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記憶的身體表達:壯族銅鼓舞蹈形態研究
——以云南省瀘西縣法衣村為個案

2024-03-12 02:39陳桂波
關鍵詞:木鼓鼓面銅鼓

陳桂波

云南師范大學 音樂舞蹈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一、問題的提出

德國學者阿斯曼提出文化記憶理論,認為只有借助于文化記憶,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歷史。并且,只有在口語社會中,也就是在那些沒有文字的社會中,人們所需要的記憶才等于文化記憶的總和[1]。阿斯曼把人類社會的發展模式按照其記憶方式的不同而劃分為“有文字的”和“無文字的”兩種。無文字社會的文化記憶完全依靠儀式行為,文字產生之后,儀式作為記憶媒體的功能就逐漸被文字和文本所代替。儀式對于一種文化的意義,遠遠大于我們迄今的認識?!八粌H和文本相輔相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還具備了超越和駕馭文本的巨大潛能?!保?]無文字的社會得益于實物的、禮儀的和傳統的幫助,大都比較穩定,而有文字的社會恰恰經常處于迅疾的變化中[3]。所以,無文字社會常常保留了更多的傳統文化,并通過歌唱、舞蹈、節日、儀式等世代相傳。舞蹈作為文化記憶的載體,通過以人的身體為核心的文化表達,傳承著古老的文化與記憶。

古代少數民族大都沒有普及文字,主要靠圖像、音樂、舞蹈、儀式等承載文化記憶并世代口耳相傳。相對于豐富的民族文化,史籍中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的記載遠遠不足,關于舞蹈的文獻則更加稀少,且由于舞蹈藝術的特殊性,我們很難從文字中真正讀懂這一藝術。梳理文獻發現,當代研究銅鼓舞蹈的成果主要涉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瑤族銅鼓舞蹈和云南省壯族銅鼓舞蹈,主要從非遺的角度探討了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銅鼓舞蹈的保護與傳承問題、銅鼓舞蹈的形式與功能以及作為樂器、神器、禮器、重器的銅鼓舞蹈文化等①例如,譚曉霞:《文山壯族、彝族銅鼓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地方實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 年版,第8 頁;農學堅:《廣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叢書——田林瑤族銅鼓舞》,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年版,第3 頁;紀蘭慰:《銅鼓舞民俗文化探析》,《民族藝術》1996 年第2 期,第179-188 頁。,其中對于銅鼓舞蹈的歷史脈絡較少涉及。雖然也有學者研究古代銅鼓舞蹈,但對于其起源、早期樣態、發展軌跡等還缺乏系統地梳理,銅鼓舞蹈形式和內容的特點也有待于進一步探討和總結。研究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關于古代銅鼓舞蹈的文獻記載比較稀缺。所幸的是繁榮的青銅文化為我們留下了不少舞蹈圖像,我們可以從青銅器舞蹈紋飾中管窺當時舞蹈的情景,總結青銅時代先民舞蹈的規律和特征,同時青銅器紋飾中還出現了大量直接反映銅鼓舞蹈的場面,這無疑成為我們今天研究銅鼓舞蹈的重要史料。

調查中發現,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法衣村壯族銅鼓舞蹈開場的跪拜動作以及女性舞者雙手托掌上舉前伸的祭拜動作(見圖1、圖2),與云南省昆明市晉寧石寨山“人物屋宇鏤花銅飾物”(見圖3)上三人跪坐銅鼓前擊鼓及四位舞者雙臂向上方伸舉、微曲肘、托掌的動作極為相似。由于有了這樣的發現,探究該舞蹈的源流就引起了筆者極大興趣。

圖1 瀘西縣法衣村銅鼓舞蹈開場(陳桂波攝于2014年)

圖2 瀘西縣法衣村銅鼓舞蹈(陳桂波攝于2014年)

