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liberal arts”真的等于“文科”或“人文學科”嗎?
——兼論翻譯中的詞匯空缺現象

2024-03-11 19:30楊惋邱
英語教師 2024年1期
關鍵詞:源語言人文學科古希臘

楊惋邱

在多年任教過程中,常見學生將liberal arts 等同于“文科”或“人文學科”。某主流搜索引擎亦將liberal arts 多翻譯為“文科”或“人文學科”字樣?!缎率兰o英漢大詞典》2017 年12 月第1 版將liberal arts翻譯為“文科,文科課程的,文科教學的”(胡壯麟2017),《英漢大詞典》2007 年 3 月第 1 版(2016 年10 月第16 次印刷)將liberal arts 譯為“大學文科(如文學、語言、歷史、哲學等,有別于技術及職業學科);(古羅馬中世紀大學的)文科七藝[指語法、修辭和邏輯(三藝),算術、幾何、音樂和天文(四藝)]”(陸谷孫 2016)。

以此觀之,將liberal arts 譯為“文科”或“人文學科”,似乎已是一個相當具有代表性的處理手法。仔細觀察上述譯文中的備注文字,不免有一疑問:何謂文科?算術、幾何乃至天文,皆為文科?這明顯與當今普遍的認識存在出入。

《現代漢語詞典(漢英雙語版)》對“文科”的解釋為:“教學上對文學、語言、哲學、歷史、經濟等學科的統稱?!保▌⑹厝A 1992)教育部下屬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信息網,其主頁上所列之文科學科包括經濟學、心理學、管理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宗教學、語言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考古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民族學與文化學、教育學、統計學、新聞學與傳播學等(連淑能 2014),這其中并不包含數學、天文學等學科,符合普通大眾對文科的界定。

2020 年11 月3 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主辦的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在山東大學(威海)召開,發布《新文科建設宣言》,對新文科建設作出全面部署。會上,時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作題為《積勢蓄勢謀勢識變應變求變全面推進新文科建設》主題報告。在談到如何建設新文科這一問題時,吳巖指出:第一,夯實基礎學科,如哲學類、歷史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經濟學類;第二,發展新興學科,如健康服務與管理、大數據管理與應用、互聯網金融、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藝術管理、供應鏈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金融科技等(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02)。上述事例均可證明,“文科”或“人文學科”并不完全等同于liberal arts,二者在含義上應存在區別。

一、英文liberal arts 的含義

英文liberal arts 來自于拉丁文liberalis ars,意為free art or principled practice(自由的藝術或為實現自由而遵照一定規則而進行的練習)。這個詞匯不僅僅代表了一種學科范疇,更是一種文化傳統的象征。古希臘人崇尚對“普遍理解”的追求,認為人的發展和進步需要全面發展和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他們推崇paideia——全面教育和全人培養,這種教育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智力、品德、思維能力和審美素養,而liberal arts 正是這一思想追求的延續。

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認為宇宙間存在數學和幾何學的和諧,和諧是數的結構,并總結出“美是數的和諧”,其門徒進一步將天文、算術、幾何、音樂納入一個研究領域,即后世所謂之“中世紀四藝”。公元4 世紀,公共演說在古希臘城邦雅典的社會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此,修辭能力備受推崇。最終,修辭、語法、邏輯成為所謂的“中世紀三藝”,上述七藝加在一起便是liberal arts 最初的七大組成部分。Liberal arts 誕生于古希臘,其產生與古希臘的歷史文化傳統、社會心理密不可分。在整個古希臘古典時代(公元前5—4 世紀中葉),liberal arts 被視為自由人必學之技藝(霍恩比 2018)。古希臘人認為唯有通過學習并掌握七藝,區別于奴隸的自由人,才有能力積極地參與社會公共事務。

古羅馬雖然取代了古希臘的政治地位,但是繼承了古希臘的文化。據有關專家考證,首次有據可查的將literal arts 作為一個術語加以使用出自古羅馬政治家、哲學家西塞羅(Cicero)的著作《論創造力》,但該術語是否出自西塞羅之手,由西塞羅創造,則不得而知。在隨后的歷史進程中,literal arts的具體內涵雖然不斷演變,但不變的是對成為自由人的不懈追求。

