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高職院校眾創空間發展研究

2024-01-24 00:17王恒平
江蘇高教 2024年1期
關鍵詞:眾創雙創院校

王恒平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智能工程學院,南京 210031)

江蘇作為經濟強省和職業教育大省,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江蘇高校共168所,其中高職院校90所,在校生人數達106萬余人?;诟呗毥逃念愋吞卣髋c高職院校的辦學功能,其創新創業教育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江蘇高職院校立足區域實體經濟優勢與科教人才資源優勢,不斷優化創新創業機制,深入貫徹落實“創業江蘇”行動。眾創空間、創新創業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科技園、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及校內外產學研基地等實訓平臺在職業教育雙創大賽與教育中起到重要基石作用?;诖?文章將江蘇省高職院校眾創空間作為研究對象,以明晰其目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完善路徑。

一、江蘇省高職院校眾創空間發展基本現狀

江蘇省高職院校牽頭建設的省級眾創空間共12家,蘇南地區占58.33%,其中國家級3個,建設整體情況呈現以下特征。

(一)專業化程度逐步提升

江蘇省高職院校眾創空間發展速度很快。一是規模質態顯著增強。近5年省級備案眾創空間高職院校牽頭數量年均增長率達到14.3%,全省眾創空間入駐創業團隊和初創企業超3.5 萬個(家),全省眾創空間累計幫助超過8000家團隊和企業獲得投融資,擁有創業導師超1.2萬人次,真正意義上成為大學生初創型企業生根落地的不二選擇。二是專業化水平持續提升。江蘇推進多方協同機制,鼓勵高等院校與行業頭部企業、科研機構、創投機構等共同參與眾創空間的建設與運營管理。省科技廳發布了2022年度省級備案眾創空間名單,共有169家單位入選,其中專業類74家,占比達43.8%。其中10%為高校牽頭運營,國家級專業化眾創空間8家,高職院校2家,逐漸形成高校支撐企業技術、企業促進學校學科發展的良性循環。

(二)建設績效不太均衡

一是國家級眾創空間的數量與職教大省的地位不匹配??萍疾抗嫉?020和2021年848個國家級眾創空間名單顯示,高職院校牽頭申報并運營管理的眾創空間有18 所,其中數量最多的是重慶,有4個,湖南、山東、浙江有3個,江蘇僅有兩個。二是省級以上眾創空間分布不均衡。江蘇省高職院校眾創空間大多分布在蘇州、無錫、常州和南京。有研究利用數據包絡分析法(DEA)對江蘇省13 個設區市眾創空間進行績效評價發現,規模效率較技術效率和純技術效率表現較差,其中,財政補貼、創新創業活動與培訓次數相對充足,但是在體現專業化水平的知識產權數量、技改成果等資源上產出不足[1]。由此可見,江蘇省高職院校運營的眾創空間數量有待增加,質量有待提高。因此,應完善創新服務體系,進一步統籌規劃運行規模,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建立合理的績效評價體系,促進江蘇省眾創空間健康持續發展。

(三)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

眾創空間是創客文化與教育融合的產物,是新時代背景下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2]。江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從重點本科院校試點且在本科院校層面逐步推開的,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與本科院校相比差距較大。有研究從創業教育的生態系統角度發現高職院校工程技術類眾創空間沒有特色和優勢,發展組織模式趨同于普通本科高校和同類型的高職院校[3]。從目前江蘇國家級眾創空間來看,學生實際參與率不高,眾創空間核心成員少,多數學生為掛名參與。在運營模式上,江蘇高職院校眾創空間主要以校內為主,學校提供場地、網絡和設備等基礎性資源,科研院所沒有充分發揮科研設施、專業團隊、技術積累等優勢。目前廣東省、浙江省、湖南省國家級眾創空間圍繞優勢學科和專業領域,建設以科技人員為核心、以成果轉化和硬科技創業為主要內容的眾創空間。從高科技和創新性項目特色來看,江蘇高職院校眾創空間科技含量不高,產品結構比較單一,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導致創業團隊或企業立足根基弱,吸納就業水平低,自身造血功能缺失。

