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下民族地區村落發展路徑研究

2024-01-26 23:26李心如張嬌
智慧農業導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民族地區發展路徑

李心如 張嬌

第一作者簡介:李心如(1999-),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通信作者:張嬌(1987-),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及其中國化。

DOI:10.20028/j.zhnydk.2024.03.022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民族地區村落實施鄉村振興,不僅有助于推動民族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而且為其他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提供借鑒。東山彝族鄉(簡稱東山鄉)是祥云縣唯一的民族鄉,干海朝陽自然村(簡稱朝陽村)是祥云縣鄉村振興取得成效的典型村落之一,是東山鄉唯一具有古梅資源的村落,古梅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賞,其世居民族為彝族,民族文化資源豐富。該文通過對其在鄉村振興發展過程存在的現實困境剖析,以期探索出一條民族地區村落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從而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添磚加瓦,進而加快實現共同富裕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鄉村振興;民族地區;發展路徑;朝陽村

中圖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4)03-0089-04

Abstrac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the general grasp of the work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n the new era.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not only helps to promot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bu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other ethnic areas. Dongshan Yi Township (referred to as Dongshan Township) is the only ethnic township in Xiangyun County. Qianhai Chaoyang Natural Village (Chaoyang Village for short) is one of the typical villages with achievement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Xiangyun County, and it is the only village with ancient plum resources in Dongshan Township. Ancient plum attracts many tourists to come to watch. Its native nationality is the Yi nationality and is rich in na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alistic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a development path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so as to contribute to the process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And then accelera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ultimate goal of common prosperity.

Keyword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ethnic areas; development path; Chaoyang Village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1]”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是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階段提出的一項重要戰略要求,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促進民族地區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脫貧攻堅戰如期取得勝利,我們國家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但是相對貧困的現象還存在?;诖?,學術界對于鄉村振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旅游、鄉村治理等方面,而對于民族地區村落鄉村振興的研究不多,本文采用個案分析方法,分析東山鄉朝陽村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并積極探索出“朝陽經驗”,旨在幫助民族地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效、補齊短板,加快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最終目標。

1? 東山彝族鄉朝陽村推進鄉村振興的發展現狀

東山鄉位于祥云縣東部,有大理東北“綠色屏障”和祥云縣“后花園”的定位,是“兩州三縣”交界之地,境內山脈綿延,是典型的邊遠山區貧困鄉。朝陽村位于東山鄉西南部,平均海拔2 200 km,距離縣城48 km,全村共有農戶102戶442人,主要世居民族為彝族,植被覆蓋率高,村落地勢坡度平緩。

1.1? 農文旅融合發展,助推鄉村產業振興

“文旅融合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2]”朝陽村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模式,農文旅發展實現一二三產業鏈的有機結合。一是充分挖掘古梅資源,農文旅融合發展。朝陽村現存的古梅有2 700余株,是天然的古梅群自然景觀,具有極高的旅游和科研價值。依托朝陽古梅資源,打響“中國古梅第一村”的金字招牌。東山鄉具有海拔高、能見度高的優勢,計劃打造觀星基地。二是大力發展古梅產業鏈。朝陽的古梅林資源以果梅為主,可以制成青梅酒、雕梅酒,平均每棵梅樹產值約500元,梅果總產值100余萬元;梅林間的百合園面積達516畝(1畝約等于667 m2),百合園總產量達12 000元,百合園總產量達620萬元。三是以農牧業為支撐,發展新興經濟產業。朝陽村發展傳統產業有烤煙、水稻、玉米、核桃、黑山羊,新興發展產業有肉牛、胡蜂、百合、魔芋等等。此外,朝陽村積極創新開發出“東山百合月餅”,與云南三秋田食品有限公司、云品出滇平臺合作,增加百合銷售渠道,實現百合進昆明超市達66元每公斤。

1.2? 貫徹人才引進措施,助推鄉村人才振興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要素,吸引人才回流與培育本土人才是人才振興的兩種途徑。[3]”人才是實施鄉村振興的動力源泉和重要保障。東山古梅聲名遠揚,吸引大批專家、學者前來賞梅,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一是中國藝術研究院唐建到朝陽村進行古梅寫生,建立唐梅畫館,提升朝陽村古梅的影響力。二是云南古梅專家、園林園藝高級工程師、“中國梅花之父”陳俊愉之徒華珊到東山科研、采風。三是大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到朝陽村掛牌,成立實踐教學基地,大學生骨干到此進行實地調研、汲取鄉村振興的寶貴經驗。大學生的到來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四是其他優秀人才通過政府的人才引進措施來到朝陽村,或者是返鄉優秀人才為鄉村振興做出自己的努力。五是通過特崗、三支一扶政策,吸引優秀的大學畢業生、教育者來朝陽村,助力教育事業發展。

