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課標的小學英語命題策略探討

2024-03-12 06:05黃小燕
關鍵詞:學科育人新課標小學英語

黃小燕

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為小學英語試題命制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方向?;诰唧w試題案例的分析,探討基于新課標的命題策略:聚焦學科育人,豐富試題的選材與任務;強化語篇意識,關注結構化理解與表達能力;凸顯思維進階,合理設置測評任務層級;強調問題情境創設,指向發展問題解決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新課標;命題策略;學科育人;核心素養

課程標準作為指導學科教學的綱領性文件,在教育考試與評價領域扮演著“指揮棒”的角色。 ?[1]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為小學英語試題命制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方向,英語測評實踐需要形成與之相適應的命題策略,以此反撥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有效促進新課標要求的落地和轉化。筆者結合命題實踐經驗及反思,探討基于新課標的命題策略。

一、聚焦學科育人,豐富試題的選材與任務

新課標進一步明確了基礎教育英語課程的性質內涵,突出了英語課程的人文性特征,既強調英語課程為學生終身學習、未來發展奠基的價值,同時也從國家、民族發展的角度,強調英語課程在培育學生國家認同、民族情懷、文化自信、國際視野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2] 。因此,試題命制可以從選材和任務設計兩方面,將以上育人元素融入試題。

(一)選材:關注主題的廣泛性、時代性和本土性

課程內容六要素中的“主題”具有鮮明的育人導向,為語言學習和學科育人提供了選材范圍。 ?[3] 命題者有必要選擇與教材主題或內容相關聯、語言難度相當的時事類素材,尤其是融合中華文化元素的素材,對其加以改編,以拓寬學生視野、培植國家情懷。如下面的試題:

讀下面的對話,選用圖1提供的句子補全對話,將所選句子前的序號填寫在橫線上。

Wang Bing: ?Hi, Nancy. Do you know Taikonauts?

Nancy: ?Taikonauts? What do they mean?

Wang Bing: ?They mean ?taikong ?and ?astro nauts. ?(1)

Nancy: ?Sounds great. Can you tell me more?

Wang Bing: ?Sure. Look! Hes ?Nie Haisheng . ?(2)

Nancy: ???(3)

Wang Bing: ?Shes ?Liu Yang . ??(4) ?. Now She flies to space again.

Nancy: ?Shes great! And all the taikonauts are great.

Wang Bing: ?Yes. Im so proud of them. ??(5)

A. She flew to space ten years ago.

B. They are astronauts from the PRC.

C. He flew the Shenzhou12 spaceship.

D. I want to be a Taikonaut in the future.

E. Whos the first Chinese woman to space?

該試題屬于“人與社會”的主題范疇,關涉“社會服務與人際溝通”主題群中的子主題“常見職業與人們的生活”,“歷史、社會與文化”主題群中的子主題“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物及其事跡”;與“人與自然”主題范疇中“宇宙探索”主題群下的子主題“地球與宇宙探索”密切相關。命題者在選材上注重多主題融合,拓寬了教材對“astraunout”這一職業的描述,豐富了學生對職業的認識和想象;圍繞“taikonauts”這一被牛津詞典收錄的意為“中國航天員”的單詞進行對話改編和任務設計,引導學生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日新月異,弘揚了中國宇航員的榜樣精神,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索宇宙的熱情,凸顯了育人導向。

(二)任務:關注價值引領與學科能力的融合

試題任務是助力學生逐步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重要憑借。在試題任務的設計上,命題者不僅要關注試題能否檢測學生的學科能力,更要關注學生在運用理解性、表達性技能完成試題任務過程中價值觀念的形成和品格的塑造。如下面的試題:

口語表達:良好的習慣能讓我們保持健康。請你根據思維導圖(見圖2)和句型,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列舉一到兩條自己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以“How to keep healthy?” 為話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句型:It is important to keep healthy. But how. . . If you have good habits, you can have a healthy life.

