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微觀數據的防范失業因素分析

2024-01-31 08:56于榮榮張夢瑩王瑞芳
統計科學與實踐 2023年12期
關鍵詞: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失業

□ 于榮榮 張夢瑩 王瑞芳

隨著時代演進以及轉型發展,經濟結構優化、發展方式轉變、增長動力轉換都需要與之相匹配的勞動力供給。為適應疫情防控后經濟平穩增長和產業迭代升級,防范規模性失業,穩定擴大就業、提高就業質量成為解決就業矛盾、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抓手。

| 就業結構變化特征

(一)從就業彈性看,經濟增長對就業拉動作用減弱

“十一五”時期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名義增長149.1%,年均增加就業人數為28.2 萬人;“十二五”“十三五”時期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名義增長92.7%、47.6%,年均分別增加就業人數9.46 萬人、5.95 萬人。表征經濟發展與就業擴張關系的就業彈性系數處于下降通道且由正轉負。2001—2010 年就業彈性系數平均值為0.404,2011—2020年就業彈性系數平均值為0.055,2020 年后就業彈性系數連續三年為負。第一產業就業彈性多為負值,第二、三產業就業彈性穩中略降,第三產業與第二產業的差值逐步縮?。ū?)。

表1 南京市就業彈性系數及結構偏離度

(二)從結構偏離度看,第二產業逐漸表現出更強的吸納性

從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偏離度看,第一產業結構偏離度一直為負值,規?;洜I模式有待進一步推廣,但當前農村轉移勞動力存在“年老技低”現象;第二產業偏離度總體降低,但保持對第三產業的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效果顯現;第三產業結構偏離度總體下降,第三產業吸納就業能力強、就業渠道多樣化的特征未能充分發揮。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消費性服務業仍是吸納就業的主渠道,現代服務業就業人數只占第三產業的19.8%。

(三)從勞動貢獻率看,第三產業在三次產業中最高

運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計算勞動貢獻率,第一產業的勞動貢獻率幾乎一直為負數且絕對值呈擴大趨勢。第二產業的勞動貢獻率逐步下降,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對純體力勞動投入的依賴出現漸進退讓。第三產業的勞動力貢獻率波動較小,自2010 年以來,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占從業人員總數的占比一直超過50%,2020—2022 年,更是超過60%,且第三產業勞動力貢獻率一直保持正向貢獻(表2)。

表2 南京市三次產業勞動貢獻率(單位:%)

| 防范失業風險的因素判斷

(一)從宏觀角度看影響因素

通過多元線性回歸方法確定對防范失業風險產生重要影響的主要經濟指標,采用向前逐步回歸,按影響程度排列依次為服務業投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全社會用電量、進出口總額和實際利用外資,其中前三個是正向影響,后兩個是負向影響。前三個指標分別與第三產業、第二產業的發展密切相關。尤其是服務業從業人員占比最高,隨著城市范圍向外推延,服務業規模持續擴大對于吸納就業具有重要作用;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直接影響企業利潤,近年購進價格漲幅持續高出出廠價格漲幅,企業運營困難程度加重;電是重要生產要素,全社會用電量的增減直接反映企業運行的平穩。而進出口總額和實際利用外資與國際貿易摩擦、部分產業外遷緊密相關。

(二)從微觀角度看影響因素

1.模型使用。使用2019 年2 月—2023 年6 月南京月度勞動力調查數據,合計53 個月,超12 萬條微觀分戶記錄,部分月份增加重點群體有關項目。采用熵權—TOPSIS 法構建防范失業風險評價指標體系,計算各調查對象的防范指數。

2.指標選取。參考聯合國提出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體面工作”,除了勞動報酬以外,還包括工作環境、工作時間和工作強度。選取以下4 個指標計算防范失業風險指數,分別為家庭人口、年齡、工作時長和收入水平。