1.3? 鄉村民族文化資源價值化,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東山鄉的少數民族主要以彝族為主,2020年被評為“云南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彝族的蘆笙舞文化發源歷史悠久,每當古梅開花的時節當地村民在梅林間翩翩起舞,營造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卷。東山鄉傳統民族節日有火把節、百合節、拼火節等,東山鄉還有小莊子民族特色村寨、朝陽千年彝族古村落、新民民族村寨、泥巴拉垛木房群等傳統村落,建筑風格具有獨特的民族韻味,民族文化氛圍深厚?!凹t色文化資源作為革命老區的優勢資源,是推動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4]”東山鄉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屬于革命老區;朝陽村是東山區委、區政府的舊址,它證明了云南地下組織和“邊縱”部隊在邊遠的多民族邊境地區進行艱苦的革命斗爭,并取得巨大的成就。因此,東山鄉立足于革命老區、依托民族風情優勢,盡最大程度挖掘可利用資源,致力于打造“東山區人民政府舊址+東山干海子戰斗遺址+朝陽明清古梅群+大古者龍潭”紅色鄉村旅游路線,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1.4? 因地制宜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助推鄉村生態振興

“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是深化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現實需求。[5]”東山鄉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以“黨旗高揚、生態立鄉、綠色發展”為主題,以保護“東山森林公園”為目標,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因地制宜、建設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做出如下努力:一是全面推進林長制,保護好42萬多畝天然林,嚴防重大森林火災;二是防治小蠹蟲9 418畝,補償公益林19.9萬畝;三是全面建設生態法制廊道,用身邊的典型事例警示群眾,提高人們的森林法治觀念;四是打造四個綠化,庭院綠化、牧草綠化、產業綠化、道路綠化等形式打造東山森林公園,筑牢大理州生態安全的“東北屏障”。同時,朝陽村大力開展綠化行動,學校、庭院、河道等處處都是綠色植物。隨著河湖長制、愛國衛生運動、廁所革命扎實開展,漁泡江禁捕取得有效成果,毀林開荒、兩違整治穩妥有序推進,一批環境治理類項目投入使用,以綠色為底色的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之路走得更加堅定。

1.5? 黨建文化指導覆蓋,助推鄉村組織振興

“黨建引領成為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的基本策略,是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果的關鍵。[6]”東山鄉自2021年以來,立足于朝陽古梅群和民族風情、紅色文化資源等優勢,在“黨建+”模式中不斷探索,發揮黨建引領的優勢,使農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黨建引領民族地區鄉村振興,得益于有為民情懷和肩負黨初心的干部隊伍。其中干部隊伍人員的素質較高,思路清晰,決策準確;同時,東山鄉還組建了“農文旅”融合發展工作領導組,通過黨委會、書記專題會的形式,整理任務清單,細化工作分配;黨員積極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參加鄉村振興學堂、黨史學習教育,豐富思想觀念,鑄牢理論基礎。

2? 東山彝族鄉朝陽村助推鄉村振興的現實困境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推進下,我國民族地區村落鄉村振興事業快速發展,形成政府支持、公眾參與、社會關注的良好景象,民族地區鄉村的生活風貌、經濟水平發生歷史性變化。但是,當今不能忽視朝陽村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存在諸多現實困境。

2.1? 經濟基礎薄弱,基礎設施不全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朝陽村基礎設施有待完善,其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低,村落、田園、公路還處于原生態。一是交通基礎設施薄弱?;A設施是目前存在的最大短板問題,比如劉妙路的交通狀況差,進村時間長、路道彎曲,交通基本條件問題亟需解決。二是食宿條件。民宿、客棧、農家樂都還處于建設中,處于不健全不完善的狀態。三是居民用水條件。朝陽村是典型民族邊遠山區,儲水依靠小海塘儲水,由于今年旱情重,小海塘貯水少。日常生活用水主要是來源于山泉水、打深井獲取地下水、自來水等。一位村干部表示:“解決用水難題,政府在開發農村集中供水的工程,爭取讓所有村子都通自來水。自來水是從另外一個鄉鎮的水庫給它壓到山上、再壓下來的,工程量大,花費資金多。預計未來三年內完工?!彼氖腔A醫療條件。醫療是民族地區鄉村振興中的瓶頸,東山鄉每個村都有鄉村衛生所,衛生室按照人口的配比來進行醫療物品的配備,整個鄉配備1輛救護車。一位村干部表示:“衛生室可以解決基本的問題,有不能及時處理的,立即送去縣醫院解決,以確保村民的病情得到及時解決?!?/p>