二、江蘇省高職院校眾創空間功能定位

與社會眾創空間相比,高職院校眾創空間更具教育意義。高職院校作為承擔高素質創新創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深化創新創業改革發展重任的組織更應該責無旁貸。所以,高職院校眾創空間應該進一步明晰發展定位。

(一)培養規格:輸出技術創新創業者

高質量發展把對職業人才的要求推向了新高度,正在轉型過程中的企業對具備創新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善于解決較為復雜工程技術問題的高技能人才求賢若渴,而高職院校辦學使命與教育類型特征正好與這一要求相吻合。不同于社會眾創空間單以創業成功作為導向,高職院校眾創空間應定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即利用高職院校人才和創新資源優勢,構建完善的服務體系,促使每個學生的創意和科技成果有機會得以轉化,培養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現場工程師。眾創空間要吸納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給更多學生提供訓練提高技術技能的機會,讓職業院校的學生都有“人人出彩”的機會。

(二)空間功能:支撐區域經濟發展

隨著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加快發展,高職院校內涵建設持續推進,綜合辦學實力顯著提升,校企產學研用合作不斷深化,技術技能積累形式不斷創新,高職院校已經積蓄相當體量的技術應用和創新資源。與新興技術發展、企業技術進步相比,高職院校應加快“教隨產出”的步伐,眾創空間協同創新要素集聚機制亟待優化。高職院校眾創空間應當定位為一個集技術應用科研、技術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等功能于一體的物理空間,一個具有跨專業、開放式、協同性特征的技術創新基地,形成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政府以及相關技術研發機構合作的協同創新平臺。高職院校通過此平臺匯聚和整合各主體間分散的創新資源,實現各主體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信息互通,圍繞行業企業關鍵技術問題,鼓勵學生共同參與,共同攻克技術難題、產出技術研究成果,培養大批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支撐區域經濟發展。

(三)項目載體:突出專業化水平

高職院校眾創空間服務專業化體現在圍繞某一個技術難題攻關、某一項技術研發組建專業團隊,對接專業創投機構,為新產業、新技術的創新、孵化、生產提供全方位服務。與此相適應,高職院校眾創空間建設要改變以往沒有技術創新,沒有成果轉化,沒有金融服務,僅僅找個房子、掛塊牌子、設些卡位的粗放式建設模式;改變以往僅僅專注于師資隊伍、教材課本、課程體系、條件保障等基本要素建設的做法,轉而回歸創造的本源,以服務行業企業需求為目標,以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為重點,以解決技術升級和企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為指引,構建自身“造血”機能強、具備較強科技創業孵化服務能力的高職院校眾創空間,為高職學生技術創新提供工作、社交、孵化空間,提供包括技術孵化、工商注冊、法律財務、融資服務對接等專業化服務,帶動大學生等青年群體高質量創業就業。

(四)未來趨勢:與本科院校差異化發展

高職院校眾創空間有別于本科院校眾創空間,也有別于高職院校文化創意類、網絡營銷類眾創空間,其在聚集技術資源、人力資源、行業資源等方面與之有明顯的差異。同時,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高職院校眾創空間構建應當體現差異性特征,因此,高職院校眾創空間建設應當結合高職院校辦學特色、專業特點,聚焦專業領域,緊貼產學研用一體化,通過整合專業領域的技術、設備、信息、資本、人力等資源,推進技術創新成果預孵化、創業項目預轉化;探索不以成果孵化和項目轉化率作為衡量眾創空間建設成效的主要標準,注重高職學生技術技能培養和創新創業素養培育,從而實現高職院校眾創空間差異化發展。

(五)學生發展:拓展學生的成長空間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既要尊重職業教育規律,更要研究學生身心成長規律、興趣愛好和個性發展。相對于純理論講授,學生更愿意在眾創空間基于真實生產項目,靈活運用專業知識有效開展創新創業實踐。相對于社會創業人員,高職院校創客群體缺乏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易出現創業失敗的情況。因此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應強化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和培訓,規避純理論講授。

