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的理論內涵及實踐探索

2024-02-18 22:46侯玉童劉樹宏
現代教育科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侯玉童 劉樹宏

[摘要]推進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是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重要課題。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內涵重點在“大中小學”和“一體化建設”,其實質是對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體系的系統構建。深刻理解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內涵和實質,遵循整體性與層次性相統一、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相統一,以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統一等原則,從打造教育共同體的組織架構、建立健全各學段既有序銜接又螺旋上升的課程和教材體系、打造各要素同向同行的橫向教育格局、牢牢占領網絡陣地等方面著手,打造虛實相融的教育模式。

[關鍵詞]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教育共同體;思想政治教育;橫向教育格局

[中圖分類號]G4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843(2024)01-0040-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4.01.007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在“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引領力社會主義意識形態”[1]的同時,還要充分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尤其要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中全面“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2]。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和基本內容。如何正確理解和有效推進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則是學界不容回避的重要理論問題和實踐課題。本文擬對其內涵、原則和實踐路徑進行初步性的研究探討,與學界同行商榷。

一、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的科學內涵

推進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需要在梳理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這一議題提出歷程的基礎上,深刻理解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內涵及其理論精髓,認識推進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的重大意義。

(一)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的提出

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和內容。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議題的提出,首先是在學校德育的層面不斷豐富和發展起來的。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學校德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這方面的工作更加凸顯。1988年,中共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在德育工作中“要把愛國主義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學生從小就了解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和革命傳統”,并要求德育工作“在具體目標設計上要分層次,對中學生、小學生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通知在“從小”以及“目標區分層次”等方面,對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給予了初步的界定。

1994年,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頒布,意見中提倡要在“小、中、大學各教育階段”“形成貫穿”于其中并且是“由淺入深的穩定的教育序列”[3]。這里,雖然使用的是與現在的提法順序不一樣的“小—中—大”的表述方法,但是強調三者的“貫穿”在實質上已經初步揭示了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的思想意蘊。

2001年,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教育戰線學習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通知》中強調,要“整體把握學校道德教育的科學體系,做到大、中、小學道德教育區分層次、整體銜接”[4]。通知明確使用“科學體系”這一表達,與“一體化”的表述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并進一步指出這一體系中的大、中、小學3個學段的德育要“區分層次、整體銜接”,指明了德育體系建設的重點方向。

2005年,教育部印發《關于整體規劃大中小學德育體系的意見》,以專題文件的形式對大中小學德育體系作出整體規劃,強調“大中小學德育縱向銜接、橫向貫通、螺旋上升”[5]。2010年,教育部在其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構建大中小學有效銜接的德育體系”[6],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建設思想已經成熟。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德育一體化建設為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提供了重要指導。

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學校德育對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思想的不斷推進和豐富發展,大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也日漸豐富和完善?!蛾P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等文件中均提到大中小學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建設。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時強調:“要把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保?]總書記的講話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吹響了號角。同年,《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政課”,厚植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2022年,《關于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的通知》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的工作目標和要求,并要求積極推進一體化建設落地見效。

伴隨著學校德育課程和教材體系一體化建設的提出以及學校思政課大中小學一體化的倡導和實施,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在愛國主義教育專題性文件中逐漸得到豐富和發展。1983年,教育部在學習貫徹《關于加強愛國主義宣傳教育的意見》中指出,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思想實際、知識水平和年齡特點,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教育”[8]。1994年,教育部在其頒布的《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進一步指出,要“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幼兒園直至大學的教學、育人全過程中去”[9]。這里不僅強調了學校教育的兩個重要學段——幼兒園和大學要做到“愛國主義教育”的“貫穿”,而且要做到“貫穿”于“教育、育人全過程”。2019年,教育部頒布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要求“愛國主義精神貫穿于學校教育全過程”[10]。而2020年,《教育系統關于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工作方案》是指導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的綱領性文獻。方案在強調“加快構建大中小學一體貫穿、循序漸進的教育體系”的同時,進一步指出愛國主義教育要在大中小學各學段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體系”,并且要具備“一體貫穿、循序漸進”等特性。

總之,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理論與實踐是伴隨著學校德育一體化、學校思政課教育教學一體化的發展和演進而逐步提出、形成并不斷豐富和發展起來的。

