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下初中物理校本作業的探索

2024-01-17 15:37周新林
中學理科園地 2023年6期
關鍵詞:校本作業雙減政策初中物理

周新林

摘? ?要:在“雙減”背景下,傳統的初中物理作業量勢必減少,以減輕初中生的課外負擔。但若單單減少作業量,就有可能出現教學質量下降的情況。文章結合初中物理教學實踐,提出一些可行的作業設計策略,以減輕學生的身體和心理負擔,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從而落實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減量增質”。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物理;校本作業;減量增質

引言

“雙減”政策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應減少學生的作業負擔和課外培訓負擔,教師要明確自己的教學任務,認真批改學生作業。在對待作業方面,要確保在義務教育階段不給學生增負,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九十分鐘,減輕學生課下的學習壓力。規定明確要求教師減少學生的作業布置量,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雙減政策的提出以提升教學質量、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為目標,為實現學生的素質教育全面發展保駕護航。當前的教育形式給了教師更大的壓力,如何平衡好作業和教學質量的關系成為教師思考的重點,優秀的作業設計成為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內容。物理學科本身就是一門重實踐的理論學科,作業設計目的就是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解決問題,重新消化知識,從而達到高效學習??傊?,初中物理校本作業的有效發展與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息息相關。

1? 當前初中物理校本作業存在的問題

物理是研究自然界各種物理現象和規律的一門學科,物理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但是當前初中物理的作業布置方面顯然忽視了學科本身的實踐性,過于重視理論性,具體表現如下。

1.1? 作業布置形式單一

初中物理學習重在實踐性與理論性結合,因此作業布置也要突出物理學習的探究性。例如瀘科版初中物理第五章對于力的學習,如何讓學生感受到力的作用,在生活中體會力的作用效果,教師可以布置實踐性活動,讓學生在課下自主進行探究,自主通過探究活動得出重力的計算公式和原理。但是當前很多初中物理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仍以理論學習為主,通過大量的習題來鞏固學生的知識學習,這樣的方法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長期進行就會讓學生對物理學習厭煩,失去興趣,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1.2? 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物理學習的主體,教師所進行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學生產生的,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和作業布置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尊重學生發展的個性,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學習特點安排不同的作業任務。但是當前很多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過于側重學校的教學安排,為了良好的教學成績忽視了班級內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在布置作業時只注重知識檢測,而忽視了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在創造性的探究活動方面過于欠缺,在課堂上物理教師只關注于部分學生的學習,忽視了班級內整體學生的學習情況,導致一部分學生對物理學習失去興趣,加大了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 1 ]。

2? 雙減政策下初中物理校本作業的探索

2.1? 立足學科特點,設計生活化校本作業

物理學科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但同時物理知識和生活也存在極為密切的關聯。因此,對于初中物理學科而言,其學習活動的開展應注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為切入點,拉近物理學習和學生的心理距離,提升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物理現象,從而促使物理教學效果的提升。所以教師在作業布置種類上要多樣,具體表現在多一些生活性、實踐性的作業,增加作業和學生實際生活的關聯,以此讓學生感受物理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從而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鍛煉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了“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進行校本作業設計:制作“土電話”、利用回聲估測兩棟教學樓之間的距離等等。再結合上一章“機械運動”的內容,教師還可以這樣來設置作業:“短跑比賽中,裁判員打響發令槍后,選手們都快速起跑,最終明明同學以13 s的成績獲得了冠軍?,F在大家想一想,①發令槍發出的“嘭”的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②槍聲是通過什么傳播的?③計時員位于100 m短跑的終點,他在聽到槍聲后才開始計時,那么明明跑步實際上用了多長時間?”設置生活化作業能夠有效地實現作業和生活的關聯,讓學生通過完成作業感受到實際生活中物理知識的存在,從而驅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使得被動學習及課后作業成為其主動自覺的自主行為。

