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食代”高職食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研究
——以蘭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2024-01-11 01:12賈國軍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食品行業校企食品

王 靜,賈國軍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 健康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70)

高等職業教育是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在推進教育強國與人才強國的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食品行業與人們的生活和健康緊密相關,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消費觀念的升級,大家對于食品的品質、構成、營養價值和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這無疑將成為帶動食品工業不斷進化的強勁動力。高職院校食品類專業作為培養食品行業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力量,為適應市場需求,需要升級人才培養模式,要建立嚴謹科學的教育教學體系,創建資源豐富的課程體系,嚴格規范的教風、學風體系,同時加強產學研合作創新,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中,并在實踐中發揮創新創造能力,以培養符合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所需的人才[1]。

筆者通過對食品行業存在問題的分析,構建了“新食代”高職食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旨在培養具有優秀職業素養、過硬專業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滿足社會對“新食代”食品專業人才的需求。

一、構建“新食代”人才培養模式的必然性

(一)信息技術為食品行業帶來新變革

(二)食品行業與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帶來新機遇

食品作為滿足人體營養健康需求的載體,在維持人體正常免疫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是抵擋疾病最有效的手段。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日益提高,對具有增強免疫力、緩解身體疲勞、輔助降血脂等功能的食品需求增大。在大健康產業背景下,藥食同源產品將成為未來開發保健食品的重要方向,這也為學生的就業提供新路徑[3]。

近年來,消費者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關注重點主要包括食品的生產與加工、運輸與儲存,以及餐館中生鮮食品的消毒、清潔和檢測等環節。雖然國家建立了食品安全標準體系,重大食品安全風險得到控制,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得到保障,但依然有不少困難和挑戰,如微生物污染、重金屬污染、農藥獸藥殘留超標、添加劑使用不規范;制假售假等問題時有發生,環境污染對食品安全的影響逐漸顯現;食品安全標準與最嚴格標準尚有差距,風險監測評估等基礎工作薄弱,基層監管力量和技術手段跟不上等,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公共衛生流行疾病的頻發,這些挑戰將更多、更嚴峻。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就是食品產業和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因此,食品行業人才必須掌握大健康產業相關知識。

(三)食品行業新發展對食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出新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盵4]食品產業作為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呈現出巨大的發展前景及市場潛力,其發展與國家建立的健康服務體系(包括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關系密切。教育部明確要求,“深化高職高專供給側改革,建立健全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做好存量升級、增量優化、余量消減?!盵5]高職食品專業學生需要具備“新食代”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應用能力,才能滿足食品行業發展對高技能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在這種形勢下,傳統的食品類專業要生存、發展、進步,就必須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

二、構建“新食代”食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措施

(一)對接需求,整合專業,優化人才培養新目標

根據新時代對食品產業的要求,集中學院優勢,對已有的食品、藥品、護理三類專業進行有效整合,調整食品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使食品專業進入大健康產業群,即跨學科大融合。確定食品專業新的培養目標為集食品保健、食品智能化加工及飲食指導為一體的具有跨行業職業理念的高素質食品行業從業人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由學校預設向市場需求的轉變、人才培養目標由單一向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轉變、辦學思路由半開放向全開放的轉變。

(二)探索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促進綜合素質培養

根據人才成長規律,以培養合格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導向,對應學生作為“自然人—社會人—專業人—職業人”的不同角色發展需要,探索新的培養模式(圖1)。通過情緒控制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團隊協作及溝通能力的培養健全學生的人格;再通過食品生產基礎知識、食品生產操作及食品產品質量控制等專業基礎教育培養學生從業能力;最后通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及創新能力并進一步加入食品行業人文教育和企業文化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最終達到學生先成“人”再成“才”的培養目標。

圖1 食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三)構建跨學科平臺,夯實學生理論、實踐基礎

食品專業是一個集工、理、農等重要學科相關知識為一體,有極強綜合性的交叉專業。學院依據現有食品、藥品、護理專業,跨學科構建平臺,共同制定課程體系,課程設置涉及生物化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生物學、護理學、康復醫學、發酵工藝學及信息工程學等基礎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圖2),以滿足大健康、信息化的食品產業升級對創新型、交叉復合型人才的需要。

圖2 食品專業課程體系

學院對現有食品、藥品、護理專業實驗室、實訓基地、虛擬仿真實訓基地進行整合,通過制度建設,規范管理和使用大型設備和儀器,以保障設備和儀器的充分利用,為學科融合起到實質促進作用。深化教學改革,適應當前學生普遍使用智能手機的情況,探索新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四)組建跨學科教學團隊,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教師是人才培養的核心,其水平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質量。新形勢下,需要把跨學科課程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成立“新食代”食品專業教學團隊,將食品、藥品、護理專業教師匯集在一起,共同制訂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大綱;與企業合作,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不斷推進專業課程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更新,推動跨學科合作發展;持續強化教師教學勝任力建設[6]。

