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筋正骨手法治療頸型頸椎病臨床觀察

2024-02-23 03:16陳朝暉林永艷張文娣李冬靜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理筋正骨肌群

梁 穎,陳朝暉,林永艷,張文娣,李冬靜

(1.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1;2.安徽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安徽 合肥 230012)

頸型頸椎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病,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頸椎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且呈現出年輕化趨勢[1]。當代的青年在學業、工作方面的競爭壓力不斷加劇,日均低頭伏案時間不斷增加。國內一項研究[2]表明,30歲以下的人群每天保持1~2.9 h的工作姿勢是一個重要的致病因素。臨床研究[3]發現,目前骨科門診中因頸椎病就診的青年人明顯多于老年人,頸椎病已成為青年人就診于骨科的主要病種。臨床上,頸型頸椎病患者常自感頸部疼痛、僵硬、活動受限,影像學常表現為頸椎生理曲度改變。目前,臨床治療以非手術療法為主,主要包括手法治療、頸椎牽引、物理療法和運動療法[4]。前期研究[5-6]證實,理筋正骨手法治療肌肉骨骼疾病具有顯著療效,患者滿意度較高。為進一步觀察理筋正骨手法治療青年群體頸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筆者采用了理筋正骨手法結合運動鍛煉治療的方案,并與頸部牽引結合運動鍛煉治療方案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診斷標準

1.1.1 西醫診斷標準 參考《頸椎病的分型、診斷及非手術治療專家共識(2018)》[7]制定頸型頸椎病診斷標準。①頭枕部、頸肩部疼痛或酸痛,存在明顯壓痛點,頸椎活動受限;②影像學顯示未見異?;騼H有頸椎生理曲度改變,少有骨贅形成;③排除其他類型頸椎病及其他疾患所致的頸肩部疼痛。

1.1.2 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8],辨證屬風寒濕證,頸肩部酸痛不適,以痛為主,頭有沉重感,頸部僵硬,活動不利,惡寒畏風,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緊。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者;②年齡14~35歲;③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①頸椎椎體有結核或腫瘤、局部皮膚有破損者;②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嚴重骨質疏松癥者;③神志不清、有精神疾患者;④拒絕接受本治療方案者。

1.4 脫落標準 ①試驗期間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者;②試驗期間采取其他治療方法者;③試驗期間自行退出者及失訪者。

1.5 一般資料 將2023年1月至2023年4月就診于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筋傷門診符合診斷及納入標準的60例頸型頸椎病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治療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20~33歲,平均年齡(25.2±2.85)歲;病程1~61個月,平均病程(29.93±17.75)個月。對照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20~32歲,平均年齡(25.17±2.51)歲;病程0.5~62個月,平均病程(26.75±16.40)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方法

2.1 治療方法

2.1.1 治療組 理筋正骨手法聯合運動鍛煉。

(1)理筋正骨手法 ①理筋手法?;颊咦?醫者站于患者后方,先對患者頸部肌肉張力進行初步探查,在患者的枕外隆突、乳突、肩頸交界、頸后伸肌群的橫突附著點、斜方肌上束等位置觸及條索樣、米粒樣或不規則塊樣的筋結,按之患者感到疼痛。隨之對尋找到的痛點(即痛性結節),采用揉捻法、法、撥法等手法治療[9]。此外,結合經筋理論,對患者的手太陽、手少陽、手太陰、手少陰經筋進一步松解。理筋手法操作15~20 min。②正骨手法?;颊呷∽?醫者站于患者側后方,兩腳分開(以右側扳為例),左腳稍偏后,左手五指分開托扶患者枕部,右手繞至患者頸椎前側,以肘部及前臂內側置于患者下頜部,囑患者放松頭頸部并緩緩低頭使頸椎處于前屈位,將患者頸部輕輕向上做牽引,同時使患者頭部轉向右側至最大活動范圍,當醫者手下感到輕微阻力且患者處于放松狀態時,在牽引作用下向右側快速突然用力,此時??陕劶皬楉懧?。③整理手法。以拍打法、散法、抖法等手法進行放松整理,以結束手法治療。整理手法操作1~3 min。理筋正骨手法治療每周3次,共4周。

