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產業視野下老年語言康復產品和服務供需現狀與供給對策研究

2024-03-12 02:39汪夢堯
關鍵詞:語言障礙言語聽力

李 艷,汪夢堯

1.首都師范大學 文學院,北京 100089;2.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黨政辦公室,內蒙古 赤峰 024005

2021 年11 月30 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語言產業規劃研究”。語言康復行業是語言產業的九個業態之一,無疑也面臨著科學規劃的問題。與其他語言行業有所不同的是,語言康復行業是一個重點服務特殊人群的行業,既提供“語言福利”性質的“語言產品”,又生產、銷售“語言商品”,這也決定了其較為復雜的行業性質。語言康復行業科學規劃關系到語言弱勢人群的平等發展和社會的整體進步,需要兼顧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并且要認識到經濟價值的創造與提升對于實現社會價值的重要性。

語言康復行業規劃,首先要對患有語言障礙的群體進行分類,在做好供需現狀研究的基礎上,著眼于切實提高供給效能,制定行業規劃。如果以患者的年齡段為標準來進行群體劃分,兒童群體和老年群體是兩個重點人群。從現有研究來看,患有語言障礙的老年群體的被關注度相對較弱。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呈進一步深化趨勢,截至2020 年11 月1 日,60 歲及以上人口達2.64 億,占總人口的18.7%,其中65 歲及以上人口達1.9億,占總人口的13.5%[1]。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老齡化國家的標準為60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0%,或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7%。有學者預測,中國老年人口規模到2050 年將達到約4.80 億[2],預計占中國總人口的30%、全球老年人口的20%以上[3]。

老年人是罹患語言障礙的高風險群體,在年齡增長的過程中,衰老和疾病可能直接或間接導致語言功能障礙?;镜恼Z言交流能力,是老年人實現正常的人際互動、保持穩定的身心狀態的必要條件,為患有語言障礙的老人提供有效的康復服務,直接關系到老年人的語言權利以及生活品質。2016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強調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并強調要做好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工作。提高老年人群聽力語言健康水平,保障這一特殊群體的健康語言生活,是實現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和必然要求。本文旨在通過對老年群體語言康復需求與供給現狀的研究,為優化供給提供對策建議,進一步推動語言康復行業的發展。

一、問題的提出

老年語言康復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包括語言障礙、語言康復、語言康復行業等。語言障礙又稱言語障礙或言語異常,通常是指語言的表達、理解以及交流過程中出現的障礙。語言障礙可細分為語言語障、言語語障、交流語障,其中,語言語障患者通常在使用語言符號進行系統表達時會出現問題,如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表達困難便屬于語言語障;言語語障體現在說和聽兩方面,患者通常有構音、發聲等障礙,老年人因聽力損失導致的聽說問題屬于言語語障;交流語障患者在交際時會出現無法調用場景標記信息、無法進行人際關系識別等問題,從而導致交流困難。本文將對以上語言障礙類型進行統一分析。從原因來看,老年語言障礙可以分為因衰老所致和因疾病所致的語言障礙,其中,后者又可分為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所導致的語言障礙。因衰老導致的語言障礙,包括老年性聽力損失所致的語言障礙、認知功能衰退所致的語言障礙;因生理疾病導致的語言障礙,包括腦卒中、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所致的語言障礙;因心理疾病導致的語言障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疾病會引發一系列心理癥狀,如伴隨著感知力降低、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睡眠協調能力下降等變化的出現,老年人容易產生孤獨、失落、焦慮、抑郁、易怒等心理癥狀,這些心理癥狀容易導致老年人言語行為出現異常。

語言康復是一種醫療服務,也是一種語言服務,是為語言障礙患者提供語言康復產品和服務的行為或過程,可細分為語言康復軟件服務和硬件產品。軟件服務主要包括針對語言障礙問題所進行的診斷、治療、研究等類型的服務,是語言康復的核心內容;硬件產品主要是指語言障礙診療、康復所需的硬件設備的設計、生產、銷售等,屬于語言康復的相關內容。語言康復產品與服務具有一定程度的“語言福利”性質,關系到語言弱勢人群的平等發展和社會的整體進步[4]。語言康復研究作為一個交叉學科,是以醫學、語言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為支撐的,例如,構音、詞匯、語法、會話訓練以及語言理解能力評估等,都需結合漢語或其他特定語言的特點來進行方案設計。老年語言康復旨在為有語言障礙的老年人提供語言診療、康復服務,以提升其語言溝通能力,增強其人際交往和社會參與能力,提高其生活質量。