(二)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內涵及實質

在梳理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歷程的基礎上,還要更進一步理解和把握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內涵,可以從范疇的關鍵性詞語著手,進行重點闡釋。

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這個概念有兩個關鍵點。一是“大中小學”。其將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開展范圍限定在大、中、小學3個具體的學段,主要是指以大中小學學校為代表的主體對各學段學生開展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內容的教育活動[11]。二是“一體化建設”。其中,“一體化”強調的是過程性,通常指“使各自獨立的個體或部門組合成一個協調的整體”[12],在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中,一體化是指推動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由各自為戰的分離狀態向有機統一的系統狀態轉變的過程;“建設”一詞取其“陳設布置”之意,是對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的統籌安排。具體地說,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是指在黨的領導下,對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進行統籌安排,探索構建縱向銜接、橫向貫通、螺旋上升的愛國主義教育體系,實現大中小學各學段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對處于不同學段的學生進行系統且持續的愛國主義教育[13],其實質是對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體系的系統構建。

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具有以下3個特點:一是縱向銜接上升,是指縱向維度,在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青少年學生成長成才規律的基礎上,對大中小學各學段進行統籌規劃,以實現愛國主義教育在各學段的層次銜接和螺旋遞進;二是橫向協同貫通,是指橫向維度,對影響愛國主義教育的各部分各要素進行優化組合,凝聚育人合力;三是立體式格局,是在縱向貫通和橫向協同融合的基礎上力圖打造立體式愛國主義教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三)推進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這一過程的落實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

從理論層面講,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聚焦“一體化”,是對學校愛國主義教育這一概念的突破創新,有利于拓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理論內涵。學校愛國主義教育中的“學?!边@一限定詞,是一個籠統性范疇,忽視了各學段的特殊性和各學段之間的內在關聯。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恰好彌補了這一表述的不足之處,關注到各學段教育的內在統一性?!按笾行W”強調3個學段的特殊性,同時又將3個學段作為一個整體來考量,強調其“一體化”,呈現出各學段有序銜接、各要素優化整合、各環節前后聯系的系統狀態。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突出重點建設范圍“大中小學”,以“一體化”為建設著力點和目標成效,是在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內涵式發展,是在理論層面對愛國主義教育的突破。

從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層面來講,是對各學段愛國主義教育各自為戰這一現狀的矯治,有利于構建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體系。目前,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中存在各學段各自為政、內容重復、力量薄弱等現象,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力在突破各學段愛國主義教育分離分散的困局,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向縱深發展。在統籌規劃下,學校、家庭、社會等主體被納入愛國主義教育體系中來,發揮協同育人力量。各學段的教育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和評價等要素具有同質性和共通性[14],在縱向維度被銜接起來,形成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目標體系、內容體系、方法體系和評價體系等,使廣大青少年在各教育要素的效能發揮和各系統的合力助推下厚植愛國情、實踐愛國行。

二、全面推進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應該堅持的主要原則

在深入理解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內涵特征的基礎上,還需對應該堅持的原則進行思考和審視??偟膩碇v,主要應該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一)整體性與層次性相統一原則

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要做好目標建設,在目標建設上要堅持整體性與層次性相統一的原則。所謂整體性是對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目標的整體統籌,青少年愛國主義培育不是在個別階段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各學段的持續發力,大中小學作為人們接受國民教育最主要的階段,將這一階段作為一個整體考慮,確立愛國主義教育總體目標,可以使青少年獲得持續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所謂層次性是指大中小學各學段的愛國主義教育具體目標要有層次差異和層次遞進性。愛國主義教育教學規律和各年齡段學生的思想狀況差異決定了愛國主義教育目標要具有層次性,需要制定符合各學段特色的具體目標,形成由低到高有序遞進的目標體系。遵循整體性與層次性相統一的原則,要求加強對愛國主義教育的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做好目標體系建設,聚合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總體目標實現的能量。

(二)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原則

人是社會實踐活動中最具有能動性的因素,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要關注人這一主體要素,在主體上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的原則。愛國主義教育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15],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直接組織者,處于主導地位。而教師的教育對象即學生既是教育客體,又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承擔著接受主體的角色,其接受狀態影響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效果。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是相輔相成的,離開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教師的主導就缺失了對象,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也就失去了意義。遵循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的原則,一方面要求教師掌握好愛國主義課堂的主導權和話語權,向學生講好愛國主義;另一方面要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其自覺主動地參與愛國主義理論教學和實踐活動。同時,注重增強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在雙向互動中厚植彼此的愛國主義情懷。

