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強國背景下我國青年亞文化研究的回溯與展望
——基于CiteSpace的可視化分析

2024-02-23 10:16蘭麗麗
視聽 2024年2期
關鍵詞:解讀

◎蘭麗麗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我國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是推動社會革新和國家發展的力量所在,促進青年健康成長與發展是國家的基礎和戰略性工程。青年亞文化研究聚焦亞文化現象、成因及變化發展規律。學術界對亞文化的探索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30年代,亞文化研究已是社會學家的學科化產物;到20 世紀60 年代,芝加哥學派的城市社會學會理論、挫折理論和標簽理論奠定了亞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20 世紀70 至90 年代,伯明翰學派建構了社會結構范式的亞文化理論,對世界的青年亞文化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青年亞文化受到來自不同學科與專業學者的眷注:社會學著重探究青年亞文化產生的社會背景、邊緣群體和越軌行為,文化學注重探究青年亞文化產生的結構因素及其象征意義,傳播學注重探討青年亞文化的傳播途徑、傳播策略和傳播載體,思想政治教育學則側重亞文化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及相應的價值引導。2017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 年),對如何引導青年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文化強國戰略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礎上,如何科學系統地總結既往研究成果、梳理現有研究的經驗與成績、構建中國本土的青年亞文化理論體系,成為當前青年亞文化學界的重要課題。

一、我國青年亞文化研究的歷程回溯及可視化分析

本文以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和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為遴選平臺,檢索方式采用高級檢索,主題設定為“青年亞文化”“網絡亞文化”“新媒體亞文化”“后亞文化”進行搜索,檢索范圍為學術期刊,時間為1990—2023年,獲得438篇核心期刊文獻。

(一)我國青年亞文化研究的演進歷程

1.萌芽發軔期(1990—2000 年):對域外理論的翻譯、介紹與引進

這一時期論文發表數量增長十分緩慢。伴隨著中國進入市場經濟時代,大眾文化和電影電視行業蓬勃發展,青年亞文化領域開始受到學術界關注。一些學者開始翻譯和引進國外的青年亞文化理論資源。如有研究介紹了美國的青年亞文化,“青年遵奉與成人價值觀念相反的友伴群體文化及其價值觀念,與此相反,青年反映著成人的價值觀念、信仰和習俗”①。有研究闡釋了蘇聯青年亞文化的價值規范和價值體系②及香港青年浪費亞文化的表現③。

2.蓄力增進期(2001—2007 年):對西方理論的消化、吸收與應用

蓄力增進期,發文數量緩慢增長。伴隨著中國申奧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更加富裕,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多樣。這一時期的研究主要表現為對國外青年亞文化理論的探析與應用,尤其是對英國伯明翰學派亞文化理論的“結構模式”探究較多。有研究認為亞文化是青年對支配文化進行的一種象征性疏離④,例如青年運用DV 影像中的解構、消解的敘事策略實現了自我和群體的認同。

3.深入發展期(2008—2013 年):“亞-主”關系是眷注的起點與焦點

亞文化表達了與主流文化相異的價值觀,青年主要運用涂鴉和戲仿的技巧生成亞文化,這是他們試圖解決社會矛盾的象征性策略,進而實現自我和群體的身份認同,體現了濃厚的娛樂和消遣色彩。另外,隨著新媒介技術的快速發展,亞文化對主導文化的抵抗屬性逐漸淡化,“亞-主”間以往的對抗關系正悄然發生改變,新媒介語境下的青年亞文化與主流文化正在博弈和協商,“青年亞文化與主導文化開始進一步對話與交融”⑤。

