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級自學考試助學服務體系“生態圈”的構建
——基于生態系統理論視角

2024-01-11 10:52萬賽羅張藝璇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年12期
關鍵詞:生態圈助學自學

萬賽羅, 王 浩, 張藝璇, 陸 洲

(1.安徽開放大學 繼續教育學院, 安徽 合肥 230022; 2.安徽財經大學 繼續教育學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1 問題的提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學習型社會建設,大力提升國民素質”。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作為個人自學、社會助學與國家考試相結合的一種開放教育制度[1],是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在學習型社會建設、終身教育體系構建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2019 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當年全國累計超過593 萬人次參加自學考試,自學考試業已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一種開放教育形式。自學考試按照統一教材版本、統一考試時間、統一試卷、統一評分標準的方式組織實施,因此相比其他形式的學歷繼續教育其社會認可度更高。

早期自學考試主要是學習者個人自學,然后參加國家統一考試,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截止到2018年,全國累計共有超過2.5 億人次選擇參加自學考試,但畢業的人數僅有1500 余萬人[3],畢業率低的原因有很多,從現在助學服務的角度來看,學習者在專業選擇、學習計劃制定、考前復習等多方面缺乏專業教師指導是導致畢業率低的重要原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 自學考試社會助學工作不斷推進,通過形式多樣的過程教學和考前輔導,特別是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學習者選擇通過網絡的方式參加社會助學,各種不同形式的社會助學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學習者的考試通過率,受到了學習者的歡迎。隨著時間推移,各種社會助學組織在開展助學過程中也暴露了諸如助學管理缺失、助學監管不足、助學工作初心存在偏差等一系列問題[4]。

2013 年9 月,安徽省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中啟動了“成人高等教育遠程化教學模式改革與信息化建設”項目,依托安徽廣播電視大學(現安徽開放大學)建設安徽繼續教育網絡園區(以下簡稱網絡園區),深度融合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創新繼續教育教學模式。 網絡園區建設近十年來,取得了豐碩成果。省教育廳為解決自學考試社會助學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2020 年決定在網絡園區建設的成功實踐基礎上, 要求安徽開放大學依托網絡園區,面向社會開展網絡助學服務,同時要求與安徽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統籌建設,推動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更好地為自考學習者提供優質服務。

本研究借鑒生態系統理論,圍繞在省級政府主導的網絡園區背景下,開放大學如何充分發揮作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新型大學職能,有效利用網絡園區已有實踐經驗, 探索構建自考助學服務體系“生態圈”,助力自學考試助學工作規范、創新、發展,為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2 生態系統理論與助學服務體系“生態圈”構建的契合度解析

生態系統理論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朗芬布倫納(Urie Bronfenbrenner)于1979 年在《人類發展生態學》一書中提出,他認為人類個體的發展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密不可分,個體發展除了受個體的生物學特性影響,還會受到其所處社會環境中生活事件的直接影響,也會受到發生在更大范圍的社區、國家、世界中的事件的間接影響,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社會環境也會受到個體發展的影響和作用[5]。布朗芬布倫納在他的理論模型中將人生活的環境以及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稱之為“行為系統”,并把該系統分為從小到大的四個層次,即微系統、中間系統、外層系統、宏系統[6]。其中,微系統是指與個體直接的、面對面水平上的交流系統,中間系統是指各個微系統之間的聯系或相互關系[7],外層系統是指兩個或更多的環境之間的連接與關系,宏系統指與個人有關的所有微系統、中間系統及外層系統間的交互作用關系。

從生態系統理論來看,助學服務體系與其存在極高的契合度。首先生態系統理論強調整體與微觀個體間的聯系及相互影響,而助學服務體系建設的最終目標也是保障自考助學工作的質量,質量高低與服務體系各組成部分有著密切的關系;其次助學服務體系內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完全可以用生態系統理論來解釋,例如個體學習者在助學體系中與某門課程產生的聯系和作用可以說是微系統,學習者學習某門課程后的感受會對他學習其他課程產生作用和影響可以說是中間系統,學習者學習情況可能會受到其他人參加助學學習或者其他類型的學習從而對其產生的影響則可以解釋成外層系統,而宏系統則可以認為指的是整個服務體系在運轉過程中與外界社會產生的聯系和作用,比如宏觀政策調整對服務體系的影響等。當然影響整個助學質量高低的因素很多,如何確定助學服務體系的組成還需要對助學過程中可能涉及的各類群體的實際需求進行分析后才能確定。