圖3 跪拜銅鼓舞(石M3:64局部) ①圖片引自姚鐘華:《古滇國青銅器畫像拓片集》,云南美術出版社2008 年版,第68 頁。

銅鼓文化廣泛流傳于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國家,壯族、彝族、瑤族、苗族、布依族、水族、佤族、傣族、克木人、芒人等都曾使用過銅鼓。壯族、彝族、苗族、瑤族等民族至今都還保留著以銅鼓為伴奏或者以銅鼓為道具起舞的習俗。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林縣、南丹縣的瑤族銅鼓舞和貴州省雷山縣的苗族銅鼓舞以及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壯族、彝族銅鼓舞已經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三個省區四個民族的銅鼓舞蹈各具特色。

雖然云南省入選國家級名錄的壯族銅鼓舞蹈以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縣貴馬村銅鼓舞蹈為代表,但舞蹈界學者認為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法衣村的銅鼓舞蹈更具有代表性?!对颇仙贁得褡逦璧甘贰罚ㄊW嬷?、《云南民族舞蹈研究》(陳申著)兩本專著中均以法衣村的銅鼓舞蹈作為云南省壯族銅鼓舞的典型代表。由云南民族學院藝術系、云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云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圖書編輯部聯合攝制的《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經典》光碟里收錄的銅鼓舞蹈也是瀘西縣法衣村的“神木銅鼓舞”。那么,法衣村的銅鼓舞蹈究竟有什么特點呢?

二、法衣村壯族銅鼓舞蹈形態

瀘西縣法衣村壯族的銅鼓舞蹈是以銅鼓和木桶為道具,邊敲銅鼓邊伴隨鼓聲做跪、蹲、踮、跳等各種舞蹈動作的祭祀性舞蹈,主要在春節期間和老人去世時敲跳。跳銅鼓舞時,銅鼓側懸于屋梁上或木架上,一人左手執一根竹棍敲擊銅鼓鼓腹,右手執木槌敲擊銅鼓鼓面,另一個人手執木桶狀扯風桶(又稱木鼓或者合音桶)配合銅鼓起舞。當擊鼓者用木槌敲擊銅鼓鼓面時,木鼓手迅速將扯風桶塞入銅鼓的鼓腔內,然后伴隨著相應的舞蹈動作迅速抽出。銅鼓因為氣流阻塞而產生共鳴,會產生不同的聲音效果。兩位舞者配合鼓點聲做踮跳步、弓箭步、跪蹲等相應的舞蹈動作,木鼓在舞者的手里時而高舉,時而低晃,上下左右旋轉推送,動作看似簡單,實則復雜多變,寓意豐富。由于舞蹈具有明顯的祭祀性,又以木桶合音,所以當地文化館就將該舞蹈命名為“銅木神鼓舞”,當地壯族群眾則稱之為“神木銅鼓舞”(見圖1)。

(一)相關音樂、服飾、道具

1.音樂

銅鼓樂即為演奏時以敲擊銅鼓的聲音為主導,配以其他樂器演奏的音樂。法衣村的李茂清老人說,銅鼓舞蹈的伴奏樂器以銅鼓為主,還可以配以铓、鑼、鈸、牛角號、皮鼓、二胡、月琴、三弦、竹笛等樂器演奏。樂曲除壯族的本土音樂外,還吸收中原傳入的洞經音樂。在調查中看到的伴奏樂器主要有蟲繭巴烏、二胡、月琴和牛角。銅鼓曲譜為:叮叮當-|叮叮當-|叮叮當-|叮叮當-||,曲譜中以代音字“?!眮肀硎厩脫艄倪?,“當”來表示敲擊鼓面。

神木銅鼓舞曲的歌詞有壯話版本的也有漢話版本的,二者有些區別,不能一一對應翻譯。其漢語歌詞大意是:神木銅鼓神哎,你是壯鄉最崇拜的神哎,我們老少同歡唱,男女同歡樂,同喝美酒,共品佳肴,共享壯家豐收樂,豐收樂哎?、俑柙~來源于筆者2014 年7 月調查時,由王樹興老人提供。壯話演唱中反復出現的“拜啊拜啊”并沒有出現在漢話版本中。

2.服飾

兩名男舞者均穿青黑色對襟上衣、青黑色中式長褲、青黑色尖口布鞋,頭纏黑布包頭。女舞者穿節日盛裝,藍靛染制的青黑色繡花綴銀飾短衣配及地百褶裙,頭佩銀飾。自制棉布衣因在水邊用磨石反復打磨而呈現出錦緞般的光澤,及地百褶裙也為手工制作(見圖4)。