當前,圍繞語言康復行業,學界已有不少研究成果。首先,在研究領域分布方面,國外關于“語言障礙”“言語治療”的研究多來自神經病學、眼科與耳鼻咽喉科、臨床醫學領域,其中,90%的研究主要是探討具體治療方法,有少量研究關注腦卒中后失語等老年語言障礙問題,但明確探討老年群體語言康復供需問題的研究還少有見到。國內關于老年語言康復問題的研究大致可分為醫學視角的研究、語言學視角的研究以及跨學科研究,其中,醫學視角的研究分布于臨床醫學、神經病學、康復醫學、精神病學等領域,與國外研究領域的分布存在較大共性;語言學視角與跨學科視角的相關研究為本文研究提供了參考,尤其是其中跨學科視角的研究已具體涉及語言康復行業、語言康復產品,如《基于語言服務視角的語言康復行業狀況及對策研究》認為特殊老年人群語言服務需求主要集中在語言障礙診療與康復等方面,該群體對語言產品的消費主要用于語言能力的(再)獲得與提升[2]49。

其次,在研究內容關涉方面,主要包括對供給主體、技術運用、目標受眾等相關問題的研究。關于供給主體的研究,國外有學者對語言康復供給者的教育質量狀況以及如何實現質量提升進行了研究[5];目前,國內對語言康復服務供給方的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或崗后教育培訓質量進行系統分析的研究尚不多見,少量研究對語言康復(治療)服務供給者的數量及教育質量有所提及,如開展相關專業建設的院校數量、課程設置、人才就業方向、供給者數量及專業技術水平等[6]。關于技術運用的研究,國外有學者圍繞有效運用新技術、提升語言康復產品效能所進行的研究包括對利用語音輔助技術開展語言康復工作現狀的調研、對用于語言康復治療的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應用程序的質量評估、對音視頻反饋融合振動反饋的多模態人機交互系統等面向老年患者的言語治療設備技術更新問題的研究等[7];還有的研究探討了當前在言語治療師數量不足、語言康復服務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運用遠程言語治療技術的意義[8]。相對來說,國內關于語言康復產品或康復設備技術升級、效果評估的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入。關于目標受眾的研究,國內學者的相關研究多涉及對老年人言語交際障礙方面的實證研究以及對做好老年語言康復需求研究、合理規劃老年語言康復產品供給的建議等方面,如有學者認為伴隨中國老齡化進程加快,每個家庭都可能成為語言康復服務的潛在需求方,語言康復服務的有效供給與供需平衡將直接關系到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2];還有學者建議關注老年人語言服務與產品的多方面需求,基于需求研發適老化語言產品,改變當前中國老年語言康復市場供需失衡的狀況[9]。

整體來看,目前國內相關研究多來自醫學領域,以語言學及其他學科領域為視角的研究不多;大多研究都聚焦關注兒童群體,以老年語言障礙患者為專門研究對象的較少;在研究中主要圍繞語言治療的具體方法進行探討,從語言康復產品供需角度進行研究的成果有待進一步豐富。對市場需求進行細分研究,是實現有效供給的前提,本文聚焦于老年語言障礙患者群體,從對語言障礙誘因的分類梳理入手,探討不同類型患者的康復需求及其供給狀況,在此基礎上進行對策思考,對于解決當前老年語言康復產品供給中存在的問題,使患有語言障礙的老年人能夠共享和諧語言生活,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二、老年語言康復產品和服務的供需分析

(一)需求分析

老年人在增齡過程中,由于衰老、生理和心理疾病等因素,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問題,相應產生對于語言障礙評定、診療、康復等方面的需求。

