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意義、現實困惑與提升路徑研究

2024-01-14 13:38王海霞
科技風 2024年1期
關鍵詞:提升路徑高等教育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系統論述了我國體育教育發展的新要求,高校肩負著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歷史重任,對標新要求,高校需要著力解決當前學校體育教育發展不平衡、不補充的問題,提高政治站位,以學生為中心,加強體育教學管理改革。文章從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意義及目標出發,結合當前體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和現實困惑,在高校體育教學體系建設、師資隊伍打造、落實教育經費、教學管理改革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旨在為高校體育教育發展提供借鑒,切實提升大學生在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發展中的獲得感。

關鍵詞:高等教育;體育教學管理;目標意義;現實困惑;提升路徑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改革指的是學校依據自身實際情況,旨在通過制定相關規章制度、落實實施方案,綜合采取組織、協調等多種方式對體育教學活動進行系統性規劃,以此提升體育教學實效。其主要作用具體表現在對教學環境的改善、教學秩序的維護,通過改革發現并解決問題。在此背景下,各高校要立足新時代,對標新要求,結合現實困境,通過轉變教育思想,不斷更新管理模式,以促進高校體育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

一、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意義及目標

(一)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高校體育學科體系建設,樹立終身體育理念

體育學科體系建設及課程建設是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和創新發展,滿足科學性、整體性、合理性等要求。其中,創新發展是體育課程體系建設的核心要義,需要高校從創新教育理念、完善課程管理機制、打造跨學科融合課程等多途徑進行系統性設計。終身體育理念作為一種創新教育理念極具包容性,在終身體育理念下,高??梢愿鶕度窠∩碛媱澗V要》突破傳統教學的局限,聯合周邊高校,集中社會優勢教育資源和創新力量,構建體育課程體系長效機制,推動體育教學內容改革探索;也可以從學生的體育興趣和需求著手,豐富教學內容,關愛青年大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其終身體育意識,切實發揮體育教學的育人功能和身體鍛煉功能。

2.有利于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促進體育教學方法創新

傳統教學管理以教師填鴨式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為主,新時代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改革,有利于打破傳統教學管理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強調從學生內在需求出發,換位思考,選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內容,注重加強體育教學中師生互動,促進教學方法的創新,增強體育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于體育學習之中,幫助學生養成積極鍛煉的生活習慣,把體育鍛煉當成個人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不僅僅是一門課程學習內容。

3.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其競爭精神意識

全面發展的人是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而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前提,只有擁有強健的體魄,學生才可以更好地就業和發展,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假如學生身體素質差,就沒有辦法更好地掌握其他專業技能,也難以從容面對各類龐雜的工作環境,迎接各類競爭與挑戰。高校體育教學管理以學生身體素質教育和綜合能力教育為核心內容,重在培養大學生健康意識,指導學生科學鍛煉,提高大學生身體機能和健康水平,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同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具備競爭意識和拼搏精神的人,才能順應時代潮流。體育教學管理強調大學生競爭精神的培育,同時使學生在體育學習和體育競賽中,養成規矩意識、合作意識,將來能夠承受住各種困難,頂住各種壓力,勇于面對各種挑戰。

(二)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具體目標

第一,運動參與目標。這可以使大學生能夠熱愛體育鍛煉,可以主動參與到學校組織的各類體育活動之中,產生自發鍛煉及終身體育的認識,可以編制可行性強的個人運動計劃,了解基本體育競賽規則,具有一定的體育文化素養。第二,運動技能目標。這可以使大學生能夠掌握一項及以上體育運動的方法與技能,通過科學的方式強健身體并提升自身運動水平。第三,身體健康目標。能夠熟悉養生方法,學會監控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掌握常見運動損傷的預防與處置方法,可以健康營養飲食并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四,心理健康目標。通過體育鍛煉的手段培養學生健康的性格和優秀的心理品質,大學生從容應對來自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壓力,主動通過體育活動調節情緒、克服不良心態,養成開朗豁達的人生態度。第五,社會適應目標。通過體育活動養成良好的體育道德精神和協作精神,學會公平競爭,能夠在學習工作過程中處理好競爭跟合作的關系,并能踴躍投身到學校及社會各類體育公益活動之中。