要求:要點完整,條理清晰,語句通順;語音語調正確;表達流利。不少于6句話。

該試題設計了與“看”“說”相關的任務,關聯“生活與學習”主題群中的子主題“飲食與健康”。其中的任務依托提示,考查學生能否圍繞主題、根據提供的支架,運用所學語言準確、連貫地描述現象、表達觀點,并能認識到什么樣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進而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要完成這些任務,學生不僅要調動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還需基于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判斷反思自身的生活或飲食習慣,并嘗試提出改進措施,凸顯了價值引領與學科能力的融合。

二、強化語篇意識,凸顯結構化理解與表達能力

新課標構建了以主題為統領、以語篇為依托的相互關聯、循序漸進的課程內容結構系統,有效聯結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語篇是語言測評的重要載體,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面對的也是各種類型的語篇。英語試題的命制應強化語篇意識,凸顯學生的結構化理解和表達能力。

(一)豐富語篇類型,重視結構化理解

命題中的語篇類型不應局限于教材中常見的故事類、描述類等連續性文本,而應立足新課標對于語篇類型的描述,逐漸增加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包含圖像元素等的非連續性文本,以及網頁、電子郵件、社交媒體信息等新媒體語篇類型,為學生接觸真實社會中多元的語篇形式提供機會

,引導其以結構化的視角來認知和探索世界。如下面的兩道試題:

1.請根據調查數據圖(見圖3)選擇正確答案或作出回答:

(1)What is the circle chart ???about ?

A. Mayas friends.

B. Mayas subjects.

C. Mayas day.

(2)What takes her the most time?

A. Eating and bathing.

B. Playing with friends.

C. Sleeping.

(3)What do you think of Mayas day?

2.Chip的手機上收到了下面幾條短信(見圖4),請根據短信內容,回答問題。

138× × × ×6790

Susan

Hey, Chip, Im going to have a party this weekend. Would you like to come and join us?

130× × × ×2112

Chip, this is Vicky.Call me, please.

130× × × ×2112

Wilf

Chip, buy some fruit on your way home. Thanks.

(1)Who is going to have a party this weekend?

(2)Is Vicky going to call Chip?

(3)What is Chip going to do on the way home?

第1題采用數據、圖示語篇來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學生需觀察餅狀圖所呈現的調查項目和數據分布情況,概括調查主題、分析調查數據,并能基于數據得出結論。這是真實生活中社會調查的常用語言形式,也是結構化理解的方式之一。

第2題則采用了短信形式的語篇,不僅需要學生理解短信的主要內容,還需基于短信的呈現樣式來確定信息的發送方和收取方,才能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這兩種語篇類型對學生來說既陌生(學習場景)又熟悉(生活場景);既需要學生勾連已有的生活經驗, 又需要其解鎖閱讀新技能;既檢測了學生“看”和“讀”的能力,又強調了語言學習中學以致用的重要性。

(二)關注語篇知識,重視語義銜接

語篇知識是新課標中出現的語言知識類別。新課標對語篇知識作出了清晰的定義和分類,其中的語義銜接和圖文關系是以往理解性技能測評中常見的內容。

基于新課標的小學英語命題,要有意識地將與語篇知識緊密相關的要素、結構、段落、主題句等內容納入考查。在表達性技能測評中,要關注表達內容和語言的準確性,也要強化句與句、段與段語義的銜接,以考查學生的結構化思維及連貫表達、有邏輯表達的能力。下面的試題就強調對語篇知識的關注:

One day, Chip and Wilf went home. They saw a key on the table. It began to glow(閃閃發光). It took Chip and Wilf into a magic adventure(歷險).

They came to Africa(非洲). Chip and Wilf looked around. “Look, deer(鹿)!” said Wilf. Chip saw a lorry(卡車) by a tree. Two men got out and began to ??creep ??up to the deer. “Oh no!” said Wilf. “They are ???going ?to catch a deer.” “We must stop them,” said Chip. The boys ran to the ?lorry . Chip pressed(按) the horn(喇叭). “Beeeeeeeep! Beeeeeeeep!” The deer looked up and ran away. The men were afraid and ran back to the lorry. But they couldnt start(發動) the lorry. Suddenly(突然), some rangers(護林人) came. The men jumped out of the lorry and ran away. “Thank you,” a ranger said to Chip. “You saved the deer.”

The magic key began to glow. It was time to go back. It was an exciting adventure. “Why wouldnt the lorry start?” asked Wilf. “Ha! I took the key!” said Chip.

What is the best title(標題) of the story?