1.因衰老導致的語言障礙問題及相應語言康復需求

與衰老相關的語言障礙誘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伴隨年齡增長,老年人聽覺系統衰老導致言語識別功能衰退,臨床表現除聽力下降、耳鳴外,還會出現言語識別困難、言語理解困難、言語交往困難和語音退化。這部分老年人的語言康復需求主要是克服聽力障礙,以提高言語理解和語言交流能力,包括語言障礙診斷治療、助聽器驗配、人工耳蝸植入、語言康復訓練等。目前,尚無可直接用于治療老年聽力障礙的有效藥物或療法,臨床上多借助具有擴張內耳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的藥物,結合針灸、中藥治療、西藥治療來預防和治療老年聽力障礙。對于藥物治療無效的中度和重度老年聽力障礙,則需采用人工聽覺技術,如助聽器驗配、人工耳蝸植入,同時利用康復設備進行聽力語言康復訓練,對這部分老年聽障者而言,助聽器等助聽設備可以說是首要需求,在助聽裝置的輔助下,才可進行言語聽覺康復訓練。

另一方面,伴隨年齡增長,老年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衰退。按衰退程度進行分類,可分為認知功能衰退、輕度認知障礙和癡呆。認知功能衰退同語言蝕失一樣,屬于正常生理現象,但是,其中部分老年人會逐漸發展為阿爾茨海默病。輕度認知障礙是處于正常認知衰退和癡呆之間的一種狀態,這部分老年人的認知功能衰退具體體現在記憶、執行、計算、語言、視空間結構等功能上。出現癡呆狀況的老年人除了認知功能障礙,還會在語言障礙、視空間功能障礙、精神或人格障礙中,出現至少一項障礙。出現認知功能衰退的老年人在語言能力保持、延緩語言能力退化方面存在訴求。輕度認知障礙和癡呆老人伴隨個體語言能力的下降,面臨著找詞困難,閱讀、書寫、理解能力下降,以及言語失用等語言障礙,可能伴發失語癥和構音障礙,需要接受語言障礙評定服務、康復訓練服務及輔助治療服務(如藥物治療),同時,也對語言障礙診治儀等硬件設備產生需求。

2.因生理疾病導致的語言障礙問題及相應語言康復需求

腦卒中、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都可能導致語言障礙。其中,腦卒中在導致失語癥的諸多原因中占首位。因不同疾病導致的語言障礙在癥狀上有較為明顯的區別,腦卒中作為單病種致殘率最高的疾病,可導致運動障礙、認知障礙、語言障礙、精神或心理障礙等,語言障礙主要為失語癥和構音障礙,由于語言功能受損或喪失,與言語相關的肌肉麻痹、肌力弱、運動功能失調,出現發音、言語表達、閱讀、理解和書寫等障礙。中國的腦卒中現患人數居世界首位,根據2019 年“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和干預項目”數據,中國40 歲及以上人群現患和曾患卒中的人數約為1 704 萬人,且人數呈上升趨勢[10]。

阿爾茨海默病病程緩慢,以認知障礙為臨床特征,因記憶障礙導致失語、失算、失用、失認等臨床表現,除認知障礙引起的語言功能受限外,患者還會因大腦皮層和皮層下語言網絡結構受損而出現語言障礙。在該疾病早期階段,患者面臨找詞困難、言語、理解、書寫等能力輕度受損;中期,口語量明顯減少,語義方面出現進行性受損;晚期,聽、說、讀、寫等能力嚴重受損,其中,書寫能力徹底喪失,語義障礙嚴重,出現口吃和構音障礙,并最終導致緘默。目前中國60 歲及以上人群癡呆患者約1 507 萬人,其中阿爾茨海默病患者983 萬人。并且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率還在不斷上升,65 歲以上為5%~6%,70 歲達到10%,90 歲可達48%[11]。

帕金森病發病率僅次于阿爾茨海默病,病程中常伴有語言障礙,主要體現在自發言語、構音、復述、命名、閱讀、書寫等方面,且常與吞咽障礙伴隨發生,因構音障礙導致發聲吃力且不協調、語言表達含糊等也是常見癥狀。目前,中國約有300 萬名帕金森病患者,是帕金森病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12]。

