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化整體護理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情緒及認知功能的影響

2024-01-22 10:57張靜蘇麗麗劉夢珂索莉娜
臨床醫學工程 2024年1期
關鍵詞:系統化溶栓整體

張靜, 蘇麗麗, 劉夢珂, 索莉娜

(河南省人民醫院國際醫療中心綜合二病區, 河南 鄭州 450003)

缺血性腦卒中 (IS) 為腦血管系統常見的危重癥, 發病率、復發率、 致殘率、 致死率均較高, 給患者家庭及社會造成較大的負擔[1]。 快速開通閉塞的血管、 恢復腦組織的血液灌注為救治IS 的主要目的。 對于無溶栓禁忌癥者, 可首選靜脈溶栓治療, 恢復缺血區的血液灌注, 減輕神經功能損傷。 然而IS 多為突然發病, 患者無心理準備, 存在明顯的焦慮、 緊張情緒,因此在治療期間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具有重要作用。 系統化整體護理的核心為患者, 通過為病人提供心理、 生理、 飲食等方面系統化、 綜合性服務, 強化治療的效果[2]。 本研究探討系統化整體護理對IS 患者情緒及認知功能的影響, 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 年4 月至2023 年2 月本院收治的80例IS 患者。 納入標準: ①符合IS 診斷標準; ②經CT/MRI 確診; ③可清楚表達自身感受。 排除標準: ①血管重度鈣化; ②嚴重心、 肝、 腎等功能障礙; ③凝血功能障礙; ④患有心理障礙性疾??; ⑤合并癲癇或阿爾茨海默癥。 按照隨機抽樣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 例。 觀察組年齡48 ~80 (61.23 ± 5.36)歲; 男24 例, 女16 例; 糖尿病8 例, 高血壓16 例, 高脂血癥10 例; 體質量指數 (23.45 ± 2.97) kg/m2, 發病至入院時間(2.35 ± 0.46) h, 受教育年限 (10.31 ± 2.16) 年。 對照組年齡50 ~80 (61.54 ± 5.18) 歲; 男27 例, 女13 例; 糖尿病9 例,高血壓18 例, 高脂血癥11 例; 體質量指數 (23.41 ± 2.89)kg/m2, 發病至入院時間 (2.28 ± 0.41) h, 受教育年限 (10.38± 2.10) 年。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 >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以口頭講解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治療注意事項, 監測患者生命體征, 給予心理疏導、 飲食干預等。 觀察組采用系統化整體護理: ①責任護士熱情接待入院患者, 并向其介紹醫院、 科室環境及規章制度等, 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通過交流了解患者病史、 家族史、 心理狀態、 文化背景等, 對患者進行整體評估; 向患者講解IS 及靜脈溶栓治療的相關知識及治療安全性、 必要性等。 ②治療前協助患者完善各項檢查, 給予心理疏導, 緩解其緊張、 焦慮等情緒, 向患者介紹治療流程、 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等。 ③提前備好搶救藥物, 嚴格執行各項護理操作, 保證治療順利進行, 全程陪護患者, 監測其生命體征, 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 ④治療后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 保持穿刺側肢體伸直12 h, 觀察足背動脈搏動情況, 防止墜床、 導尿管脫落等。⑤實施康復干預, 根據患者病情恢復情況制定個體化運動方案, 邀請患者家屬參與, 協助患者進行被動運動, 待患者恢復后協助其進行扶床站立、 緩慢行走、 洗臉、 刷牙等訓練, 循序漸進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為患者制定營養食譜, 指導患者合理飲食, 同時指導其用藥。 ⑥實施出院支持, 告知患者出院流程、 出院帶藥服用方法、 注意事項及復診時間等。

1.3 觀察指標 采用狀態焦慮量表 (SAI)[3]評價患者焦慮狀態, 20 個條目, 1 ~4 分, 分值越高則焦慮狀態越嚴重。 采用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 (MMSE)[4]、 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5]評價患者認知功能。 MMSE 共包括5 個維度, 總分30 分, 分值越高則認知障礙程度越輕; MoCA 共11 個條目,總分30 分, 分值越高則認知功能越好。 采用疾病不確定感量表 (MUIS)[6]評價患者的疾病不確定感, 25 ~125 分, 分值越低則疾病不確定性越低。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表示, 采用t 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焦慮狀態 干預后, 兩組SAI 評分降低, 且觀察組SAI 評分低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SAI 評分比較 (, 分)

