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外公園游憩空間研究進展

2024-01-19 13:38陳佳欣朱玉潔張艷欽陳子怡王敏華董建文
關鍵詞:城市公園聚類公園

陳佳欣 朱玉潔 張艷欽 陳子怡 王敏華,2 董建文,2*

(1.福建農林大學 風景園林與藝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2;2.國家林業草原森林公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2)

近年來“公園城市”理念成為新時代人居環境建設的重要方向,完善公園體系有利于開創未來城市發展的新路徑[1]。公園承擔著城市的游憩功能,營造高品質的游憩空間能夠吸引居民駐留、交往,促進戶外活動的發生并形成“一加一等于三”的正效應過程[2]。開展公園游憩空間的研究,有利于服務國家發展戰略與全民休閑環境生活品質的提升。

最早由臺灣學者將英文“Recreation Space”譯為“游憩空間”,泛指人的消遣、游玩、社交的場所[3]。公園的游憩空間指具備游憩功能的公園空間,可以界定為處于公園中的,游憩者可以進入的,具有休息、交往、鍛煉、娛樂、購物、觀光、旅游等游憩功能的開放空間、建筑物及設施[4]。目前,針對游憩空間的設計、活動、人群分析等相關研究不斷增多,本文對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文獻計量與可視化分析,系統化梳理當前針對公園游憩空間層面的研究現狀、熱點與知識缺口,以期對未來游憩空間體系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學參考。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 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中國知網(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輯作為國內外文獻數據的檢索平臺,時間范圍限定為2003—2023年。其中,英文文獻檢索式為:TS=(Recreational Space OR Recreation Space) AND TS=(Park OR Parkland) AND LA=(English) AND DT=(Article OR Review),剔除與本研究無關主題,共獲795篇英文文獻;中文文獻檢索式為:主題=(“公園”)AND(“游憩空間”),剔除無關主題后共獲648篇中文文獻。

1.2 研究方法

由美國德雷賽爾大學陳超美教授研發的基于JAVA平臺的CiteSpace軟件可實現對研究領域現狀的解讀與未來發展方向的預見[5]。本文使用CiteSpace 6.2.R3,通過設置相關參數得到發文量、關鍵詞聚類時序圖譜、關鍵詞突現等實現公園游憩空間文獻研究的可視化分析。

2 國內外主要研究內容的差異化對比

2.1 發文時間與數量

圖1顯示,國內外文獻的發文量呈穩步增長的總體趨勢,說明國內外學者對于公園游憩空間的關注度仍在增加。根據年度發文量可將公園游憩空間的發展歷程分為三個階段:初步發展階段(2003—2011年)。該階段文獻數量較少,但國內同期發文量基本高于國外。由于城市化的擴張人們逐漸意識到公共開放空間的游憩價值。波動發展階段(2011—2016年)。該階段文獻數量為波動增長,國內外同期發文量逐漸持平,其中2014年發文量明顯下滑,出現短暫的停滯期??焖侔l展階段(2016年以后)。該階段文獻數量大幅增長,說明游憩空間逐漸成為人們休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國外同期發文量明顯增加并趕超國內,發展勢頭迅猛。

圖1 2003—2023年國內外公園游憩空間發文量年度分布

2.2 研究熱點

研究熱點是指在不同時間階段廣泛受到關注的專題或問題,而關鍵詞是對研究內容的高度凝練與概括[6]。因此,利用CiteSpace軟件統計出國內外相關研究關鍵詞的頻次和中心性,為進一步研究各類主題的演變趨勢,設置相關參數,生成10個聚類,聚類標簽的次序與關鍵詞規模大小及重要性成正比[7]。在此基礎上生成國內外公園游憩空間相關研究的熱點聚類時間,有助于分析主題的演進歷程與時間跨度。

2.2.1 國外研究熱點

如表1所示,國外研究中出現的高頻關鍵詞主要集中于游憩行為與偏好,如體力活動、健康等。同時游憩服務、游憩空間分布與功能提升也是研究的重點,如成效、生態系統服務等。而中心性作為反映關鍵詞重要性的重要指標,在國外研究中數值較高的詞匯包含公園、成效等,且起始年份較早,說明在公園游憩空間相關研究中持續關注度較高。根據研究WOS數據庫熱點聚類時間(見圖2),并結合高頻關鍵詞的統計結果,分析不同時期的公園游憩空間研究發展情況。

