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論陶淵明詩歌的審美意義

2024-02-16 18:32
教師博覽 2024年1期
關鍵詞:陶詩陶淵明對象

吳 婷

(九江市湖濱小學,江西 九江 332099)

陶淵明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其人其詩,自梁鐘嶸以來,論者甚多,其中不乏精辟見解,可資借鑒。但對陶淵明詩歌審美意義的探討,似乎還不夠深入。何謂審美?馬克思曾經指出:“從理論領域來說,植物、動物、石頭、空氣、光等等,一方面作為自然科學的對象,一方面作為藝術的對象,都是人的意識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無機界?!倍鞲袼拐f:“最初的、從動物界分離出來的人,在一切本質方面是和動物本身一樣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邁向自由的一步?!彼囆g的對象即審美的對象。審美是主體在自由狀態下(借助物質形式)觀照和創造具有自由意義的對象的精神活動,是人與對象世界超功利的關系形式。陶淵明的詩歌比較充分地體現了詩人追求自由的生活,具有高度的審美意義。

一、禮贊自然中的審美解悟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碧諟Y明對大自然是有著深厚感情的,大自然培養了詩人的審美情感,并且不斷喚起詩人對自由的追求。陶詩禮贊自然中的審美解悟,對詩人的人生態度和審美追求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詩人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社會動亂,政治黑暗,詩人“功遂辭歸,臨寵不忒”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得以實現?!巴茟M高鳥,臨水愧游魚?!薄把幽孔R南嶺,空嘆將焉如?!背鍪私o詩人帶來更大的失望,而自然卻以自由的形式吸引著詩人?!敖Y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痹谠娙丝磥?,只有追求自由才能擺脫世俗名利的束縛,才有審美獲得的自由。詩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自然的懷抱中領悟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不就是自由的愉悅?

在陶淵明以前,對自然的禮贊,大都局限在“比興”范圍,作為“詩言志”的手段,自然較少獨立、自由的意義。而在陶淵明的筆下,自然就不再僅僅是“比興”的對象了。請看《飲酒(其八)》: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提壺掛寒柯,遠望時復為。

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關于這首詩,一般認為是詩人自身的寫照,詩人是以孤松自況。筆者對此不敢茍同?!斑B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痹娙朔置魇峭ㄟ^對孤松的審美感受,更進一步堅定了自己不同流俗、追求自由的一貫信念。孤松作為詩人的審美對象,是詩人追求自由的情感對應物。詩人對孤松卓然自立品格的傾慕和贊賞,充分表現了詩人獲得自由的愉悅。最后,人生如夢的感嘆,實質上表現了詩人審美的人生態度,是在一種更高的立場對人生的肯定。世俗的功名利祿,升降浮沉,在詩人看來如同夢幻;只有獲得自由,哪怕是貧困中的自由,生命才充實,才有意義?!耙恍嗡朴兄?,素襟不可易?!彪m然詩人的行動受現實的支配,但詩人追求自由的一貫信念是不可移易的。

詩人異于常人或高于常人者,正是在于他對自然和人生一致性的理解,進而達到對自然和人生的既能超脫又能享用的審美境界。不少人認為這是陶詩的消極因素,其實不然。超脫是對自由的追求,享用是獲得自由的愉悅。恩格斯說:“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碧帐隙Y贊自然中的審美解悟,歸根到底是認識到必然的結果。黑格爾說:“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它讓對象保持它的自由和無限?!睂ο蟮淖杂珊蜔o限也就是它在與人的有限關系以外的自由存在。黑格爾還認為審美是“我與對象兩個抽象方面的統一”。就陶詩而言,也就是詩人追求自由的品性同對象自由的形式的統一。詩人禮贊自然中的審美解悟所能達到的哲學高度和思想深度,是后人難以企及的。清人沈德潛所謂“陶詩胸次浩然,其有一段淵深樸茂不可到處。唐人……皆學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其說雖不盡然,但其對陶詩審美意義的高度肯定,還是很有見地的。