(2)運動鍛煉 ①簡易頸椎操[10]。雙手十指交叉置于頭后枕部并施加一定阻力,頸椎由前屈位勻速做后伸動作;雙手相疊以掌根部置于前額部并施加一定阻力,頸椎由中立位做前屈動作;左手掌根部置于左耳稍上方施加一定阻力,頸椎由中立位向左抗阻側屈;右側屈反之。每個動作末端保持10~15 s,每個方向做10次為1組,每日做4~6組,共運動鍛煉4周。②肌肉牽伸。牽伸兩側胸鎖乳突肌,患者坐位,雙眼平視前方,收下頜,將頭頸部向左側后上方旋轉,活動到末端保持10~15 s,停留后再緩緩將頭頸部回到中立位;對側反之。牽伸頸部前后側肌群,使患者下頜努力貼近胸骨,維持10~15 s;將頭頸部后伸,雙眼看向天花板,維持10~15 s。牽伸頸部兩側肌群,左手拉住椅緣,右手扶住左側頭部,用力將頭偏向右側,維持10~15 s,對側反之。每個方向做10次,在簡易頸椎操后完成。

2.1.2 對照組 牽引療法聯合運動鍛煉。

(1)牽引療法 患者取坐位,采用微電腦多功能頸椎治療儀(吉林省亮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型號DYJ-3)結合枕頜布帶進行間歇性牽引,牽引30 s后放松10 s,間隙放松時保留一定的牽引力。首先進行手動牽引測試、頸椎活動度測試及調試牽引角度來選擇最佳的初始牽引角度。初始牽引質量從小質量開始,一般從5.0 kg開始,不超過患者體質量的20%,以患者反映舒適放松為度[11]。后續牽引質量可以根據病情變化進行一定調整。牽引1次的時間為2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牽引4周。

(2)運動鍛煉 同治療組。

2.2 觀察指標及方法

2.2.1 壓痛閾值 采用手持式Wagner Force TenTM-Model FDX數碼測力計(美國WAGNER公司)對患者主訴頸肩部疼痛最為明顯部位進行檢測,記錄治療前后患者達到相同壓痛程度后壓痛儀所顯示的數值。共測量3次,取平均值。

2.2.2 頸椎關節活動度 采用關節角度尺測量患者頸椎的前屈、后伸、左右側屈主動活動的角度范圍。

2.2.3 頸部肌肉表面肌電(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協同收縮率(co-contraction ratio,CCR) 采用Flex Comp Infinitis EMG檢測儀(加拿大Thought Technology有限公司)以及配套電腦軟件(BioGraph Infiniti),采集并分析患者頸部肌肉最大主動收縮時的表面肌電積分肌電值(integral electromyogram,iEMG),以計算CCR。CCR=拮抗肌iEMG/(主動肌iEMG+拮抗肌iEMG)[12]。在安靜且無電子產品干擾的房間內進行檢測,保持室內溫度為20~25 ℃,濕度為70%~80%。每次測量時,先用75%乙醇擦拭患者皮膚表面油脂,將電極片沿著肌纖維走行方向貼于胸鎖乳突肌、頸豎脊肌、上斜方肌的中點,然后囑患者勻速做前屈、后伸、側屈最大化隨意收縮運動,動作重復3遍,取平均值。

2.2.4 頸部功能障礙指數(neck disability index,NDI) NDI評定包括疼痛及相關癥狀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兩部分。每個項目0~5分,10個項目總計50分,得分越高表明頸部功能受損程度越重。

2.3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8]制定療效判定標準。治愈:疼痛消失,頸椎活動不受限,且協調性良好,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受影響;好轉:疼痛減輕,頸椎活動度正常,協調性有所改善,但勞累后仍會出現明顯不適,休息后可緩解;無效:疼痛未減輕,頸椎活動仍受限,日常生活和工作仍受限。

3 結果

3.1 兩組治療前后壓痛閾值比較 兩組治療前壓痛閾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壓痛閾值均較治療前顯著增加(P<0.05),且治療組增加程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壓痛閾值比較

3.2 兩組治療前后頸椎關節活動度比較 兩組治療前頸椎前屈、后伸、左側屈、右側屈活動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頸椎關節活動度均較治療前顯著增加(P<0.05),且治療組增加程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頸椎關節活動度比較

3.3 兩組治療前后sEMG CCR比較 兩組治療前后前屈、后伸、左側屈、右側屈sEMG CCR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sEMG CCR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組降低程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sEMG CCR比較

3.4 兩組治療前后NDI比較 兩組治療前NDI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NDI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組降低程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NDI比較