3.實證分析。根據防范失業風險影響因素指標體系,計算個體指標。從虛擬變量回歸分析結果看,各指標的P 值均小于0.05,通過檢驗(表3)。

表3 回歸分析結果

| 模型結果討論

對防范失業風險的影響因素以重要程度排序,依次為帶薪休假、性別、戶籍、社保、工作單位或生產經營活動類型、受教育程度及勞動合同。從中可以看出,帶薪休假的有無依賴于就職單位的性質規模,越正規的就業單位,經營性風險越受控,勞動保障力度越可靠,就業越穩定;并且小企業多存在簽合同但不保障帶薪休假的行為,對應屆高校畢業生來說,更向往保障規范的就業單位。女性易因照顧家庭而間斷職業成長,城鎮人員比農村人員易進入信譽度高的單位就業;高學歷人員就業面較寬,但更愿意為工作傾向支付時間成本。

(一)高校畢業生群體:摩擦性失業困境明顯,“慢就業”現象突出

從調查失業人員年齡結構看,失業者平均年齡在37.2 歲,年齡在45 歲以下的青壯年人口比例超過三分之二。18.1%的失業人員之前從未找過工作,為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新求職人員,其中68.7%為應屆和往一屆高校畢業生。從畢業生求職主要考慮因素看,薪酬福利(72.6%)、工作地點便利(55.4%)和發展前景(42.2%)占前三位,約七成畢業生就業意愿為在體制內和國企的崗位。

(二)女性失業群體:因家休業原因居多,就業歧視隱性壁壘仍存

從性別結構看,女性失業比例明顯偏高。失業人群中,男女性別比例為1∶1.12,女性勞動力的失業比例偏高。從女性失業人口年齡上來看,35—39 歲年齡段的女性失業人口占比最高,為18.1%;其次是40—44 歲女性(13.8%)和30—34 歲(13.4%)。女性因照顧家庭暫時退出就業市場的比例為32.9%,而男性這一比例僅有13.1%;用工主體預期為女性婚育付出額外成本,在招聘要求上往往設置隱性排除。

(三)中高齡失業群體:再就業門檻問題突出,受保障程度低工作不穩定

數據顯示,35—55 歲的中年群體在失業人群中占比47.5%。從行業結構看,制造業與批發零售業失業人數占比最高,制造業占18.4%,批發和零售業占16.4%。數據表明,制造業失業人員主要集中在低端制造業,普遍存在學歷不高、缺少專業技能等典型特征;批發零售業人員,特別是在小型企業供職的人員因市場競爭存在就業不穩定的狀況。

| 政策建議

(一)在推進改革開放、激發市場活力中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經濟增長是穩定和擴大就業的基礎。強化對能力稟賦資源的釋放與重新調配,以產業鏈為紐帶,增強發展策源力、增強要素集聚力、增強企業孵化力,加強生產要素組織調度。

(二)在增加針對性投入、擴大全面需求中穩固第二產業發展

適度超前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把擴大有質量、有效益的投資作為重要優化方向,保持適度投資規模和增長水平,集中優勢資源推進產業鏈關鍵節點技術研發的率先突破,擴大消費從“優惠政策促銷型”向“制度環境促進型”轉變。

(三)在鼓勵創新創造、提升成果轉化中促進第三產業主體增量培育

充分利用信息化深化對市場結構的再塑造,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深入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產業化和商業化,漸變式產品創新與突變式系統創新并重。

(四)在推進都市圈一體化、城鄉一體化中促進勞動保障品質提升

以擴大轉移就業、保障合法權益、完善公共服務為重點,做到制度重構、權益回歸和消除歧視。優化就業供給側的政策組合,為適應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提供更高質量的人力資源保障。

猜你喜歡
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失業
失業保險金領取使用指南
失業預警
無人機 會有時——飛行員的失業時代
國內生產總值指數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研究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研究
1995年-2015年營業稅與第三產業增加值相關關系
一季度第三產業增速明顯下滑
生產性服務業與第二產業之間的互動機制
京津冀第二產業結構趨同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