4.創新反思期(2014—2023 年):實踐研究成果豐碩,媒介化特征凸顯,兼具對理論的反思性

其一,實踐研究成果豐碩,青年亞文化的媒介化特征顯現。小清新、“喪文化”、佛系、御宅族、二次元、Cosplay、表情包、字幕組和彈幕等,可謂青年亞文化,這邊“風景”壯觀又獨特。其中,馬中紅教授帶領的學術團隊連續出版《青年亞文化研究年度報告》,為青年亞文化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前沿資料。其二,有關青年亞文化的反思研究逐漸顯現。有學者指出,“亞文化研究采用的理論話語局限于英國伯明翰學派的青年亞文化理論”⑥。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介技術加持下,青年亞文化將得以擺脫傳統的儀式抵抗,發展出“文化對抗、文化疏離、文化衍替”⑦三種新型模式。青年群體通過亞文化生成一種“隔離機制”⑧,從而表達對主導文化的疏離及區隔立場。同時,新媒介與青年亞文化的融合推動其發展出獨特的表現樣態,青年憑借技術對亞文化進行創新和改造,促使亞文化實踐空間由現實社會轉向互聯網空間,建構出新的青年亞文化表征模式,創造出青年群體特有的文化體系。

(二)研究熱點的可視化圖譜分析

本文運用CiteSpace 對文獻進行關鍵詞共現圖譜分析。如圖1所示,排序前13的主題分別是“青年亞文化”“網絡亞文化”“網絡青年亞文化”“伯明翰學派”“新媒體”“風格”“收編”“抵抗”“后亞文化”“網絡語言”“青年群體”“喪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關鍵詞的頻次排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青年亞文化研究的關注熱點。關鍵詞節點的中心性反映了該主題在整個知識圖譜中的作用大小,體現著一定時期該領域研究者們的關注主題的集中趨勢,通過多角度分析青年亞文化領域的研究熱點,得出中心性大于或等于0.15 的關鍵詞分別為青年亞文化(1.00)、亞文化(0.27)、網絡亞文化(0.23)、大學生(0.23)、網絡(0.21)、抵抗(0.21)和網絡語言(0.15)。由此看出,對青年亞文化的研究側重于多角度分析,對青年亞文化理論本身的關注居于核心位置,尤其是青年亞文化的儀式表征視角,“互聯網”“微時代”“新媒體”等詞匯成為熱點,青年亞文化的研究對象則以青年大學生群體為主。

圖1 關鍵詞共現圖譜

(三)核心作者及其機構影響力分析

分析核心作者群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和把握某個領域的研究現狀,核心作者所在機構能夠更宏觀地識別該領域研究的學術集中趨勢,有利于發現和掌握該領域的科研動向。按照發文數量,來自首都師范大學的胡疆鋒學者(22篇)、湖南師范大學的蔡騏學者(16篇)、蘇州大學的馬中紅學者(14 篇)、復旦大學的蔣建國學者(10 篇)、北京大學的陳旭光學者(9 篇)、暨南大學的曾一果學者(9篇)、廣東財經大學的江冰學者(9篇)、西安外國語大學的王興中學者(8 篇)和復旦大學的陳霖學者(7篇)排序靠前。除發文量外,發文的被引頻次也是作者影響力的重要體現。經統計,被引用次數較高的分別是蔡騏的《網絡虛擬社區中的趣緣文化傳播》(被引次數576)、胡疆鋒的《抵抗·風格·收編——英國伯明翰學派亞文化理論關鍵詞解讀》(被引次數575)和馬中紅的《新媒介與青年亞文化轉向》(被引次數473)。

(四)關鍵詞聚類分析

CiteSpace 關鍵詞聚類分析主要考慮模塊值和平均輪廓值這兩個核心指標。模塊值用于測量某個網絡可被分為獨立模塊的程度,該值介于0和1之間且更接近于0,說明模塊間的邊界越清晰;值越臨近1說明模塊更獨立。平均輪廓值旨在評估聚類基本不確定性的指數,該值介于-1和1之間,越臨近1說明模塊更獨立。結果顯示模塊值為0.6054,表明模塊間既有一定聯系又存在相互獨立性。共形成11個集群,圖2顯示了青年亞文化研究的聚類,下面選擇前5個類別進行詳述。

