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維超聲測量頸動脈參數診斷缺血性腦卒中的價值

2024-01-22 10:57劉延春南淑偉
臨床醫學工程 2024年1期
關鍵詞:灰階中位數管壁

劉延春, 南淑偉

(1 南陽市唐河縣人民醫院超聲科, 河南 南陽 473400; 2 濮陽市人民醫院超聲科, 河南 濮陽 457005)

缺血性腦卒中 (IS) 為腦血管常見疾病, 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群, 供血動脈狹窄或閉塞為IS 的病理基礎[1]。 IS 的誘因多樣, 根據TOAST 分類, 頸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IS 最為常見的因素。 因此采取有效方式了解頸動脈粥樣硬化情況有助于IS 早期檢出。 此前臨床主要采用測量頸動脈狹窄程度的方式診斷IS, 但隨著對IS 病理機制研究的深入, 頸動脈粥樣硬化引起IS過程有多重因素共同參與, 僅測量其狹窄程度在診斷中存在一定的誤診或漏診率[2]。 頸動脈超聲檢查可定量測量頸動脈斑塊各項參數, 更加全面及客觀地了解頸動脈病變情況, 對于早期發現相關的疾病意義重大[3]。 基于此, 本研究探討三維超聲測量頸動脈參數診斷IS 的價值, 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 年5 月至2023 年4 月本院收治的90例IS 患者為觀察組。 納入標準: ①經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為IS; ②存在頸動脈斑塊; ③首次發病。 排除標準: ①腦出血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②蛛網膜下腔出血; ③腦血管急性引起的卒中; ④嚴重肝腎功能障礙。 以同期存在頸動脈斑塊但無梗死病灶的90 例患者為對照組。 觀察組男性49 例, 女性41 例;年齡29 ~80 (58.91 ± 9.86) 歲, 體質量指數 (23.67 ± 3.15)kg/m2; 高血壓55 例, 糖尿病29 例, 吸煙33 例。 對照組男性52 例, 女性38 例; 年齡33 ~80 (59.23 ± 9.79) 歲, 體質量指數 (23.94 ± 3.06) kg/m2; 高血壓52 例, 糖尿病31 例, 吸煙30 例。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差異無顯著性 (P >0.05)。

1.2 方法 頸動脈三維超聲檢查, 取仰臥位, 暴露頸部, 開始檢查。 探頭置于病變側頸部開始掃描, 沿胸鎖骨乳突肌外側從底部向頂部掃描。 測量頸總、 頸總叉及頸內動脈。 測量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 (IMT), 測量3 次, 取平均值。 確定頸動脈斑塊位置后, 切換標準模式開啟3D 掃描。 采用頸動脈超聲斑塊三維定量技術采集圖像, 計算測量斑塊的厚度、 體積、 灰階中位數、 血管腔面積、 血管壁面積、 標準化管壁指數。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 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表示, 行t 檢驗; 頸動脈超聲參數預測IS 的價值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 (ROC) 曲線分析;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頸動脈超聲參數 觀察組灰階中位數低于對照組, 血管壁面積、 標準化管壁指數高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頸動脈超聲參數比較 ()

表1 兩組的頸動脈超聲參數比較 ()

參數觀察組 (n=90) 對照組 (n=90)tP灰階中位數43.12±12.0355.34±13.386.443 0.000斑塊厚度 (mm)3.54±1.023.38±1.001.063 0.289斑塊體積 (mm3)188.71±33.91180.26±37.591.584 0.115血管腔面積 (mm2)33.07±9.9135.59±10.031.695 0.092血管壁面積 (cm2)54.42±9.9446.37±10.315.333 0.000標準化管壁指數0.54±0.130.45±0.105.206 0.000

2.2 頸動脈超聲參數預測IS 的價值 灰階中位數預測IS 的AUC 與血管壁面積及標準化管壁指數比較, 無顯著差異 (Z =0.587、 0.153, P =0.557、 0.878); 血管壁面積預測IS 的AUC與標準化管壁指數比較, 無顯著差異 (Z =0.654, P =0.513)。采用Logistic 二元回歸分析構建灰階中位數、 血管壁面積及標準化管壁指數預測IS 的模型: F =-10.303 - 0.068 × 灰階中位數+0.159 × 血管壁面積+10.990 × 標準化管壁指數。 聯合檢測預測IS 的AUC 高于灰階中位數、 血管壁面積及標準化管壁指數 (Z =4.872、 4.302、 4.699, P <0.001)。 見表2、 圖1。

圖1 頸動脈超聲參數預測IS 的ROC 曲線

表2 頸動脈超聲參數預測IS 的價值

3 討論

IS 是一種發病率、 致殘率及致死率高的腦血管疾病, 早期采取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降低IS 的發生風險對改善患者預后至關重要[4]。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慢性病變過程, 主要為脂質物質粘附于動脈管壁, 隨時間積累造成管腔直徑變窄、 血管彈性降低。 動脈硬化斑塊形成后可在外界因素影響下破碎、 脫落,隨血液循環進入較細的動脈血管內, 引發腦卒中。 采取有效方式對頸動脈斑塊的性質、 狀態等進行準確評估, 有助于腦血管系統疾病早發現、 早治療[5]。 超聲是檢查頸動脈病變的首選方式, 通過二維超聲可明確病變的位置、 大小等, 結合三維超聲可對頸動脈硬化斑塊進行定量檢測, 準確界定頸動脈斑塊的性質[6]。 吳曉燕等[7]的研究表明, 三維超聲檢查可通過灰階中位數、 管壁指數等參數對頸動脈斑塊的易損性進行量化分析。與二維超聲相比, 三維超聲可通過三維成像及后處理軟件等技術全面了解斑塊信息, 因此該檢查方式對頸動脈斑塊的定性、定量診斷準確性高, 可為IS 的早期識別診斷提供參考。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灰階中位數低于對照組, 分析原因為IS 患者由于其頸動脈內脂質大量沉積, 久之形成硬化斑塊, 而斑塊內主要為脂質類及纖維成分, 聲阻值較低, 故灰階中位數較低, 而非IS 患者動脈斑塊主要物質為鈣化成分, 故其灰階中位數較高[8]。 血管腔/壁面積及最大血管壁厚度等可反映動脈斑塊的負荷, 其變化情況可預測頸動脈正向或負向重構引起的病理變化[9]; 標準化管壁指數可反映動脈硬化程度[10]。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血管壁面積及標準化管壁指數高于對照組, 提示二者可用于預測IS 的發生。 本研究用ROC 曲線分析灰階中位數、 血管壁面積、 標準化管壁指數及三者聯合預測IS 的AUC 依次為0.737、 0.766、 0.739、 0.899, 聯合檢測預測IS 的AUC 高于各參數單獨預測, 表明各項頸動脈斑塊參數聯合檢測預測IS 的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 頸動脈斑塊三維超聲參數預測IS 發生具有一定價值, 灰階中位數、 血管壁面積、 標準化管壁指數聯合檢測可提高預測的效能。

猜你喜歡
灰階中位數管壁
通過非對稱伽馬調整改善面殘像的理論分析和方法
中位數計算公式及數學性質的新認識
非絕緣管壁電磁流量計的權重函數仿真分析
甲狀腺結節灰階超聲影像對甲狀腺癌的診斷價值分析
水輔助共注塑彎管壁厚的實驗分析
結合圖像內容的立體顯示灰階串擾量化方法研究
管壁厚度對微擠出成型的影響分析
導學案不能淪落為“習題單”:以“中位數和眾數”的導學案為例
雙呼吸導航門控高分辨黑血磁共振序列冠狀動脈管壁成像
重現你所丟失的細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