表1 WOS數據庫中公園游憩空間研究高頻關鍵詞

第一,在游憩行為與偏好方面包括建成環境、體力活動、環境正義、開放空間、城市公園、心理恢復六個聚類。2003—2011年,研究傾向于討論兒童[8]、老年人[9]等不同群體的游憩行為與偏好,評估游憩空間的價值,以此鼓勵社會重視以自然為基礎的游憩活動。2011—2023年,游憩空間對人們休閑生活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研究轉向深入探討人群游憩行為與偏好的量化和具體方法,以促進人類—環境的相互作用。如Zhang等[10]將居民在城市綠地中的游憩需求量化,確定景觀連貫性與植被是影響公園整體游憩適宜性的最相關因素。同時,針對公園空間的要素研究不斷細化,如在植物配置方面Sadeghi等[11]探究不同收入水平地區的主動娛樂與被動娛樂偏好,以居民理想的娛樂模式為指標來評估種植設計。近幾年更是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數據收集與分析,Song等[12]認識到城市公園是居民可以進行游憩活動的空間,分析用戶拍攝于園中的社交媒體照片數據,以對比居民與游客不同的行為模式差異??梢钥闯鎏骄抗娪雾袨槠檬翘嵘珗@游憩空間的美學質量與游憩功能的重要思路。

圖2 WOS數據庫中公園游憩空間研究熱點聚類時間

第二,在游憩服務方面包括綠地、戶外游憩、開放空間、藍色空間、心理恢復五個聚類。2003—2011年,研究多傾向于改善自然環境的生態效益與提供游憩功能的社會效益,提倡充分利用開放空間、廢棄空間或荒地,運用景觀的手段將其改造為綠地。如Siikamaki等[13]總結出棕地改造面臨改造成本高導致的資金短缺、修復、土地征用、重建和長期維護四個問題,并提出對應解決思路。2011—2023年,公眾對游憩服務的需求不斷擴大,未來更需要完善綜合經濟、生態、精神等多方面的社會效益,如何平衡游憩價值與生態價值成為新的關注方向。宏觀層面上,Massoni等[14]從市域角度對城市綠地中的游憩服務進行評估和分類,討論城市綠地結構多樣性指數的潛在擴展內容,提出未來可涵蓋墓地及城市周邊森林等更廣泛的綠地空間來提供游憩機會。中微觀層面上,Grzyb等[15]為提高空間使用效益,識別出如天氣變化、空氣質量等短暫因素而產生的城市濱河空間游憩模式差異,結果顯示不同河岸景觀可以形成生態和社會功能的季節性波動,以此為管理依據有助于緩解游憩活動與河流恢復力的沖突,為完善游憩服務體系提供科學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方法。

第三,在游憩空間分布與功能提升方面包括建成環境、體力活動、戶外游憩、農田、藍色空間五個聚類。2003—2011年,兒童健康、肥胖等問題成為社會議題,社區公園等鄰里空間逐漸受到重視。學者們認為過去常常忽視這類面積較小的空間,導致其功能缺失與管理不當,急需進行合理利用以吸引居民進行休閑活動,如Freestone等[16]呼吁為舊城市公園實現新的休閑機會,建議將社區內部的儲備空間作為游憩場所,使居民可以進行運動、農業種植等活動。2011—2023年,由于不斷變化的城市環境與有限的空間承載力,研究一方面拓展到探討公園游憩空間分布的合理性,如Gu等[17]轉向評估郊野公園的空間可達性,將道路網絡和公共交通站點整合到郊野公園中。研究結果將有助于開發和管理公平高效的公園系統。另一方面對公園內部空間的功能提升同樣引起重視,學者針對游憩空間的用戶參與設計程度[18]、設施使用程度[19]等情況展開討論,提出優化內部空間的相應功能,實現游憩空間的有效利用。

2.2.2 國內研究熱點

近年來我國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公園作為其中承載游憩功能的重要公共開放空間,在滿足城市建設與發展、人民游憩需求等方面仍有待完善。如表2所示,高頻關鍵詞研究方向主要體現在游憩需求,如游憩、游憩需求、兒童等方面;其次關于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等游憩空間景觀策略與包含游憩空間、城市公園等游憩空間利用與管理也形成一定的研究主線。其中,中心性超過0.1的包括游憩空間、游憩、城市公園、風景園林、游憩需求,說明城市公園中游憩空間的需求研究已形成一定的研究基礎。以下結合CNKI數據庫熱點聚類時間(見圖3),分析國內的公園游憩空間研究階段。

