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十年我國雙導師制研究現狀及趨勢

2024-03-13 06:24
高教論壇 2024年2期
關鍵詞:導師制專業學位導師

趙 榮

(吉林外國語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7)

一、問題提出

2009年,教育部《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建立健全校內外雙導師制”[1],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的雙導師制內涵進行了界定。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進一步提出“大力推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推行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的雙導師制”[2]。2013年頒布的《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又進一步指出“建立以提升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形成產學結合的培養模式,建立培養單位與專業企業相結合的專業化教師團隊和聯合培養基地”[3],從學生能力、教師團隊、實踐基地三個層面,指明了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建設方向和內容。自此,雙導師制度建設與實施便成了研究生教育、職業教育以及教師教育三大領域研究的熱點話題。

導師制是我國研究生培養的基礎制度,雙導師制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核心制度。對于雙導師制的內涵,一些學者進行了闡釋。周紅康認為導師制是學校導師和企業、管理部門共同指導研究生完成學業的制度[4];王健和韓忠燕認為雙導師制是給研究生配備校內和校外兩位指導老師,校內導師是相關學科專業教師,校外導師是具有較高專業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5]。然而,也有學者提出了不同觀點,黃振中認為雙導師制中的“雙”是指理論與實踐、校內與校外的“雙向”或“兩部分”或“兩類”,并不是僅限于“兩名”[6];同樣,劉麗艷和秦春生認為雙導師制的“雙”是校內與校外、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知識的互補,是多方師資力量共同致力于行業精英培養的一種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制度[7]。

雙導師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和研究生培養的問題與對策方面,也有少部分學者對某專業領域的雙導師制實施現狀進行調查。宋強和裴金寶提出了統籌兩個資源、貫徹雙導師制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隊伍迅速建設的新思路,以求在短期內迅速壯大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教師隊伍,適應研究生規模迅速擴張形勢[8];劉敏從課程體系、實踐基地、雙導師制、建設績效等方面介紹了曲阜師范大學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經驗和做法[9];郭小娜以全日制教育碩士在讀生與畢業生、校內外導師、學校管理人員為調查對象,對全日制教育碩士雙導師制實施現狀進行了調查,發現雙導師制存在校外導師掛名、校外導師指導不深入、雙導師合作意識不強等問題[10]38-40。

目前,我國雙導師指導研究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對于其中關鍵概念和主要問題的研究還比較淺顯,研究者大多采用經驗總結和理論思辨方法,實證研究較少,實踐調查不夠深入。從雙導師合作的視角,通過對國內2010-2023年雙導師合作指導研究成果的系統梳理,一方面可以豐富已有研究理論,聚焦實踐研究進展;另一方面可以深化對雙導師指導制度和實施復雜性的理解,為雙導師的協同合作及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提供借鑒。

二、研究設計

(一)理論基礎

文獻分析主要參考一些學者提出的教師研究的社會實踐框架,具體包括五個維度:研究問題、研究者、研究設計與理論基礎、基本假設與論證邏輯、研究發現[11]。還參考宋萑、秦春生等人[12-13]的研究,結合雙導師合作指導的主題,構建了如圖1所示的文獻綜述框架圖。一方面,對我國雙導師合作指導相關文獻中的研究主題、研究問題、基本假設、研究設計、研究者等外顯內容進行分析;另一方面,挖掘研究中的理論基礎、基本假設、論證邏輯、研究思路,以呈現雙導師合作指導富含的社會實踐圖景。

圖1 雙導師制研究文獻綜述框架

(二)研究問題

1.在2010-2023年雙導師合作指導相關研究中,研究對象、研究者身份、研究方法、研究主題等方面呈現什么特征?

2.在2010-2023年雙導師合作指導相關研究中,主要發現有哪些,呈現什么特征與趨勢?

(三)研究方法

采用主題分析和內容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收集的關于雙導師制的學術論文進行了系統回顧與整理。

1.文獻收集

所選文獻來源于知網、維普、萬方三大數據庫平臺,檢索范圍為2010年1月至2023年10月,文獻類型包括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以雙導師并含合作指導、雙導師并含協同指導、雙導師合作指導、雙導師協同指導為主題進行高級精確檢索,在知網、萬方數據庫以四種主題詞各檢索四次。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述四個主題在維普數據庫檢索時未查閱到文獻,因此在該數據庫以“雙導師合作、雙導師協同”為主題進行了兩次檢索,最終獲得正式見刊發表的相關文獻81篇(表1)。