圖2 關鍵詞聚類圖譜

種類#0為第一大類,標簽為“青年亞文化”,具體包括關鍵詞“青年群體”“亞文化現象”,主要聚焦對西方青年亞文化理論的闡釋與解讀、運用青年亞文化理論闡釋具體的亞文化樣態、青年亞文化現象的形成與表現。種類#1 為第二大類,標簽為“抵抗”,包括“伯明翰學派”“風格”“抵 抗”“儀式”“主 導 文化”“社 會 結 構”“價 值 沖突”,涉及青年亞文化差異化風格的形成、青年亞文化的儀式表征、運用伯明翰學派亞文化理論闡釋我國青年亞文化的現實表現。種類#2為第三大類,標簽為“網絡亞文化”,包括“網絡語言”“網絡空間”“網絡社交”“網絡傳播”“網絡輿論”“網絡媒介”等關鍵詞,內容包括青年亞文化的新媒介研究轉向及最新表征樣態、新媒介技術論域下的青年亞文化日常表現、互聯網絡傳播視野下的青年亞文化現象。種類#3為第四大類,標簽為“后現代”,包括“消費主義”“消費文化”“后現代主義文化思潮”“后現代主義文化”,涉及對后亞文化理論的闡釋、運用后亞文化理論對具體現象的剖析。種類#4 為第五大類,標簽為“亞文化”,包括“生活方式”“傳播”“文化資本”“身份認同”等,涉及后現代社會背景下青年亞文化的新內涵、新表征與發生規律、亞文化資本視角下的內涵探究。

因此,從聚焦主題和研究視角出發,聚類“#0 青年亞文化”“#1 抵抗”“#10 伯明翰學派”合并為儀式與風格視角下的青年亞文化研究,聚類“#2網絡亞文化”“#7網絡”“#8網絡語言”“#9網絡惡搞”歸并為新媒介語境下的青年亞文化研究,聚類“#4亞文化”“#3后現代”“#5 特征”“#12 知識分子文化”主要探討后現代視域下青年亞文化的表現與發展規律,如圖2所示。

二、當前青年亞文化研究的聚焦涉域

在我國持續推進文化強國的時代背景下,青年亞文化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綜合以上分析,目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以下視角和論域。

(一)儀式與風格表征論

迪克·赫伯迪格在其《亞文化:風格的意義》一書中研究了摩登派、朋克、嬉皮士等群體。他認為亞文化群體的抵抗是一種象征儀式的表征,其中,形成顯著的風格是青年進行儀式表征與創造的主要特征,亞文化的風格多體現在休閑領域。例如,在我國的青年亞文化研究中,形成了以彈幕(即時互動風格)、二次元(虛擬展演風格)、小清新(唯美主義的審美風格)、表情包(社交與娛樂風格)等亞文化群體,他們主要憑借文本、圖片、圖像等符號形式創建風格,建立連貫的意義系統來象征性地解決自身問題。

(二)主體需求滿足說

作為一項社會實踐活動,青年亞文化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參與其中社會生活的青年。作為發生在社會生活中的一種精神現象,青年亞文化是青年群體基于共同的價值觀、共同利益、共同目標而形成的人的聯盟,是青年為著共同的價值取向、審美愛好而聚集在一起進行的一種社會實踐。實際上,青年通過自主的亞文化實踐滿足了人的全面發展的需求,青年通過亞文化表達個性和發展個人興趣,拓展在現實世界的發生渠道和話語空間。例如,青年通過小清新亞文化滿足自己對安靜、柔和、唯美等價值的心理需求,以及對清新氛圍、獨立精神、松弛格調等審美風格的追求;借助二次元文化,青年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和文化歸屬⑨,動漫亞文化能激發青年奮斗的熱情,促進青年發散性思維的養成⑩;網絡表情包不僅是青年表達自我的工具,也是中國青年參與公共生活的新方式。?