3.5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臨床療效分布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見表5。

表5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4 討論

頸椎的力學平衡包括靜力性平衡和動力性平衡,椎體、椎間盤和韌帶屬于靜力性平衡的穩定因素,頸周肌群是其動力性平衡的重要因素[13]。因此,頸椎曲度改變多屬于靜力性失衡,頸周肌肉協調性下降屬于動力性失衡。臨床上常見患者頸椎長時間處于前屈位,頸前屈肌群和頸后伸肌群所受負荷相差較大,長期負荷較大的肌群產生勞損,頸椎發生動力性失衡。頸型頸椎病在中醫學中屬“項痹”范疇。近年來,“筋骨并重”的治療理念在筋傷疾病中越來越受到重視?!敖钊峁钦笔蔷S持頸椎動靜平衡的重要機制,而“筋出槽”“骨錯縫”是頸椎失衡的兩大主要原因。青年群體的頸型頸椎病,應首先考慮“筋”是否受損。當頸部受外邪入侵時,一方面,肌肉變得軟弱無力或緊張攣縮,導致關節活動欠利、動靜失衡;另一方面,筋傷則不能束骨,椎體、椎間小關節等原本正常的生理結構發生不良改變,最終頸椎力線改變致頸椎失衡[14]。

本研究采用sEMG CCR分析頸周肌肉的運動協調性。CCR能反映同一運動過程中不同肌肉的做功情況,以觀察肌肉協調性[15]。肌肉協調性是維持頸椎穩定的重要因素,當做動作時,主動肌激活不足甚至不激活,或拮抗肌過度激活,都會影響肌肉的協調性。有研究[16]表明,頸椎前屈時頸椎病患者sEMG CCR數值明顯高于健康者,優勢側側屈時頸椎病患者sEMG CCR數值高于健康者,并認為CCR差值出現的原因是患者頸部肌肉過度激活。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CCR數值均有所下降,其中治療組數值下降程度較大,且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這可能與主動肌激活增加而拮抗肌的激活相對減少有關,表明理筋正骨手法結合運動鍛煉的治療方案有助于激活主動肌,降低拮抗肌的異常激活。此外,本研究采用壓痛儀檢測患者治療前后壓痛閾值的變化,關節角度尺測量患者頸椎活動度觀察治療前后頸椎活動能力,并采用NDI量表對患者的疼痛和日?;顒幽芰M行總體評價,結果發現理筋正骨手法結合運動鍛煉相比于牽引療法結合運動鍛煉能夠更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改善頸椎活動度和頸部功能。

理筋正骨手法以“十二經筋”理論為基礎,以“筋骨并重”為治療原則,同時重視“以痛為腧”的治療理念。理筋正骨手法具有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滲透的特點,在松解扳機點的同時,會根據十二經筋的循行逐步探查筋結處進行松解,先理筋后正骨,以達筋柔骨正。已有研究[17]證實,手法可以改善頸部肌肉力學性能,改善頸部屈伸活動相關肌群的協調能力,幫助恢復頸椎的力學平衡。頸椎旋扳法能在調整小關節紊亂的同時,松解關節周圍軟組織粘連,緩解肌肉緊張,幫助恢復頸椎平衡[18]。國外有學者指出,手法治療可能通過脊柱節段性機制和調節炎癥反應來抑制頸部疼痛[19]。頸周肌群的抗阻訓練可提高肌肉募集能力,有效增強肌肉力量[20]。牽伸肌肉可刺激肌梭,增加本體感覺傳入、神經傳導速度和神經感受器的敏感性,升高機體核心溫度和肌肉溫度,提高運動協調能力[21]。堅持頸部肌群的運動鍛煉能夠有效改善青少年頭前伸的不良姿勢[22]。

綜上所述,理筋正骨手法聯合運動鍛煉治療頸型頸椎病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

猜你喜歡
理筋正骨肌群
肩袖肌群訓練聯合電針對肩袖損傷的療效
《天臺山道家功夫正骨真傳》讀評
正骨理筋手法聯合中藥內服外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臨床效果
*男子水球守門員膝、踝關節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實驗測量
講述正骨人的故事
產后盆底肌群康復訓練對初產婦順產后尿失禁的防治效果
平樂正骨手法源流淺述
岳陽張氏正骨氣血理論之以氣為先
中醫綜合療法治療肱骨外上髁炎33例臨床觀察
理筋整復推拿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30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