在西方文化傳統中,liberal arts 一直被認為是一種高貴、優雅、自由和人文的教育方式。它強調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對人性、社會、自由和公義等價值觀念的傳承和培養。這種教育方式不僅是為了讓學生獲得職業能力和專業技能,而且是為了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讓他們成為有思想、有品位、有情感、有判斷力的全面人才。

此外,在美國,有大量冠以liberal arts college的學院,這些學院僅僅培養本科學生,專注于對學生進行通識化教育。在這些學院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采用蘇格拉底式教學法,注重師生共同討論,互為激發,在不斷思辨過程中尋求正確答案。它有助于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判斷和尋找正確答案。與綜合型大學不同,對這些學院的教師而言,中心工作不是科研,而是課堂教學,其合格畢業生獲頒文學學士學位或理學學士學位。早期,在互聯網上,這些學院多被譯為某某“文學院”,這一譯法顯然人為縮小了其授課范圍。近年來,此類學院更多譯為某某“文理學院”,亦有譯者采用某某“博雅學院”之譯法,頗顯古雅之風。事實證明,已有研究者注意到長期以來對liberal arts 的誤讀。

一言以蔽之,liberal arts 在英文中的含義遠不止“文科”或“人文學科”這么簡單。相反,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一概念的內涵愈發豐富,若人云亦云地將其譯為“文科”或“人文學科”,無異于縮小、扭曲了原文的含義。

二、翻譯中的詞匯空缺與應對策略

遍查英文詞典,liberal 一詞與“文科”或“人文學科”并無直接關聯?!杜=蚋唠A英漢雙解詞典》對liberal 的解釋如下:

tolerant and open-minded;free from prejudice寬容忍耐的;心胸寬闊的,無偏見的;

giving or given generously 慷慨的,大方的;

(of education)concerned chiefly with broadening the mind,not simply with technical or professional training(指教育)擴展心智的,德育的(不單純作職業或技術的訓練)(霍恩比 2018)。

上述解釋可看作是literal arts 的培養目標,即通過對學生進行一系列arts 的教育,使他們成為liberal 的人,若直接翻譯成“文科”,則過于牽強。最早將liberal arts 譯為“文科”“人文學科”的譯者或已不可考,大膽假設一下,此譯者是否將liberal 視為literature(文學)的形容詞形式加以處理,之后漸漸成為一種似乎約定俗成的譯法被各方采納?

本文所討論的問題其實質是一個翻譯過程中詞匯空缺與應對策略的問題。在翻譯過程中,在源語言與譯入語之間常常缺乏彼此對應的詞?!安煌幕澜绲娜藗冇兄煌乃季S方式和價值觀念,有著不同的對現實世界的觀察方式,因而也就使得自己的語言在形成發展過程中表現出獨特的風貌和特征?!保–urtius 1948)

(一)詞匯空缺的具體表現

詞匯空缺具體表現在譯者于譯入語資源中難以找到一個已有的且恰當的詞匯對譯源語言中的詞匯。詞匯空缺具體體現為兩種形式:

第一,部分空缺,即源語言和譯入語兩種語言中雖然能夠找到指示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匯,但是二者之間缺乏共同的文化內涵。比如:中文的“紅色”與英文的red 的指示意義完全相同,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卻截然不同,“紅色”在中國文化中象征富貴、吉祥,近世以降,又多了一層進步、革命的積極文化內涵,而英文中的red 象征血腥和殺戮,若翻譯要求僅僅停留在指示意義層面的轉換,二者對譯則完全沒有問題;若源語言中的用詞另有文化層面的含義,則簡單的對譯自然無法呈現出源語言的所有信息。

第二,完全空缺,即源語言和譯入語兩種語言中完全找不到指示意義與文化意義完全相同的詞匯。文章開篇部分提到的liberal arts 即屬此類。如前文所述,liberal arts 與中文的“文科”“人文學科”存在指示意義與文化意義的雙重差異,若將二者簡單對譯,容易造成譯文讀者在理解上的偏差。

(二)詞匯空缺現象產生的原因

中西方任何語言都具有人文屬性,其差異主要在于人文屬性的具體內涵和表現形式。人類生活在復雜多樣的世界中,人類的思維活動依托語言這一載體得以發展,主客觀世界的繁雜與多樣決定了組成語言的詞匯必然繁雜與多樣。中英兩種語言在不同的地理人文環境中產生、發展、成熟,形成了兩種語言各自的特性與思維脈絡。在翻譯時,源語言的某些表達在目的語中沒有現成的表達與之對應,以致形成了文化空缺。