圖4 壯族沙人婦女盛裝(陳桂波攝于2014年)

3.道具

銅鼓舞蹈道具主要有:銅鼓一面;木桶一個,又稱為木鼓或者扯風桶,用藤條或皮條將多塊木條箍成圓筒狀,直徑約29 厘米,高約28 厘米;木棍或竹棍一根,棍長約40 厘米,用于敲鼓腹;木槌一根,用于敲擊鼓面。早期的瀘西志書沒有關于銅鼓的記載,筆者見到了法衣村李茂清家收藏的銅鼓,鼓面直徑48 厘米,腰徑42.50厘米,足部直徑46 厘米,高27.50 厘米。鼓面12 芒,芒間有孔雀翎紋,有三道乳釘紋,一道節紋,兩道云紋,紋飾抽象簡單。鼓身紋飾更為簡單,為曲紋、幾何紋,有四耳、四道合范線(見圖5)。

圖5 法衣村銅鼓(陳桂波攝于2014年)

(二)舞蹈形態

民間舞蹈往往沒有嚴格的程式和套路,在表演過程中具有較強的隨意性,動作的轉換與銜接比較靈活多變。尤其敲銅鼓的兩人,每一次的敲跳都跟前一次不太一樣,要清楚地描述其線路比較困難。詢問傳承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一概都答就是這樣跳的,至于為什么這樣跳,均答不知道。經過反復觀看視頻,逐個分解動作,并挨個將動作以不同角度反復詢問傳承人,終于對神木銅鼓舞蹈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由于男性舞者與女性舞者的舞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所以分別討論。

首先是男性舞者,筆者以《云南民族民間舞蹈經典》光碟里的“神木銅鼓舞”為樣本,嘗試將敲跳銅鼓舞蹈的兩位男性舞者的舞蹈分為請四方神靈、拜銅鼓神、送惡靈、再拜銅鼓神四個段落,具體動作形態及舞蹈路線如下:

1.基本動作

基本體態:彎腰、含胸、屈膝、曲臂、略低頭。一人左手執一根木棍敲擊銅鼓鼓側,右手執木槌敲擊銅鼓鼓面,另一個人手執扯風桶配合起舞。當擊鼓者用木槌敲擊銅鼓鼓面時,木鼓手將扯風桶塞入銅鼓的鼓腔內,然后再迅速抽出,一開一合產生不同的聲音效果。兩位舞者合著鼓點聲做踮跳步、弓箭步、旋轉、跪蹲等相應的舞蹈動作。

動作要領為:執木鼓者完成木鼓塞進銅鼓鼓腔又拔出的開合動作,一般是在擊銅鼓者敲擊鼓面的“咚”的一拍中,也可以在這一拍中做將木鼓高舉或者外推等其他動作。桶要放到銅鼓里1/3 至1/2 的樣子。把木桶對著銅鼓一進一出(稱為“扯風”,主要起到調音的效果),進去一個音,出來一個音,鼓聲聽起來雖然輕,但傳得遠。扯風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銅鼓手還沒敲鼓面的時候就把木鼓放進去,敲的同時就把木桶扯出來;二是銅鼓手敲擊鼓面的同時把木桶放進去,這兩種方式產生的聲音效果是不一樣的。

(1)擊銅鼓者:擊銅鼓者提右腿,左腿踮跳兩下,同時左手用木棍敲擊銅鼓鼓腰兩下,右手舉木槌于右上方,接著右腿踏地,同時右手用鼓槌敲擊銅鼓鼓面,左手收于腰側;提右腿,左腿踮跳一下,左手敲擊鼓腰一下,右腿落地,再敲鼓腰一下,順勢提左腿,右腿踮跳落地成弓箭步,同時右手敲擊鼓面。擊鼓者以這兩個基本動作在銅鼓左右兩側跳躍敲擊銅鼓。