三、江蘇省高職院校眾創空間建設完善路徑

(一)創新一體化融合機制,支撐高職院校眾創空間協同創新

近期,國家八部委聯合出臺的《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 年)》指出,產業需求要更好地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逐步形成職業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支持職業院校聯合企業、科研院所開展協同創新,服務地方中小微企業技術升級和產品研發[4]。所以,高職院校眾創空間應當與學校產業學院、市域產教融合聯合體和國家產教融合共同體的建設相融合,依托學校數字化管理平臺,創新融合管理、融合服務機制,打破以往各學校獨立建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物理空間的局限,建立政府支持、多元融合、多樣合作、資源對接、交叉培養的雙創空間。例如,蘇州工業園區13個眾創空間建立由蘇州市政府統籌,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主責,區內各相關部門(經發委、科創委、人社局、工會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參與的產教融合協同聯動機制,辦公室設在科教創新區管委會,將眾創空間建設與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建設有機結合。在產業政策制訂、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人才政策創新、產業工人隊伍改革、企業培訓中心建設、高技能比賽組織、高技能人才鑒定(職稱評審)、“雙師”認定等方面獲得政府“賦權”清單,深度鏈接“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通過有效整合區內各種產教要素和產教資源形成價值共創、利益共享“賦能”系統,匯聚各方利益主體協同聯動支持產教融合發展的合力,有效解決了傳統眾創空間建設中“聯而不合”的痛點、堵點問題。

(二)著眼特色專業建設,提升眾創空間建設與產業發展契合度

一是“依產而建”。高職院校建設眾創空間是為區域經濟、支柱產業發展賦能的有力抓手,專業建設是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的核心。目前江蘇高職院校眾創空間的建設模式基本是“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過程孵化鏈條,專業或專業群唯有緊密對接產業鏈,以科技含量較高的項目為載體,支撐同一產業鏈多家企業發展,才能實現團隊孵化-企業孵化-產業孵化的全鏈條一體化服務。所以,在江蘇高職院校眾創空間的建設過程中,一是著力研究學校所在區域產業或產業集群發展趨勢,通過整合本校優勢專業,形成特色專業產業集群。二是“隨產而創”。生產一線真實實踐項目是高職院校眾創空間的源頭活水。政行企校須共同研究解決產業鏈上企業關鍵共性技術以及生產實際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其中,政府機構提供資金支持、政策引導;高職院校提供教育教學技術、人才培養技術;科研院所提供科學研究技術、項目攻關技術;企業提供產品生產、工藝設計、成果孵化技術等,共同研發集產、學、研、轉、創、用于一體的雙創項目。

(三)完善學生創新創業機制,打造高職院校眾創空間新生態

一是強化校本特色。高職院校眾創空間應持續完善具有校本特色、服務區域發展的雙創機制。積極構建全員化參與、常態化服務、精品化培育的建設體系?;趯W校辦學定位、歷史沿革和專業底蘊深入探索思創有機融合、專創深入耦合、產創多維聯合、賽創有效結合的雙創人才培養機制。例如,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互聯網國家級眾創園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依托學校優勢專業致力于服務電子信息專業領域的創新創業活動,創建“三元一體”的創業項目孵化機制,學校、眾創園、教師學生“三元”助力科技創新創業“一體”融合發展。二是強化制度建設。須全力構建創新創業育人體系,加大對師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勵師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項目研究、競賽培訓等工作,著力完善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長效機制,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服務區域產業更“接地氣”,走深走實[5]?!奥毥?0條”提出職業教育應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高職院??赏ㄟ^實施彈性學制、延長學制的方式鼓勵學生創新創業;優化《學習成果認定、積累與轉換辦法》《學生專利申請與資助管理辦法》等制度,鼓勵學生通過發表論文、參加創新創業實踐與競賽、跟隨校企雙導師參加企業技改項目和專利發明等途徑積累轉換學分。實施“專利發明”與畢業設計可替代、雙創實踐與課堂教學可互換等一系列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和能力。