表2 CNKI數據庫中公園游憩空間研究高頻關鍵詞

第一,在游憩需求及偏好方面包含城市游憩、游憩、城市空間、城市綠地、兒童五個聚類。2003—2012年,國內對于游憩者的心理需求、不同群體的游憩行為等方面研究處于起步階段,評價方法多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如馮維波等[20]對游憩空間進行定量評價,并形成城市游憩空間的評價指數分布,探討游憩者評價指標與游憩空間品質的關系,以此了解城市居民對不同類型游憩空間的偏好。但總體而言,以公園游憩空間為研究對象的成果較少,多數研究將其納入城市游憩空間類型成為其中的一部分,針對性較弱。2012—2023年,國內經濟持續發展伴隨著社會文化的轉型,居民的日常游憩需求顯著增強,人們逐漸認識到公園游憩空間所承載的重要作用。在實證研究中如于冰沁等[21]探索居民對社區公園的游憩感知滿意度影響因素,并以此為依據改善社區公園的游憩空間景觀。近年來研究方式也不斷創新,運用GIS平臺[22]、多源數據[23]等進行評價,為細化人與公園空間關系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第二,在游憩空間景觀策略方面包含游憩空間、城市游憩、風景園林、優化策略、規劃設計及策略六個聚類。2003—2012年,學者們從城市整體結構的角度展開,如肖貴蓉等[24]以大連市為例,分析了其游憩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矛盾,探討理想的城市游憩空間結構模式。且不同于國外多集中于社區公園等較小的空間,國內針對城市綜合公園、濕地公園、森林公園等不同類型公園亦有多方探討,但尚未形成系統化研究。2012—2023年,公園承擔更多的服務功能,設計師更需思考如何滿足居民游憩需求并維持好自然環境。但目前缺乏針對公園內部的定量設計指標,對游憩空間的設計多停留在考慮游人活動規律及相關任務書要求上[25],因此景觀策略也是近年來學者研究的重點。如馬唯為等[26]提出通過空間氛圍把握與意向要素選擇來研究公園綠地空間的設計方向,并針對不同類型公園提出相應策略以滿足當代發展要求。同時,隨著社會的老齡化發展及開放三胎等相關政策的提出,精細化也是未來的設計趨勢,如鄭昕怡等[27]針對兒童這一群體,總結相關案例研究與實踐經驗,強調兒童游憩空間的重要性并提出規劃設計建議??梢妼W者們積極運用理論研究指導實踐設計,進行基于不同空間類型、不同人群類型等方面的多維度考量。

第三,在游憩空間利用與管理方面包含城市游憩、上海、北京、城市空間、城市綠地及可達性六個聚類。2003—2012年,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大城市發展機遇,整體思路正由單純追求經濟轉向全方面完善[28],而游憩空間配置不足、質量不高等問題成為改善城市環境的重要一環,由此研究思路多為學習發達地區經驗、對比并開拓城市游憩空間建設新思路,北京、上海等城市成為學者熱議的重點。相較風景名勝區、商業游憩空間等,城市公園的游憩功能引起學者關注,如張海霞[29]通過梳理西方學者對游憩供給與政策的發展過程,提出我國未來的發展應當以城市公園為公共游憩供給的主要空間載體,設計游憩空間,開發游憩活動。研究雖從整體的城市服務功能角度出發,但最終落腳點仍是關注城市公園的重要性。2012—2023年,國家提出美麗中國等生態發展理念,學者一方面針對國外發展思路進行剖析,如魏峰群等[30]通過分析美國發展經驗,發現我國城市內部建設中存在公園游憩空間類型較少、居民游憩體驗一般、空間利用率有待提高等問題,以此提出我國未來的游憩空間發展理念。另一方面,生態游憩空間的利用也受到重視,包括空間分布特征[31]、游憩服務供需平衡[32]等方面,不斷推動空間優化。2019年后,國家提出建設公園城市反映出城市發展模式的轉變,后疫情時代更是使得公園承載更多的游憩需求,學者嘗試討論大城市的公園游憩空間可達性格局等方面的研究,同時小城鎮的發展受到關注,新的研究正探討如何實現在不大拆大建的基礎上,盤活現有的空間資源。