(2)抱木鼓者:提起右腿,左腳原地踮跳或向前跳一步,同時雙手抱扯風桶于膝蓋前方輕快地旋轉,換左腿提起,右腳原地踮跳或向前跳一步,同時雙手高舉扯風桶于頭的右前上方;或者提左腿,踮右腳,左腳落地順勢帶動身體左轉180 度,同時高舉扯風桶于頭頂正上方;雙膝微顫,雙手抱扯風桶于腹前左右晃動,接著右腳上前形成右前弓步,同時迅速將扯風桶塞進銅鼓鼓腔再迅速拔出;雙腳交叉,彎腰屈膝于小腿邊晃動木桶,接著以弓箭步將扯風桶塞進銅鼓鼓腔再拔出;跪蹲于銅鼓前左右晃動扯風桶,將扯風桶塞進銅鼓鼓腔再拔出;左右腿交替,以后腿膝蓋落地的大弓箭步向外推送木鼓。

2.擊鼓者舞蹈形態

第一段落:請四方神靈。

擊銅鼓者:左手執木棒,右手執木槌交替往前平伸作敲擊狀,伸出左手的同時提起左腿,右腿往前踮跳,出右手的同時則提右腿,左腿往前踮跳,呈現出一順邊的動律特征。按逆時針方向,從銅鼓鼓足一邊繞到鼓面一邊,兩個八拍后開始敲擊銅鼓。

抱木鼓者:右腿吸起,左腳原地踮跳或向前跳一步,同時雙手抱扯風桶于膝蓋前方輕快地旋轉;換提左腿,右腳原地踮跳或向前跳一步,同時雙手高舉扯風桶于頭的右前上方,或者提左腿,踮右腳,左腳落地順勢帶動身體左轉180 度,同時高舉扯風桶于頭頂正上方;按逆時針方向,從銅鼓鼓足一邊繞到鼓面一邊,又回到鼓足一邊,大約需要五個八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上下兩方,木鼓都轉到了,意為請四方神靈。

第二段落:拜銅鼓神。

擊銅鼓者:擊銅鼓者提右腿,左腿踮跳兩步,同時左手用木棍敲擊銅鼓鼓腰兩下,右手舉木槌于右上方,接著右腿踏地,同時右手用鼓槌敲擊銅鼓鼓面,左手收于腰側;提右腿,左腿踮跳一步,左手敲擊鼓腰一下,右腿落地,再敲鼓腰一下,順勢提左腿,右腿踮跳落地成弓箭步,同時右手敲擊鼓面。擊鼓者以這兩個基本動作在銅鼓左右兩側跳躍敲擊銅鼓。

抱木鼓者則于鼓足一側,應和鼓聲完成木鼓塞進銅鼓鼓腔又拔出的開合動作,雙膝微顫兩拍,雙手抱扯風桶于腹前左右晃動,接著右腳上前形成右前弓步,同時迅速將扯風桶塞進銅鼓鼓腔再迅速拔出;雙腳交叉,彎腰屈膝于小腿邊晃動木桶,接著以弓箭步將扯風桶塞進銅鼓鼓腔再拔出;跪蹲,于銅鼓前左右晃動木鼓,將扯風桶迅速塞進銅鼓鼓腔再拔出。

第三段落:送惡靈。

擊銅鼓者:擊銅鼓者提右腿,左腿踮跳兩步,同時左手用木棍敲擊銅鼓鼓腰兩下,右手舉木槌于右上方,接著右腿踏地,同時右手用鼓槌敲擊銅鼓鼓面,左手收于腰側;提右腿,左腿踮跳一下,左手敲擊鼓腰一下,右腿落地,再敲鼓腰一下,順勢提左腿,右腿踮跳落地成弓箭步,同時右手敲擊鼓面。擊鼓者依然以這兩個基本動作交替在銅鼓左右兩側跳躍敲擊銅鼓。

抱木鼓者:彎腰屈膝,背對銅鼓邁左腿,成右腿膝蓋落地的大弓箭步向左前方推送木鼓,邁右腿,成左腿膝蓋落地的大弓箭步向右前方推送木鼓,接著以跳步回到銅鼓前完成木鼓塞進銅鼓鼓腔又拔出的開合動作,交替數次。

