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角色認同提升策略

2024-03-03 19:31吳海燕
大學·研究與管理 2024年1期
關鍵詞:提升策略

摘? 要:角色認同是學生人生發展的重要內容,關乎其身心健康、專業成長以及未來發展。文章以高職院校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其對自身角色的認同狀況,分析影響其角色認同的內外部因素,并從教師引導、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制定學生角色認同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國際郵輪乘務管理,角色認同,提升策略

一、背景

根據國際郵輪協會(CLIA)發布的《2022年郵輪行業展望報告》,郵輪行業在經歷了2020年的冰封期、2021和2022年的艱難復蘇期后,正在逐步回暖,并將在不久的將來以強勁勢頭回歸。此外,CLIA的消費者調研結果顯示游輪旅行的需求正在反彈:超半數有過游輪旅游經歷的消費者表示樂意在未來幾年內再次選擇乘坐游輪;接近70%沒有接觸過游輪旅游的消費者表示愿意嘗試。郵輪行業的重啟無疑會大幅度推動人們的返崗、就業,據報道,大約60%的郵輪相關企業和組織正在進行招聘工作[1]。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的主要就業方向為大型客輪、豪華郵輪的一線崗位,在郵輪行業全面復蘇的時代也將迎來更多的就業機會。

二、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角色認同現狀

(一)角色認同

角色是個人在特定系統內的“身份、地位、職務及其相應的行為模式”,與社會位置緊密聯系。個體在社會中同時擁有多種角色身份,如親人、朋友、某部門的職員、某專業的學生等。認同即同一性,學界有關認同的研究涉及各種取向。其中,角色認同是一個“認識自己”的心理過程,指個體對自己所擁有角色的“認知、情感體驗以及相應的行為表現”?;谥苡揽担?008)對大學生角色認同以及李秀勤(2012)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角色認同的定義,本研究中“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角色認同”是學生對其所承擔的“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這一角色身份進行“認知、情感體驗以及采取與該角色一致行為的過程”。

(二)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角色認同現狀的問卷調查分析

為了較全面地了解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的角色認同現狀,文章以專家學者對角色認同的研究為基礎,結合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的特點,從認知水平、情感水平、行為水平三個維度編制《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角色認同調查問卷》。問卷由兩部分內容組成:第一部分是學生個人背景信息,如性別、年級、實習或兼職經歷以及專業調劑情況等。第二部分是基于角色認知、角色情感以及角色行為三個維度的角色認同現狀量表,共22題。此部分問卷以李克特五級量表呈現,每一題設置五個答案選項,分別為非常符合(5分)、比較符合(4分)、不確定(3分)、比較不符合(2分)、非常不符合(1分)。其中5題采用反向計分,其余題項均為正向計分。均值≥4為認同、介于3和4之間視為一般認同、介于2和3之間視為比較不認同,小于則為不認同。本次調查面向學校2020級和2021級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的學生發放。

從調查問卷的結果來看,學生的整體角色認同均值為3.004,介于3和4之間,即為“一般認同”水平,且位于這一區間的最低值;在認知、情感、行為3個維度的均值分別為3.352、2.578、3.363。由此可見,本校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的角色認同水平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此外,整體角色認同水平在“性別”上的均值分別為3.409(男生)和2.965(女生),無顯著差異;而在“是否自愿就讀該專業”上的均值分別為3.518(自愿)和2.802(非自愿),存在顯著差異(p=.004< .05);以上結果與李秀勤(2012)在《我國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角色認同研究》中的結果一致。在 “是否有過兼職經歷”上的均值分別為3.089(有)和2.911(無),無顯著差異;在“年級”上的均值分別為3.350(21級)和2.626(2020級),存在顯著差異(p=.001<.05);以上結果與梁錦源(2012)在《大學生的角色認同整合研究》中的結果一致。在“是否擔任班干”上的均值分別為3.229(否)和2.815(是),無顯著差異。

三、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角色認同的影響因素

影響學生角色認同的因素復雜多樣,本研究僅從一些基礎性的內外部影響因素進行闡述。

(一)角色認知

角色認知是指處于一定社會的個體對自身所扮演角色及其規范的認識和理解,具體包含角色知識、角色技能、角色權利與義務等內容。周永康(2008)認為角色認知在角色認同心理系統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影響角色應對行為進而影響角色情感體驗”[2]。學生如果對自身所承擔的“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這一角色的責任、目標和任務等有較為清晰明確的知覺,則會采取積極主動的角色應對行為,并在此過程中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反之亦然依據本次調查問卷結果,2021級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的角色認知均值(M=3.742)高于2020級(M= 2.927),且存在顯著差異(p=.002<.05)。相應地,其角色行為均值(M=3.720)與角色情感均值(M=2.896)也高于2020級(M=2.974;M=2.232),且都呈現出顯著差異(p=.000<.05;p=.011<.05)。

