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人學習和教育“三大領域”的進展、困境及破解策略
--基于《成人學習和教育全球報告(五)》的分析

2024-01-18 03:56呂延菲
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讀寫能力成人公民

呂延菲,郭 存

(曲阜師范大學 繼續教育學院,山東 曲阜 273165)

第七屆國際成人教育大會于2022年6月在馬拉喀什召開,會議發布的《成人學習和教育全球報告(五)》 (5th Global Report on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以下簡稱GRALE5)和《馬拉喀什行動框架》(Marrakech Framework for Action:Harnessing the Transformational Power of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以下簡稱MFA)監測評估了自2009年在貝倫召開第六屆國際成人教育大會特別是2018年以來全球成人學習和教育的主要進展。早在《成人學習和教育全球報告(三)》 (Third Global Report on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以下簡稱GRALE3)中就提到,讀寫能力和基本技能、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公民教育這“三大領域”是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回應。[1]另外,《成人學習和教育全球報告(四)》 (4th Global Report on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以下簡稱GRALE4)發現,相比于前兩大領域的發展速度,培養積極的公民意識方面進展并不顯著。[2]由此,GRALE5聚焦公民教育,并通過直接增設“三大領域”板塊評估成人學習和教育進展?!叭箢I域”與政策,治理,籌資,參與、包容和公平,質量這五大維度一起,使得關于全球成人學習和教育的監測更加全面、具體、可操作??梢?分析“三大領域”的趨勢與問題能夠預測全球成人學習和教育的未來走向?;诖? 筆者從“三大領域”這一視角切入,以GRALE5為主要依托,透視全球成人學習和教育的進展、困境及破解策略。

一、成人學習和教育“三大領域”的提出背景

成人學習和教育“三大領域”的正式提出最早可見于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上通過的《成人學習和教育建議書》(Recommendation on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以下簡稱RALE)。RALE在國際成人教育大會相繼發布了兩份《成人學習和教育全球報告》之后通過,其中關于成人學習和教育的相關建議在GRALE3和GRALE4中均有所體現,特別是RALE中關于成人學習和教育“三大領域”的論述,更是在GRALE5中直接作為成人學習和教育發展的考察指標,結合政策,治理,籌資,參與、包容和公平,質量這五個維度,用來監測成人學習和教育的發展進程。

成人學習和教育“三大領域”是體現全球成人學習和教育發展現狀與趨勢,呼應《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目標四,即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的產物。2009年至2013年,國際成人教育大會相繼發布了《成人學習和教育全球報告》(Global Report on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貝倫行動框架》(Belém Framework for Action,以下簡稱BFA)、《成人學習和教育全球報告(二)》 (Second Global Report on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用于監測評估成人學習和教育的發展,這些報告為后續成人學習和教育“三大領域”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谝陨媳尘?結合RALE和GRALE3中的相關論述,成人學習和教育“三大領域”可以概括為讀寫能力和基本技能,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自由教育、大眾教育和社區教育與公民技能(常簡稱為公民教育)?!叭箢I域”以讀寫能力和基本技能為起點,關注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并高瞻遠矚地強調公民教育,從內容方面概括了成人學習和教育的領域組成,如圖1所示。

圖1 成人學習和教育的“三大領域”

二、成人學習和教育“三大領域”的核心進展

GRALE5在監測評估政策,治理,籌資,參與、包容和公平,質量五大維度的同時重點關注了成人學習和教育“三大領域”的核心進展??傮w來看,其趨向表現為:讀寫能力和基本技能領域從認知性掃盲向功能性掃盲過渡;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領域從“培訓性教育”向“大職業教育”轉換;公民教育領域從強調積極公民意識教育向開展全球公民教育推進。