第四段落:再拜銅鼓神。

擊鼓者依然以兩個基本動作在銅鼓左右兩側跳躍敲擊銅鼓。抱銅鼓者則自由組合以上三個段落的動作,時而跳躍,將木鼓舉向空中,時而低伏,向地面晃動銅鼓,時而將木鼓塞進鼓腔,時而將木鼓向外推送。動作靈活,節奏多變,動作幅度大小、輕重錯落有致,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3.女舞者舞蹈形態

女性舞者的舞蹈主要表現的是農業生產的內容和祈求豐收的愿望。腿部動作主要為踮跳步和一步一蹲的走步,雙手大都為掌心向上平舉的祭拜動作和一手叉腰另一手揮手的動作。舞蹈呈現出屈膝和順邊的動律特征,基本是兩橫排完成舞蹈動作,有時也加進圍圓圈的構圖。舞蹈動作輕盈、緩慢而莊重,女舞者頭戴銀飾,身著緊身上衣、及地長裙,一定程度上限定了舞者的動作幅度和力度。

2014 年2 月春節期間,筆者于法衣村觀看銅鼓舞蹈表演,跟隨李洪梅學習跳銅鼓舞,并逐一請教每個動作的含義。筆者將整個舞蹈分為十二個舞句,其中三個為托掌拜銅鼓舞句,每個舞句的動作及大意如下:

(1)相約拜銅鼓(走啊走啊,拜銅鼓啦):左手手背輕搭于腰上,右手握空心拳,手心向前,手背靠向肩部位置,出右腳時,向前平伸右手,右手縮回同時左腳在后跟進與右腳并攏,一步一顫,如此反復,意為相互招手呼喚一起去拜銅鼓。

(2)祭拜銅鼓(銅鼓神啊,我們大家一起來拜你了):含胸,雙腿并攏,雙手從腹前捧到胸口顫膝一拍,右腿上前一步,雙臂前伸,微曲肘,托掌,膝部輕顫一拍,收回胸口顫膝一拍,再平伸輕顫兩拍,收回再平伸兩拍,伴以反復地吟唱:拜啊拜啊拜啊拜啊。

(3)撒種子(見圖6):出左腿帶動身體向左轉45 度,左腳虛點地,手心向上平伸左手,膝部屈伸帶動上身上下顫動,右手自然下垂隨之前后輕擺。

圖6 撒種子(法衣村女性在練習銅鼓舞蹈,陳桂波攝于2014 年)

(4)長葉子(這邊葉子長出來了,那邊也長出來了):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屈膝,雙手向右上方平伸,重心在右腳,左腳虛點地,顫膝兩拍,再向左上方平伸顫膝兩拍。

(5)祭拜銅鼓:重復祭拜動作,含胸,雙腿并攏,雙手從腹前捧到胸口顫膝一拍,右腿上前一步,雙臂前伸,微曲肘,托掌,膝部輕顫一拍,收回胸口顫膝一拍,再平伸輕顫兩拍,收回再平伸兩拍,伴以反復地吟唱:拜啊拜啊拜啊拜啊。

(6)請求銅鼓保佑(保一寨子平安,莊稼豐收):以左腳為軸心邁右腳,一步一顫,從前方開始逆時針方向轉一圈,面向前、右、后、左四個方向做動作,左手以手背搭腰,右手大臂向右平舉,揮動小臂。

(7)高興甩手:雙腳分開站立,膝部屈伸帶動上身上下顫動,雙手隨之左右擺動,雙手甩向左上方一拍,甩向右上方一拍,左右兩邊均為手心向上,重復一個八拍。

(8)拍手跳躍:踮跳步,沿逆時針原地轉一圈,雙手做叉腰與拍手交替的動作,有時該動作改為圍繞銅鼓踮跳。

(9)莊稼長得好(這邊長得好了,這邊也長得好了):向右邁右腿,右手掌心向上向右平伸,身體略右傾,左腳虛點地,顫膝兩拍;左手掌心向上向左平伸,身體略左傾,右腳虛點地,顫膝兩拍。

