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課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

2024-03-13 06:21河南省清豐縣六塔初級中學晁忠強
天津教育 2024年3期
關鍵詞:深度初中語文綠色

■河南省清豐縣六塔初級中學 晁忠強

“綠色課堂”教學理念在現行教學階段尚未形成統一的概念,其教學內容、方式、環境等多元要素具有明顯的人文化和科學化特征。語文學科是一門人文性和工具性學科,其教學特征與“綠色課堂”理念部分重合。因此,以“綠色課堂”理念指導初中語文教學,能夠凸顯語文課堂學科教育優勢,在學生人文素養培養方面更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教師要重視“綠色課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以先進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學科能力的發展。

一、初中語文“綠色課堂”構建原則

初中語文綠色課堂以人本主義和教育生態學為基本理論依據,在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教師要遵循五維原則,其具體內容如圖1 所示。

圖1

(一)人文性原則

初中語文“綠色課堂”的人文性特征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課堂教學內容應包含人文教育要素,將培養學生人文情感和人文精神作為課堂的教學目標之一;其次,課程建設需要展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這需要教師在教學實際和教學實施環節重視學生個體的學習感受和發展價值,將培養人、關照人作為“綠色課堂”建設的基本準則。

(二)體驗性原則

體驗性原則是“綠色課堂”必須遵守的原則。無論是學生實用語言技能的培養還是核心素養的培養,都包含豐富的情感要素,學生要深刻體會語境中蘊含的情感意蘊,才能“情動而辭發”,深度把握課堂教學內容。注重綠色課堂的體驗性設計,能夠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初中生語文學科能力的發展。

(三)健康性原則

健康性原則要求課堂設計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感受,使學生在課堂上呈現出健康的學習狀態,這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方面融入趣味要素,在教學環境方面營造積極的氛圍,在教學過程中秉承尊重、理解、開放、平等的態度與學生交流。多元教學要素形成教育合力,構建具備健康性原則的“綠色課堂”。

(四)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能正本清源,理清語文學科的本質,深度把握學生當前認知發展水平,結合學情、教學內容、材料和課程標準科學設計教學活動,使課堂教學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

(五)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主要體現在學生學習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和課堂探究活動的“可持續發展”兩個層面。教師要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在課堂上設計可以延伸于課后的趣味教學活動,為學生課后自主閱讀和自主探究提供可行性思路和方法指導。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構建綠色課堂的有效策略

(一)創造綠色課堂教學環境,激發體驗之趣

創造符合“綠色課堂”教育理念的教學環境是構建綠色課堂的第一步,也是豐富學生課堂體驗感、激發學生課堂興趣的重要環節?!熬G色課堂”環境包含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和富有感召力的教學情境。在課堂教學前期,教師可以在教學空間布置主題環境,以增強環境的感召力,營造符合教學情境的課堂氛圍;運用多元化教學輔助工具創設教學情境,以聲境結合的情境深化學生感官體驗,喚醒學生感性閱讀經驗;教師還可以設計實踐類體驗活動,引領學生在實踐中感受課堂情境,獲得體驗之趣。多元化教學環境的設計能夠達到營造氛圍、激發興趣的教育效果,為“綠色課堂”創造良好開端。

例如,在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教學活動中,本詩為李白在揚州漫游時,聽聞好友王昌齡被貶官的不幸消息后,寄給友人的抒懷之作,表達了對友人深切的關懷和共情。為了使學生感受詩句哀婉的氛圍和作者安慰友人的真摯情意,教師在備課時找到歌曲《楊花落盡子規啼》,在課前導入環節播放,以優美哀傷的旋律營造詩句蘊含的“愁情”氛圍。學生在聽覺感官的作用下初步體會詩句凄清哀婉的氛圍,感受古人“鴻雁傳書,不盡依依”的相惜之情。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月下楊花”的攝影作品,通過優美的畫面搭建古詩模型,幫助學生拓寬聯想渠道,深度感悟詩詞中的景色之美。多元化教學材料構成聲境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獲得對古詩情感意蘊和動態畫面的深度體驗。學生能夠從優美的畫面和音樂中獲得古詩探究興趣,積極配合教師的指引展開深度學習。如此,能夠初步構建體驗式教學環境,為“綠色課堂”創造良好的教學開端。