二、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現實困惑

(一)缺乏正確認識及應有地位,教學管理手段缺乏靈活性

一方面,部分高校偏重學生體育競賽中的名次和獎牌,忽視學校體育工作的全面開展,隨意性大,常無具體要求,沒有明確體育在學校教學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部分高校領導、家長及學生認為體育教學對今后就業影響不大,更為關注對專業技能教育培養與學習,體育教學無教學計劃、教學過程設計,更談不上教學目標達成。同時,在對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進行分析時發現,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要么放任自流,要么灌輸式控制,在教學管理手段上缺乏靈活性,沒有給學生參與式體驗學習的機會,導致學生缺乏內驅力,體育學習陷入消極對待狀態。

(二)體育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教學管理缺乏整體性

當下,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模式主要以技術教學及技能培養為主,體育理論教學課時比較少,雖然教育部門要求高校體育教學理論課時不得低于體育總課時的20%,但是實際的體育理論教學課時遠遠低于20%,這種偏重大學生體育成績提高,忽視大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教學內容安排,使得大學生的個性需求及體育文化學習得不到全面發展。同時,教學管理環節也存在很多問題,例如管理機制缺乏科學性,各管理機制之間缺乏融合協調,教學考核體系不健全,場地、器材設施匱乏,師資力量薄弱,教學經費投入不足等,嚴重制約著高校體育教育的良性發展。

(三)體育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缺失,教學管理制度不健全

受限于高校頂層設計不足問題,學校領導層對體育教學管理不夠重視,導致教學管理隊伍缺失。部分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隊伍不是專業管理人員,往往由承擔教學任務的體育教師兼任,他們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管理水平較低,不能搭建起全面的管理制度體系,各管理環節之間也缺少必要的聯動機制,導致工作過程中時常發生遺漏及偏差。由于高校師資力量薄弱和教學任務要求,體育教師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管理工作之中,加之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體育教師工作熱情不高,鮮有教師能夠將精力聚焦于教學實踐改革與教學管理工作中,致使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工作整體質量堪憂。除此之外,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隊伍還存在職稱低、年齡大、結構不合理的問題。

(四)體育教學管理缺乏個性特點,教學管理評價機制不健全

高校體育課程設置多采用統一管理模式,沒有根據地域文化特色、校情特點、不同學生的個人興趣和體質狀況來設置建設校本特色體育課程體系,缺乏個性化特點,學生對于那些自己不喜愛的體育課程內容往往不能積極參與。不能讓學生真正地熱愛運動,也就難以達到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自覺運動的習慣,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教學目標。同時,由于評價體系缺失、校園文化及社會輿論氛圍不佳等原因,體育已然變為高校教育中比較薄弱的環節,尤其是評價體系的缺失,導致當前高校體育教育相對薄弱,當下亟待健全評價機制,督促高校落實體育教學的相關要求。

三、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提升路徑研究

(一)構建全面科學的體育教學質量保障及教學評價體系

高校要提高體育教育質量,就一定要搭建起一套科學的體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首先,高校要做到體育運動技術教育與體育人文教育的協調發展,強化體育教學相關法規政策的貫徹力度。其次,強化高校各類體育法規政策文件執行力度的監管,構建妥當的約束機制,深化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的力度,逐步推進高校體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建設方面,高校要建立一個體育教學過程性評價體系,體育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認真、全面地收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數據,建立一個過程記錄檔案,通過多項分析比較,為最后的考核做標準,同時也能夠起到監督學生學習的作用。