因以上生理疾病導致語言障礙的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語言康復需求,具體包括語言障礙評定、語言康復訓練及相關治療等。在語言障礙評定方面,針對腦卒中患者的評定多依據失語癥和構音障礙的評估方法,如漢語標準失語癥檢查法、漢語失語癥成套測驗、構音障礙評定法等[13]。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語言障礙評定會根據不同病程,輕中度期依據簡易智能精神狀態量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阿爾茨海默病評定量表認知分表—語言部分等;中重度時期采用嚴重損害量表、功能性語言交流量表等,此外,也會借助失語癥評估方法進行評定。針對帕金森病患者的語言障礙評定,目前國內外尚無統一的模式,國內主要依據構音障礙評定法、嗓音障礙指數提問式量表、聽感知評估量表,并利用動態喉鏡、電聲門圖、喉肌電圖對老人的喉功能及發聲時的呼吸生理等加以評估。

在語言康復訓練方面,針對腦卒中患者的發音障礙問題,會采用個性化的康復訓練,幫助患者恢復語言功能,也會使用腦激活劑類藥物進行間接治療。針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會通過言語訓練、認知訓練,改善患者受損的語言機能。帕金森病患者可接受常規言語治療和勵-協夫曼言語治療(LSVT)服務,其中,常規言語治療涉及發聲、音量、聲調、韻律、語速以及舌唇運動和呼吸控制;LSVT 主要針對嗓音異常問題,注重聲帶訓練,改善患者對發聲的感知能力。

3.因心理疾病導致的語言障礙問題及相應的語言康復需求

老年人的身體變化和心理發展變化緊密相關,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素質逐漸下降,面臨老年性疾病的威脅。部分老年人由于感知力降低、記憶力減退、意識性變差、反應遲鈍、睡眠協調能力下降等變化的出現,常表現出孤獨、失落、焦慮、抑郁、易怒等心理狀態,加之牽掛、懷舊、憂慮、多疑等心理,致使不同程度心理障礙的出現,繼而導致言語行為異常、語言交流困難。針對這部分老年人,在語言康復服務方面,需要早發現、早干預,通過及時的服務介入,預防語言能力的下降。

(二)供給分析

1.供給主體

當前,老年人語言康復服務供給主體包括醫院、養老機構、養老社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家庭。一是醫院。目前,醫院是老年語言康復服務的主要供給者。老年語言障礙在多數情況下屬于并發障礙,通常在神經內科、腦病科、康復科、耳鼻咽喉科、聽力語言康復科室接受評定、診療與康復服務。由于老年語言障礙病因機制復雜,言語或語言治療師通常會聯合其他專業人員組建語言康復治療小組,包括神經科、影像科、呼吸科的醫師等。

二是養老機構。中國養老機構已經呈現出向“醫養結合”發展的趨勢。如老年康復醫院設有聽力檢查室、言語吞咽功能評定室、認知功能評定室、老年聽力康復科、言語或語言治療室等,可滿足老人的差異化語言康復需求;人員方面,配備有康復醫師、言語治療師和護士;設備方面,配置有對言語及吞咽評定、治療??圃O備。此外,有的老年康復醫院還設置有心理評定室和康復室,預防或解決語障老人的心理障礙。

三是養老社區。養老社區融合了普通社區和養老機構的服務功能,可以為老人提供多元化的語言康復服務,同時,通過健康監測、健康講堂、文娛活動等方式為患有語言障礙的老人提供附加服務。

四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老年語言康復服務的重要支持系統,具有價格低廉、就醫快捷等優勢,部分老年人受經濟狀況和自身身心狀況的影響,在急性期病愈出院后,會優先選擇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語言康復。

五是家庭。家庭是老人接受語言康復的最小細胞單位,可有效提升語障老人的語言能力。語言功能的改善和交流能力的恢復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受醫療衛生資源和自身經濟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多數老人難以在醫院接受長期語言康復,從而選擇家庭語言康復。與醫院、機構、社區等供給主體相比,家庭語言康復具有經濟性、便利性和情感支持性,同時具有更強的個體針對性。