因此構建助學服務體系“生態圈”完全可以借助生態系統理論的系統分層觀點,從生態圈構建的需求分析出發,確定生態圈的組成部分,探究生態圈的系統分層,最終實現網絡園區背景下,開放大學自考助學服務體系的生態圈構建。

3 助學服務過程中各類群體的需求分析

按照生態系統理論構建科學合理并可以有效落地應用的助學服務體系,最重要的是要精準分析助學服務過程中各類群體的真實需求,按照助學工作現狀,助學過程中主要有學習者、助學機構、主考院校和政府主管部門等四類群體,為此根據不同群體依托問卷星平臺設計了相應的調查問卷,其中包含8 所助學機構(7 所設立在高職高專院校,1 所設立在社會助學機構),從每所助學機構隨機選擇50名學習者共400 名學習者參與調查,收回有效調查問卷386 份, 選擇了13 名助學機構的管理人員參與電話調研,選擇了四所主考院校負責自學考試工作的二級部門(均為繼續教育學院)相關管理人員(共12 人)開展電話調研,對政府主管部門開展問卷調查的對象主要是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及所在地市的市級招生考試機構相關管理人員 (共15人),調查問卷最終反饋結果如表1 所示。

表1 自考助學過程中各類群體需求調查問卷反饋結果一覽表

3.1 學習者學習需求

目前參加自學考試的學習者群體中,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全日制在校生,主要是普通高等學校等??茖哟卧谛I脴I余時間參加自學考試從而期望獲得本科學歷,另一類主要是參加工作后期望通過參加自學考試提升學歷層次的社會人員,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學習者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靈活的學習方式。 現在的助學形式主要是面授助學,對于社會學習者來說,由于受到家庭、工作各方面的制約,較難有相對完整的時間參加面授助學,對于高職高專在校學生來說,雖然有較多的時間參加面授助學,但是在校第三年基本上都要參加畢業實習,較完整地參加面授助學也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學習者期望除了面授助學外,助學機構還可以提供在線助學,供學習者根據自身情況靈活地選擇學習方式。

(2)優質的課程資源。學習者參加自學考試,最終目的除了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外,最核心的目的即為獲得更高層次的文憑,因此學習者對優質的助學課程資源需求較為迫切,一方面在優質課程資源指導下可以更加高效地掌握課程專業知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順利通過課程的考試。 所以從問卷調查反饋情況來看,學習者對課程資源的內容也有較高的要求,一方面課程資源必須保證科學性和教學性,另一方面課程資源也要根據自學考試考試大綱的變化及時更新。

(3)完善的支持服務。對于學習者來說,特別是社會學習者,在接受優質課程資源的同時,也期望獲得優質的助學過程服務,如報名咨詢、助學提醒、學習建議、考試指導等內容,這類助學過程支持服務某種程度上來說重要性不低于助學課程資源。除此之外,學習者還有考前課程串講輔導和考試押題等需求,根據這兩類需求的特點,將其統一納入支持服務的范疇。

3.2 主管部門監管需求

主管部門在助學開展過程中的主要職責是監管督促主考院校和各類助學機構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對于主管部門而言,從其工作職責可以判斷其監管需求主要包括招生管理是否規范有序、助學過程是否有效落實、政策文件是否實質執行等內容。

從實際調查的情況來看,主管部門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學習者學習過程的行為是否可以記錄查詢,助學機構提供的學習行為包括平時表現、 學習情況、 測試情況以及參加終結性考核的情況等內容,因此所有這些過程性考核的行為數據必須能夠實時查詢記錄以確保真實有效。 除此之外,主管部門對助學師資、課程資源、招生管理也有明確的管理監督需求。