(二)構建綠色課堂管理模式,叩響科學之門

教師可以將教學管理分為課前設計和課堂實施兩個模塊。在課前設計環節,教師要就每一教學環節或活動教學目標制定師生互動規則,以確切的規則規范學生課堂參與行為,促使教學活動充分發揮育人優勢;在課堂管理環節,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隨機調整管理策略,因地制宜地實施管理措施,使課堂教學進程始終向著既定的教學目標推進。如此,將對綠色課堂的客觀認知和主觀思考相結合,提升“綠色課程”建設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以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賣油翁》一課教學為例,本課教學內容為一篇文言文,語句精煉,意義雋永。教材預習部分指出:讓學生先不看注釋讀一遍課文,嘗試翻譯,并將不懂的語句畫出來,再進一步結合注釋閱讀理解,細化感受文中人物形象與作為,體會人物的個性特征。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往往急于弄清文言文大意,容易喪失深度探究興趣,忽視了對字詞含義、文言文蘊含思想和行文結構的深度解讀,因此課堂思維停留于淺層,難以深入。

為了改善這一現象,切實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前制定課堂活動規則,并在課堂上堅決執行,重視學生每一學習細節的落實。如在課前自讀與注釋助讀環節,為了使學生按照教材指定要求展開閱讀探索,切實感知自讀與注釋助讀的差異,提升對文言文字詞注釋的重視程度,教師可以設計課堂導學規則:“運用多媒體設施播放《賣油翁》原文,并請學生合上教材觀看演示文稿,嘗試解讀文言文的含義?!边@一過程中,學生完全按照教材的指示,在閱讀過程中深度思考,猜測“自矜”“家圃”“頷之”“酌油”等古今異義詞的含義,達成教學意圖。在這一教學環節,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自學情況,維持自學秩序,制止學生自主翻閱注釋的行為,使學生學習進度與教學設計保持一致。如此,能夠充分體現教學設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使“綠色課堂”教學效果符合預期。

(三)優化綠色課堂教學指導,彰顯人文之美

課堂指導是影響課堂最終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以“綠色課堂”教學理念落實教學指導,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配合程度,拓展學生課堂學習的廣度與深度,充分凸顯語文課堂的人文之美。課堂教學指導以教師的主觀意識為統領,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細化觀察學生學習表現,把握即興教育的機會,通過簡單的語言啟發、課堂提問或思路點撥引領學生的探究思維,促使學生思維向著教師預想的方向發散。學生以教師的教學指導為思考支架,借助教學指導深化閱讀理解,由淺層次學習逐步遷移至深度學習狀態。

例如,在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記承天寺夜游》教學活動中,本課的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通過閱讀文言文體會作者秉燭夜游的樂觀精神、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和借月抒懷的開闊心境,深度體味“閑人”蘊含的情感意蘊。在“綠色課堂”理念指導下的課程中,教師可以將“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作為課堂教學指導的最終目標,借助問題、即興點撥、語言描述等方式啟迪學生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對生命價值的關懷,對道德精神的感悟,對人生哲學的解讀。在文言文釋義環節,教師可以就學生存在爭議的字詞進行巧妙點撥,幫助學生深化詞句理解。如學生對“念無與為樂者”中的“為樂”一詞存在歧義,教師可以進行思路點撥:“‘為樂’是一個詞匯還是兩個詞匯?兩個字代表的是一個動作還是兩個動作?”學生由此跳出“取樂”和“玩樂”兩個含義的爭議,延展想象,深度解析語境中“為樂”的含義為“共同感受快樂,分享快樂,創造快樂”。作者需要的不僅是一件樂事,還需要一個分享樂事的人。經過深度解讀,文言文蘊含的作者的細膩情感獲得深度解析。巧妙的思路點撥能夠為學生保留自主思考空間,使學生透過文本表象深層次感受人文精神的存在形式。以“綠色課堂”教學理念指導課堂教學,能夠有效落實人文精神培育目標,凸顯語文學科的教學特征。

