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聚焦解決模式護理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健康知識認知水平的影響

2024-01-22 10:57楊高樂劉伯語李森
臨床醫學工程 2024年1期
關鍵詞:支氣管炎互聯網+滿意度

楊高樂, 劉伯語, 李森

(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 1 體檢中心, 2 內分泌科, 3 腎病風濕科, 河南 新鄉 453100)

慢性支氣管炎是臨床常見慢性炎性反應疾病, 與吸煙、 環境污染、 外源性感染、 過敏等密切相關, 患者患病期間存在咳嗽、 咳痰等常見臨床癥狀, 疾病反復性較強, 治療難度較高。研究[1]表明, 慢性支氣管炎控制效果與患者治療與護理依從性密切相關, 但病程普遍較長, 負性心理情緒較為嚴重, 部分患者經臨床治療后仍有較高疾病復發風險。 常規護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臨床療效, 避免疾病復發, 但干預手段較少, 缺乏系統性與針對性, 效果欠佳[2]。 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進程加快,以互聯網背景為基礎制定的聚焦解決模式廣泛應用于慢性支氣管炎的護理中。 本研究探討 “互聯網+” 聚焦解決模式護理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健康知識認知水平的影響, 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1 年2 月至2023 年2 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 隨機分為兩組各40 例。 觀察組男26例、 女14 例, 年齡47 ~75 (61.44 ± 6.43) 歲, 病程2 ~11(5.01 ± 5.26) 年。 對照組男23 例、 女17 例, 年齡45 ~76(61.28 ± 6.49) 歲, 病程2 ~10 (4.87 ± 5.11) 年。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 >0.05), 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 觀察組采用 “互聯網+”聚焦解決模式護理。 建立醫患互動的互聯網平臺, 指導患者與家屬關注平臺, 在平臺上實現資源共享并實施聚焦解決模式護理, 具體措施包括: ①問題描述。 患者及其家屬可在互聯網平臺上描述自身面臨的問題, 并在平臺資源庫中查詢對應的解決措施, 護理人員發現在院患者問題后可前往病房給予答疑解惑。 ②強化疾病相關健康知識的宣傳。 在互聯網平臺上以電子資料方式向患者推送疾病相關科普文章, 告知疾病發生的具體原因與防護措施, 指導患者在平臺上學習該病的藥物治療方法, 告知患者按時按量用藥的必要性, 同時注重向患者普及日常生活、 飲食等方面知識。 ③醫患雙方可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溝通交流, 了解患者為戰勝疾病做出的努力, 予以贊賞, 增加患者實現目標的積極性。 溝通交流中明確患者現階段疾病狀態, 通過綜合分析患者自身情況, 優化后續治療與護理方案。④患者出院后囑咐其多瀏覽互聯網平臺推送的消息, 護理人員可通過平臺對患者長期隨訪, 了解其疾病變化情況, 通過對患者正確的康復行為予以積極評價, 促使其維持正常生活與用藥習慣, 強化護理措施的干預效果。

1.3 觀察指標 ①自護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 (ESCA)[3]評價, 包含50 個子條目, 各條目評分范圍0 ~4 分, 總分200分, 得分越高則自護能力越好; 生活質量采用SF-36 量表[4]評估, 包含36 個條目、 8 個總項目, 量表均分值=量表總分/8。 ②采用我院自制調查問卷評估健康知識認知水平, 包括疾病知識、 康復訓練、 飲食習慣與呼吸功能4 個項目, 單個項目評分范圍0 ~25 分, 總分100 分, 得分越高則健康知識認知水平越高。 ③護理滿意度評估項目包括護理方法、 護理態度、 操作技巧等5 項, 不滿意、 基本滿意、 非常滿意依次計0、 1、 2分, 總分10 分, 參考最終評分結果, ≥9 分為非常滿意, 6 ~8 分為滿意, <6 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1.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行t 檢驗, 計數資料行χ2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自護能力與生活質量 護理后, 觀察組ESCA、 SF-36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ESCA、 SF-36 評分比較 (, 分)

表1 兩組的ESCA、 SF-36 評分比較 (, 分)

組別nESCASF-36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觀察組 40 74.12±6.74 143.25±13.1863.15±7.16 80.04±7.25對照組 40 72.76±7.05 120.18±12.1162.77±6.43 75.81±7.81 t 0.8828.1520.2502.511 P 0.3810.0000.8030.014

2.2 健康知識認知水平 護理后, 觀察組健康知識認知水平評分高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2。

表2 兩組的健康知識認知水平評分比較 (, 分)

表2 兩組的健康知識認知水平評分比較 (, 分)

組別n護理前護理后tP觀察組4057.15±6.4478.33±7.1813.8880.000對照組4056.36±6.1572.04±7.4510.2650.000 t 0.5613.845 P 0.5760.000

2.3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50%, 高于對照組的77.50% (P <0.05)。 見表3。

表3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n (%)]

3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具有病程長、 病情反復發作的特點, 患者患病期間身體狀態較差, 通常需要長期服藥治療, 但考慮到諸多患者均會出現消極負性情緒, 對疾病治療失去希望, 最終甚至導致病情惡化, 危害預后結局。 現今臨床治療期間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實施護理干預通??商岣咂溆盟幏e極性, 進而提升臨床干預效果。 但常規護理過于片面性, 整體護理效果有所缺失, 故需要探尋更加合理有效的護理方案。 本研究所應用的“互聯網+” 聚焦解決模式可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制定并開展對應的護理措施, 通過建設醫院護理平臺, 在平臺上推送疾病相關健康知識, 提高患者對慢性支氣管炎的認知程度, 同時通過分析患者現階段疾病狀態, 優化與調整現有護理方案, 護患雙方可在平臺上充分溝通交流, 患者康復目標可在多次交談中逐漸建立, 負性心理情緒也可隨之得到疏導, 患者生活行為、 用藥行為可得到較好的規范, 治療效果與干預效果均可得到顯著提升[5]。 此外, “互聯網+” 聚焦解決模式更加注重及早解決患者治療期間出現的問題, 可為患者疾病康復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與環境, 綜合干預效果更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護理后ESCA、 SF-36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P <0.05), 表明 “互聯網+” 聚焦解決模式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自護能力, 通過調整患者身心狀態提升其生活質量, 最終提高其疾病控制治療效果。 健康知識水平通常與患者日常用藥行為密切相關, 提升患者健康知識認知水平可促使患者維持更好的生活習慣, 對患者治療信心的建立也具有促進作用[6]。 本研究結果亦顯示, 觀察組護理后健康知識認知水平評分高于對照組 (P <0.05), 表明 “互聯網+” 聚焦解決模式護理能夠在APP 平臺上向患者詳細科普疾病健康知識、 訓練方法與正常生活習慣, 進而促進患者逐漸掌握疾病相關知識, 確?;颊呒膊〕掷m康復。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P <0.05), 表明 “互聯網+” 聚焦解決模式更能被廣大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所接受, 護理期間身體狀態改善效果更好, 護理滿意度也相應提高。

綜上所述, “互聯網+” 聚焦解決模式在慢性支氣管炎中的應用可提升患者的自護能力、 生活質量、 健康知識認知水平及護理滿意度, 值得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支氣管炎互聯網+滿意度
多感謝,生活滿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排行
慢性支氣管炎中醫辨證治療體會
淺談如何提升脫貧攻堅滿意度
明天村里調查滿意度
茶、飲、汁治療冬季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的中醫調護
遠離支氣管炎,輕松過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