(三)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相統一原則

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是教育主體向教育對象傳授的具體信息。在內容建設上要堅持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相統一的原則。思想性是指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要堅持社會主義性質,站穩政治高度,發揮培根鑄魂的重要作用。理論性是指“要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16]。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不僅要保持思想高度、理論深度,還要貼合學生的實際,走進學生心中,這就要求提升親和力、針對性。親和力就是要讓具有思想性和理論性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升溫”,有浸潤學生心靈的“溫度”。針對性就是要有的放矢,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制定教材和課程內容體系。遵循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相統一的原則,要求在設計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時,根據各學段的具體要求,逐漸增加愛國主義教育的思想高度和理論深度,同時兼具親和力、針對性,浸潤學生心靈。

(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

方法是更好落實教育內容、達到教育目的的方式和手段。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法,一方面要重視理論灌輸,愛國主義教育的開展是要讓學生對愛國主義有一個基本的認知,而課堂的理論灌輸恰是學生獲得理論認知的最直接的途徑。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要做好課堂一體化建設,對各年齡段的學生進行梯度式的理論灌輸。另一方面,要注重發揮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的重要作用,在實踐中將愛國主義教育落細落實落小。愛國主義教育并不局限于認知層面的教化,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在實踐中自覺地喚醒愛國情感,實踐報國之行。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要求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既要抓好課堂這一主渠道向學生傳授愛國之理,又要挖掘愛國主義實踐資源,教育學生成長為內外兼修的愛國者和報國者。

(五)宏觀與微觀相統一原則

環境是影響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成效的又一重要因素,在環境建設上要堅持宏觀與微觀相統一的原則。從宏觀環境來講,我們正處于奮力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刻,一體化建設要立足于這一偉大階段,與時代同頻共振,在積極回應時代需求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從微觀環境來看,學校、家庭和社會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域,同時,網絡空間也日益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一體化建設要注重落細、落小、落實,要注重日常、經常、平常,創設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環境。遵循宏觀與微觀相統一的原則,要“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17]加強愛國主義網上網下環境建設。

三、打造虛實相融的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教育模式

遵循推進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原則,打好組合拳,打造網上網下、虛實相融的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教育模式,涵育學生的愛國情、報國行,有效推進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

(一)打造教育共同體的組織架構,為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這一工程的落實需要一個“有著共同價值目標追求和一致行動實踐邏輯”[18]的教育共同體的推進。

首先,要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發揮黨在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中的核心引領作用。一是黨要掌握好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的舵。從宏觀的頂層設計上明確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的方向和目標,厘清建設主線,并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及時跟蹤一體化建設實施情況,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出臺相關政策法規,為一體化建設保駕護航。二是構建黨委統一領導、各方愛國主義教育主體各負其責又協同聯動的教育共同體運行機制。在推動教育共同體建設中,黨要發揮協同各方的作用,明確規范各主體責任,同時制定齊抓共管、協同配合的校際、家校、校地間的橫向聯動機制,為各方合作推進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抓好以學校為主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共同體建設。共同體的建設還應從微觀著手,抓好學校這一主陣地。學校教育共同體的主體可以分為兩方,一方是高校,一方是中小學,雙方要打破壁壘,強化交流。高校走在理論前沿,要發揮引領帶動的作用。一是將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優質資源下沉到中小學,特別是要調動思政課教師的力量,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培訓,提升中小學教師的愛國主義素養。二是高??梢猿薪又鬓k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的研討會、論壇,為大中小學教師交流愛國主義教育經驗提供良好平臺。而中小學校也要積極向高校學習,認識一體化建設的必要性。中小學??梢越M織教師到對口高校進修,同時,吸納高校教師到中小學掛職鍛煉,打造優質教師隊伍??傊?,高校和中小學可以通過“一對一”的方式,加強交流互動,“手拉手”推進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

(二)建立健全各學段既有序銜接又螺旋上升的課程和教材體系,深化學生對愛國主義之“國”的理論認知

課堂是向學生傳授愛國之理的主渠道,從小學到大學,建立健全有序銜接螺旋上升的課程和教材體系,逐漸深化學生對“國”的認知,引導學生做到心中有國。愛國主義之“國”是“愛”的對象,包括作為自然存在物的國土、作為社會存在物的人及其所創造的文化和作為政治共同體的國家,課程和教材要根據學生認知發展規律,逐層深化學生對“國”的認知。