同樣以文章開篇所談liberal arts 為例,此概念誕生于古希臘特有的人文背景環境下,巴爾干半島多山地,海上交通便利,古希臘境內各城邦林立,各城邦間經濟文化交流頻繁,思想文化交流豐富多彩。特定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孕育了自由探求的精神,興起了古希臘哲學,成為西方哲學的開端。如前所述,歷經古希臘、古羅馬、文藝復興直至近世之經年累月的豐富與完善,liberal arts 已成為西方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發展歷程與中文的“文科”“人文學科”發展的歷史背景迥異,自然雙方背后的文化脈絡、文化內涵必然有所區別,這完全合乎邏輯。

(三)應對詞匯空缺的翻譯策略

在文化空缺下,造成源語言與譯入語讀者認知偏差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語言符號;二是文化差異。對于譯者而言,克服語言符號的差異難度較小,隨著外語語言學習的不斷深入,解決語言符號差異這一問題不是難事。但是,源語言讀者和譯入語讀者的文化差別是先天存在的,譯者只有在充分了解相關文化差異的前提下,才能在翻譯過程中成功彌合文化差異,降低譯入語讀者接受譯入語的成本。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翻譯的目的。

1.音譯法

音譯法(transliteration)是一種以音代義的翻譯方法。在翻譯過程中,以音位為單位,保留源語言的發音,以實現原文主要語言功能的翻譯手法。音譯法又分為兩種,直接音譯和音譯加注。比如:sofa 譯成“沙發”,即為直接音譯;“糖葫蘆”譯為tanghulu,a sugar-coated fruit on the stick,即為音譯加注。通過音譯法,利用譯入語已有的文字資源,為源語言創造全新的對譯詞。

2.直譯法

直譯法(literal translation),即在不違背譯入語語言規范,且不會引起譯入語讀者錯誤理解的前提下,可以借鑒源語言的詞匯,直接將源語言轉為譯入語,在更大程度上保留源語言的語言風格。比如:將“人類命運共同體”譯為a huma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將“科學發展觀”譯為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采用直譯法,除了保留源語言文化信息外,還為譯入語創造了新的表現形式,豐富了譯入語的表現手段。

3.意譯法

意譯法(free translation),即在翻譯過程中完全遵循譯入語的表達規范而不考慮源語言的表達形式,同時譯入語忠實于源語言實際信息的翻譯方法。意譯法的最大好處在于對譯入語讀者而言,極大地降低了接受門檻,方便他們理解和接受目的語。

針對liberal arts 的翻譯,譯者應在厘清該短語來源與實際含義的基礎上,采用意譯法加以處理。目前最好的譯文應是“通識教育”或“博雅教育”。中文讀者一看便知,“通”“博”二字表明該術語涉及的學科領域極為廣泛;“雅”既可指所學內容之“雅”,亦可指對學生這一培養對象的良好期待。

三、結論

根據奈達(Nida)功能對等理論,所謂翻譯,指在譯語中用最貼切、最自然的對等語再現源語的信息,首先達到詞義對等,其次達到文體對等。在翻譯實踐中,如果脫離具體的人文背景,按字面意思機械完成原文與譯文的詞義轉換,就難免造成不了解原文文化背景的譯文讀者對原文意思產生誤讀。英文liberal arts 與中文“文科”或“人文學科”在語義上存在部分對等,譯者應視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處理。根據不同語境,可將該短語譯為“通識教育”“博雅教育”,乃至“文理教育”等。

猜你喜歡
源語言人文學科古希臘
“人文價值再思考與中國的人文學科體系構建研究”專題研討會
璀璨的古希臘藝術
林巍《知識與智慧》英譯分析
第五回 熱愛“實用而宏大”的古希臘人
淺析日語口譯譯員素質
別再這樣為人文學科辯護了
古希臘人眼中的世界
跨文化視角下對具有修辭手法諺語英譯漢的研究
關于導演古希臘戲劇的思考
人文學科文化及其影響大學生發展能力的基本理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