(四)實施綠色課堂教學過程,啟迪發展之思

教學過程的設計需要體現“綠色課堂”的發展性特征。教師要注意活動環節的發展性設計,在實施活動的過程中予以學生發展性啟示,培養學生的遷移意識和應用意識,使學生在課堂上深度探究教學活動,維持對課堂探究活動的興趣,將活動延伸至課后自主學習環節,成為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的一部分。如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滲透整本書高效閱讀方法,并將方法作用于整本書的部分章節,學生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深度掌握閱讀技法,并對該書目內容產生自主閱讀興趣。

以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課教學為例,本課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了解“格物致知”的內涵,領會作者探究“格物致知精神”的目的,進而跳出教學內容,感知課文的文體特征、語言風格和行文結構之美。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設計本課教學活動,可以將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落點放在激發自讀興趣、內化精神意蘊、把握閱讀技法三個層面。首先,教師可以設計“格物致知”探究活動,向學生細致介紹與“格物致知”有關的古代學說,激發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鼓勵學生在課后自主尋找相關典籍展開深度探究,實現閱讀層面的可持續發展;其次,教師就作者角度設計“作者意圖”探究活動,使學生深度了解作者對讀者的期許,為學生厚植格物致知精神,促使其將格物致知精神運用于實際學習和生活中,實現思想層面的可持續發展;最后,教師從短篇閱讀角度為學生設計“文體結構”探究活動,通過活動教學使學生深度把握同類文體短篇材料的高效閱讀方式,使學生舉一反三,高效閱讀同類作品,并提煉核心思想,實現學習方法的可持續發展。

(五)應用綠色課堂評價方式,構筑健康之基

“綠色課堂”評價方式包含“動態評價過程”和“多元評價方法”兩個顯著特征。首先,教師可以設計評價鑒賞環節,給予學生自主學習和討論的空間,并鼓勵學生個性評價、創意表達,營造自由開放的評價教學氛圍。學生在小組內動態生成評價過程,提升審美鑒賞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學科能力的提升層層遞進、自然發展,體現“綠色課堂”的健康性教育原則;其次,教師還可以設計多元化的評價方法,為學生制定評價項目、評價目標和評價標準,讓學生依照評價材料展開自主評價。學生在持續性評價教學環節增強反思意識,自覺調整課堂學習狀態,修正學習過程中的不足。

例如,在九年級上冊《敬業與樂業》教學活動中,本課教學重點圍繞“敬業樂群”展開,啟發學生將“敬業心”與“樂業趣”相融合,將二者在現實中“實現與調和”,以此獲得作者所述的“人類理想的生活”,該觀點在實際生活中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學生對“樂業”“敬業”的解讀思路有所差異,教師要遵循“健康性”原則,營造和諧、開放、自由的課堂評價氛圍,開展課堂評價教學,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就“樂業”和“敬業”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意義談談自己的看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評價觀點,鼓勵學生積極表達。如此,學生能夠在自然、平和的學習氛圍中逐步提升個人審美評價能力,動態構建評價過程;在課堂尾聲,教師可以組織自主評價環節,讓學生就本課教學中的個人表現進行多元評價,學生在小組內為自己打分,并說明扣分的原因和改進意見。為了提升學生自主評價的客觀性,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自主評價表和評價標準,引導學生的評價思路。多元評價方法和動態評價過程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綠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構建初中語文“綠色課堂”需要教師從“綠色課堂”的五維教學原則出發,將綠色課堂教學理念融入教學環境、管理模式、教學指導、教學過程和評價方式五維要素中,使多元課堂要素形成教育合力,形成兼具人文性、科學性、健康性、體驗性、發展性特征于一體的語文課程。先進教育理念的應用能夠充分凸顯語文學科的育人特征,為學生多元學科能力的發展做好前瞻性準備。

猜你喜歡
深度初中語文綠色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綠色低碳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