小學階段,學生剛開始接受學校的系統教育,認知水平有限,傾向于直觀思維,這一階段的教育重在對學生的道德情感啟蒙。根據這一目標,小學教材的設計更加直觀,多采取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愛國主義內容。以“道德法治”課為主體、兼納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課程的課程群要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功能,運用教材的同時也要善于挖掘其他愛國主義教育素材,從細微入手,以小見大,引導學生“由愛家鄉到愛祖國,由愛父母、愛同學到愛中華骨肉同胞,在學習古詩中認識中華文化”[19],在認識國旗、國徽等象征國家的事物中獲得對“國家”的具體印象。

中學階段,學生的認識能力快速提升,對事物的接受度增強,對學生的教育也應由情感涵育上升到理性認知層面,逐漸上升到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在這一目標的指導下,中學階段的教材內容設計較之小學階段應在思想高度和理論深度上有所提升,涵育認同意識。愛國主義教育主要依托“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和地理等課程”[20],并貫通于各學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例如,在歷史課堂系統學習中國古代史、近現代歷史、世界歷史,認識中華民族譜寫的輝煌歷史及其鑄就的偉大文明;在地理課堂上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所擁有的豐富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系統培育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政治素養。各課程協同配合,構建愛國主義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相統一的育人機制,增強學生對“國”的綜合性認識。

大學階段,學生正處于三觀形塑的關鍵時期,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增強學生使命擔當意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高素質的生力軍。大學的教材設計要更加具有學理性,滿足學生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引發學生對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的深度思考。相應地,思政課課堂教學要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其中,引導學生“自覺延續文化基因,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1],在思想、政治、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同時,要將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專業課課堂教學中,培養專業能力硬、思想政治素質強的高素質人才。

(三)打造各要素同向同行的橫向教育格局,提升學生對愛國主義之“愛”的實踐自覺

從縱向維度建立健全課程和教材體系以深化學生對愛國主義之“國”的理論認知,還要從橫向維度關注到各學段各愛國主義教育要素的組合情況,以推進各學段愛國主義教育的穩扎穩打。引導學生踐行對“國”的愛,體現為深厚愛國情感、科學愛國價值觀和愛國行為的統一。要立足愛國主義教育的學校陣地,營造良好校園氛圍。學校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直接場域,要充分激發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力。

首先,調動學校黨組織、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社團等力量,當好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排頭兵”,通過舉辦多姿多彩的活動促進愛國主義教育的常態化發展[22]。

其次,挖掘重大節日內蘊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渲染濃厚的愛國氛圍。春節、端午、中秋和國慶等節日是團圓、家國情懷的表征,學??梢宰プ≈匾獣r間節點,舉辦主題活動,使學生在群體互動感染中傳遞愛國情、在濃厚氛圍中涵育愛國行。

最后,激發學生主體自覺,鼓勵學生創作體現愛國主義的文化作品。愛國主義教育是雙向互動的過程,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開辟愛國主義文化作品展示板或走廊等搭建起同齡人之間溝通的橋梁,引發心理共鳴。

家庭、學校、社會三方聯動,為學生實踐愛國行為搭建大平臺。愛國行為是愛國主義之愛的最高表現形式,也是愛國情感、愛國價值觀的外化形態。家庭、學校和社會要加強合作,共同構建教育大格局。一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增進溝通,達成一致的教育理念,共同砥礪學生愛國奮進行為?!皩W校愛國主義教育與家庭帶利己主義傾向的實惠教育、社會中利益最大化的商品化教育之間沖突的現實存在”[23],要求三方必須達成一致的正向的愛國主義教育理念,同向同行。學校承擔著立德樹人的主體責任,學校要主動加強同家庭和社會的聯系,通過家訪、家長會、座談會、社會調研等具體的方式溝通理念,促進一致的愛國主義教育理念的形成。二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共享資源,為涵育學生愛國行為提供實踐大平臺。社會擁有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資源和愛國主義的鮮活榜樣,家庭、學校和社會增強互動,帶領學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體驗。同時,社會也要主動走進校園、走進社區家庭,如開展榜樣人物進校園、進社區宣講活動,以榜樣人物的真實事跡帶給學生心靈震撼,激發學生的實踐自覺。

