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研究

2024-01-30 21:26鄭星
科技風 2023年35期
關鍵詞:德育滲透體育教學高校

摘?要:德育滲透是高校展開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激活體育教學育人功能的重要手段。本文立足于高校體育教學,深入剖析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的重要性以及滲透原則,繼而提出高校體育教學時期德育滲透的途徑策略,希望可以引起相關人員關注,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德育滲透

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改革進程不斷加快,我國對于高校體育教學提出更高要求,2020年《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正式發布,強調需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立德樹人”當作體育教育立足點和根本,努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推動學生文化學習、體育鍛煉的全面發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在這種背景下,對于高校體育課程來講,其不僅需要全面落實體育技能以及知識傳遞任務,還需要結合“立德樹人”要求,全面滲透德育教育,讓德育教育與體育課程教學活動有機整合,真正實現“寓德于課”的目的,保證高校體育課程具備的育人功能可以有效發揮。

一、高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意義

(一)有助于體育教學改革任務落實

體育是高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育教學職責就是讓學生在獲取體育技能、體育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做事,能夠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念,培養能夠適應社會,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但是長期以來,高校體育教育教學時期,常常以技能與知識的傳遞為主,不夠重視或者忽視知識、技能傳遞過程中學生態度價值觀和情感素養的培養,自然難以讓教學目標實現[1]。而目前新課程標準當中對于教育教學中目標進行重點關注,從“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提出教育教學目標,這也為體育教學改革以及建設提供全新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在體育教育教學時期,系統化滲透德育教育,讓體育知識技能、價值理念引領、品德教育可以有效地全面整合,讓學生可以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為體育教學改革和建設任務實現提供幫助,最終達到全面育人目的。德育滲透無疑對體育教學改革以及建設有著重要影響,對高校體育快速全面發展更有著十分深遠的促進作用[2]。

(二)有助于德育教育途徑不斷拓展

高校是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建設者的主要陣地,育人目的就是助推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也使得德育在高校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從課程德育層面分析,高校教育過程中主要借助思想政治理論課、文化課程等當作核心德育課程,各個學科課程與專門德育教育課程被分割,各科課程、專業課與課程之間的聯系被割裂,導致高校德育教育過程中過于依賴專門德育課程,德育教育路徑十分單一,教育教學效果不夠明顯[3]。高校內部豐富多元的學科課程,是學生在校生活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各個學科當中都擁有豐富多元的德育因素,特別是體育教育,其內部德育育人的價值十分豐富,需要對其進行全面挖掘,將德育教育滲透到不同教育環節當中,讓體育課程與專業德育課程能夠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同向而行,一方面助推高校德育教育質量的發展和提高,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能夠拓展德育教育教學范圍和途徑,對德育教學任務落實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4]。

二、高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原則

(一)適用性原則

德育研究專家勞倫斯·柯爾伯格提出:“個體所能夠達到的道德階段限度,由其所處的邏輯階段決定”,主要是指思想道德的快速發展,受限于自身認知水平、邏輯思維能力水平[5]。一直以來,我國教育發展過程中的教育教學目標將會“超前”設計,對學生認知水平目標超前設計,這對于德育教育將會帶來一定限制,難以真正發揮學生認知能力具備的功能[6]。因此,盡管高校體育教育對象為心智相對比較成熟的青年學生,體育教師在組織實施德育引導過程中,也必須結合學生認知水平、年齡特征、接受能力,針對體育教學內容以及思政教育教學目標進行合理設置。即需要遵循“適用性”原則,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在體育教育引導中融合德育教育,讓體育課程育人功能深入發揮。

(二)差異性原則

高校內部學生來自各個不同地區,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彼此在心理特征、身心發育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和不足。因此,高校體育教師在組織實施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需要實施德育教育,依托實際情況,掌握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組織落實因材施教。此外,對部分身體素質不夠優異的學生,則需要針對其個體優勢進行挖掘,在課堂活動組織教學環節,將其為不同小組分配,以此來實現對學生品德素養的促進和推進,保證參與活動的主體能夠在德育引導下的全方位提升自身道德水平。