(二)創新體育教育管理制度,不斷完善體育教師考核機制

首先,高校要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的特殊性,構建完備的規章制度,如《運動安全管理制度》《教師體育教學研究制度》《課外體育活動制度》《學生場地器材借用制度》等。同時,高校要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做到違章必究,還要嚴肅教學紀律和教學管理,形成良好的教學秩序。其次,打造科學的教師考評、激勵制度,在教學態度、教學能力、教學質量方面進行考評,確保體育教師能心無旁騖地投入教學工作,切實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完善體育教學管理隊伍的選拔機制,選拔一批教學能力強、綜合素養高的體育教師進入管理崗位,在教學任務認定、職稱評審、工資績效等方面予以傾斜,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推進體育教學管理信息化進程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推進體育教學的信息化進程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工作意義重大,高校處在社會科技發展的最前沿,在體育教學信息化方面具有先天優勢。高校要與時俱進,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加快信息技術與教學管理的融合創新,探索多元有效的信息化教學模式。第一,體育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在符合國家“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前提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完成全部體育課程教學資源的數字化改造,滿足學生在線學習的需要,同時鼓勵教師協作開發優質教學資源;第二,搭建體育網絡教學平臺,為高校師生提供一個可控可管的高水平教學交流空間,既能滿足教師備課、授課,又能服務于學生自主學習,方便體育教學管理部門進行學生綜合評價、教學活動分析;第三,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建設。教師是推進體育教學管理改革的關鍵因素,高校要通過培訓等多種手段提升教師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能力,幫助教師熟練掌握信息技術,鼓勵教師探索“課內課外、線上線下”互融互補的多樣化混合式教學模式。

(四)制訂合理的體育教學計劃,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新時代高校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體育教育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環節,理應在其教學計劃以及教學實施過程中,實現學生職業素養教育與體育教育目標的有機統一。高校制訂體育教學計劃與教學內容時,要結合地域文化特點,學生專業特色、愛好特長、性格特征等,打造一批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課程,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理念,依據學生自我選擇與自我實現的能力,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強化學生對自我選擇意義及責任的認識,使學生的自主性、個人天資充分生成,潛力和創造性得以最大化地發揮并達成。

(五)加大經費投入和體育專任教師引進力度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還包括體育基礎設施落后、師資力量薄弱,對此,高校要把對于體育教學條件的改善寫入學校的整體發展規劃之中,加大對于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和教學經費的投入力度,為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工作開展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同時,加大對高素質、高學歷體育人才的引進,吸引更多的年輕教師投入體育教學管理的工作中,為體育教學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結語

體育教學管理是高校體育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事關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目前,部分高校在體育教學管理改革方面仍存在意識不夠、教學管理手段固化、制度體系不健全等諸多不足,需要高校遵循體育教育發展規律,與時俱進,發現并解決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以終身體育教育理念為核心,加強體育教學管理的提升路徑研究,推動高校體育事業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蔣旻.現代學校體育教學俱樂部建設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0(36):3031.

[2]楊輝.高校體育的困境與出路[J].體育學刊,2014,21(04):7176.

[3]湯偉華.“全面發展”目標下體育教育教學改革探析[J].知識經濟,2019(25):121+123.

[4]林俊,練光祥.普通高校體育工作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14,18(06):6572.

[5]習茵.大學體育教育管理的瓶頸探析[J].新課程(下),2012(11):21.

[6]劉雪琴,袁音.淺談我國高校體育改革的發展與構思[J].武魂,2013(05):143144.

[7]相曉艷.新時代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J].山西青年,2021(23):9899.

[8]王林慶.對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的探析[J].才智,2012(16):260.

[9]萬海波,李書泉,高健,等.普通高校課外體育鍛煉的功能定位、方案設計和評價體系[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4,28(05):5862.

[10]萬國華,戴永冠,孫健,等.體育教育的生命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35(07):8286+91.

[11]張爍.評價缺失導致高校體育缺位[N].人民日報,20120421(006).

[12]黃起東,劉濤.我國高校適應體育教育研究述評[J].綏化學院學報,2015,35(01):140143.

[13]姚江梅.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信息化資源的建設與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8(06):232233.

[14]侯君,李千目.信息技術與治理雙向賦能高校教學——從填平“數字鴻溝”到補齊高質量發展“短板”[J].中國大學教學,2022(05):4350.

[15]邵語平,李宏.基于“互聯網+”高校大學體育信息化教學改革探析[J].辦公自動化,2023,28(09):1416.

基金:新時代高職體育課堂改革研究與實踐(JG202207);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教學大賽視角下的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路徑(2022SJYB1602)

作者簡介:王海霞(1985—?),女,漢族,山東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猜你喜歡
提升路徑高等教育
搭建高效的勞動就業教育平臺提升就業管理水平
試論當代大學教師文化素養及路徑提升
民辦高校大學生學習勝任力提升路徑研究
探討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感的路徑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對策研究
大數據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推動研究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