2.產品和服務類型

當前,針對老年語言康復已形成以老年語言障礙診療與康復訓練為核心的產品和服務體系。

一是語言障礙診療與康復產品。語言障礙診療與康復訓練以改善老年語障者的口語交流能力為主要目標,兼顧讀、寫等語言能力的恢復。整個康復流程需要康復醫師、言語或語言治療師、護理人員、物理治療師、作業治療師、心理治療師、營養師等多專業人員的參與,老年聽力言語障礙者還需接受聽力師、助聽器驗配師的服務。其中,康復醫師負責掌握患者各方面信息和病情發展,在保證臨床穩定和借助藥物治療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語言治療師負責患者語言功能的評估和語言康復訓練的實施;物理治療師幫助患者恢復語言交流所必需的姿勢控制力、體力耐力;作業治療師負責評估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并對其進行干預,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語言交流能力;護理人員負責督促老年語障者在不同康復階段持續使用習得的語言交流方法進行康復訓練;心理治療師對老年語障者的心理情況進行全過程監控,對焦慮、抑郁等狀況進行篩查、評估和干預,以防負面情緒為語言康復帶來阻礙;營養師保證患者在接受語言康復服務時營養充足,可維持足夠的體力進行康復訓練,并促進腦功能恢復。此外,老年聽損人士面臨著繼發語言障礙,首先需要依靠聽覺輔助裝置和聽覺訓練解決“聽”的問題,進而再通過言語聽覺康復訓練解決“說”的問題,因此,需要聽力師和言語治療師的聯合服務。

二是語言障礙診療與康復訓練的配套產品和服務。在為老年人提供語言障礙評定、診斷、治療、康復服務中需要一系列配套產品和服務。在語言障礙評定和診斷階段,目前可為語言障礙者進行語障評估并提供康復方案。近年來,國內專家研制出針對各民族語言及雙語患者的語障評測量表,如維吾爾語失語癥檢查法以及漢語—英語、漢語—日語、漢語—維吾爾語、普通話—粵語失語癥檢查法等,使各民族的雙語患者可以接受更具針對性的診斷服務。

在語言障礙治療和康復階段,目前所使用的計算機輔助設備有語言障礙治療儀、低頻肌電刺激治療儀和其他輔助技術或設備等。其中,語言障礙診治儀適用于綜合醫院的康復科、神經內科、耳鼻喉科、心理科、老年科,以及康復醫院、傷殘疾病醫院、養老機構、老年福利機構等;通常情況下,老年語言康復可借助語言障礙診治儀,其他語言康復設備如語言康復構音訓練系統、言語矯治訓練系統、早期語言評估和訓練系統等設備普遍適用于聽障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孤獨癥、腦癱等特殊人群,不適用于老年群體。電刺激治療儀、肌電生物反饋訓練儀等其他輔助技術/設備均可用于老年患者吞咽及言語功能康復。

與語言障礙康復密切相關的硬件設備還有助聽器、人工耳蝸、輔聽產品等聽覺康復相關設備。在社會經濟發展和老年人口增長等因素的影響下,國內助聽器生產廠家的數量持續增加、規模不斷擴大,助聽器市場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集群。對于助聽器佩戴效果不理想的老年聽障人士而言,人工耳蝸植入是一種相對有效的聽力重建方法。與助聽器、人工耳蝸等助聽設備相比,個人聲放大產品等輔聽設備具有無需驗配、價格低廉、易操控、可充電等特點,但由于此類輔聽產品難以根據個人聽力情況定制,使用副作用大,對老人健康頻段的殘余聽力可能會造成進一步損害,只可用作一般聽力輔助,不可替代臨床助聽器和人工耳蝸等專業設備。近年來,智能終端通信領域對輔聽設備表現出明顯興趣,基于真無線耳機(如AirPods)的輔聽市場備受關注,并呈現出向智能可穿戴設備發展的趨勢,真無線耳機的智能輔聽市場被認為必將成為一個重要的藍海市場。

三是與語言康復相關的其他語言產品。與語言康復相關的語言產品還包括語言技術產品、語言出版物及語言翻譯產品、語言會展產品等。當前,消除老年人、殘疾人的“數字鴻溝”問題逐漸成為各界共識,語言智能技術的發展可以幫助老年人跨越語言障礙。如科大訊飛輸入法為滿足老年人的輸入需求,推出“長輩模式”,使語音輸入不便的老年語障人士可選擇多功能手寫輸入。搜狗輸入法于2022 年1 月發布了“眼動輸入”無障礙方案,用戶借助內置眼球追蹤技術的眼控儀,通過眼球轉動和凝視,即可操作電腦完成輸入。此方案可有效解決部分老年人無法進行語音輸入或打字輸入的問題,滿足語障、肢障及其他老年群體的交流需求。語言智能技術還可為老年人提供多種智能陪伴產品。例如,存在輕度認知障礙的老人處于癡呆的前兆階段,需要借助具備干預功能的智能產品提升認知能力,控制病程發展。目前,我國已有養老機構和照護中心開始應用智能陪護機器人,為老人提供健康監測服務,并與其進行語言互動。但市場上專門針對老年人需求開發的智能服務機器人種類還很少,產品功能還較為簡單,還需進一步結合語言障礙老人的具體狀況,研發具有陪同進行康復訓練功能的機器人。