(10)祭拜銅鼓神:重復以上第2、第5 的拜銅鼓神動作。

(11)捧糧慶豐收(有糧了,糧真多?。簝蓛上鄬?,平伸雙手,顫膝兩拍,右腳向前一步,屈膝雙手向下捧到胸口,再高高舉過頭頂。

(12)回家:踮跳步,一手搭腰,一手手心向后招手,舉右手吸右腿,舉左手吸左腿,雙手交替,變成兩豎排。最后以半圓形跪拜動作結束。

三、古滇遺風:銅鼓舞蹈的形態特征與祭祀屬性

云南是銅鼓的發源地之一,這是學界的共識。但關于銅鼓最早的族屬問題學界尚有爭議,有起源于“氐羌”說、“駱越”說、“百濮”說,更多的學者認為,作為云貴高原上的世居民族,云南古代的“百濮”是最早制造銅鼓的。蔣廷瑜在《壯族銅鼓研究》中闡明“壯族的直系祖先是古越人,但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有一部分濮人從西部遷來與之融合,成為壯族先民,而這部分先民最先接觸銅鼓”[4]。滇東南地區的壯族不僅保存了從古至今八種類型的銅鼓,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歷史、文化生態,使得這一地區的壯家人更好地延續了直接源自古滇人的銅鼓文化。尤其是銅鼓舞蹈文化,從內容到形式均與古滇人銅鼓舞蹈相似,頗有古滇人舞蹈的遺風。

在中國境內發現的戰國晚期至漢代的石寨山型銅鼓紋飾精美,鑄刻有大量舞蹈場面,是我們研究古代銅鼓舞蹈的重要史料。通過整理青銅器上的舞蹈圖像,筆者總結出古滇人銅鼓舞蹈具有屈膝、跪蹲、曲臂、順邊的形態特征和祭祀性的文化屬性[5]。通過對比發現,法衣村的銅鼓舞蹈中明顯保留了古滇人銅鼓舞蹈的動律特征和宗教祭祀性的文化屬性,有著與古滇人銅鼓舞蹈一脈相承的文化特征,承載著傳統銅鼓舞蹈的文化記憶,是早期銅鼓舞蹈文化記憶的身體表達。

(一)形態特征

1.屈膝

古滇人舞蹈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屈膝,法衣村銅鼓舞蹈也具有屈膝的特征,這樣的特征跟高原地區生活的自然環境和信仰崇拜有關。高原地區多山,行走山路屈膝是最為自然而穩當的體態,至今其自然環境沒有多少改變,所以當代銅鼓舞蹈也保持著屈膝的體態特征。古滇人信仰萬物有靈,銅鼓作為神器,受人祭拜。而法衣村壯族依然相信萬物有靈,崇拜自然萬物,每年在特定的日子祭竜、祭水、祭田、祭銅鼓。跳銅鼓舞蹈也有特定的祭祀目的,即祈求銅鼓神驅趕惡靈,保佑村寨平安、五谷豐登。所以銅鼓舞蹈者的屈膝體態與其信仰有密切關系,從數千年前的滇人到當代的各民族,具有一脈相承的文化屬性。

2.跪蹲

古滇青銅器上的銅鼓舞者,下肢體態皆以屈膝,或者跪坐于地敲擊銅鼓,姿態虔誠而恭敬。晉寧石寨山“銅鼓形貯貝器”(見圖7)內圈上就出現了兩位舞者跪蹲于銅鼓旁邊翹掌起舞的舞姿。在云南省開化銅鼓鼓面的圖像中也可以看到四位舞者跪跽在銅鼓臺上,雙手執木桴,上下舂擊銅鼓。法衣村的銅鼓舞蹈也保持著相似的姿態,舞蹈過程中銅鼓舞者大都呈現出或跪或蹲的姿態,不管是祭拜銅鼓還是送走惡靈,皆以單膝或者雙膝跪地的姿態舞動手中的木桶。

圖7 銅鼓形貯貝器(石M12:2)器蓋

3.曲臂

受特定自然條件及文化傳統的熏陶,古滇人舞蹈體態圓融放松,彎曲手臂,微屈雙腿。法衣村壯族銅鼓舞者也具有這樣的體態特征,肢體自然放松,動作緩慢、輕盈、莊重,除了年輕的李家成有直臂敲擊銅鼓的動作,其他舞者大都為曲臂。