(五)加強校企融合,緊跟行業前沿

校企聯合培養人才的目的是讓企業參與學校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幫助學校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適用性。在目前中國智能制造背景下,對于食品專業學生來說,校企合作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環節。企業在學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全程參與,課程實行項目化教學,企業一線專家參與教學,引領技術、設備的革新和市場需求變化。如“發酵食品加工技術”課程授課內容需要從原材料的選購、原材料質檢、發酵生產加工、發酵加工過程質量控制到產品質檢、最后產品包裝及儲存,知識點覆蓋發酵產品整個生命周期。校企合作有利于食品專業教師、學生及企業管理者的溝通協作,使學院能更全面掌握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發現目前高職教育與社會需求之間的距離,以此推動高職食品專業人才培養新途徑的構建。

回顧90例2015年2月-2018年1月基底節區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根據手術方法分組。觀察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32-79歲,平均(55.02±2.41)歲。對照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33-79歲,平均(55.41±2.02)歲。

三、“新食代”食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施保障

(一)培養方案的系統化設計

注重“新食代”食品專業知識、方法和應用能力的培養,調整專業結構,構建食品、藥品、護理課程嵌入式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及培養過程。消除專業課程的簡單堆砌及僵化教授,突出食品專業大健康產業教學特色,培養高素質強技能的健康服務、食品智能生產與食品檢測等技能型人才。按照國家健康管理師培訓要求,實施有利于食品、藥品、護理等交叉融合的實踐教學體系,并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將人文溝通、職業精神與技能培養融為一體,拓寬學生知識范圍,促使其職業方向多樣化。

(二)推動教師隊伍、課程內涵建設

教師首先需要轉變教學理念,突出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其次,在教學過程中組建食品、藥品、護理專業復合型師資團隊,根據食品專業社會服務及食品加工生產過程,設計與之相匹配的教學環節,增加與企業專家的聯系,完善知識系統,優化教學評價機制。要擺脫以食品類課程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模式,使課程設置符合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滿足社會對食品類綜合人才的需求,重點突出“素質教育—專業基礎教育—專業人文教育”分層遞進的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協調發展。

1.加強思政教育,強化學生情緒智力

借助學院已有的思政課程教育平臺,實施人文素質的滲透性培養,著力強化學生的情緒控制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食品關乎人的健康和社會的穩定,高職院校不僅要培養食品專業人才,而且要強化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在專業課程的講授過程中把課程思政進一步做實做強,辦出自己院校的特色。

2.采用多種教學及評價手段,提高學生專業能力

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能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多種教學方式,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探究式教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等,強化學生的生產能力與專業能力。在學生評價方面,實施過程性評價,重點考查學習過程與動手能力,考核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考查學生溝通及創新能力。

3.設計實踐教學模式,助力學生成為合格職業人

按照技能型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系統設計實踐教學體系,如實踐(實驗)課程、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在實驗(實訓)過程中將人文溝通、職業精神與技能培養融為一體,強化、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三)優化實驗教學內容,更新實驗方法與標準

“新食代”食品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食品、藥品、護理學等寬廣的理論基礎,掌握“新食代”食品生產技術、檢測技術、藥食同源功能食品加工技術、食療保健等技術,并具備一定管理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這需要進一步改變原有單一食品專業實驗(實訓)教學內容,主動適應食品、藥品、護理專業實驗教學交叉融合的發展趨勢,適應當前智能化制造要求。改革傳統的實驗方法,及時使用國家和地方頒布的新規范、新標準調整和優化實驗,使畢業生質量達到用人單位的新標準。

(四)深化校企合作,發揮學院人才優勢

食品企業的發展水平與食品專業人力資源的狀況聯系密切,缺乏食品專業人才是阻礙食品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7]。從1997年至今,我國食品工業的產值始終在GDP總量中占第一位,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食品企業對食品專業技術人才需求的持續增長。隨著人民食品安全意識的不斷增強,在食品創新、提高食品質量與減少營養損失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多。在此背景下,加強食品與藥品、護理專業深度合作,改變原有的食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拓寬校企合作方式,如工學交替式、訂單式、產學合作式、校企聯合式等,引導食品企業認識校企合作的長期效益,找準校企雙方的利益趨同點,實行校企雙贏,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師資團隊,對于實現培養食品專業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優秀專業人才、發揮學院的人才資源優勢具有重要價值。

總之,食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需契合社會需要,做到供求相應,社會需要什么樣的專業人才,人才培養方式就朝什么方向調整。學生自身也要有意識地朝這個方向鍛煉,才能成長為真正的國之棟梁。

猜你喜歡
食品行業校企食品
國外如何進行食品安全監管
計量檢定在食品行業中的重要性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食品造假必嚴懲
2017食品行業展覽會目錄
2018年食品行業展覽會目錄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竟然被“健康食品”調戲了這么多年
提高食品行業清潔操作的效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