2.3 研究趨勢分析

關鍵詞突現是指通過統計某個時間段各個詞語出現的頻次,提取出頻次突然增多的關鍵詞來推測某一階段的研究熱點,幫助了解該領域研究的未來趨勢[33]。本文采用CiteSpace軟件的默認設置,得出WOS與CNKI數據庫中突現率較大的25個關鍵詞。如圖4所示,國外突現率較高且持續時間較長的關鍵詞包括建成環境、休閑、特征及城市公園,說明這些突現關鍵詞的相關研究方向是公園游憩空間領域要持續關注的問題。從2020年至今突現詞有社交媒體、健康效益、城市公園、質量及模型,表示由于居民生產生活方式與疾病譜不斷變化等原因,城市公園的社會效益受到重視,學者運用大數據、構建評價模型等新型技術更全面客觀地進行量化評估,包括游憩空間質量、健康效益等方面成為近年最新研究趨勢。

圖4 WOS數據庫中關鍵詞突現情況

圖5顯示國內突現率較高且持續時間較長的關鍵詞有游憩、郊野公園、優化策略、游憩需求、公園城市、評價體系等,表明學者對公園游憩服務評價與設計優化等方面保持較高關注度。公園城市、評價體系、國家公園、公平性等關鍵詞延續至今,意味著國家公園、公園城市的建設是新興關注問題,學者探討的重心也由過去的生態游憩服務等方面轉向追求實現公園游憩空間的多元價值。因此,如何發揮公園游憩空間的多方效益以滿足人類社會的物質精神需求,仍需深入思考。此外,公園游憩空間的評價內容不斷細化,包括其功能、可達性、供需能力等方面也將成為重要研究方向。

圖5 CNKI數據庫中關鍵詞突現情況

3 結論與展望

本文通過對公園游憩空間相關文獻進行系統梳理與定量分析,發現國內外的研究發展階段較為相似,發文量總體呈增長趨勢,尤其2016年以后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發文量增幅明顯,說明針對該領域的探索找到了新的思路與熱點。國外學者普遍關注游憩行為與偏好、游憩服務及游憩空間分布與功能提升三個方向,且近年來重視運用大數據、構建評價模型等新型技術與方法進行量化分析,公園游憩空間的質量評估、健康效益等方面成為熱點趨勢。而國內學者研究集中于游憩需求及偏好、游憩空間景觀策略及游憩空間利用與管理三個方面,未來研究趨勢傾向游憩服務評價與設計優化,并針對如空間功能、可達性等評價內容展開進一步探索。盡管公園游憩空間的相關研究在近二十年來已取得豐富成果,其空間內涵、評價方法、實踐應用等方面成為學者關注領域,但仍存在一定問題有待改善:一是理論構建尚未健全。早期國內外均傾向于從城市或生態角度調查游憩空間,而公園作為其中一環,其研究概念界定、空間分類體系、游憩價值評估等方面仍有較大完善空間。二是研究視角有待深入?,F有研究成果不斷增多有益于突破創新,但整體較為發散,缺乏明確的發展脈絡引導領域研究向縱深發展。三是實踐應用有待拓展?,F有案例多考慮公園空間的游憩功能提升,規劃設計缺乏辨析游憩空間與其他公園空間、不同類型公園的游憩空間等特點,成果針對性不強。結合以上問題與我國當下的社會需求,可考慮從以下三個方面作出展望:

(1)研究對象強調公園內部游憩空間。公園尺度的游憩空間成為當今居民日常休閑生活的重要場所,需結合時代發展前景探索公園游憩空間的基本范式,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不同尺度等公園的具體問題進行突破,從游憩空間的概念到規劃設計,再到管理舉措分析,構建一套完整的理論框架體系以指導實踐。

(2)研究視角注重人類品質提升。游憩空間是居民接觸自然、享受戶外活動的重要媒介,應精準響應使用人群的偏好,未來可從人群需求、健康福祉、空間質量評價等方面入手,并將成果作為景觀策略研究的依據,發揮公園游憩空間的最大化效益。

(3)研究方法轉向綜合多種學科視角。目前國外的研究進程加速,國內要認識到在主客觀結合定量方法、多時空多尺度研究、綜合實踐應用等方面的研究與國外的差距,學習其相關經驗方法;同時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應搭建多學科平臺探索不同方法技術與相關模型,促進精細化的科學研究。

猜你喜歡
城市公園聚類公園
我家門前的小公園
我將打掃城市公園
在公園里玩
淺析城市公園中的景觀設計
論城市公園設計
淺析城市公園種植設計
基于DBSACN聚類算法的XML文檔聚類
基于高斯混合聚類的陣列干涉SAR三維成像
一見如故
一種層次初始的聚類個數自適應的聚類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