與老年語言康復相關的學術著作作為語言出版物的組成部分,反映了老年語言康復的研究成果,推動了相關理論研究和業務實踐的發展。近年來,與老年語言康復相關的著作有任虎林所著的《老年人語言蝕失期的語用能力研究》,顧曰國、黃立鶴所著的《老年語言學與多模態研究》,劉楚群所著的《老年人口語非流利現象研究》,潘玥所著的《系統功能語言學視域下中輕度阿爾茨海默病言語失調研究》,張陽普、宋振華所著的《腦卒中言語障礙中西醫結合康復指導》等。語言康復相關出版物除學術著作外,還包括一些普及讀物、培訓教材等。中外文語言康復出版物的互譯,又涉及語言翻譯產品與服務。

近年來,在語言會展上也出現眾多新技術和新產品。在2020 年第七屆中國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上,由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社組織的“聽力語言康復展”基于中國老年聽力語言康復市場的龐大需求,向養老機構、聽力語言康復機構、殘聯、民政及相關產品經銷商和代理商、社會組織、終端消費者等展示了最新的老年聽力語言康復產品,并舉辦了“聽力語言障礙康復技術與機構管理研討會”“老年聽力語言康復技術與服務論壇”等,旨在使各界更多地關注老年群體的聽力語言康復需求。中國(北京)國際語言文化博覽會至今已開辦三屆,同期舉辦了三屆中國語言康復論壇,在展會現場,“聲望聽力”作為語言康復領域的代表企業,以“科學驗配、精準服務”為主題設置展位,展示了聽力檢測設備、一站式聽力服務和最新的助聽器產品,并就聽力語言健康與康復進行了科普宣傳。

三、老年語言康復產品和服務供需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經研究發現,老年語言康復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尚不能滿足需求,主要體現在有供給能力的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缺口較大;與市場需求相匹配的資源建設、人才培養、新技術與新產品的研發有待跟進;對于語言障礙問題給個體、家庭、社會、國家帶來的影響認識不充分等。

(一)老年語言康復機構供給能力不足

專門的語言康復醫療機構、能夠提供語言康復服務的養老機構與社區數量有限。醫院、養老機構、養老社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之間的協同合作尚未形成,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性、系統性、延續性康復服務還尚不能實現。如有學者對長春市養老機構康復服務供給現狀的調查發現,在被調查的35 所養老機構中,只有5 所可提供語言康復服務、7 所可提供吞咽康復服務,但均未配備語言治療機、吞咽治療儀等康復設備[14];對天津市部分養老機構的調查顯示:截至2016 年初,配有語言治療設備的僅2家,占總比例的6.06%;在機構方認為影響其為老人提供語言康復服務的因素中,“專業水平不夠”和“人員不足”位居前兩位[15]。

(二)專業技術人員缺口較大

中國接受過專業培訓的語言治療師不足萬人,現有語言康復從業人員大部分是由康復醫師、物理治療師、作業治療師經過短期培訓轉入,缺乏系統的言語治療課程學習和訓練[16]。目前,全國開設語言康復相關專業的院校不足20 家,特別是面向老年人語言康復的人才培養在數量與質量上都亟待提升。同時,能力測評與資格認證的相關標準有待完善。