2.2? 特色產業帶動力弱,鄉村產業振興進入困局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打造鄉村特色產業。朝陽村具有天然的古梅資源,近年來依托古梅資源打造“中國古梅寫生第一村”,依托于古梅資源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如何讓古梅特色產業適應更廣闊的市場,是鄉村產業振興的關鍵。價值規律會對經濟活動進行自發調節,供給關系影響到商品價值的實現。商品供不應求說明市場對該商品的需求大,進而商品產生的經濟效益大。同時,由于村民技術水平低、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等局限原因,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帶動力弱,鄉村產業振興進入困局,村民只解決了溫飽問題,沒有真正地實現共同富裕。此外,朝陽村古梅產業帶動力弱,僅僅使部分村民依靠古梅資源生活富足,但其他村民的經濟收入難以保障。古梅特色產業缺乏創新性,鄉村產業發展停滯不前,極大影響鄉村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的可持續經濟收入。

2.3? 民族山區教育體系落后,鄉村人才振興缺乏內生動力

“穩固教育在鄉村振興中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地位。[7]”教育既承擔著傳播知識文化、塑造鄉風文明,又承擔著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的重任。東山鄉地域遼闊,下轄8個村,教育條件較為落后。首先,鄉村的孩子上學不便,學校和家的距離遠,求學之路艱苦。其次,東山鄉所有學校都采取寄宿制,導致孩子們很小就需要離開父母外出求學,周末才能回家。最后,東山鄉正在進行教育資源的整合,朝陽村已經不開設小學,撤并到東山鄉政府的駐地妙姑。村黨委書記指出:“目前東山鄉是進行教育資源整合,老師的資源、學生的資源希望可以調整到最為理想的狀態。有的學校已經沒有六年級,有六年級的學校是鄉政府駐地妙姑和其他村子的2個學校,其他的村子都是一到三年級或者四年級,到最后還是會進行撤并,因為學生人數太少,相應的資源是比較浪費?!本C上,民族山區村落的教育條件是落后的,教育落后就不能培養出為鄉村振興做貢獻的人才,人才稀缺就會導致鄉村人才振興缺乏內生動力。

2.4? 民族文化推動力不足,鄉村文化振興遭遇危機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民族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正面臨著極大的問題,民族傳承主體的斷裂。朝陽村年輕人大多都外出打工,留在村子里面的是老人、婦女、兒童,總體人口趨于減少化,彝族文化的傳承力度減弱,組織大型歌唱、舞蹈等傳統娛樂活動的機會減少,民族文化的推動力不足。同時,許多珍貴的民族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瀕臨滅亡,流傳于民間的民族故事、民族手藝等傳承式微。另外,少數民族文化產品和服務嚴重短缺。比如關于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類報刊、圖書、影視節目等,由于市場規模小,生產成本高,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難以滿足群眾需要,造成一些少數民族群眾的精神生活匱乏??傊?,鄉村振興背景下民族文化的推動力不足是受到很多因素影響的,也致使鄉村文化振興遭遇危機,使村民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空虛,使村民的民族凝聚力減弱。

3? 東山彝族鄉朝陽村推進鄉村振興的路徑優化

根據朝陽村推進鄉村振興的發展現狀和現實困境分析,以下從鄉村經濟、特色產業、鄉村教育事業、鄉風文明建設4個方面提出鄉村振興的對策建議。

3.1? 大力發展鄉村經濟,健全基礎設施條件

基礎設施條件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政府致力于把東山鄉打造成“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著力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體系。一是落實“三建、三改、三通”基礎建設工程?!叭ā本褪墙ㄔO停車場、游客中心、購物場所;“三改”就是改廁、改圈、改房,對村落房屋建筑改造,實施保護原則優先,必須要處理好原生態和現代化兩者的關系,保護好鄉村老房子的“老樣子”,保護好鄉村的“老物件”,讓鄉村保持住該有的樣子,不要過度商業化?!叭ā本褪峭?、通寬帶、通客車;做好這3個工程,保障村民生活便利、道路通暢、生活質量提高。通路包括改善交通基礎條件,特別是進村的劉妙路段。二是解決村民用水問題,爭取3年內完工,保障村民的用水。三是提高基礎醫療條件。政府可通過招募大學生志愿者普及基礎病的常識,鄉衛生院定期到各個村進行基礎科普。

