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肌群激活骨科訓練傷預防操應用效果研究

2024-02-20 06:11劉道宏孫榮距宋鵬祥
臨床軍醫雜志 2024年2期
關鍵詞:新訓肌群骨科

畢 娜, 李 翔, 劉道宏, 孫榮距, 張 燕, 宋鵬祥

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1.急診醫學科;2.骨科;3.護理部,北京 100091;4.解放軍總醫院京北醫療區 陽坊門診部,北京 102205

軍事訓練傷是指軍事訓練參訓人員因訓練直接導致的組織器官功能障礙或病理性改變,簡稱軍訓傷或訓練傷[1]。軍事訓練和作業任務導致的肌骨訓練傷是軍隊人員傷殘的主要原因[2]。有研究報道,新兵軍事訓練傷發生率為22.17%,其中損傷類型以骨與關節損傷為主,尤其是下肢[3-4]?;赪eb of Science 數據庫熱點分析發現,軍事訓練傷相關研究呈現體育科學、骨科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特點[5]。核心肌群主要是由腹直肌、腹斜肌、下背肌和豎脊肌等組成的肌肉群,核心肌群激活訓練為針對核心肌群穩定性及平衡性的激活,使核心力量較強且動作協調性更佳,可以顯著降低下肢運動損傷[6-7]。但是,核心肌群激活目前主要運用于部隊官兵慢性腰背痛防治和運動康復領域[8-9]。我軍目前訓練前熱身運動包括膝、腕、踝關節環繞和弓步拉伸,缺少核心肌群激活訓練。本研究旨在探討基于核心肌群激活的骨科訓練傷預防操的應用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北京地區691名參加2021年秋季新訓人員為A組,另選取北京地區372名參加2022年秋季新訓人員為B組。納入標準:均為男性;地方入伍本科學員。排除標準:既往發生過訓練傷;患有慢性疾病;未全程參加新訓人員。A組:年齡17~19歲,平均年齡(18.02±0.29)歲。B組:年齡18~19歲,平均年齡(18.01±0.24)歲。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研究方法 軍事訓練前,A組采用常規熱身運動方法,B組采用基于核心肌群激活的骨科訓練傷預防操,包括頸部、上肢、背部、腰部、下肢激活運動5節21個動作。頸部激活運動包括2個動作:四周擺動、肩部伸展。上肢激活運動包括6個動作:直臂環繞、屈臂環繞、招財貓、肩胛收縮、俯身擺臂和呼吸伸展。背部激活運動包括3個動作:胸廓伸展Ⅰ、背部激活T和背部激活Y。腰部激活運動包括4個動作:胸廓伸展Ⅱ、側腰伸展、核心旋轉激活和脊柱伸展。下肢激活運動包括6個動作:髖部環繞、提膝跳、后側伸展、深蹲伸展、弓步伸展和腿前拉伸。完成時間為10 min。采用視頻錄制、現場示教、發放講解手冊和配套光盤的形式對B組學員進行基于核心肌群激活的訓練傷預防操培訓。

1.3 觀察指標 骨科訓練傷診斷參照《軍事訓練傷診斷標準及防治原則》制定的診斷標準。在新訓結束時,采用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對訓練傷發生情況、訓練傷預防相關內容進行調查[3]。體能考核成績參考軍事考核標準。3 000 m跑:優良,時間≤12 min 40 s;及格,12 min 40 s<時間<13 min 35 s,不及格,時間≥13 min 35 s。單杠引體向上:優良,次數≥15次;及格,11≤次數≤14次;不及格,次數≤10次。仰臥起坐:優良,次數≥62次;及格,45次≤次數≤61次;不及格,次數≤44次。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CHISS 2011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例(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檢驗新訓人員骨科訓練傷的相關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新訓人員骨科訓練傷發生情況比較 B組骨科訓練傷發生率為35.48%(132/372),低于A組的60.64%(419/69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累計受傷918處,B組累計受傷270處,其中下肢訓練傷B組占71.85%(194/270),低于A組的80.83%(742/91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新訓人員骨科訓練傷預防宣教情況比較 B組訓練后身體完全恢復率為32.26%(120/372)、訓練傷防治掌握率為76.08%(283/372),分別高于A組的15.48%(107/691)、24.75%(171/691),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對準備活動、訓練后放松、緩解不適、心理調節方法掌握率分別為84.14%(313/372)、91.67%(341/372)、83.06%(309/372)、51.61%(192/372),均高于A組的52.68%(364/691)、62.81%(434/691)、54.99%(380/691)、36.03%(249/691),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新訓人員體能考核結果比較 B組仰臥起坐成績優良、及格和不及格比例,以及3 000 m跑成績優良、及格和不及格比例均優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新訓人員體能考核結果比較/例(百分率/%)

