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雙減”政策下大班額初中英語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2024-01-20 06:32李交交?曾軼男?于曉蕾
校園英語·月末 2023年8期
關鍵詞:大班額初中英語教學雙減

李交交?曾軼男?于曉蕾

摘 要:“雙減”政策的頒布與實施對初中英語課堂的授課效率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班額課堂的學生人數較多,學生的學習狀況參差不齊,這為英語教師的授課與管理帶來許多問題,如班級秩序難以管理、教學內容難以兼顧、互動有限反饋不易、方法不明實踐有誤等。本文將從更新教學理念和革新教學方法等方面展開對現階段大班額初中英語教學對策的探討,為相同情況下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大班額;“雙減”

作者簡介:李交交(2001.01-),女,安徽阜陽人,吉林外國語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英語教育;曾軼男(1984-),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外國語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育;于曉蕾(1981-),女,吉林長春人,東北師大附屬實驗學校小學部,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一、引言

隨著國家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問題得到極大改善,但仍有不少中學存在56人以上的大班額班級?!半p減”政策對中學各學科的授課效率與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班額初中英語教學的問題尤為凸顯,研究相應對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與管理,已有不少學者進行了詳細的研究。然而針對大班額初中英語教學的研究相對較少,教師在大班額初中英語課堂若“生搬硬套”不具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則只能得到“形似神不似”的結果?!半p減”政策要求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作業與課外培訓負擔,這使得習慣于依靠布置大量作業、頻繁安排測試、要求學生課外補習來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師不得不尋找提高授課效率與效果的對策。

二、大班額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室擁擠秩序混亂,氛圍壓抑影響授課

教室空間有限,而大班額課堂過多的學生及其物品會導致教室過分擁擠雜亂,密集的座位與眾多堆積成山的課本容易營造出沉悶、壓抑、無趣的英語學習氛圍,與課堂無關或違反課堂紀律的活動不易被教師發現和管理。狹窄的過道將教師局限在講臺,無形中拉開了學生與教師的距離,不利于英語教學中對話的互動展開。英語課堂離不開聽、說等環節,混亂的秩序與嘈雜的聲音將影響授課效果。

(二)理念落后側重偏倚,兩極分化逐漸加大

大班額班級學生眾多,每個人的英語學習情況與性格特質差異大,教師難以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兼顧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要。不少教師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教學內容設計得不明晰、不全面、不合理。教師只注重班級的“尖子生”,不考慮“差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僅滿足學生的應試需求,忽視對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如在實際教學中只注重英語單詞和語法的教學,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來提高英語成績。這導致學生在英語課堂未能獲得全面發展,班級兩極分化加重。

(三)學生被動互動有限,反饋不易效果不佳

傳統的教學模式使教師處于英語教學的主體地位,而學生則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為保證教學進度,幾乎無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得到多數學生真實、及時、全面的英語學習反饋,往往只能通過大量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和測驗成績對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進行簡單的評判。課堂互動有限,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低,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無益于教師教學方案的針對性設計與調整。

(四)教學方法“貌合神離”,“虛有其表”效果不及

關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問題與對策已有不少學者進行了廣泛的討論與研究,分層與分組管理作為已被實踐證明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成為初中英語教師管理大班額課堂的首選。然而,許多教師由于缺乏對分層與分組管理方法的認知,使該方法的應用“虛有其表”。具體表現為僅依據學生的英語測試成績對學生進行分層,僅在作業布置方面對學生進行分層管理,僅依據學生的座次遠近或學生英語成績的高低進行小組的劃分,布置未篩選、欠合理的英語小組學習任務等,最終導致教學效果與理想狀態相差甚遠。

三、“雙減”政策下大班額初中英語教學的對策

(一)更新教學理念,樹立堅定信心

許多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與學校硬性考核指標的要求,將有限的精力集中培養班級里英語成績突出的學生,教學內容更是側重于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這種行為不僅打擊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還極大地浪費了寶貴的教育資源。在開展教學之前,學校和教師應當摒棄落后的教育理念,平等地看待每一名學生,不以成績定高低、判優劣,為每一名學生提供同等的教育資源與機會;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為其提供所需的個性化教學;明確“信任”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樹立堅定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做到兼顧每一名學生,也相信他們有能力學好英語。