3.2? 壯大特色產業優勢,引領鄉村產業振興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的優勢,能有效推動鄉村產業興旺,使村民的幸福指數增加。朝陽村深刻認識到古梅資源這一致富途徑,以朝陽古梅群為依托,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首先,朝陽村因地制宜,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有”,開發差異化、特色化農文旅融合產品,走農文旅集群式發展道路,迎合市場需求,吸引眾多游客。誠然,文旅產業成為全鄉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重要產業,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其次,積極引進企業、成立合作社,保證產品有穩定的銷售市場。最后,建立電商服務平臺,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實現網上暢銷隨時隨處可購。

3.3? 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增強鄉村人才內生動力

鄉村振興,教育先行。一是要完善鄉村教育發展機制。民族地區鄉村振興離不開教育的支持和保障,要充分完善鄉村學??茖W規劃機制,合理布局農村地區義務教育學校,保留并辦好必要的小規模學校。二是加大政府財政對于教育的幫扶。完善鄉村教育的資金投入,確保民族地區教育經費足夠;完善民族地區鄉村學校的標準建設,確保學校內有一定數量的軟硬件設施,使師生教學、生活有序進行。三是培養出一批優良的民族地區鄉村教師隊伍。高素質的鄉村教師隊伍是鄉村教育振興的活力軍,全面提升鄉村教師物質待遇和精神待遇,以此增強教師的歸屬感、獲得感;抓好鄉村教師培訓,幫助其更快更專業成長。四是增加教師入職渠道。利用政策優勢、古梅優勢等,吸引人才到民族地區從事教育,使教師隊伍始終充滿活力、以生為本。

3.4? 以民族優秀文化為載體,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民族優秀文化是民族地區村落鄉村振興中的突出特色,加大宣傳力度,發揮獨特優勢,進一步推動鄉風文化建設。一是立足于宣傳出生產力。朝陽村要充分挖掘古梅資源、彝族風情、紅色文化等優勢,積極吸引多家主流媒體進行宣傳,并借助微博、抖音、小紅書等其他媒介和線下活動來宣傳民族文化,不斷擴大東山鄉朝陽村的“朋友圈”,打出民族傳統文化的優勢。二是對民族優秀文化秉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原則。朝陽村在舉辦人文藝術活動時,讓講解員陳述民族文化的歷史和當地特有的民族節日、民風民俗,使其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走進人們心間。三是政府要鼓勵外出務工的青年返鄉傳承本民族優秀文化,致使傳承主體歸位,從而使村民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豐富,使村民的民族凝聚力增強,破除鄉村文化振興的困境。鄉風文明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朝陽村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既不能和城市文化雷同,又不能照搬照抄其他民族村落的文化建設,要以本民族文化為根基,提升村民的精神風貌,提高村民認知水平,讓村民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上都可以得到極大的發展。

4? 結束語

綜上,民族地區村落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東山鄉朝陽村作為民族地區村落鄉村振興的典型代表,研究它的發展現狀、現實困境、路徑優化一方面極大程度上鞏固脫貧攻堅的偉大成果,促進古梅產業可持續性發展,使民族團結理念深入人心,促進各民族友好地交流交往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另一方面為其他民族地區村落鄉村振興提供“朝陽”經驗。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王景盼.以文旅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J].農業經濟,2023 (2):143-144.

[3] 周大鳴,劉重麟.鄉村人才振興與能人返鄉創業——以湖南省攸縣淥田鎮為中心的研究[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40(3):152-169.

[4] 李珍珍,張辛欣.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多維價值與實現路徑——基于湖南地區的調查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23(3):66-75.

[5] 張博,梅瑩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視域下的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政策演進與路徑選擇[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3(2):112-120.

[6] 馬華,石文杰.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J].江蘇行政學院報,2023(2):90-98.

[7] 何麗.優先發展教育是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關鍵抓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3,44(4):202-213.

猜你喜歡
中國式現代化民族地區發展路徑
全面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的如椽巨筆
理論·歷史·實踐: 三維探析中國式現代化
保定市特色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研究
民族地區城鎮規劃現狀淺析
旅游產業助推民族地區城鎮化發展的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區“一類模式”小學漢語文教學質量
美術畢業作品展對民族地區高校就業率提升的策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現代物流業發展路徑研究
民間藝術作品著作權保護的困境與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