2.4 新訓人員骨科訓練傷相關因素分析 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訓練期間身體未完全恢復、單杠引體向上成績是上肢訓練傷的危險因素(P<0.05);仰臥起坐成績差、3 000 m跑成績差、訓練期間身體未完全恢復、單杠引體向上成績是下肢訓練傷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2~3。

表2 上肢訓練傷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表3 下肢訓練傷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3 討論

核心穩定性是機體在執行不同任務時,控制軀干相對于骨盆的位置活動以及允許遠端和近端節段能量的產生、轉移和吸收的能力。核心肌群的協調穩定,對于軀干穩定和肢體功能發揮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報道,骨科訓練傷發生部位主要在下肢,占85.71%[10-11]。負面心理[12]、運動前疲勞[10]、身體狀況[13]、訓練前熱身不足[14]、體能弱[15]均與訓練傷發生顯著相關。髖關節是人體最強健的關節和運動速度的最大能量來源,激活臀肌等核心肌群可降低髖、膝、足、踝關節運動損傷風險[10]。核心肌群訓練可增強深層核心肌群及下肢肌力,但已有研究提出的核心肌群訓練方法、時間及強度很難推廣用于訓練前準備,約53.0%基層體能訓練熱身運動時間<5 min,影響訓練傷預防效果[9,16]。

本研究結果顯示,B組骨科訓練傷發生率為35.48%(132/372),低于A組的60.64%(419/69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下肢訓練傷占71.85%(194/270),低于A組的80.83%(741/91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本研究設計的基于核心肌群激活的訓練傷預防操,包括核心肌群激活常用動作,如提升、髖推、下蹲、弓箭步、特定髖外展/旋轉練習、站立負重練習等,可提高神經對肌肉的控制力,提升新訓人員動態運動過程中身體的穩定性,有利于力線的精確傳導,改善下肢運動力學,降低骨科訓練傷發生率,對下肢骨科訓練傷預防效果尤其顯著[15-18]。本研究結果顯示,B組訓練后身體完全恢復率與訓練傷防治掌握率均高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對準備活動、訓練后放松、緩解不適、心理調節方法掌握率均高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應用骨科訓練傷預防操可以減少訓練后放松不佳、運動疲勞、負性心理等危險因素。本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 回歸結果顯示,仰臥起坐成績差、3 000 m跑成績差、訓練期間身體未完全恢復、單杠引體向上成績是下肢訓練傷的危險因素(P<0.05)。這提示,本研究設計的訓練傷預防能夠為四肢和軀干活動構建良好的生物力學平衡,使軀體運動更協調,提高體能訓練效果,降低骨科訓練傷發生的危險[19-21]。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肌群激活骨科訓練傷預防操,可在軍事訓練前最大限度地激活臀肌等核心肌群,提高運動性能,對骨科訓練傷,特別是下肢訓練傷預防效果顯著。

猜你喜歡
新訓肌群骨科
肩袖肌群訓練聯合電針對肩袖損傷的療效
新體制下新訓工作的方法探討
*男子水球守門員膝、踝關節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實驗測量
武警湖南總隊開展新訓衛生防病防疫工作
產后盆底肌群康復訓練對初產婦順產后尿失禁的防治效果
骨科臨床教學中加強能力培養的探討
2016年《實用骨科雜志》征訂啟事
骨科術后應用鎮痛泵的護理與觀察
3D打印技術在創傷骨科中的應用
青少年跖屈肌群力量耐力對平衡能力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