隊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參皂苷對神經系統疾?。ㄈ绨柎暮D?、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8-10]。通過分析核心作者合作網絡發現,已初步形成核心作者團隊,每個團隊的研究方向較為明確,且積累了一定的學術成果。結合核心作者合作網絡視圖可知,雖然已初步形成核心作者團隊,但跨團隊之間缺乏交流合作,不利于后期開展深入研究。

通過關鍵詞聚類及突現可以看出,質譜技術及多組學技術在該領域研究中起著關鍵作用。2012-2015年質譜、液相色譜技術是研究熱點;核心作者通過質譜、色譜串聯技術完成了對人參皂苷化學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及其在體內代謝產物的定量分析[4-7]。2018-2021年,質譜、液相色譜技術仍是研究熱點,但主要運用于檢測含有人參皂苷的復合制劑或中藥復方的藥代動力學。此階段,質譜、色譜技術的串聯組合用于檢測人參皂苷及其復方制劑干預疾病后體內蛋白分子的變化及明確藥物在體內的代謝。這一轉變說明人參皂苷的研究逐漸趨于成熟,作用機制逐漸清晰,臨床療效得到驗證,較為系統地展示了人參皂苷由基礎理論走向臨床實踐及藥物的臨床應用轉化過程。

對關鍵詞進行突現和時間線分析可了解不同時期主要的研究內容。分析可知,近10年關于人參皂苷的藥理研究逐漸深入,前期聚焦于人參皂苷的抗腫瘤、抗氧化、抗疲勞、抗細胞凋亡等藥理作用,后期側重于人參皂苷的抗炎、抗抑郁、抗衰老、調節自噬和內質網應激、調節腸道菌群等藥理作用,研究深入到信號通路分子水平。人參皂苷研究熱點的轉變說明研究者緊追研究前沿,有利于深入挖掘人參皂苷的藥理作用。研究的主要疾病是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腦缺血再灌注損傷、食道癌、肝癌、糖尿病、心肌肥厚等,其中神經系統疾病及腫瘤是研究的熱點。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醫藥多途徑、多靶點、多層次干預疾病的作用特點。

綜上所述,人參皂苷相關領域不斷延伸,研究熱點不斷遷移,研究層面不斷深化。研究領域由最初的有效成分提取、活性成分測定為主發展到臨床研究、基礎實驗的作用機制研究再到近年來的新藥研發,展現了單體到復方藥物的臨床應用轉化過程。此外,知識圖譜展現了人參皂苷通過抗炎、抗腫瘤、緩解氧化應激、調節內質網應激等發揮多途徑、多靶點、多通路干預疾病的特點,其在改善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腫瘤等疾病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建議開展以人參皂苷為主要成分藥物的隨機、雙盲、對照的大樣本、多中心的病例研究或真實世界研究,并完善其臨床療效的系統評價;各機構、各團隊、各學者應該加強討論與交流,促進形成跨團隊、跨學科、跨地域的多中心大型研究。

猜你喜歡
皂苷人參發文
水中人參話鰍魚
10條具體舉措! 山東發文做好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
清爽可口的“水中人參”
HPLC-MS/MS法同時測定三七花總皂苷中2種成分
校園拾趣
爺孫趣事
以牙還牙
HPLC法測定大鼠皮膚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參皂苷Rb1
HPLC法同時測定熟三七散中13種皂苷
胡蘿卜為什么被稱為“小人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