(一)讀寫能力和基本技能領域:從認知性掃盲向功能性掃盲過渡

GRALE5中關于讀寫能力和基本技能領域的數據和具體案例表明,此領域的首要任務為掃盲,正由專注于提高閱讀、寫作、算術等基本技能的認知性掃盲向功能性掃盲過渡。這里的功能性掃盲不僅包括針對那些未接受過教育或受教育水平很低的人們的識字教育,還包含具有職業需求的學習者獲取或提高必需技能,讓弱勢群體獲得了解和質疑世界的權利,并為不同社會背景下的學習者提供服務其社會實踐的掃盲教育。[3]

這一趨勢可以從掃盲教育政策、掃盲教育對象、掃盲教育功能的變化上得以體現。首先,從政策方面來看,參與調查的國家中,大約60%的國家開展了成人學習和教育立法工作。聚焦到讀寫能力和基本技能領域,對各環節政策采取措施的國家均超過60%。一些國家還提供了體現政策公平性的實例,如伊拉克“2018-2022年五年計劃”的重點是為流離失所者提供讀寫教育和進一步培訓,讓政策更好惠及學習和教育中代表性不足的群體。政策的轉變體現在國家大方向上,掃盲教育不再只是簡單的“認知性掃盲”,轉而成為面向更多群體、更多需求的“功能性掃盲”。其次,掃盲教育對象正隨著掃盲成果的實現和時代發展的變化而變化。當前,掃盲教育的對象范圍正在逐步擴大。GRALE5中很多國家報告將女性列為讀寫能力和基本技能領域的優先群體,其參與度正逐步提高。例如,幾內亞將女性作為掃盲培訓的優先群體,阿富汗60%的青年掃盲教育惠及女性。掃盲教育對象范圍的擴大意味著各種認知水平的人們都在接受一定程度的“掃盲教育”。不同認知水平學習者的參與必然為掃盲教育帶來新的有針對性的內容。例如,德國為德語讀寫能力有待提高的移民提供免費的平臺進行第二語言的學習。最后,教育對象群體的擴大和教育內容的豐富,再加之時代發展的需要,掃盲教育的功能也從謀取生存能力向可持續發展能力轉變,例如,烏干達通過一種與社區發展相掛鉤的全面方法提供與學習者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相聯系的掃盲教育,從需求側豐富了掃盲教育的功能,最終推動成人學習和教育在讀寫能力和基本技能領域從以往單純強調提高讀寫能力的“認知性掃盲”逐步向“功能性掃盲”過渡。

(二)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領域:從“培訓性教育”向“大職業教育”轉換

GRALE5在有關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領域的內容透露出這樣一個信息,即各利益相關方越來越注意協調各種力量,將局限于職業培訓的“培訓性教育”向社會各界協同發力的“大職業教育”轉換。

一方面,在掃盲教育得到普遍開展并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后,全球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領域也愈發繁榮。在政策方面,各國在此領域所做的努力與在讀寫能力和基本技能領域幾乎持平。特別是在提升對非正規和非正式學習的認可、認定和認證上,有62%的國家在政策上進行了改善,其比例已經高于其他兩個學習領域。在籌資方面,42%的國家表示增加了對這一領域的資金投入。除此之外,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領域最突出的變化體現在治理方面,主要表現為利益相關方參與度增加、能力建設加強、各部門間合作關系加強等。