(三)新技術的運用與新產品的研發有待加強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運用于語言康復領域的大幕已經開啟,遠程診療與康復產品有助于緩解供需緊張狀況,不僅可以提升社區康復服務的能力,也可以便于患者居家康復,降低康復治療的成本。例如,由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任天令教授團隊研發的、可穿戴智能人工喉于2023 年11 月投入試用階段,該設備通過采集佩戴者喉部發聲的信號,將其轉換為語音并模擬佩戴者患病前的音色進行輸出,還原準確率超90%。當前,如何加快新產品的市場投放,并通過技術升級和成本控制,改變當前語言康復硬件設備價格高的狀況,使產品售價能夠降至一個合理的區間,是老年語言康復產品供給升級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對以上問題進行深層分析,其癥結主要在于對老年語言康復問題重要性的認識不充分:一是目前面向老年群體的語言康復產品研發與供給尚缺乏專門的政策引導和科學規劃。二是相關配套措施不到位,如老年人聽力障礙的篩查防治工作仍處于探索階段,預防及康復服務的可及性低。三是老年語言康復的相關科普工作開展不足,公眾對語言障礙的危害性認識不足,老年人自身也容易忽視增齡過程中產生的相關問題,將其視為一種“正?,F象”而聽之任之,甚至有許多老年患者在出現聽力問題后5~15 年才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耽誤了治療時機。四是對語言康復相關產品缺乏了解與信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患者對助聽器、人工耳蝸等產品的消費需求。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耳鼻咽喉科的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為例,老年患者僅占總植入人數的1.4%[17],老年語后聾患者對人工耳蝸的接受度不高,且年齡越大,越不愿接受植入手術,除產品價格和手術費用等因素外,或許還與對手術安全性和術后效果的擔憂有關。

四、老年語言康復產品和服務供給優化策略

(一)加強各供給主體之間的協同合作,優化老年語言康復產品和服務供給鏈

醫院、養老機構、社區、家庭等供給主體可為老人提供多類型的語言康復服務。但目前各主體的離散狀態不利于老年語言康復服務的質量提升和整體發展。因此,當務之急是基于各主體的服務特征,發掘醫院、社區、家庭等主體的可連接點,建立“三位一體”老年語言康復服務鏈(見圖1),解決醫院追訪服務不足、社區或家庭康復服務水平較低等問題。此服務鏈中,醫院具有在院康復、培訓社區、指導家庭的職能;社區具有開展集中康復和提供上門指導的職能;家庭具有營造語言環境和開展居家康復的職能,三個主體互動合作,為老年語障者提供延續性康復服務。

圖1 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老年語言康復服務鏈

前期醫院負責為老年語障者制定康復訓練計劃,依據計劃進行語言康復訓練;中期,醫院為社區服務人員和老年語障者家屬提供康復指導和操作培訓;后期,社區醫護人員和家屬共同制定家庭語言康復訓練計劃。社區可為不同類別語障老年語障者進行語言康復,為不便參加集體訓練的老年語障者提供上門指導服務;醫院保持電話或入戶隨訪,幫助社區醫護人員和老年語障者家屬解決遇到的問題。

醫院作為鏈條首端,承擔著重要的基礎性責任,即幫助老年語障者形成良好的訓練習慣、熟悉康復流程、提高其語言治療依從性,為后續的社區及家庭康復打好基礎;社區作為鏈條的中間環節,確保從院內到院外的語言康復服務不間斷,使語障老年語障者及其家屬得到醫院之外的康復服務和社會支持;家庭作為鏈條終端,提供積極的家庭語言環境和實施康復訓練等任務,保證老年語障者獲得語言康復服務的連續性。

同時,要做好老年語言康復整體規劃,引導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老年人語言康復服務的供給。明確對老年聽障和語障患者的幫扶措施,如將聽力、言語測試納入常規體檢項目,加大篩查力度,幫助老年性聽損人士早發現、早治療,最大限度預防老年性聽力障礙及其所致的言語障礙;對經濟困難的老年聽障及語障人群進行救助,如按比例報銷助聽或輔聽設備、語言訓練裝置的購置費用,將聽力語言測試、語言康復訓練等納入醫保范疇等。

此外,要進一步拓寬相關政策和健康知識的普及傳播渠道,使老年人意識到聽力言語障礙的危害性,了解聽力障礙預防和語言康復的意義,提升語言康復服務接受率。

(二)加強老年語言康復人才培養,從根源上解決供給不足問題

一是完善高校語言康復相關專業的培養層次、學科設置、課程體系和師資力量,擴大招生規模,加強本科和研究生學歷教育。二是加強對語言康復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通過短期培訓、在職教育等方式提升專業水平,構建起學歷教育、繼續教育有機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三是制定職稱和薪資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吸引人才進入、防止人才流失。