(三)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就是承認、重視并堅持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造性可以發揮,激活其主觀能動性。新時期,高校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德育的融合滲透,首要任務就是展現主體原則,堅持落實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讓其可以更好地接受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內容,感受其價值觀念、思想理念等元素,發揮主觀能動性形成協同育人作用,進一步促進體育“立德樹人”目標實現[7]。

三、高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策略

在新時期,“立德樹人”“全面育人”理念的深入,對于高校體育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更好地激活體育教學在人才培養層面具備的積極作用,需要深入挖掘體育教學中德育因素,從體育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實踐、教學評價等幾個方面滲透德育教學,即要不斷改善體育教學目標、優化體育教育教學模式、積極開展體育實踐、做好教育教學評價,為德育滲透提供一個良好環境氛圍。

(一)改善體育教學目標,合理滲透德育

要想保證德育滲透效率提升,體育教師就必須要結合教育教學內容、教學重點,不斷拓展課程教學空間,有針對性設立體育教育教學目標,將技能訓練與德育教學有機整合,并以此為基礎組織實施體育課程教學[8]。一是結合體育教學特征,從技能傳遞以及道德品德教育兩個層面設立完成的教育教學目標,保證具備較強的可行性,滿足德育滲透需求,為后續課堂教學開展提供良好支撐。例如在籃球運球、投籃教學過程中,將目標分為兩個部分,技能教學目標為:保證學生正確掌握運球技術、投籃技術,明確運球和投籃方式方法,可以與同學配合完成投籃動作。品德教育目標為:借助籃球學習,培育學生團結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堅持不懈的體育精神。二是結合不同教學項目創設需要具備多元性、開放性的體育教學目標,保證活動結果具備個性化、開放性特征,例如,健美操教育教學時,目標為: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研究的價值理念。要求通過分組展示、合作交流學習、隊形創設編制,培育學生合作探索以及創新能力。

(二)優化體育教學模式,創設良好的德育教育環境

傳統體育教育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主要是由教師針對學生進行引導完成教學,德育教育氛圍欠缺,學生很難在體育知識學習時養成良好的德育意識。對此,在新時期,為有效滲透德育,需要不斷改變體育教育教學模式,創設良好的德育教育環境氛圍。一是組織實施典型案例示范教學法。近年來,現代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人格全面發展關注程度不斷提升,需要體育教師結合自身或者學生典型案例具備的示范功能作用,借助榜樣力量,采取鼓勵渲染的模式,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讓品德教育得到有效滲透,助推學生個性發展。組織實施典型示范法時,需要重點關注德育滲透時間、滲透時機的掌握,讓其可以自覺模仿各類優秀典型案例,例如,在日常體育訓練教學時,對互相幫助、刻苦練習、積極進取的學生進行當眾表揚,讓其他學生可以在情境與印象刺激、影響下進行思考,讓品德知識外化于行、內化于心。二是行為強化教學法。在體育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正反兩方面有機整合的模式強化學生行為。一方面激活學生正向因素,對其積極行為進行表揚。在體育教育教學時,對于道德行為良好的學生,需要及時進行肯定,讓這一學生感到鼓舞和激勵。另一方面對于行為不當的學生,要求體育教師積極合理轉變其消極因素,促使其朝著積極方面轉變。例如,對課堂當中出現違規和行為不文明的學生,不應該在課堂當中公開地批評,以免影響學生學習熱情和自信心,注重選擇恰當的時間,使用商談式、鼓勵式、提醒式批評等模式強化其行為。