(四)牢牢占領網絡陣地,為推進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提供“最大增量”

網絡空間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要“唱響互聯網愛國主義主旋律”[24],這就要求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不僅要在現實環境中發力,還要占領網絡空間,以搭建適配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的專屬網絡平臺為抓手,網上網下相結合,推進一體化建設。

目前,政府、學校和社會等主體都有自己的網絡平臺,或多或少地承擔了宣傳愛國主義的責任,營造了良好的網絡愛國氛圍,但因網絡平臺的主體較為分散等原因,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傳播力分散等問題[25]。對此,可以搭建適配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的專屬網絡平臺。

首先,在主體層面注重調動政府、社會和學校等力量,合力打造服務于教師和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平臺。網絡平臺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相關政府部門要把好網絡愛國主義教育的總舵,指導學校和社會等主體的工作,社會和學校則承擔網絡平臺的搭建、運營和監管等具體任務。

其次,在內容層面可以從內容供給和內容設置兩方面著手。在內容供給方面,“高揚愛國主義旗幟”,守好政治立場,從歷史和現實中挖掘優質教育資源,讓優質內容“充盈網絡空間”;在內容設置方面,注意 “層次遞進”,遵循愛國主義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成才規律,設置不同層次的愛國主義教育專屬模塊,不同模塊之間的內容要有序銜接,為學生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內容選擇。在區分層次的同時,也要兼具整體性,打破學段壁壘,推進教育一體式發展。

最后,在宣傳層面要把握好“精準”和“沉浸式”這兩點。一是發揮算法推薦技術“精準推送”的優勢,提升愛國主義宣傳的精準度。運用大數據和算法推薦技術,分析學生的瀏覽偏好和“經常訪問”,挖掘學生的需求,以實現對學生的“點對點式”內容推送。二是利用“5G+VR”等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提升愛國主義宣傳的有效度?!霸诳梢暬尸F、互動化傳播上做文章”[26],加強先進技術與愛國主義教育的互嵌,打造線上博物館等沉浸式互動場景,為學生提供“景身合一”[27]的體驗。

總之,推進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教育共同體的牽頭落實,又需要從知行統一的角度建立健全各學段既有序銜接又螺旋上升的課程和教材體系及打造各要素同向同行的橫向教育格局,還需要牢牢占領網絡陣地,打造虛實相融的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教育模式,最終實現培養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43;44.

[3][4][5][6][8][9]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獻選編:1978—2014[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145;230;316;402;22;141.

[7][16][17]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27;18;5.

[10][15][21][24]中共中央國務院.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9;9;8;17.

[11]劉樹宏,趙玉艷.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獲得感的實質及提升的原則遵循和邏輯理路[J].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2022(02):47-55.

[12]王易,田雨晴.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23(03):48-54.

[13]石書臣.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戰略意義、本質要求和方法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23(06):13-19.

[14]黃偉良.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價值意蘊與實踐指向[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2(41):18-20.

[18]陸風,崔華華,王一寧.教育共同體構建:大學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提升邏輯與路徑[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04):148-154.

[19]謝曉娟,莫修良.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價值意蘊與路徑選擇[J].教育評論,2021(12):97-103.

[20]王雯姝,迪拉熱·艾則孜.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視域下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層次及著力點[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3(03):141-147.

[22][23]白顯良.新時代推進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20(04):17-22.

[25]尚爻,王向珍,劉芳.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網絡銜接平臺建設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04):77-79.

[26]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網絡強國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76.

[27]秦在東,康銳.新時代大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的核心要義、價值意蘊與策略進路[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13):29-34.

(責任編輯:王嵐)

On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Patriotic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OU Yutong, LIU Shuhong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in schools and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the unific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The connotation of the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s focused on “universiti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its essence is th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system in universiti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Deeply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of the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patriotic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unity and hierarchy, unity of dominance and subjectivity, ideological, theoretical and affinity, unity of pertinenc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unity of macro and micro, from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education community,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of each study section is orderly and spiraling, the horizontal education pattern of each element is in the same direction, and the occupation of the network position, etc., to create an education model of virtual and real integration.

Key words: ?great schools; patriotic education integration; educational commun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orizontal education pattern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
運用新媒體進行思想引領的路徑探索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發揮志愿服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載體作用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