4.順邊

古滇國青銅器舞蹈中出現了不少手腳同出一側的“順拐”舞姿?!耙豁樳叀笔歉咴貐^的人們在長期的上山下山的勞動生活中形成的體態,法衣村壯族的銅鼓舞蹈同樣具有“一順邊”的特點。敲擊銅鼓者大都為邁左腿,出左手擊鼓的順邊姿態,女性舞者也大部分是左手左腳的順拐舞姿。

5.托掌

法衣村的女性舞者在銅鼓舞蹈中反復做雙手托掌向上祭拜銅鼓的主題動作(見圖2),同時吟唱“拜啊拜啊拜啊”,與晉寧石寨山“人物屋宇鏤花銅飾物”(見圖3)上四位舞者雙臂向斜上方伸舉托掌祭拜銅鼓的動作神似。法衣村村民認為,拜銅鼓的動作就該是雙手掌心向上托舉的動作。曾經有一位到法衣村采風的舞蹈教師建議將托掌祭拜動作改為雙手合十祭拜,認為這樣更美觀更能明顯地表現祭拜的寓意,但村民們認為拜銅鼓就是手張開拜的,雙手合十是拜老祖宗的。在法衣村的銅鼓舞蹈中沒有看到古滇人舞蹈中典型的立腕翹掌、虎口張開的手型,但該手型是同屬百越族系的傣族的代表性舞姿,常見于傣族民間舞蹈中。

6.圈舞

晉寧縣石寨山“銅鼓形貯貝器”(M 12:2)器面鑄有內外兩圈舞蹈圖[6],中間兩位舞者跪蹲于銅鼓旁敲跳銅鼓舞,外圈有14 位女性舞者徒手舞蹈,這與法衣村的銅鼓舞蹈在形式上和所表現的農耕內容上都頗有相似之處。法衣村的銅鼓舞蹈除了有中間的兩位敲跳銅鼓舞蹈的男性舞者,還有十余位女性伴舞者,或跪或立于銅鼓一側表演反映農耕生活的舞蹈,或者圍繞銅鼓成圓圈拍手起舞。

(二)祭祀屬性

無論是先民的萬物有靈信仰,還是如今壯族人民的自然崇拜,山川日月土地花鳥,包括銅鼓,均是壯族人民崇拜的對象。古代銅鼓舞蹈大多具有祭祀屬性,而這樣的文化屬性依然清晰地表現于法衣村銅鼓舞蹈的形式與內容當中。其基本體態、動作線路、祭拜對象與祭祀主題均體現出銅鼓舞蹈祭祀性的文化屬性。

1.基本體態

彎腰、含胸、屈膝、曲臂、頭略低是法衣村銅鼓舞者的基本體態。這樣的體態與古滇銅鼓舞者如出一轍,是高原民族生產生活和信仰崇拜的體現。

古滇人大多單膝或者雙膝跪蹲于銅鼓前敲擊銅鼓起舞,法衣村銅鼓舞蹈也有這樣的動作特征,銅鼓依然作為銅鼓神受到跪拜。不管是敲擊銅鼓者還是舞動木鼓者均保持較低的姿態,或屈膝或跪蹲于銅鼓前舞動。舞蹈開始和結束均為祭拜銅鼓的動作,即抱木鼓者跪蹲于鼓足一側,于銅鼓前左右晃動木桶應和鼓聲將木桶塞進銅鼓鼓腔又迅速拔出。中間有背對銅鼓俯身向外推送木桶送走惡靈的動作,推送后也要以跳步回到銅鼓前屈膝或跪蹲完成木鼓塞進銅鼓鼓腔又拔出的祭拜動作,要交替數次才算完成送走惡靈的程序。