3.3 主考院校辦學需求

在自學考試中,主考院校擔負著人才培養的核心任務,從專業考試計劃的制定、課程教材的編寫、統考試題的編制、實踐教學的實施到畢業環節的指導等一系列環節均是由主考院校負責完成,但核心的助學過程都是由各類助學機構實施完成的,因此對于主考院校來說,出于維護辦學聲譽和人才培養質量的考慮,往往迫切期望對助學機構的助學過程能夠實施監管。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主考院校的需求與主管部門的需求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助學過程的有效落實、過程數據的真實有效、助學師資的配備、課程資源的質量等方面。

3.4 助學機構管理需求

助學機構負責向學習者提供課程教學,同時也承擔各類助學過程支持服務, 從調查結果來看,助學機構根據學習者的學習需求,需要主考院校提供在線平臺用于助學活動的開展, 為保障助學質量,需要主考院校提供助學課程資源,同時為做好教學工作,提高自學考試統考的通過率,助學機構對往年真題的需求也較為強烈。

因此對助學機構來說,核心需求是在做好自身面授助學的基礎上,需要主考院校給予平臺支撐和課程資源保障。

除了上述四類群體對助學過程有具體的需求外,隨著社會發展,整個社會對自學考試也有了新的要求,一是自學考試組織方式相對松散,教育方式相對傳統,需要進一步聚合組織方式、融入現代信息技術;二是自學考試過多強調課程的理論性和系統性,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對職業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思考;三是自學考試作為國家考試的功能優勢發揮不明顯,應該強化自學考試作為國家考試的職能,加強對其他形式高等學歷繼續教育辦學質量的評價監管;四是自學考試具有的國家考試和開放式教育兩方面特點未能充分體現, 與其他學歷、非學歷教育的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工作還需加強[8]。

基于上述各類需求分析和現實基礎,確定將助學管理制度、助學平臺及評價體系、助學課程資源、服務網絡及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等五個方面作為助學服務體系“生態圈”的微系統及中間系統組成部分, 由于外層系統和宏系統涉及的因素非常多,諸如學習者家庭組成情況、工作單位情況、社會政策變化等內容,因此本研究構建的生態圈系統只會涉及微系統及中間系統,外層系統和宏系統暫不作為研究對象。最終構建的助學服務體系“生態圈”如圖1 所示。

圖1 網絡園區背景下助學服務體系“生態圈”結構示意圖

4 助學服務體系“生態圈”的構建路徑與實踐

4.1 助學管理制度建設

嚴謹的管理制度是自學考試助學工作規范開展的保障。在園區背景下面向社會開展自考助學工作,有效落實助學過程是基礎,提高助學質量是目的, 因此必須依據主管部門及主考院校的管理規定,配套建設滿足自考學習者學習需求并與助學服務改革相適應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及規范。

從主管部門和主考院校的角度,其關注的核心點在于助學過程是否得到有效落實,學習者學習行為記錄是否真實有效,助學課程資源是否滿足助學要求,因此在開展助學管理制度建設時,安徽開放大學先后根據主管部門和主考院校的規定,制定了《過程性考核實施細則》《終結性考試實施辦法》《助學管理服務制度規范》《學習者過程性考核成績管理辦法》《助學課程網絡資源建設標準及技術規范》等規章制度,同時根據學習者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的需要,擬定了《自學考試與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學分認證與轉換實施方案》。 目前助學中心在開展助學服務過程中,各項過程性管理及服務工作均嚴格按照相關管理制度開展,為助學工作的規范有序開展夯實了制度基礎。

4.2 助學平臺及評價系統建設

便利的助學平臺是網絡助學順利開展的前提,必須以學習者為中心,構建一個簡潔便利的助學平臺供學習者使用,同時助學平臺應該還是一個綜合性管理平臺,一方面可以用于助學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為主管部門、主考院校提供所有助學過程行為查詢功能,便于主管部門和主考院??梢噪S時監督掌握助學機構助學工作的開展情況[9]。 助學平臺總體功能結構如圖2 所示。