(二)自我評價與自我期望

個體的自我評價與自我期望影響其情緒、認知和行為表現,在角色認同中發揮著重要的調控作用。樓尊(2010)認為合理的自我評價與自我預期能增加學生對專業角色的正向判斷[3]。本調查中的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2021級學生已經接受了1年多的專業學習訓練,對專業要求及自身的任務、目標都有較為清晰的認知,能較為客觀地對待自我預期與現實學習生活的差距;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2020級的學生雖然有豐富的專業學習經歷,但面臨更大的人生課題。所以2020級的學生更容易出現角色對抗。以調查問卷中的題項7為例:“我常常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完成專業學習任務”是核心自我評價的一個典型問題,結果顯示2021級學生在這一題項的得分均值(M=3.615)高于20級(M=3.091)。

(三)專業認同

一般來說,專業認同是指學生個體對所學專業持有接受、認可的態度,主動參與專業學習與探究。參與調查問卷的學生群體中,僅有6.5%的學生是自愿選擇就讀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其余均為調劑生。在經過了1~2年的專業學習后,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該專業仍未有所改觀。以問卷中題項1、4、16、22為例,“我很高興我是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的一員”“學校對我們的管理體現了專業的職業性特點”“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的學習體驗符合我的人生規劃”以及“如果再一次讓我選擇,我依然會就讀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均與學生對專業的認同和滿意度有關。結果顯示,四個題項的平均值僅為2.489。題項22“如果再一次讓我選擇,我依然會就讀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的均值為所有題項中最低(M=1.957)。由此可見,學生對該專業的認同度較低。

(四)社會認可

社會認可是指社會對個體行為的肯定性反應,可以強化學生對所學專業的積極態度和行為,提升學生的角色認同。高職院校的辦學層次、生源、師資、人才培養模式等與社會對其培養出的人才認可度密切相關:首先,高職院校的錄取分數線遠遠低于普通高校,招收進校的學生往往存在學習習慣較差、學習能力相對偏弱、學習動力不足等現象。其次,高職院校的教師大部分為師范院校畢業,更勝任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而缺乏企業從業經歷和崗位實踐技能,以致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脫離企業需求。再次,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對學生的技能要求偏低,課程設置并沒有完全與市場需求對接,校企合作培養中由于培養機制的不規范、不完善等因素而使學生普遍達不到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大專層次畢業生在大眾眼里屬于中低學歷人群,在就業應聘時往往受用人單位設置的學歷門檻限制。因此,當下社會對職業類學校學生的評價普遍低于普通高校畢業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職院校學生對自身角色的認同。

(五)行業發展困境

行業發展困境也是干擾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職業選擇和角色認同的重要因素。郵輪行業屬于“環境敏感性”產業,易受海內外危機事件(如自然災害、金融危機、恐怖襲擊等)的影響。近年來,受外部環境影響,多家郵輪公司宣告破產,被稱為“郵輪之王”的嘉年華集團也遭遇了“航運史上金額最大的季度虧損”。郵輪相關企業大幅裁員或休假,2020年的就業人數相較于2019年下降了51%[4]。盡管權威機構預測2023年郵輪行業將迎來全面復蘇,但在此之前,整個行業仍在經歷艱難的過渡期。

四、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角色認同的提升策略

基于郵輪行業發展的特殊性以及角色認同影響因素的分析,針對當下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角色認同的現狀,本研究嘗試從教師引導、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提出學生角色認同的提升策略。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教師引導作用

教師是學生習得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獲悉行業動態的主要渠道,在學生的角色認同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的教師應在以下方面進行自我提升,充分發揮自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

1. 具備“雙師型”技能與素養,提升學生的角色認知

高職院校的職業性要求教師不應止步于“雙師型”的身份,更應在教學行為中落實“雙師型”應具備的專業技能與素養。作為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的教師,應該持有與郵輪行業相關的職業技能證書、具有與郵輪或酒店等相關現代服務行業的從業、實踐經歷,并且能夠根據郵輪市場的需求、郵輪行業的崗位要求等調整專業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以及評價方式。教師只有明確專業的具體要求并具備與專業相關的知識、技能與素養,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對其自身所承擔的“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這一角色的責任、目標和任務等有更為清晰明確的認知,才會采取積極主動的角色應對行為,才能在此過程中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