(三)積極開展體育實踐鍛煉,擴展德育教學范圍

體育課堂是德育教學的基礎,實踐鍛煉則是德育教學是重要延伸,兩者相互補充、相互結合,缺一不可,借助實踐鍛煉可以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意識,拓展德育教學范圍和質量,需要對其進行重點關注。一般來講,體育實踐鍛煉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課內實踐鍛煉和課外實踐鍛煉。一是課內實踐鍛煉,主要是由體育教師結合教育教學內容,組織相關班級學生展開體育競賽,采取分組競賽的模式培育學生公平競爭、團結合作、勇于拼搏的優良品質意志,例如,在籃球教學結束之后,組織班級內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進行體育競賽,在合作中學習與探索。從競賽群體層面分析,主要分為賽事組織者、志愿者、裁判人員以及運動員,可以讓學生全面參與到運動競賽各個環節,為不同學生提供不同角色,自主展開競賽活動組織以及管理,參與到運動競賽策劃、構思、編排、宣傳推廣等環節,促使學生體會到賽事舉辦不容易,養成一個迎難而上的精神態度。二是課外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與體育社團活動、校外競賽活動,教師可向高校申請,定期在校園內組織開展體育競賽,包括足球競賽、籃球競賽、羽毛球競賽以及乒乓球競賽等,借助校園宣傳欄、圍墻、教師走廊以及運動場所等區域,定期針對校園體育競賽進行宣傳,這樣不僅可以在學校內形成一個健康良好的體育運動氛圍,借助競賽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競賽意識、合作意識,培育學生堅強意志品格。

(四)改進體育教學評價模式,明確德育滲透效果

對于一個健全、完整的體育教學過程來講,教學評價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對體育教育教學中德育具體滲透狀態進行評價,可以判斷和掌握德育滲透效果以及具體實施情況,進而及時為教師和學生反饋各類信息,迅速處理和發現教學過程“教與學”中存在的各類問題。一般來講,對體育教學過程中德育滲透效果和質量評價,需要從學生、教師兩個層面開展。一是對學生學習展開評價,需要重點關注學生意志、情感、個性發展和品質層面的評價,并把學生學習時的具體表現、實際學習結果整合進行評估,這也是判斷和掌握體育教育教學中德育教學效果的關鍵效果。同時,對學生進行評價,在某一程度上又可以起到激勵和鼓勵作用,讓其朝向某一目標進行正向發展。例如,在集體項目學習評價過程中,得知學生交往與合作能力較為薄弱,教師就可借助體育分組練習,有意識強化學生與組員之間配合和交流,進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二是對體育教師體育教學效果組織實施整體評價,包括教師對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態度、德育因素挖掘力度、德育滲透能力以及教育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實際學習效果等層面,通過評價幫助體育教師掌握德育滲透情況,組織實施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提升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德育滲透質量和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德育滲透是高校體育教學十分重要的內容,也是適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可以讓德育教育范圍和途徑得到有效擴展,需要對其進行重點關注,明確德育滲透的要求以及必要性,積極合理地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觀念,設立專屬的德育滲透目標、選擇合理的德育滲透方法、創設良好的德育滲透氛圍,做好德育教育教學評價,借助不同德育滲透模式,助推“體育”與“德育”深度融合,通過體育教學德育滲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助推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艷,張玉波.“一流本科”建設下高校體育教學滲透德育時的影響因素分析及途徑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14(14):124125.

[2]任儉.民辦本科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性與對策研究[J].網羽世界,2021(21):6364.

[3]張沙,唐磊.德育元素在高校公共體育課思政教育中的融合路徑與實施策略研究[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21,36(6):7479.

[4]李雪茹,韓成波.高校德育、體育教學重要性的幾點思考——毛澤東教育思想的再分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5):3941.

[5]肖和偉,楊潔,李樺春.“三個維度”教學目標視域下高校公共體育德育滲透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2(2):99100.

[6]王長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對大學生實施德育教育的優勢分析及優化途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6):107108.

[7]鄒圓.試論體育德育資源與高?!八颊n”教育教學的實效性——以體育專業為例[J].才智,2021(13):5759.

[8]蒙可斌,鄧啟烈.TPSR視角下高校體育教學中加強德育教育的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13):8891.

作者簡介:鄭星(1978年—?),女,漢族,安徽淮南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與體育教育訓練學。

猜你喜歡
德育滲透體育教學高校
選課機制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游戲融入教學建構靈動式體育課堂研究
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體育教學中的競爭意識培養探究
獨立學院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分析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