(三)傳媒場域表征論

約翰·湯普森提出現代文化的傳媒化傾向。作為產生于現代社會的一種文化,青年亞文化的發展特征表現出明顯的媒介化特征。新媒介場域暈染下,衍生出大量以新媒介技術與工具為載體的網絡亞文化,如表情包、彈幕、字幕組等都是基于新媒介背景產生的亞文化。隨著移動媒介技術的快速發展,以抖音短視頻為代表的網絡亞文化產生,此類亞文化是當代青年表達心理訴求和獲得社會認同的重要方式,更是青年個體在社會與文化嬗變背景中的獨特體驗。它們帶有極強的虛擬性、強互動性和可傳播性,如“吃播”亞文化是青年人在線尋求感觀刺激的體驗式數字部落,這種網絡群聚具有快感的強化性和結構的不穩定性。?

(四)教育引導主張

既往研究發現,亞文化對當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和價值觀教育工作產生影響。有研究指出,青年亞文化影響了高校育人功能的發揮。?另外,有研究還認為,亞文化作為當代社會總體文化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對青年釋放心理壓力、建立身份認同、增進社交關系起到幫助作用,能夠進一步豐富青年群體的文化生活,促進青年身心健康發展,加快青年社會化進程。因此,學校教育如何更有效、更有針對性地利用好亞文化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成為亟待研究的課題。?

三、對文化強國背景下我國青年亞文化研究的反思與展望

綜上所述,既往研究呈現出經典范式和前沿探索兼具的特征,一方面遵循了亞文化注重結構取向的經典研究范式,另一方面結合新媒介視域做了大量實踐性探索。既往研究的主要不足表現為四點。一是對西方理論的重復借鑒和套用痕跡明顯。尤其對伯明翰學派理論和話語體系的重復使用,導致對我國本土化青年亞文化理論體系的建構不足。二是研究成果比較分散,有的研究雖已體現了一定的多學科取向,不同學科都對青年亞文化及其分析方法有了一定探究,但并未形成系統性的核心研究范式。三是青年亞文化研究的基本范疇不夠明確。這些研究大多關注亞文化的儀式抵抗視角,注重對亞文化現象的具體描述與歸因分析,而對亞文化中主體的思想和心理的科學化觀照和系統性研究不夠。四是偏重具體的微觀研究,較少運用系統性方法論對青年亞文化做一般抽象規律的探索。

未來可以嘗試從以下三方面進行拓深與突破。第一,促進青年亞文化研究的本土理論建構。由于中西方青年亞文化產生的社會背景不同,不能機械地照搬西方的亞文化理論模式。我國的青年亞文化理論研究應立足于社會主義社會的制度背景,以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為指導進行理論突破與創新,明確青年亞文化研究的核心學科歸屬,探索亞文化與社會系統中其他文化的共性與個性、特殊規律與一般規律。第二,拓展青年亞文化研究的方法論體系。有論者指出:“在青年亞文化的研究中,以思辨或感悟為主體的經驗主義的研究依舊占據著大半江山?!?在研究方法的選用上,對個案研究、網絡民族志、文本分析、內容分析等方法的探索與應用還有待嘗試,對大數據、問卷調查、量表和實驗法的運用還有較大空間。第三,深化對參與亞文化的青年群體的價值引導和教育研究。青年亞文化的主體是青年,應增強對亞文化生成中青年主體的價值與教育引導探索,注重通過亞文化了解青年群體的思想與心理表征規律,同時挖掘青年亞文化潛在的積極元素,充分發揮青年亞文化對主導文化的彌合與補充功能,助力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事業發展。

①F·P·賴斯,樂嘉勇.美國青年亞文化[J].青年研究,1991(07):31-38.

猜你喜歡
解讀
超越生死的愛戀
高考試卷的分析與啟示
解讀李漁《憐香伴》中的假鳳虛凰
毛姆名篇《江之歌》的再解讀
微情景教學法在中等衛生職業學校護理專業課程中的應用
新時期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個案解讀
我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特色的解讀
從文學空間視角解讀吉爾曼的《黃色墻紙》
解讀日本攝影家植田正治的擺拍寫實現象
關注生成,激活學生認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