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城際軌道交通R3線工程勘察重難點及對策分析

2024-01-19 06:52苗曉軍
安徽建筑 2024年1期
關鍵詞:巖土軌道交通圍巖

苗曉軍

(1.山東省第八地質礦產勘查院,山東 日照 276826;2.山東地礦局有色金屬礦找礦與資源評價重點實驗室,山東 日照 276826;3.日照地質地理信息大數據研究院,山東 日照 276826;4.日照市土地質量評價與污染修復重點實驗室,山東 日照 276826)

1 工程概況

青島城際軌道交通工程R3 線工程全長70km,共設車站23座,其中地下站9座、高架站14座,是貫穿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的一條軌道交通干線。線路始于西海岸新區的嘉陵江路站,經由唐島灣片區、靈山灣影視文化區、西部城區、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董家口經濟區,終于董家口站。并預留向日照市延伸的條件,大致呈東北至西南走向,對青島市的城市發展和布局的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

其中,本次探究的R3 線(井岡山路-大珠山段)自井岡山路站起,經井岡山路、濱海大道、泰山路、上海路、濱海大道到達大珠山站終點站。該段工程線路全長28.9km,其中地下線15.75km,高架線12.85km,敞口段0.3km,設車站12 座,其中地下站7 座,高架站5 座,設大珠山車輛段1 處、靈山衛停車場1 處,如圖1所示。

圖1 青島城際軌道交通R3線

城際軌道交通建設項目因其不同的敷設方式、多樣的施工工法(如表1 所示)、特殊的結構形式、復雜的城市環境,導致工程勘察工作異常困難。因此,需要結合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的區域特征,根據初勘揭露的地質條件,重點分析詳勘階段的勘察重點、難點問題,研究有力有效的對策與建議,保障后續勘察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表1 R3線(井岡山路-大珠山段)擬用工法表

2 地質條件

青島市西海岸新區位于青島市西南方向,地處京津冀及長三角都市圈之間,處于環渤海經濟圈的南部,屬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核心區之一,是黃河流域重要出海通道和亞歐大陸橋東部端點。地貌屬魯東濱海低山丘陵區,地形呈西高東低之勢,境內山嶺起伏,溝壑縱橫。

2.1 地質構造

根據區域地質調查,青島城際軌道交通R3 線沿線未發現大的活動斷裂及新構造運動跡象,基底地質構造穩定,局部巖性接觸帶裂隙構造發育。

2.2 工程地質

根據初勘地質成果資料,結合沿線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及物理力學特性,劃分為三個工程地質單元,如表2所示。

表2 沿線工程地質單元

2.3 地層巖性特征

R3 線地層巖性差異較為明顯,沿線出露地層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的粉質黏土、中粗砂,海積層的淤泥質粉質黏土、含有機質中粗砂,第四系上更新統沖洪積的粉質黏土、礫砂,沿線基巖主要為白堊系(K)凝灰巖,局部為燕山晚期花崗巖,穿插有閃長巖、煌斑巖等巖脈侵入。

按照城市軌道交通巖石基本分級,綜合初勘揭露的深部隧道洞身圍巖風化程度、堅硬程度、巖體RQD 指標(如圖2所示)、節理發育程度等特征,依據彈性縱波波速基本>4.5km/s,再根據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Rc 值為39.7~121.9MPa,因此初步判定隧道洞身圍巖屬于較硬巖-堅硬巖,巖體較完整,工程地質條件良好,如表3所示。

表3 沿線深部隧道圍巖工程地質特征

圖2 巖體RQD指標測定

2.4 水文地質條件

沿線地下水類型主要為基巖裂隙水和第四系孔隙水(潛水、微承壓水),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主要排泄方式為側向徑流,水位動態曲線呈波狀起伏,下穿河流區域受汛期、潮汐影響明顯。

2.5 特殊性巖土

場區內特殊性巖土主要為人工填土、軟土及鹽漬土。

人工填土。沿線穿越城市主干道和居民聚集區,填土土質不均,成分多樣,強度較低,自穩性差,其中局部沿海地段,存在回填塊石。

軟土。沿線濱海平原區局部有軟土分布,以淤泥質粉質黏土、淤泥含淤泥中粗砂為主,其強度低,孔隙比大,滲透系數小,含水量及壓縮性高,具有明顯的觸變性[1]。

鹽漬土。主要分布于沿線濱海平原區,地表鹽漬化嚴重。

2.6 圍巖與巖土工程分級

按照《城市軌道交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307-2012),結合各巖土層特征,將本線路圍巖分級為Ⅰ~Ⅵ級,巖土施工工程分級為Ⅰ~Ⅵ級,如表4 所示。

表4 圍巖分級與巖土施工工程分級表

3 重難點分析

城際軌道交通工程勘察既有鐵路勘察的特點,又涉及建筑工程、地下工程的內容,同時強調水文地質、周圍環境的重要性。因此根據初勘揭露的地質條件,依據國家相關規范、標準,以及設計單位提供的設計平縱斷面圖,分析好該線勘察工作的重難點,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對于線路后續的工程勘察至關重要。

3.1 面臨復雜多變的周邊環境

青島城際軌道交通R3 線貫穿西海岸新區,面臨周邊人口密集、建筑林立、商圈眾多、管線密布及交通擁擠的復雜環境,工程勘察可能影響人員通行、引起交通擁堵、破壞地下管線及造成環境污染等問題,現場存在難以開展鉆探工作或者威脅正常環境秩序的突出問題,導致在全面準確收集地質資料方面存在較大困難[2]。