首先,各國家政府部門、地方當局和其他利益相關方開始越來越多地制定、使用相關政策法規規范繼續教育,社會各界依照政策法規積極參與到繼續教育中。例如,很多國家正在逐步建立對非正規與非正式學習的認可、認證和認定機制,努力擴大國家資歷框架,保證接受了繼續教育的人可以獲得相應的資質,提高其職業技能水平。如洪都拉斯和哥斯達黎加15-24歲人群的參與人數有所增加,因為這一群體經濟行為活躍,需要用于就業的資格證書。對失業青年的繼續培訓是尼泊爾提供成人學習和教育服務的重點。愛爾蘭報告了支持將殘疾成人群體納入繼續教育和培訓方案的政策,可見此領域已經開始更多關注到相對弱勢群體的參與度,重視不同群體能否較為公平的參與到成人學習和教育中來,在實踐中產生了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其次,通過數字化手段加強能力建設。通過運用數字化手段對繼續教育進行規范化治理,有效提高了繼續教育的效率。在塞爾維亞,通過利用以太網門戶網站創設虛擬環境,教師能夠在虛擬環境中實施虛擬項目并通過許多可用的信息通信技術工具改進教學。與此同時,信息通訊技術的使用作為一種戰略技能也成為繼續教育中的教育內容。正如黃炎培所說,“辦職業學校的,須同時和一切教育界、職業界努力地溝通和聯絡;提倡職業教育的,同時須分一部分精神,參加全社會的運動”。[4]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領域正跳出“培訓性教育”的圍墻,協同社會各界力量向“大職業教育”轉換。

(三)公民教育領域:從強調積極公民意識教育向開展全球公民教育推進

當今世界,一系列環境、社會和經濟危機相互交織,在此背景下,“公民教育”逐步走進大眾視野。GRALE5的調查表明,2018年以來,公民教育逐步脫離成人學習和教育的“洼地”,在政策和實踐層面都取得了重要進展,[5]表現出從強調積極公民意識教育向開展全球公民教育推進的態勢。

2015年,RALE將公民教育正式納入成人學習和教育的“三大領域”,認為“賦予人們參與社會問題的權利”和“幫助人們過上體面的生活”需要公民教育。[6]由此,公民教育逐漸成為成人學習和教育系列報告的重要關注點。[7]GRALE5明確將“公民教育:賦予成人變革的能力”作為重點主題,同時強調公民教育具有巨大的潛力來推動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特別是有助于實現將公民教育與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連的可持續發展目標4.7,即“確保所有進行學習的人都掌握可持續發展所需的知識和技能”。[8]

總的來看,根據GRALE5的數據,公民教育領域雖然較前兩個領域關注的時間起點較晚,但是自2018年以來,各回應國對于該領域政策方面的關注程度逐步提高。在每個政策環節下,其比例都與前兩個領域最多相差不超過4個百分點,另外考慮到在GRALE4中關于建立積極的公民身份的進展偏低這一因素可知,自2018年以來,公民教育領域在政策方面的進展是比較迅速的,其發展速度將要與前兩個領域的速度相持平。由此可知,自2018年以來各國特別重視積極公民意識的培養。但由于公民教育中涉及的積極公民身份、全球公民意識等核心概念與社會形態關系甚密,因此無論是從理論還是從實踐角度都迫切需要開展全球公民教育?;诖?GRALE5論述了統一全球公民教育概念的必要性,回應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18年組織發布的題為《全球公民教育:本土化》(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Taking it Local)報告中強調的全球公民教育的“共同價值觀”。[9]具體來說,公民教育中的公民身份理念正從關注微觀層面的權利、責任和行動轉向中觀層面的社區參與和社會凝聚力,再到宏觀層面全球挑戰的應對。

三、成人學習和教育“三大領域”的發展困境

在成人學習和教育“三大領域”向著更加全面、綜合、系統方向邁進的同時,客觀而言,每一領域又分別面臨著對弱勢群體進行“功能性掃盲”的教育資源不足、“大職業教育”實踐與“善治”理想結合深度不夠和全球公民教育開展后勁不足的發展困境。