(二)革新教學方法,科學管理班級

1.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1)建立標準,科學分層。在將學生進行分層的過程中,分層標準的確立至關重要。筆者認為,判斷學生的知識基礎與發展潛能時,其學科成績不應當作為唯一的參考依據,而體現了學生英語學習習慣、能力、態度、興趣的課堂及課后表現應當被關注和綜合考慮。

通過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的考察與判斷,教師可將班學生簡單分為四個層次,即不滿足于課堂學習、渴望自我突破、有較為扎實基礎的A層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學習基礎較好、渴望進步的B層學生,具備一定潛質、學習態度端正但基礎較差的C層學生,暫未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及方法、接受能力與學習態度較差的D層學生。

(2)明確內容,全面分層。分層教學主要包括分層備課、分層授課、分層作業、分層輔導、分層評價五個方面。

①分層備課。分層備課是指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通過對班級學生分層現狀的分析與各層次學生目標的設定,對教學設計進行補充,力求各層次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發展。

目標的設定在時間維度上可分為課堂目標、學期目標、學年目標,在內容維度上可分為英語基礎知識背記、英語語法內容理解、英語技能運用等方面的低、中、高目標。例如,在本學年,A層學生的目標設定為訓練英語基礎知識熟練度、增強總結概括能力、培養英語技能應用創新能力、補充拓展知識滿足學習欲望,B層學生的目標設定為設計專項練習查漏補缺、增強英語基礎知識理解深度、培養總結概括能力,C層學生的目標設定為掌握英語基礎內容、培養英語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設計練習加強記憶與理解,D層學生的目標設定為加強思想教育、調動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學習英語基礎知識。

各層學生目標的設定為后續涵蓋教學內容、時間、階段、步驟、方法、手段的教學補充設計指明方向,最終促進教學準備工作的完成。

②分層授課。分層授課是指通過在英語課堂的導入、講課、小結三個階段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來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在導入階段,復習過程中注重加強B、C層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引入過程中注重調動D層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課階段,依據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與反饋進行教學,在分層備課的基礎上通過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行為表現以及接受新知的情況對教學進行有側重的調整,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小結階段,著重提升A層學生的總結能力、質疑能力與探索能力。

③分層作業。分層作業是指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設計有針對性的作業來滿足其基礎達標、鞏固運用、拓展延伸等需求,從而高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英語作業可設置為基礎題、運用題、拓展題三類。要求A層學生必做上述三類題;要求B、C層學生必做基礎題、運用題,選做拓展題;要求D層學生必做基礎題,選做拓展題。

④分層輔導。分層輔導是指通過對各層次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來快速縮小各層次學生之間的差距,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針對A層學生,主要針對他們在課內外英語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困惑,進行以學習方法為主的輔導,培養其總結歸納、舉一反三、創新應用、信息檢索、質疑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B層學生,主要進行知識鞏固的輔導,培養其總結概況、歸納反思的能力,同時激發他們探索新知的欲望;針對C層學生,主要進行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的輔導,幫助他們夯實基礎、提升興趣、提高效率;針對D層學生,主要進行英語學習思想、態度、習慣的輔導,使其明確學習英語的意義與價值,樹立并堅定學習英語的信心。

⑤分層評價。分層評價是指通過對各層次學生進行多角度定期評估,來獲得其準確、全面的反饋,從而及時、針對地調整教學方案。

反饋具有滯后性,可通過對結果和過程不同角度的評價獲得有效反饋。以結果為導向,通過定期觀察與分析各層次學生的考試成績與排名,明確教學效果;以過程為導向,通過定期觀察C、D層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與課堂表現,明確其進步潛力。