表1 兩組的SAI 評分比較 (, 分)

組別n干預前干預后tP觀察組4047.61±5.1440.07±4.037.3010.000對照組4047.75±5.2044.77±4.912.6350.010 t 0.1214.680 P 0.9040.000

2.2 認知功能及疾病不確定感 干預后, 觀察組MMSE 評分、MoCA 評分高于對照組, MUIS 評分低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2。

表2 兩組的MMSE、 MoCA、 MUIS 評分比較 (, 分)

表2 兩組的MMSE、 MoCA、 MUIS 評分比較 (, 分)

組別 nMMSE 評分MoCA 評分MUIS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40 10.35±3.14 20.39±4.12 11.80±2.23 22.75±3.81 77.64±6.22 50.12±3.91對照組 40 10.74±3.22 15.72±4.13 11.94±2.35 18.76±3.16 77.76±6.35 60.74±4.66 t0.5485.0630.2735.0980.08511.042 P0.5850.0000.7850.0000.9320.000

3 討論

IS 作為神經內科常見及多發病, 已成為危及公眾健康的重要疾病。 IS 的致殘率及致死率均較高, 且患者發病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遺留癥狀。 溶栓治療是救治IS 患者的首選方案。 然而在臨床應用中發現, 溶栓治療效果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 若溶栓期間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時護理, 可增加相關并發癥發生風險; 此外, 由于發病突然且對治療的認知不足, 多數患者可出現焦慮、 緊張、 不確定感等負性情緒, 心理應激可作用于機體生理, 引起血壓升高、 心率加快等, 影響治療效果及患者預后轉歸[7]。 因此, 應加強IS 患者治療期間的護理干預。

系統化整體護理是以病人為中心, 將多維度、 綜合性的護理服務用于病人, 且貫穿于病人入院至出院整個過程[8]。 與傳統護理相比, 系統化整體護理服務更加全面及規范, 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本研究結果顯示, 干預后觀察組SAI 評分低于對照組, 提示系統化整體護理可緩解IS 患者的焦慮情緒。 焦慮狀態為個體內心一種緊張不安的感受, 是個體對潛在危險的情緒反應。 焦慮狀態下, 患者交感神經興奮性升高, 引起心率加快、 血壓升高, 甚至可對其睡眠、 食欲等產生不良影響, 影響治療效果。 本研究中患者入院時均伴有焦慮情緒, 接受系統化整體護理后患者焦慮狀態明顯好轉。 系統化整體護理通過綜合評估患者心態并給予心理疏導, 向患者講解疾病及手術知識,減輕陌生感, 使患者對治療有一定心理預期, 同時責任護士全程陪同, 及時解答患者疑惑, 幫助患者疏導不良情緒。 疾病不確定感屬于一種認知狀態, 主要由患者對疾病認知不足、 對自身疾病狀態無明確認知、 擔憂疾病進展及預后等引起。 IS 患者由于神經功能損傷, 多存在一定的認知功能障礙, 而患者的認知損傷會阻礙其獲取疾病知識, 加重疾病不確定感; 同時疾病不確定感可降低患者的心理調節能力及應變能力, 對認知功能造成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MMSE、 MoCA 評分高于對照組, MUIS 評分低于對照組, 提示系統化整體護理可改善IS 患者的認知功能, 減輕其疾病不確定感。

綜上所述, 系統化整體護理可減輕IS 患者的焦慮情緒及疾病不確定感, 改善其認知功能。

猜你喜歡
系統化溶栓整體
堅持系統化思維 構建大安全格局
系統化推進回遷提速
歌曲寫作的整體構思及創新路徑分析
關注整體化繁為簡
設而不求整體代換
精確制導 特異性溶栓
急性腦梗死早期溶栓的觀察與護理
改革需要整體推進
電視欄目系統化包裝與宣傳
改良溶栓法治療梗死后心絞痛的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