(一)對弱勢群體進行“功能性掃盲”的教育資源不足

教育資源水平不均是導致難以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成人學習和教育讀寫能力和基本技能領域從“認知性掃盲”向“功能性掃盲”過渡的過程中,資源不均更成為“功能性掃盲”全面落地的重要障礙,尤其是針對弱勢群體的教育資源不足。首先,“功能性掃盲”的實現對教育資源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據“功能性掃盲”的內容,在信息時代的影響下,讓成人掌握現代電子設備的基本使用方法也屬于“功能性掃盲”的范疇。這意味著當地要具有良好的網絡通訊覆蓋設施,配備專業的教師進行實用性現代技術的演示和練習。相比以往的“認知性掃盲”,“功能性掃盲”所需的教育資源往往更加復雜和難以達到。其次,改善教育資源不均的資金也難以獲得。在全球經濟低迷之際,想從本就屬于“彈性開支”的成人學習和教育經費中獲得足夠支持去進行對相對弱勢群體的“功能性掃盲”顯然有些吃力。據GRALE5給出的具體實例,那些在此領域具有突出表現的大多是那些慈善公益事業發展較為完善的國家或地區,如愛爾蘭為努力確保殘疾人更積極地融入社會,提出具體的支持資金可以通過愛爾蘭殘疾學生基金獲得。最后,弱勢群體需要更多更具有針對性的教育資源,而弱勢群體所生活的環境中往往缺乏這些教育資源,甚至缺少參與學習和教育的機會。

(二)“大職業教育”實踐與“善治”理想結合深度不夠

2009年,BFA提出了成人學習和教育的“善治”目的,期望所有利益相關方能夠積極參與到成人學習和教育的治理中來。[10]在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領域,成人學習和教育雖然展現出了突破職業教育藩籬下沉到社會中,形成“大職業教育”的趨勢,但是此領域仍然面臨“大職業教育”實踐與“善治”理想結合深度不夠的突出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參與到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領域的利益相關方缺乏對成人學習和教育的充分認識。GRALE5明確指出要將深化全球不同利益相關方對成人學習和教育的認識作為最終目標。不同利益相關方由于缺乏深入認識,就會影響其行動的動力和活力,在實踐時難以深入實現“善治”。其二,不同利益相關方各自利益訴求不同,難以深入合作。盡管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利益相關方積極參與到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領域中,但是其參與動機值得進一步探討?!吧浦巍崩硐肫谂伟ń逃?、財政、人社,甚至是衛生在內的不同部門開展協作,但是這些部門在客觀上要遵循不同的規章制度,在價值追求上也會有所差異。因此,要使其為統一目標協同發力具有一定的難度。

(三)全球公民教育開展后勁不足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成人學習和教育將要應對一種新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就業性質將在一個人的一生中發生巨大變化。轉變職業和學習新技能的機會要與更加廣闊的教育體制改革聯系起來,以建立多樣靈活的學習途徑。成人學習和教育不再僅僅是反應和適應那些與工作相關的技術層面或者環境層面上的改變,它必須更加具象化和具體化,從而使成年人成為積極公民,為塑造自己乃至世界的未來做出貢獻。自2018年以來,全球對公民教育領域的重視程度加深,這迫切需要開展全球公民教育。GRALE5中雖然重點關注了這一領域,但是除在政策和質量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外,在其他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使得開展全球公民教育的后勁不足。其一,全球公民教育核心概念的界定眾說紛紜。由于積極公民身份等關鍵概念具有地區差異性,使得界定難以統一,而僅僅停留在與職業相關的技術層面或環境層面上的公民教育又無法真正實現全球公民教育培養可持續發展公民的目標。其二,開展全球公民教育作為一項長久事業,需要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但依據參與國提供的數據,大多數國家為公民教育領域籌資的優先等級低于其他兩個領域。因此,缺乏彈性資金來源也成為進一步開展全球公民教育的一大阻力。

四、成人學習和教育“三大領域”困境的破解策略

直面全球成人學習和教育的發展困境,特別是聚焦“三大領域”所存在的問題,建議各國政府與成人學習和教育相關機構和工作者切實合作,結合各自國家的具體情況,分別從教育資源分配體現對弱勢群體的正義關懷、技能培訓圍繞學習者需求和能力建設展開、全球公民教育聚焦本土與全球的共同理念三個方面著手。