目前,亟須對語言康復從業人員進行調研,建立與該領域人才隊伍建設相匹配的職稱評定、專業考核體系;提升語言康復從業人員薪資空間,設置與崗位服務能力相匹配的薪酬模式,為從業人員提供良好的待遇水平和行業環境。特別是要推動“言語/語言治療師”這一職業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根據中國語言產業研究院團隊對語言職業問題的研究,《職業分類大典(2022 版)》中認定的與語言康復行業相關的職業有“聽力師”“助聽器驗配師”“聽覺口語師”“言語/語言治療師”“語言障礙矯治師”“語言病理診斷師”等尚未被納入。語言康復行業的健康發展是以從業人員隊伍建設為重要基礎,語言康復相關職業的認證是從業者實現行業認同感、職業榮譽感的前提,為此,需要著力推進包括職業意識、職業標準、職業教育在內的語言康復職業體系的系統化建設[18]。

(三)有效運用新技術,實現老年語言康復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升級

互聯網以及人工智能的發展,為老年語言康復產品的供給升級提供了技術可行性。新技術的運用,應著眼于增強產品的可及性、服務的便捷性等方面。一是進一步拓展遠程康復診療服務的覆蓋范圍,使老年人免于奔波勞頓,在家中即可進行有效的康復服務。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2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3 年6 月,中國遠程醫療服務縣區覆蓋率達100%,遠程醫療協作網已覆蓋所有地級市2.4 萬余家醫療機構[19],這說明遠程醫療的“高速路”已經具備,接下來需要的是開通為老年語言障礙患者提供康復服務的“直通車”,相應需要完善的是服務內容、服務模式等問題。二是在做好現有老年語言康復產品提質優化的同時,將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有效融入語言康復產品的研發之中,實現產品供給升級。據統計,中國每年有超過30萬人因意外或癌癥等疾病手術而失去聲音[20],采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可穿戴式“人工喉”將幫助這些“失語者”恢復語言交際功能。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還可以針對老年患者的需求,開發陪伴式聊天機器人、AI 語言康復醫生等產品,使老年患者可以享受到更多智能技術帶來的優質、便捷服務。

結語

語言康復行業發展規劃涉及政策支持、人才保障、法規完善、標準建設等方面。老年語言康復服務供給能力的提升,有賴于政府與市場的共同努力。在政府引導下,逐步形成較為成熟的行業協會組織,有效整合上、中、下游資源,實現有序、有效發展;培育多元供給主體,探索市場化發展路徑,為老年人提供價格接受度高、服務可及性強的語言康復服務及配套產品。例如,可通過政策激勵、項目補貼等方式,推動國產助聽設備的產業升級和技術革新,通過增加本土助聽產品供給,為老年聽力語言障礙患者提供價格上可接受、質量上可接受的助聽產品。

同時,特別要充分發揮人才培養單位和技術研發機構的作用,保障語言康復行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一是要做好人才規劃,對語言康復相關學科設置、人才培養及在職培訓等進行科學規劃,加快培養緊缺人才,制定核心職業緊缺人才目錄,動態調整教學內容、招生比例等;建立高校、企業、科研機構間的互動合作機制,培養骨干專業技術人才,建立在職人員培訓機制。二是要做好研發規劃,將人工智能、遠程診療等技術及時、有效運用于老年語言康復產品的研發,開發出滿足老年人需要的醫療機器人等智能產品。

根據中國語言產業研究院團隊的研究,從區域語言產業發展狀況來看,目前北京、廣東語言康復行業的年產值保守計算均為15 億元左右[21-22]。在科學規劃的保障下,隨著供給升級以及消費信心的增強,相信語言康復行業將煥發出應有的活力。

猜你喜歡
語言障礙言語聽力
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后語言障礙患者中的應用研究
言語思維在前,言語品質在后
呂魁:難以用言語表述的特定感受
基于數據挖掘的呂英教授治療自閉癥語言障礙的用藥規律分析
Units 1—2 聽力練習
Units 3—4 聽力練習
Units 5—6 聽力練習
Units 7—8 聽力練習
學前特殊兒童語言障礙的矯治策略
關于冬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