圖2 安徽開放大學自考助學服務平臺功能框架結構示意圖

平臺總體包括管理系統、教學系統、學習系統、督導系統和教務系統等五大功能模塊,其中管理系統主要功能包括各類角色賬號的創建、助學專業的設置、助學課程資源管理、助學費用繳納、專業助學計劃設置以及助學課程的開課選課設置等內容;教學系統主要是教師使用,主要涉及課程的在線教學和考前直播課教學等內容;學習系統主要是學習者使用,包含在線學習、測評、答疑及公眾號移動學習等內容; 督導系統由主管部門和主考院校使用,主要功能是全過程督導助學過程中的一切行為;教務系統主要涉及助學課程的成績管理、終結性考核及統考成績管理等內容。

對助學過程開展質量評價是保障助學質量、加強教學過程監督的重要手段,在助學服務平臺的基礎上, 根據助學工作各個環節涉及的主要內容,設計開發了自考助學教學過程質量評價系統,評價系統主要包括配套管理制度與落實評價、資源建設評價、師資配備評價、課程教學評價、支持服務評價和教學過程總體評價,主要功能框架如圖3 所示。

圖3 安徽開放大學自考助學質量評價系統結構示意圖

4.3 助學課程資源建設

優質的助學課程資源是助學工作的核心。助學平臺建設的同時, 還需要加強助學課程資源的建設,目前助學工作深度推廣遇到的最大問題還是優質助學課程資源的缺乏。

從上文對各類群體的問卷調查反饋可知,在助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各類群體對助學課程資源均有明確的要求,因此園區在開展課程資源建設的過程中,重點做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園區建設實踐基礎上,重視課程資源建設制度規范的建設,根據自學考試助學課程的特點和考試大綱修訂了資源建設標準和技術規范,所建的課程資源均是以知識點為單元的微視頻,滿足了學習者對移動學習和碎片化學習的需求;另一方面按照資源共建共享的原則,與主考院校密切聯系,從主考院校聘請有經驗的專業師資開展課程資源建設,課程內容以考試大綱為中心,在講授知識的同時,還加強了對考試重難點的解析,增加了對往年真題的講解,提高了學習者學習針對性。

目前已經完成了“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工商管理”和“小學教育”等五個本科專業共計60 門助學課程資源建設,一共包含2400 余條微視頻資源及相配套的文本輔導資源,包括在線題庫、參考資料、考前輔導等內容。下一步將根據主考院校和助學專業的設置情況,按照共建共享的方式繼續加大資源建設力度。

合理的資源評價體系是保障助學資源質量的關鍵。 評價是指評判價值,是評價主體根據既定的標準運用合理的評價方法對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斷的過程[10],評價是人類思考和對事物的認知過程的最基本的因素,資源評價是對資源的質量和利用情況的評估,是對其價值的一種判斷[11]。助學課程資源在應用過程中,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去評判衡量其質量。同時對助學課程資源開展評價,有利于全面了解助學課程資源的建設質量及使用情況,便于理清存在的問題,找出不足之處,確定助學課程資源建設的方向,促進助學課程的助學質量。因此助學課程資源評價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用價值[12]。

依托園區現有課程資源評價體系,計劃將現有助學課程資源均納入資源評價體系進行初步質量評價,主要包括功能性、內容性、技術性和藝術性等方面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完全對各類已有助學課程資源的評價工作,后期根據評價的結果對已有資源進行更新完善。

4.4 服務網絡建設

健全的服務網絡是落實助學工作實施、維護學習者權益的保障。 由于社會學習者遍布全省各地,為了更好地服務學習者,在構建助學服務體系“生態圈”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開放大學系統辦學優勢,構建以省級開放大學為樞紐,各地市開放大學分校為服務分中心的服務網絡,如圖4 所示,省級開放大學負責助學過程線上支持服務,分校主要負責向自考學習者提供面對面的支持服務,從而實現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的有機結合,更好地服務遍布全省各地的學習者。

圖4 “生態圈”服務網絡構建示意圖

4.5 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

貫通的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是助學工作得以深入實施的動力。特別在2022 年初印發的《安徽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創新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分認定和轉換方式,探索將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分轉換為普通高等學校課程學分”, 因此自學考試學習成果的認證與轉換工作得到了充分的政策依據, 確保了后續工作的可執行性。