(一)教育資源分配體現對弱勢群體的正義關懷

普通教育領域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教育公平問題其實早已向成人學習和教育敲響了警鐘,即教育資源的正向流動對于教育公平的實現尤為重要。讀寫能力和基本技能領域在向著“功能性掃盲”過渡的過程中必然面臨對弱勢群體的掃盲教育,而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是影響弱勢群體參與成人學習和教育的一大障礙。雖然GRALE5中對弱勢群體所處的環境并未給出詳細的說明,但是通過他們的特殊身份可以窺探出其總體處于處境不利的地位。因此,教育資源分配要體現對弱勢群體的正義關懷。其一,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強對弱勢群體生活環境的教育資源建設,通過政策扶持、資金傾斜等方式讓教育不利環境轉變成教育有力環境。其二,相關政策制定者和成人教育工作者要探求弱勢群體的真正需要,根據其需求開發相對應的教育資源。其三,社會各組織要加強弱勢群體的社會聯結,提高弱勢群體的社會參與感,使相同處境的弱勢群體能夠有共同學習的機會。

(二)技能培訓圍繞學習者需求和能力建設展開

“大職業教育”的形成是走向“善治”理想的重要表現,但是其距“善治”理想的真正實現還有一定距離。若想促進“大職業教育”實踐與“善治”理想深度結合,技能培訓需要從學習者需求和能力建設兩方面協同發力。首先,針對利益相關方缺乏對成人學習和教育的深入認識這一問題,成人學習和教育工作者可以從各利益相關方的角度出發,在保障學習者需求的基礎上進行研究,形成一系列以學習者為中心且兼顧各利益相關方訴求的成果,讓利益相關方能夠深入的認識、理解成人學習和教育,為利益相關方提供能夠吸引其積極參與的指導與參考。針對利益相關方的各自訴求,需要建立長效的溝通機制,完善協商與協調機制,破除各利益相關方的溝通壁壘。其次,技能培訓的發展要持續加強能力建設。能力建設是BFA中提到的成人學習和教育治理的重要方面。正在走向“善治”理想的成人學習和教育需要繼續加強各利益相關方的能力建設,這種具有可持續發展性質的變革,將有利于為“大職業教育”實踐與“善治”理想的深度融合提供持久動力。

(三)全球公民教育聚焦本土與全球的共同理念

聚焦本土與全球的共同理念對全球公民教育中核心概念進行統一界定是開展全球公民教育的關鍵一環。首先,成人教育相關機構和工作者應站在全人類的視角搭建全球公民教育概念網絡,涵蓋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個維度,助推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動員在政策、轉變學習環境、教育工作者能力發展、青年賦權和地方一級行動等領域采取可持續發展教育行動。[11]其次,要明晰概念的統一是包容性的統一。鑒于全球各地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迥異,因此統一并不意味著相同,而是在求同的基礎上存異,以全球共同理念為基礎同時彰顯本土特色。各國政府要加強關于開展公民教育的溝通與交流,相互認識與理解各自本土具有代表性的公民理念,給予各國充分的自主權,在滿足全球公民教育框架下因地制宜,展現本土特色。

五、啟示

在全球成人學習和教育的發展歷史上,GRALE5的發布向世界發出一個信號,即“三大領域”將以公民教育領域為主要發力點,相互交織、相互影響,共同促進全球成人學習和教育的發展。通過分析“三大領域”的趨勢,可以對我國的成人學習和教育的發展有所啟發。