2. 提升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能力,引導學生合理地自我評價

職業生涯規劃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對未來職業發展的思考能提升自我價值感,即對自我的評價和態度體驗(蔣瑩、朱慶峰、陸天翼,2017)[5]。美國心理學家格林豪斯依據不同年齡階段將職業生涯劃分為五個階段,其中0~18歲為職業準備階段,其任務主要是發展職業想象力并接受必要的職業教育;18~25歲為進入組織階段,盡量選擇一種合適的、較為滿意的職業是這一時期的主要任務。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的學生處于兩個階段的支接處,因此,引導其做好規劃、解決未來發展困惑在這一階段尤為重要。首先,充分利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幫助學生進行系統化的學習。其次,邀請郵輪、旅游等相關企業人士進入校園宣講,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從事相關行業所需要的知識、技能與素養。拓寬學生的職業發展思路。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的未來就業方向除大型客輪、豪華郵輪、星級酒店等相關現代服務行業的一線崗位外,也可選擇旅游行業的導游、翻譯和管理,或者國際會展中心、大型企業產品展銷服務等單位的外事接待、營銷策劃以及經營管理等工作。

(二)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向社會輸送高質量勞動者

作為學生獲得專業知識與技能、提升職業素養的主陣地,學校需要適時調整、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強化校企協同育人實效,向社會輸送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

1. 依據市場需求優化課程設置與教學實施、凸顯專業特色以提升學生的專業認同

作為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必須掌握現代豪華郵輪管理理論知識與規范服務技能,具備良好的英語溝通能力、心理調試能力以及組織協調能力等,以滿足從事國際郵輪管理服務各項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需求。為適應國際豪華郵輪的需求,學生在校期間可以通過與專業相關的資格證書考試獲得相應證書。為達成以上要求,學校在課程設置時首先要考慮課程是否能與相關市場需求接軌,明確區分專業基礎課程(如郵輪服務禮儀、郵輪服務心理學等)和崗位核心課程(如郵輪客艙服務管理、郵輪酒吧服務與管理等)各自的培養目標。教學實施中要重視實踐內容的教學與評價考核,改變當下學生技能成績普遍偏低甚至不合格的局面,真正意義上走出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誤區。依托省技能大賽(餐廳技能服務項目)的經驗和成果開發校本實訓課程,并通過學院內部的小型技能比賽幫助學生明確專業發展中的優勢與不足、提升其實踐能力。只有讓學生切身地體會到專業特色并感到學有所獲、學有所用、學有所成,才能有效提升其對所學專業的認同、激勵其在專業學習過程中投入更多的努力并取得更好的成效。

2. 拓寬校企合作渠道、優化協同育人機制、夯實人才培養質量以提升社會認可

2022年8月17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郵輪游艇裝備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到,支持職業院校加強郵輪學科專業建設,與郵輪、游艇、旅游等企業開展合作辦學、共建人才培育基地[6]。因此,為切實加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的人才質量,學校需要尋求更多與專業密切相關的實訓實習基地,而不僅限于當地的星級酒店。其次,鼓勵、扶持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教師進入企業的相關崗位,參與企業運營;與此同時,加大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或技術人員兼職學校授課的比例,并做好兼職人員的教學管理與評價考核。協同育人過程中應明確校、企雙方各自的人才培養責任和共同的人才培養目標,做好階段性的評價與反思,并有針對性地落實改進措施。只有真正落實校企合作,才能切實提升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獲得更高的社會認可,同時也為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的長遠發展夯實基礎、為企業的創新注入新鮮的血液。

五、結語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受角色認知、自我評價與預期、專業認同、社會認可以及行業發展困境等因素影響,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的角色認同水平并不高。在此基礎上結合郵輪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制定了學生角色認同的提升策略,即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以及優化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 中船郵輪. 2022郵輪行業發展現狀及展望[J/OL]. https://mp.weixin.qq.com,2022.

[2] 周永康. 大學生角色認同實證研究[D]. 重慶:西南大學,2008.

[3] 樓尊. 專業角色認同對大學生學習行為的影響[J]. 高教探索,2010(05):83-87.

[4] 蒙彥棠,陳薇羽,呂圓,等. 新冠肺炎疫情下上海郵輪產業發展的思考[J]. 現代商貿工業,2021,42(23):3-6.

[5] 蔣瑩,朱慶峰,陸天翼. 大學生心理健康、自我價值感與角色認同的關系研究[J]. 閱江學刊,2017,9(01):55-62+146.

[6] 中船郵輪.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關于加快郵輪游艇裝備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J/OL]. https://mp.weixin.qq.com,2022.

(薦稿人:魏圓圓,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副教授)

(責任編輯:莫唯然)

作者簡介:吳海燕(1985—),女,碩士,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學。

猜你喜歡
提升策略
四策齊放,課堂生香
淺談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的策略
高職網絡課程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生命周期視角下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策略
計算機軟件技術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議
關于師幼互動的文獻綜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與經濟效益提升研究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新產品開發中的隱性知識轉移障礙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