A. Protect the animals

B. An exciting adventure

C. Chip and Wilf

該試題考查學生概括信息的能力。B為正確選項,但A、C兩個選項也包含文本中的某些元素,具有較大的干擾性。教師可引導學生關注首尾段重復出現的 “a magic adventure”和“an exciting adventure”,以此形成“主題詞”或“主題句”銜接呼應的概念;也可以引導學生基于不同標題,回顧教材中相應的語篇,比對說明、議論、敘述等不同語篇類型的銜接特征,以作出正確判斷。在測試中設置這樣的題目也能檢測日常教學中教師是否重視對語篇知識中句、段、篇銜接的分析。

(三)基于語篇情境,凸顯語用能力

語言測試不能孤立地考查語音、詞匯、語法等,而應考查語言知識在具體應用情境中的綜合運用 ?[4] ,幫助學生在特定語境中準確理解他人和得體表達自己,提升有效運用英語的能力和靈活應變的能力 ?[5] ?!熬唧w應用情境”的基本載體就是語篇。因此,對語言知識的測評應該基于語篇情境,從單純的知識點轉向對具體情境中語言知識的正確理解和準確運用能力的考查。如下面的試題:

今天是Yang Ling的生日。閱讀對話并選擇正確答案(有一項為多余)。

A. the red cap

B. too big

C. want new shoes

D. Have a try

E. make a wish

F. Try it

Grandma: ?Happy birthday, Lingling. Look, ??41 ??is for you.

Yang Ling: ?Thank you, Grandma. I like red.

Aunt: ?Lingling, the new dress is for you. ??42 ?!

Yang Ling: ?OK . . . Its nice, but ??43 ??for me.

Aunt: ?Oh, I will change(換) it for a smaller one.

Yang Ling: ?Thanks, Aunt.

Father: ?Lingling, here is the birthday cake. You can ??44 ??now.

Yang Ling: ?I ??45 ??for my new dress, and a new Tshirt for my new cap.

All: ?Hahaha . . .

該試題主要考查學生在具體語境中對于所學詞組的運用情況。其中42題涉及對“have a try”和“try it”差異的辨析。如果按中文意思理解,兩者都表示“試一下”。但如果學生能回顧這兩個詞匯在教材語篇中出現的情境,就能發現兩者交際意義的不同?!癏ave a try”在教材語篇中出現時的意思是鼓勵不會打籃球的伙伴嘗試一下籃球運動,“try it”則主要用于試穿衣服,這與本題的語境匹配,所以正確答案應為F。語言測評中基于語篇情境對語言知識展開考查,可提示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充分利用語篇情境,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語言知識的意義和運用場景,做到意義、形式和運用三者的真正統一。

三、凸顯思維進階,合理設置測評任務層級

英語教學和測評要體現“人的思維個性特征”,要反映“學生在理解、分析、比較、推斷、批判、評價、創造等方面的層次和水平” ?[6] 。新課標中語言技能之理解性技能一級水平就多次出現“推測”“推斷”“梳理”等關鍵詞,體現了新課標對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視。命題者在設計任務時應對標新課標中思維品質、語言技能和學業質量的標準和要求,兼顧“觀察與辨析”“歸納與推理”“批判與創新”思維表現層級,開發相應的試題與任務,合理設置任務種類與難度的分布和分層,提升試題的思維含量。如此,所命制試題不僅能提示學生看到題目后迅速從記憶深處或者語篇當中找到知識性信息,還能激勵他們整合已知和新知,通過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和分析評價,形成最后的結果性、結論性的知識或答案。下面是相關試題:

閱讀短文,完成任務。

Pan: ?Learning to cook is fun. If we can cooking a yummy meal for our family and friends, we will be happy and proud. ???Kitchen ?can also be a good place for family communication(交流).

Xie: ?We dont need to learn to cook. In the future, robots can help us with a lot of things. Sometimes cooking is ??????for us. We may get hurt. We are often too busy and we dont have enough time to cook.

Li: ?We should learn to cook. we can learn about our food culture. And if we can cook, we can help our parents with housework.

任務一:閱讀短文,選擇正確答案

1.Who thinks we dont need to learn to cook?

A. Pan. ??B. Xie. ??C. Li.

2.Sometimes cooking is ??????for us. What is the missing word?

A. happy ?B. tiring ??C. dangerous

3.What are the students talking about?