(一)加大數字掃盲力度,全方位惠及信息弱勢群體

在終身學習背景下,掃盲的含義有了新變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戰略草案中指出,盡管全球掃盲工作在過去50年內有所進展,但目前缺乏基本識字技能的成年人數量依然呈增長態勢。此外,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掃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2]2001年,聯合國大會提出,“要通過掃盲教育所提供的基本教育,開發人們獲取、評價和有效利用信息知識的能力,進而提高其生存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13]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發展受到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等多方面的影響,對人才培養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傳統文化知識的獲取,還需要通過教育提升人的整體素養,其中學會應對外部環境發展變化的能力以及與外界和諧相處等成為了評價人能力的重要指標。我國當前處于數字化轉型階段,數字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上也因此出現了一大批“數字文盲”,他們亟需得到相應的教育。由此,我國應加大數字掃盲力度,全方位惠及信息弱勢群體。首先,以完善基礎設施為保障,把較多的財力物力向我國數字化水平較低的區域傾斜。其次,以需求側為先導,針對不同需求的學習者開發設計實用性高的數字教育課程。最后,以降低數字學習成本為目標,讓弱勢群體有平等的機會學習,實現對信息弱勢群體的全方位惠及。

(二)完善國家資歷框架,深層次建設技能型社會

根據GRALE5中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領域的數據和實例可知,各參與國所做的努力大多集中在協調各方力量,提高繼續教育的地位和質量上。在我國,繼續教育的地位和認可度仍相對較低,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宏觀上缺乏專門的政策引導,中觀上各利益相關方配合程度較低,微觀上學習者學習興趣不高三方面。

2021年,我國發布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強調了職業教育在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方面的重要職責。[14]成人學習和教育中很大一方面的內容就是提高成人的文化素養和職業技能,因此成人學習和教育在推動深層次打造技能型社會方面大有可為。首先,國家已逐步推出一系列相關文件政策推動技能型社會的建設,各相關部門應做好對政策的解讀與宣傳,讓政策在得到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落實,保障政策在落地過程中不跑偏、不變質。其次,通過政策引領打通各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合作壁壘,讓所有相關者都參與到教育治理中,構建“大職業教育”局面。最后,從學習者需求端和市場需求端兩頭入手,持續完善國家資歷框架,既滿足學習者的實際需求,又能收獲市場效益。嚴把教育質量關,培養高素質職業人才,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在質量提升過程中不斷提升繼續教育地位,用不斷提升的地位助力教育質量的改善,進而深層次建設技能型社會。

(三)基于全過程人民民主,打造中國特色公民教育

立足于全球成人學習和教育中公民教育領域的發展趨勢與困境,再結合我國的政策導向可知,培養具有積極公民意識的可持續發展公民,可為全球成人學習和教育的發展注入中國力量。目前,我國公民教育的發展不僅面臨著同全球公民教育發展相同的困境,還存在著政策制定滯后、行動落實效果不佳、與國家總體政策融合程度不深的問題。

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15]而培養積極公民意識,開展全球公民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對自身權利與義務的認識,增強對他人、社會及國家的理解,深化對資源與環境的體悟,有利于民主化教育的實施,進而在教育領域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首先,提高國家相關政策制定的效率,努力彌合政策制定的滯后性;建立切實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確保相關行動落實到位。其次,全過程人民民主也要求我國的公民教育是全過程的教育,其中全過程的“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點:一是公民教育的主體要全,必須將“全體人民”都納入公民教育過程,要特別注重從體制和機制上解決弱勢群體、邊緣群體參與渠道的問題;二是公民教育的內容要“全”,人民盡可能參與到包含方方面面的公民教育中來,小到溝通技巧,大到環境保護都可通過公民教育解決;三是公民教育的方式要“全”,采用“多途并進”的教育方式,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搭建在線教育平臺,[16]融合線上與線下,保障公民能通過各種手段參與公民教育;四是公民教育的流程要“全”,要構建環節完整的公民教育體系,既要重視公民教育政策的制定,也要重視政策制定后的治理,要形成民主教育程序上的閉環。最后,圍繞國家“五位一體”總體建設布局,立足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視角,積極搭建全球公民概念集合,為系統化構建全球公民教育提供“中國方案”。

猜你喜歡
讀寫能力成人公民
論公民美育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成人不自在
英語學科讀寫能力培養與思辨能力測評銜接研究
提高小學生讀寫能力的方法研討
隱私保護也是公民一種“獲得感”
十二公民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療新進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