2.2? 注重能力培養,設計探究型校本作業

物理學科具有很強的探究性,在實際教學及校本作業設計時,教師需要注意加強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通過為學生設計具有一定探究性的作業來提升校本作業的價值。

例如,在“蒸發與沸騰”的教學實踐中,通過讓學生在課外觀察衣服晾干的過程,重點思考如何讓衣服干得快這一情境,以此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的知識點。在“探究液體沸騰現象”時,筆者做了以下設計:小明用如圖1甲所示裝置探究水的沸騰特點。

(1)除溫度計外,本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實驗器材的考查)

(2)組裝圖1甲實驗裝置時,應按照______(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實驗器材組裝與思考)

(3)若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1甲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______℃,這時小明觀察到水中產生氣泡的現象如圖1______(選填“乙”或“丙”)所示。(沸騰現象的考查)

(4)撤去酒精燈后發現燒杯中的水還能繼續沸騰幾秒鐘,這是因為______ 。(沸騰條件的考查,體現出物理學習中的深度思考與探索)

(5)圖1丁是小明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水的沸騰圖像,由圖像可知,水的沸點不是100 ℃,這是因為 (填字母)。

A.實驗操作錯誤造成的

B.實驗誤差引起的

C.當地氣壓低于1個標準大氣壓

又如,在完成了“杠桿”相關知識的學習后,為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杠桿原理”這部分知識,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這樣的課后作業:“利用蠟燭自制一個小型蹺蹺板”,這樣的作業設計打破了單一書面化作業的局限性,增添了物理作業設置的趣味性,同時也給學生動手實踐創造了條件,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熱情。而學生在利用蠟燭制作蹺蹺板的過程中則能夠在無形中實現對杠桿原理的深入理解及應用,并且還能讓學生在“做”物理作業的過程中,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的整合,對于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均有積極幫助。但需要注意的是,物理教師在進行校本作業布置時,要合理把握作業量,爭取用少量的作業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既符合雙減政策的要求,又能通過校本作業提升學生的物理思考能力,讓學生在完成校本作業期間提升物理核心素質,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果[ 2 ]。

2.3? 關注學生差異,設計層次化作業

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對于物理學習的需求也不一樣。物理教師要充分了解班級內部每一位學生的物理學習情況,在作業布置方面要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一些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強,知識接受快,而一些學生可能需要一定時間的思考才能吸收。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布置分層作業的手段,為學生布置不同難易程度的作業,例如在學習了“平面鏡成像”的知識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如下作業:

①平面鏡成像中,像到鏡面的距離和實物到鏡面的距離______。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實像、虛像)。

②平面鏡成像實驗中為什么要選擇兩根大小相同的蠟燭?實驗中移動后方蠟燭,無法讓成像和蠟燭重合,這是為什么?

③在夜間開車時,為什么不能開車內的燈光呢?汽車前擋風玻璃為什么不設計成垂直的?

設計層次化作業可以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力所能力的范圍內完成相應的作業,并從完成作業中獲得知識鞏固與提升,從而實現物理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3? 結語

隨著“雙減”政策的推進,教師一方面要采取措施減少學生的作業數量,進而減輕他們過重的課業負擔;另外一方面也要優化作業設計,發揮作業的價值與功能,使其成為他們成長與進步的階梯。因此對于初中物理教師而言,在作業的設置上就需要“減量增質”,減少學生的作業量,提升作業的質量??傊?,只有實現作業上的“減量增質”,“雙減”的精神才能落地生根,才能使學生從被動做作業提升到愛上做作業,才能更有利于他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姚國榮. 提高物理校本作業有效性的教學探索[J]. 讀寫算, 2019(9):142.

[2] 浩志榮. "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實施的策略探討[J]. 課程教育研究, 2021(33):2.

猜你喜歡
校本作業雙減政策初中物理
關于初中數學校本作業的研究報告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提高物理校本作業有效性的教學探索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試分析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校本作業的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