二、勞動中的審美感受

恩格斯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馬克思說,“勞動創造了美”。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充分肯定了勞動的重要性。陶詩基于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在肯定勞動重要性的前提下,把勞動作為自己實現自由的手段。詩人通過對勞動的審美感受獲得的愉悅,是追求自由的結果。

“八政始食?!薄叭松鷼w有道,衣食固其端?!薄耙率钞旐毤o,力耕不吾欺?!边@些都表明詩人對勞動特別重視,可見詩人是在功利(民生衣食意義上)的前提下把勞動作為自己審美的對象。詩人是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參加勞動、感受勞動生活的。詩人不同于普通農民,也不同于一般士大夫。普通農民處在饑寒交迫之中,很少識字讀書受人類審美歷史成果的影響,因此缺乏對勞動本身產生美感的條件;一般士大夫則多數鄙視勞動,且多為世俗的名利所支配,極少有人對勞動產生真正的美感。而陶淵明則因為生活在農村,且親身參加勞動,因而較少一般士大夫的偏見;又因為并非普通農民,有很高的文化素養,較多地吸收了歷史上的審美成果;特別重要的是,詩人是以審美主體參加勞動、感受勞動生活的,因而其審美感受豐富而又獨特、超脫而又親切,特別感人,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為后世仿效者所難以企及。

田園詩是陶淵明的獨創,后來作為一個流派,雖然作者甚多,但是無人能超出其上,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后人大都缺乏陶淵明那樣作為勞動者的獨特審美感受,沒有陶淵明那樣既追求自由又熱愛勞動的個性高度。旁觀者可以描述勞動生活,卻無法體會和表現勞動的美,發現不了勞動原本具備自由的意義;勞動者創造了美的事物,卻由于被迫、被異化、被奴役的種種負累,大都喪失了對勞動產生美感的條件,因而在勞動中很少有自由的愉悅。勞動自由的意義,因為歷史的原因,在整個封建時代極少能夠得到充分的表現。這也使得陶詩在勞動審美中的地位更突出,受到后人特別的重視。

毫無疑問,勞動首先是功利的對象,只有自覺自愿的勞動才能成為勞動者自己的審美對象。陶淵明正是追求自由,自覺自愿地參加勞動,把勞動當作實現自由的手段。學術界一般都認為陶淵明的歸隱是逃避現實,筆者認為失之偏頗。詩人之所以歸隱有其復雜的社會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取決于詩人的審美人生態度,取決于詩人對自由的執著追求。

陶詩在表現自由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陶淵明歌詠勞動的詩篇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對勞動者的同情,對勞動生活的慨嘆:“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笨梢娫娙烁锌畯浬?。這也說明,詩人畢竟生活在現實之中,他不可能總是沉浸于審美的自由狀態,多數情況下,他還是跟常人一樣經歷人生的艱難,感嘆世道的不公?!胺e善云有報,夷叔在西山?!痹娙藢ΜF實持批判態度的詩歌,也同樣是詩人追求自由的產物,其審美意義也不可低估,因為它從反面激發詩人對自由的追求,也同樣從反面激發讀者對自由的追求。

三、生活中的審美追求

基于自然中的審美解悟和勞動中的審美感受,詩人在生活中的審美追求也是以追求自由為其根本特征的。詩人追求自由的生活,并且不損害他人的自由和對象的自由,表現為委任自然的生活態度和任情率真的個性特色。

例如,詩人對子女平易親切:“爾之不才,亦已焉哉?!薄疤斓榔埲绱?,且盡杯中物?!眱鹤硬怀善?,不喜歡讀書,詩人又不肯矯其本性,只好聽其自然了。對朋友,詩人也一往情深:“樽湛新醪,園列初榮。愿言不從,嘆息彌襟?!痹娙思s朋友來喝酒聊天,朋友未能如約,詩人“搔首延佇”久久等候,真是情真意篤。詩人和農民也合得來,“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有共同的語言。詩人好讀書,“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樂而不倦,樂在其中。喝酒更使詩人忘情世故,“試酌百情遠,重殤忽忘天”,任性自得,樂而忘憂。對于出仕,詩人說“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關于歸隱,詩人則唱道:“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笨傊?,無論待人接物、出仕歸隱,甚至生老病死,詩人都一任自然,泰然處之?!按筲x無私力,萬理自森著?!痹娙苏J識到這一必然規律,對“營營以惜生”持懷疑和批判的態度。