2.分組管理,實用高效。

(1)確立依據,合理劃分。結合大班額班級特征,科學合理地劃分小組是開展英語合作小組有效學習的首要任務。教師可根據班級總人數和英語合作任務的特征來預設小組的數量與規模。在分層管理班級的基礎上,教師通過對學生英語學科成績、英語學習習慣、英語學習能力、英語學習態度、英語學習興趣、英語課內外表現的考察,明確對其知識基礎、性格特征、認知水平、發展潛能、興趣愛好、抱負指向等方面的認知,從而進行小組成員的最優化分配,構建基于英語學科特點的學習小組。

(2)定位角色,明確責任。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再擁有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主體地位,而是扮演向導者、輔助者和監督者的角色。教師負責通過對各組組長的謹慎考察與篩選,建立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通過對各組相同角色成員的統一培訓,使小組成員明確自身的任務與職責;通過對小組個性化的文化建設,增強小組成員的凝聚力;通過設定合理的、有針對性的小組英語學習目標,激發小組成員的學習動力與合作意識;通過對學生合作任務完成情況的監督、疑難困惑的詳細講解與偏差錯誤的及時指正,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

組長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參與者、組織者、領導者,兼顧自身學習任務的同時,更肩負著推動小組活動有效、有序開展的責任。組長通過合理分工、嚴格約束、及時督促等行為來促進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持續開展,通過化解矛盾、解決爭端來協調小組成員的關系,通過組織討論、匯總觀點、歸納分析來保障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效果。

組員作為小組合作學習任務中占比最多的參與者,負責認真思考、認真傾聽、積極參與、服從指令,從而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最大效益,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

(3)布置任務,保證效果。在小組合作學習任務的選擇方面,教師通過選擇適宜合作、難易適中的英語學習任務,來提高小組成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通過選擇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合作活動,來促進小組成員對英語知識的鞏固和英語語言技能的發展。

在小組合作學習任務的設計方面,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目標設計不同的英語合作學習活動,如英語情境設計與角色扮演、英語故事朗讀、英語歌曲表演、小組英語辯論等,從而促進組間友好競爭、組內成員合作互助,以及學生個體英語學習興趣的提升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在小組合作學習任務的組織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闡釋大班額英語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來提高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接受程度與參與積極性;通過對合作規則的制定與強調,要求各組成員在他人匯報時做到認真聆聽,在合作中各展所長,從而維持課堂紀律并營造良好的英語合作學習氛圍。

(4)反饋評價,促進發展。在教師評價過程中、教師應在建立科學合理、豐富全面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的基礎上,依據小組整體和組內成員具體的表現進行客觀與全面的評價。

在組間互評過程中,每個小組應在討論后選派一名代表,清晰、有條理地對其他小組的表現與成果進行點評。各組長應重點對展現獨到見解、擁有積極態度和作出貢獻的成員給予肯定與支持,對表現不突出的組員進行提醒與鼓勵,并組織小組成員的相互點評。

四、結語

“雙減”政策實施后,大班額英語課堂的教師應當具有“思想指導行為,方法輔助行為”的認知,通過積極更新落后的教學理念、革新陳舊無效的教學方法來解決當下遇到的一系列教學問題。同時,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重視變通與提升自身能力,以人為本,從實際出發,通過觀察記錄、總結現狀、分析成因、反思對策等行為不斷調整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能力,做與時代俱進的英語教師,構建和諧高效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蔡春艷.“雙減”背景下“減負增效”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思考[J].校園英語,2022(6):154-156.

[2]李建美.大班額條件下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27):76-77.

[3]盧婷.大班額分層教學的行動研究[D].揚州大學,2013.

基金項目:本文系吉林外國語大學2022年度學生科研項目“‘雙減’政策下欠發達地區中學生家長教育焦慮研究——以臨泉縣為例”(項目編號:JWXSKY2022A06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大班額初中英語教學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北海:消除“大班額”成效顯著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大班額背景下幼兒戶外活動有效評價之我見
落實“兩個關注”,促使課堂評價走向有效
分析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合理應用
初中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探討
大班額“瘦身”良方何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