(四)建強雙創教育師資,突出高職院校眾創空間建設“引導力”

一方面,建庫納才。以建設優秀創新創業導師庫為抓手,探索先試聘再長聘的雙創人才引用機制,精準引進、選聘一批有本領、愿干事、能合作的校內外創新創業教育導師;有計劃地通過內訓、外培方式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逐步建立由專職創新創業教師、專業教師和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企業高管等兼職教師共同組成的師資隊伍,不斷擴大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引領高職院校積極建設隊伍穩定、專兼結合、具有創新創業能力和經驗、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團隊。另一方面有效施培。高職院校專任教師的創新創業能力水平直接決定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水平,專創融合是職業院校雙創教育落地生根的基本路徑,因此實施高職院校專任教師創新創業能力提升計劃尤其重要。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面臨著數量不足、結構失衡、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加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需要外引內培,建立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師資培訓體系[6]。一是鼓勵和支持學校聘請知名專家、企業家、風險投資人、創業成功人士等擔任學校兼職創新創業培訓導師;二是將專任教師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作為上崗必訓、晉級輪訓、骨干研訓的重要內容;三是將專任教師從事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情況作為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和績效考核可選指標;四是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專項課題,吸引專任教師和管理干部參與課題指導,不斷深化產學研融合性理論研究,引領高職院校提升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

(五)優化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形成高職院校眾創空間發展“智驅力”

優化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實施鹽溶于水潛移默化的雙創教育是打造高職院校自成長、自更新,生態良好的眾創空間的基礎?;趯哟涡哉n程目標,在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指導下,課程結構設計應著重強調系統性和階段性,構建包括通識類課程、專業類課程、實踐類課程為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有利于發揮各類課程的優勢與活力,最終達到有機整合[7]。高職院校應設置創新創業教育必修學分,構建“創新初識一專創融合一創新聯動”分層遞進課程體系。面向全體學生開展以通識課程為主體的“廣譜教育”,將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有機融合,重在啟發學習者的創新思維、培養創新意識;面向有“雙創”興趣的學生開展以專創融合課程為主體的“揚長教育”,以“新知識、新技術、新流程、新案例、新工藝”為切入點,重在培養學生的現場工程師能力;面向有“雙創”潛能的學生開展研賽一體課程為主體的“卓越教育”,將優質項目融入雙創大賽,以工藝革新、技術研發和流程再造為核心,在有效解決生產實踐一線問題中,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自我效能感,在獲得感中逐漸提升創新創業能力。設立專項經費,打造雙創“金課”,在專業教學資源庫、思政教育資源庫建設中增設“創新創業教育園地”,將雙創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各方面。

(六)優化宣傳機制,營造高職院校眾創空間發展的良好氛圍

國家先后出臺眾多鼓勵和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和舉措,均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前瞻性,但是被高職學生廣泛認識、理解和接受的程度有限。高職院校要多形式地解讀和宣傳國家鼓勵創新創業的政策,轉變學生創業教育理念,激發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培育創新創業文化,開展宣傳推介、創業講堂、投資路演、成果展示等活動,鼓勵有創業夢想、技術精湛的高職學生入駐眾創空間;加強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營造鼓勵創新、支持創業、褒揚成功、寬容失敗的氛圍;創設共同的辦公環境,促進工程技術創新資源共享,創業者互動交流、相互啟迪,通過“聚合”產生“聚變”的裂變效應。

猜你喜歡
眾創雙創院校
高淳區以僑聯雙創基地 助推“雙創”孵化成長、孕育未來
“雙創”浪潮方興未艾
重慶科技學院“眾創之家”簡介
眾創空間向“專業化”升級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雙新雙創
眾創時代到來,杭州準備好了嗎?
莫借眾創空間之名裝神弄鬼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