2.動作線路

銅鼓舞蹈的祭祀屬性反映在古滇人銅鼓舞蹈中,也同樣體現在法衣村壯族的銅鼓舞蹈中。在當代法衣村的銅鼓舞蹈中,舞蹈動作與線路均具有明顯的祭祀屬性。手持木鼓按逆時針方向,從銅鼓鼓足一邊舞動到鼓面一邊,又回到鼓足一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上下兩個空間,木鼓都轉動到了,意為請四方神靈。背對銅鼓以大弓箭步向外推送木鼓,意為送走惡靈。跪蹲于鼓足一側,于銅鼓前左右晃動木鼓應和鼓聲完成木鼓塞進銅鼓鼓腔又迅速拔出的開合動作,意為祭拜銅鼓。銅鼓舞蹈最終要實現的是祭拜銅鼓神以祈求趨吉避兇的目的。

3.祭拜對象

銅鼓自古以來就作為神器受到祭拜,法衣村女性舞者在舞蹈中反復吟唱“拜啊拜”的唱詞,并隨之作出雙手掌心向上平舉的祭拜銅鼓的動作。銅鼓被視為神靈,平日需以五谷供養,過年時要以三叉水清洗,遇村寨重大活動使用銅鼓之前要祭祀才可請出,女性不得觸碰。而且,不得隨意請出銅鼓,因為銅鼓一動,常常意味著要下雨。村民們說:“縣上要求表演銅鼓舞的時候常常就要下雨,怪得很,銅鼓一動就要下雨。進出村子就更加困難,有時雨太大了,甚至得取消演出?!痹诜ㄒ麓宓膫髡f中,銅鼓是位長相俊美的小伙子,會出去談情說愛,或者跟妖怪作戰,所以出門要用紅布蒙著,不能見天日,尤其是天陰下雨的時候,據說會通體發紅飛走。法衣村的銅鼓鼓足部分被鋸開了四指長的縫,據說這樣它破相了就不好意思飛出去了??傊?,銅鼓就是人們身邊可以看得見、摸得著且鼓聲可以讓神靈聽得見的“銅鼓神”。

4.祭祀主題

祈求豐收、豐衣足食是銅鼓舞蹈的主題。古人春耕秋播、出征狩獵均求助于鬼神,法衣村銅鼓舞蹈與此一脈相承,在內容上延續了古滇時期的傳統文化。其舞蹈較為清晰地分為四個段落,一是祭祀四方神靈,二是跪拜銅鼓,三是送走惡靈,四是再次跪拜銅鼓,祈求神靈保佑獲得五谷豐收,人畜平安。女性舞者的動作里明確表現了撒種子、長葉子、捧稻谷、慶豐收等農耕生活,表達了盼望豐收的良好愿望和獲得豐收的喜悅心情。

結語

經過數千年的滄桑巨變,法衣村的銅鼓舞蹈中依然保留著千年前的文化形態,從形式到內容均與青銅時期的銅鼓舞蹈一脈相承。得益于民間舞蹈形式所具有的相對穩定性,各族人民以自己舞蹈的身體動作承載著古老的文化,通過身體表述實踐,一代代傳承、延續著古老的知識、意象與記憶,使得我們今日能夠從活態傳承的銅鼓舞蹈中,從他們屈膝、跪蹲、順邊的舞姿中遙想當年銅鼓舞蹈的風姿與盛況,并通過與文字、圖案記載的史料相互印證,勾勒出先民的生產生活風貌。

舞蹈,以舞動的身體書寫、記錄和傳承古老文化,作為文化記憶的身體表達,通過非語言文字的方式,能夠同語言文字一樣保存文化與傳承文化。探索傳統舞蹈身體語言,理解以身體為載體的文化記憶,能夠與語言文字相互印證,彌補文獻對于少數民族文化記載的不足。民族傳統舞蹈動作形態中,不但蘊含著民族的舞蹈文化基因,還包含著該民族的歷史與文化。透過舞蹈——文化記憶的身體表達,我們可以管窺民族的歷史風貌與發展軌跡,探索特定地區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更加真實完整地呈現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

猜你喜歡
木鼓鼓面銅鼓
鼓聲越千年
佤族狂野奔放的木鼓節
民族電影《阿佤山》與佤族拉木鼓文化傳播研究
彩泥變變變
——鼓
廣西銅鼓形制規律探討
胡椒會“跳舞”聲音有秘密
一件被切割的漢代銅鼓是否應該焊接復原?
佤族木鼓舞溯源
快樂的小銅鼓
銅鼓漸成收藏潛力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