3.2 應對結構復雜的工法設計

R3 線分別擬用礦山法、明挖法2 種不同工法及地下站、高架站2 種不同的站點,不同的工法和設計對工程勘察的要求不同,提供巖土參數和建議時也應有的放矢[2]。

對于明挖法,重點巖土參數在于查明水文條件、巖土密度、側壓力系數、抗剪強度指標、樁端(側)阻力特征值等。對于礦山法,最重要的任務是準確地進行隧道圍巖分級,查明膨脹性圍巖、構造破碎帶、松散含水圍巖,以及可能產生巖爆的圍巖。

在工法變換分界段,重點查明不同工法分界處巖土特性變化、水文地質情況,在工法分界處加密地質勘探和原位測試數量,提供準確的巖土參數。

3.3 穿越特殊性巖土及不良地質作用

青島地區地質條件復雜,影響軌道交通的特殊性巖土及不良地質作用較多,如軟土、富水砂層、節理密集帶、構造破碎帶等。

海陸交互相沉積的軟土、富水砂層等特殊性巖土,含水量及壓縮性高,容易誘發基坑變形和不均勻沉降,應進行重點勘察和評價,必要時進行軟土專題勘察,為地基處理、樁基設計及基坑支護結構提供依據[3]。

基巖節理密集帶、構造破碎帶,巖體破碎,地下水活動復雜,對隧道施工威脅較大。應重點查明斷裂帶的范圍、產狀、構造破碎情況及富水性,必要時應進行斷裂專題勘察,為是否對結構進行特殊處理提供資料[3]。

3.4 臨近構筑物、河流等地質復雜地段

R3 線勘察范圍內多處下穿居民建筑、市政道路、立交橋等構筑物及河流等復雜地段,如表5 所示,局部分布第四系含富水砂層,應重點查明第四系的分布范圍、工程特性、水文條件,以及上部第四系水對基巖裂隙水的補給情況,查清基巖中是否存在構造破碎帶、軟弱夾層等,對隧道圍巖穩定性做出分析評價,對后期施工可能造成的地面沉降、建筑物開裂做出預測,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議。

表5 臨近構筑物、河流等地質復雜地段一覽表

4 對策與建議

為了能更高質量地開展后續詳勘工作,為工程提供符合要求的各類基礎數據和設計參數,針對青島城際軌道交通R3 線工程勘察的重點和難點,探究提出以下實施對策與建議。

①注重城市環境的保護

R3 線工程勘察處于復雜多變的城市環境中,存在一定的安全文明風險,建議對周邊環境影響因素辨識與評價,嚴格履行勘察作業審批流程,采取降低噪聲污染、統一處置泥漿、設置封閉圍擋、避讓地下管線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主動保護周邊環境和既有構筑物,特別注意做好鉆孔終孔的注漿封孔工作,盡量降低勘察工作對后續施工和城市環境的影響。

②增加原位測試的比例

原位測試是在巖土層所處的原位置,避免巖土擾動和應力釋放的影響,在維持原始結構、含水率、應力狀態下,測定第一手工程性質指標的有效技術手段。建議在土質不均、巖體破碎、特殊性巖土等區域,適當增加原位測試的比例,其布置應與鉆探、原型試驗、室內試驗及工程經驗等比對和配合,在收集原始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評價,提出系統的技術參數。

③掌握水文地質的規律

通過搜集資料和勘察工作,統籌設置水文試驗及長期觀測鉆孔,查明地下水類型、賦存狀態及含水層分布規律,提供水位、徑流、補排關系、滲透系數、動態特征及抗浮設防等參數,綜合運用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及數值計算方法建立水文地質模型,評價地下水對施工工程和工程結構的影響,提出防范管涌、流砂等不良現象的建議。

④采用適宜的物探方法

為了全面掌握地下管線、地質界面、隱伏斷裂、圍巖分級、不良地質體等情況,建議采用“鉆探+物探”相結合的方法,利用地質雷達、高密度電法、淺層地震勘探、鉆孔波速測試等工程物探技術,從宏觀角度分析地質結構,為勘察成果的內插、外推提供依據,克服鉆探局限性、效率低、造價高的缺點,從而使工程勘察更準確、更高效、更安全。

5 結語

青島城際軌道交通R3 線巖土工程勘察涉及內容豐富、勘探工作復雜、實施異常困難,關系城市發展的大計。此次探究從工程實際出發,以初勘地質成果為基礎,遵循勘察工作的客觀規律,全面詳細地分析重點和難點,結合目前先進的技術手段,探究科學可行的對策建議,為后續工程勘察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猜你喜歡
巖土軌道交通圍巖
軌道交通產品CE認證論述
高速軌道交通發展趨勢
隧道開挖圍巖穩定性分析
軟弱破碎圍巖隧道初期支護大變形治理技術
復雜巖土工程技術管理實踐與思考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軌道交通門禁環網中的應用
采空側巷道圍巖加固與巷道底臌的防治
地面荷載及圍巖自重作用下淺埋隧道的圍巖應力解
《巖土力學》2014年第9 期被EI 收錄論文(40 篇,收錄率100 %)
《巖土力學》2014年第7 期被EI 收錄論文(40 篇,收錄率100 %)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