詩人追求審美自由,但在現實中卻飽嘗艱辛?!叭トギ斵傻?,世俗久相欺”,詩人只能在審美中創造一個自由的生活境界?!短一ㄔ丛姴⒂洝分斜憩F了詩人的追求和理想,是詩人對自然和人生一致性深刻理解的產物。

先看《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睗O人正是詩人的自況,“忘路之遠近”是超功利審美態度的表現,是執著的追求。桃花林的純凈、完美,不僅使詩人獲得了自由的愉悅,還進一步激發了詩人對那種人與自然相協調的自由生活的追求。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薄按盒Q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薄扳挥杏鄻?,于何勞智慧?!苯Y合詩的內容可知,詩人筆下的桃花源,是一個沒有剝削和壓迫、人人勞動“并怡然自樂”的自由的社會。不少人認為這是一個空想的社會,且帶有復古的傾向。其實不然,桃花源作為詩人審美追求的藝術表現,充分表現了人類追求自由的一貫品性。盡管桃花源在詩人生活的那個時代不可能成為現實,但它那種自由的審美意義卻有著超時代的理想色彩。

四、渾然一體的人格美

詩歌從本質上講是詩人內在性情的表現。從陶詩追求自由的藝術表現來看,詩人有著一個以追求自由為主要特征的人格。正如魯迅先生所言:“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見南山’的是一個人,倘有取舍,即非完人,再加抑揚,更離真實?!?/p>

追求自由是詩人的個性特征,但詩人的個性又是復雜的,不可能單純地追求自由。例如,我們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感受到的是一種自由的愉悅;再讀“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又會感受到另一種面對人生的積極進取精神;讀“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會發現詩人好像真有點及時行樂的思想;再讀“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又會發現詩人是那樣感慨良多;我們讀《形·影·神》,不能不感慨詩人對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讀《懷古田舍》《詠貧士》,又分明感受到詩人“聊為隴畝民”“道勝無戚顏”的可貴情操;還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這些不自由的形象,對自由的執著追求,正是詩人自身的寫照;甚至在《擬挽歌辭》中,詩人還留下“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的深沉遺恨!飲酒不足實質上應該說是自由不能實現的感憤之言,可見詩人對自由的追求是那樣的至死不渝。

毋庸諱言,詩人“委任自然”“人生若寄”的審美的人生態度,作為特定的歷史時期的產物,是詩人追求自由的表現,但在事實上確曾對一些對生活失去應有熱情和對陶詩缺乏正確理解的讀者存在消極影響。但這不是詩人的過錯,也無損陶詩的審美意義。詩人熱愛生活,追求自由;不追求物質享受,不希求身后浮名;對生活充滿熱情,為人親切自然且又剛正不阿。所以魯迅先生說:“他的態度是不容易學的,他非常之窮,而心里很平靜?!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的自然狀態,實在不易模仿?!笨梢?,沒有正確的人生態度和較高的審美趣味,欣賞陶詩就難免棄珠得蚌了。

總之,追求自由是陶詩的基本主題。詩人通過審美獲得自由的愉悅,進而達到了對自然和人生一致性的深刻理解。其詩歌審美意義的關鍵就在于能夠激發后人對自由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

猜你喜歡
陶詩陶淵明對象
神秘來電
你好,陶淵明
晚明陶詩評點研究
陶淵明:永恒話題與多元解讀
蘇軾和陶詩研究綜述
攻略對象的心思好難猜
《陶淵明 飲酒》
陶淵明詩歌意象的張力
基于熵的快速掃描法的FNEA初始對象的生成方法
試論儒家“樂”文化對陶詩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