A. How to cook

B. How to learn to cook

C. Whether(是否) to learn to cook

任務二:閱讀短文,用文章中的關鍵詞,闡釋“Need to learn to cook”和“Not need to learn to cook”的理由。

任務三:結合自己生活,回答以下問題。

Do you think it is important to learn to cook? Why or why not?

該試題涉及的任務涵蓋了對學生信息檢索、推理、概括、梳理和評價能力的檢測,指向閱讀策略、思維能力及價值觀的逐步發展。任務一需要學生理解文中的具體信息,并根據上下文作出合理推理、理解全文的主旨要義,凸顯檢索思維、概括思維、推理思維等。任務二需要學生以提取關鍵詞的方式梳理、提煉不同觀點及其依據,感受表達個人觀點必須有理有據,凸顯概括思維、推理思維、批判性思維等。任務三則要求學生將語篇主題遷移應用到自己的生活場景,建構觀點并用理據來支撐,凸顯概括思維、批判性思維等。

四、強調問題情境創設,指向發展問題解決能力

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英語學業質量測評應在真實情境中,全面考查學生在解決真實問題、完成真實任務的過程中體現出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7]

高效度的命題強調問題情境的創設,借此考查學生在特定問題情境中運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表現。問題情境既是語言學習活動的重要載體,也是檢測學生語言水平的重要依托。 ?[8] 強調問題情境的試題通常給出一個具體交際情境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提示學生根據情境的要求,獲取并處理信息,解決具體的問題。

這一命題思路能夠促使測評真正服務于現實的學習生活體驗與創造的需要,回應運用多學科知識、技能、思想協同解決問題,提升綜合素養的發展需要。如下面的試題:

任務一:讀一讀,依據對話和菜單(如 ??圖5 ),想一想Connor和James都點了哪些食物呢?完成下頁表1。

Mum gives Connor and James fifty yuan for their lunch at the snack bar. They are ordering food now.

Connor: ?What would you like, James? Would you like some noodles?

James: ?Yes, I like noodles.

Connor: ?Anything else?

James: ?Id like some beef(牛肉) and juice. What about you?

Connor: ?Id like some fish, rice and milk.

任務二:選一選,Connor到底會說什么呢?

James: ?Can we have some salad?

Connor: ?Um . . . ???????(A. OK. B. Sorry.)

任務3:寫一寫,兩位小朋友這次會怎么點餐呢?(6句左右)

Connor: ?Look, charity sale!

James: ?Can we save(節?。?10 yuan for it?

Connor: ?OK. So lets make a new order(點餐). What would you like, James?

James: ?. . .

該試題涉及的3個問題情境與學生日常點餐情境相關,任務設置有梯度。與任務2和任務3關聯的問題情境需要學生基于任務1所梳理的有效信息,分析和解決“50元能否足夠支付他們要點的所有食物(包括沙拉)?”“捐掉10元以后,他們如何重新協商、計算,以完成點餐?”兩個問題。 該問題情境和任務都具有真實性,接近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需要完成的任務,能使學生積極聯結生活經驗和已有認知,自主解決問題。任務3關聯的問題情境指向開放性寫作,要求學生不僅要根據已知信息完成寫作,更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情感態度來思考、想象和創造。學生答題的過程就是不斷提升解決問題能力和涵育品格的過程。

在具體的命題實踐中,廣大命題者要堅持立德樹人,突出素養立意,注重命題理念和命題技術的更新和發展,將測試的過程轉變為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實踐、自我反思和品格提升的過程,同時助力教師科學評估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情況,為教學改進提供科學數據和有向指導。

參考文獻:

[1] 趙連杰. 高考英語如何“依標命題”? [J].基礎教育課程,2023(8):32 38.

[2] 徐飛,張冬梅.《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傳承與創新發展[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2(12):1 6.

[3] ?王薔,孫萬磊,李雪如.從外語教學走向外語教育: 新時代中小學英語課程體系的建構——《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2(10):1 8.

[4] 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強化關鍵能力考查 引導學生全面發展——2023年高考英語全國卷試題評析[J].中國考試,2023(7):22 26.

[5][6][7]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23,5,59.

[8] 程曉堂.基于問題情境的英語考試命題理念與技術[J].中國考試, 2018(12):1 8.

猜你喜歡
學科育人新課標小學英語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關于協同推進各類課程與思政理論課同向同行、學科育人的思考
以審美的方式教學歷史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小學數學學科育人探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