自學考試實行的是學分制, 按照目前管理制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課程學分按照一定程序和要求均可以認定為自學考試的學分,同時由于自學考試本身社會認可度也比其他類型學歷繼續教育高,自學考試學分轉換成其他類型繼續教育的學分也有天然的優勢。

2022 年, 安徽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全面推進,各地市的認證服務分中心均設立在各地市的開放大學分校,由于自考助學服務網絡也主要依托開放大學體系設置,因此自學考試學習成果的認證與轉換工作有著天然的便利。

因此從政策制度、 社會認可和實踐操作上,自學考試與其他學歷繼續教育學習成果的認證與轉換工作已有了充分的實施基礎。

根據目前制定的轉換規則,自考學習者可將在園區助學平臺已獲得的自考學習成果、通過自學考試統考的課程成績等學習成果存入安徽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并向學分銀行申請將其轉換為學分銀行標準課程學分,再根據需要申請將自考課程成果轉換為學歷繼續教等同層次對應專業課程學習成果。其他類型學歷繼續教育學習成果按照自學考試管理要求,可以轉換為自學考試學習成果,并存儲在安徽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

5 思考與展望

目前在政府主管部門和主考院校的指導下,助學服務體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進一步完善現有服務體系,做好助學工作,在下一步的工作實施中,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相關工作。

5.1 加強助學過程監管

助學質量是助學工作開展好壞的最終評判標準,因此為確保助學質量,在助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必須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政策文件指引下,在主考院校具體的要求下,嚴格按照現有各類管理制度和手段,加強對助學工程每個環節的監督,特別是在向社會人員開展網絡助學的背景下,需要進一步加強技術手段的應用,如應用人臉識別技術確保自考生學習行為的真實有效,應用完善現有助學平臺的督導系統,監管助學過程中各類行為數據,保障教與學兩個助學核心環節的有效落實,最終達到加強助學過程監管的目的,從而有效保障助學質量。

5.2 推進課程資源評價

助學課程資源是助學工作的基礎,資源質量決定了助學工作的教學質量, 在現行助學過程活動中,各類課程資源均是安徽開放大學與主考院校通過共建共享方式完成建設的,從一定程度上確保了資源的教學性和科學性,但在評判課程資源質量方面,現有的各類資源是否充分結合了自考生學習特點與實際,目前還缺乏自考生的使用評價。

因此下一步將按照現有課程資源評價體系,對目前已完成建設的各類資源開展資源評價工作,在此基礎上,更新完善各類已有助學課程資源,努力實現 “資源建設-推廣應用-質量評價-補充完善”這樣一個完整的資源建設生態鏈,從而提升資源建設水平,保障助學工作的健康開展。

5.3 強化服務網絡建設

服務質量是順利開展助學工作、保障助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內容,在現有服務網絡中,省級開放大學和各地市開放大學各司其職,共同為自考生提供各類線上線下支持服務,取得了一些成效,下一步將繼續完善現有服務網絡,認真梳理線上線下支持服務過程中各環節的服務流程, 比如報名咨詢、專業選擇、 考試咨詢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做細做實。在服務網絡與自考生之間建立多維度的服務機制,增強服務網絡與自考生間的信息互通。

5.4 推動學習成果認證與轉化

雖然目前從體制機制及宏觀政策上,自考學習成果與其他學習形式的學習成果按照既定的規則和要求可以開展認證與轉化工作,但從實際的應用情況來看,目前該項工作還需進一步推動,一方面學習者對學習成果的認證與轉化不清楚不了解,還需要加大宣傳,另一方面,依托開放大學辦學系統遍布全省的學分銀行服務體系還需要不斷加強建設,明晰職責,提高服務水平。

猜你喜歡
生態圈助學自學
基于先學后教 培養自學力
教學與自學
對“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的認識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學書法,才能少走彎路?
新區制造生態圈
跑步生態圈
嶄新的“醫療生態圈”
關愛·幫扶·助學
科大訊飛:押注語音生態圈
為助學一諾千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