表1 三大中文數據庫平臺檢索結果

2.文獻篩選

首先進行初步審查,將期刊論文導入Endnote軟件(中文版),共計81篇,利用該軟件查找重復文獻8篇,刪除重復文獻后,剩余73篇文獻。之后進行二次審查,對文獻的標題、摘要及全文進行審查,并進行兩輪復查,手動查找并刪除重復文獻1篇,刪除與雙導師合作指導主題無關的文獻1篇,最終得到有效文獻71篇。

三、研究發現

(一)研究趨勢

對雙導師合作指導的發文數量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該領域發文數量呈波動增長趨勢。2010-2014年,發文數量緩慢遞增,維持在3篇以內;2015年開始,發文數量快速增長,年均發文量保持在6-9篇,至2019年,發文量總體呈波浪式遞增態勢;2020年,發文量激增,達到最高值15篇;2021年,發文量又迅速回落,2023年跌至1篇。隨著專業學位研究生規模的擴大,可以預測未來該領域發文量會呈現遞增趨勢。

圖2 2010-2023年雙導師制研究文獻發表數量統計圖

以思辨研究為主的文獻,共計49篇,占文獻總量的69.01%,包括實踐經驗總結及現存問題的探討;實證研究22篇,占文獻總量的30.99%,且實證研究多為學位論文(16篇)。隨著學界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視,可以預測未來關于雙導師合作指導的實證研究將會增加。

(二)要素分析

1.研究主題

文獻中的關鍵詞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研究主題的分布情況。通過Endnote對文獻進行關鍵詞詞頻統計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頻次≥5。雙導師制主題的研究最廣,主要探究了該制度實施現狀及現存問題;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是研究的重點話題,包括校企合作、“U-S”合作等不同類型的培養模式改革;對導師指導的研究不夠豐富,研究問題集中于指導模式的探討,對導師綜合素質、指導過程的研究不足;雙導師協同培養、職業指導、頂崗實習的研究呈邊緣化特點。

表2 雙導師制研究高頻關鍵詞統計表

2.研究問題與理論基礎

研究問題主要從高校管理視角,基于政策和實踐兩個層面提出:一是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行校內外雙導師制,但相關政策文件存在缺陷,沒有具體學科、專業的雙導師制實施標準,更沒有如何實施雙導師制的相關執行規范;二是各大高校在雙導師制實施過程中,對政策的解讀不同,執行力度不同,雙導師制未發揮真正價值。研究內容多為雙導師制的實施和運行管理問題以及基于雙導師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問題。此外,部分研究中還涉及校企合作模式下畢業論文指導問題。雙導師制的研究需要契合的理論基礎和理論分析框架,然而所收集的71篇文獻中有明確理論基礎的文章僅占22.54%,77.46%的文章缺乏適切的理論支撐。其中,有明確理論基礎的文章以碩博論文為主,多采用協同理論和合作理論。此外,研究多借鑒西方學者理論,缺乏具有中國特色的本土化理論基礎。

3.基本假設與論證邏輯

第一,關于培養目標、雙導師制、培養質量之間關系的假設。雙導師制是研究生培養中導師指導的創新形式,多項研究指出實施雙導師制的目標是培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雙導師制實施的效果將直接影響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有研究構建了雙導師制建設的協同機制,以提升高校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能力[14],但雙導師制的實施對研究生培養質量影響的內在機理還有待深入探索。第二,多數研究采用“中心論點-分論點-論據”的論證邏輯,先提出中心論點,再通過分論點與論據結合的方式進行論證,研究多采用舉例論證,通過教育過程中的具體事例,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但所證論點較為寬泛,缺乏針對雙導師制具體實施過程及實踐意義的細致論證。

4.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第一,研究對象具有集中分散性,樣本數量呈正態分布。以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為主要研究對象,還包括高校管理人員、校內外導師,涉及教育、法律、經濟、工程、體育等不同學科門類,其中,對教育碩士的調查居多,占實證研究的1/3,樣本數量集中在100名到400名之間,呈正態分布。第二,以思辨研究為主導(49篇),實證研究較少(22篇)。思辨研究多運用政策分析、對比分析和經驗總結的邏輯分析方法。幾乎所有思辨研究均用到了政策分析和實踐經驗總結的方法,部分學者采用對比分析,對傳統導師制下的人才培養模式與當前正探索實施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對比(6篇),探究中外雙導師制差異(2篇)。實證研究多為學位論文,以混合研究為主(17篇),質性研究次之(3篇),量化研究最少(2篇)?;旌涎芯慷嗖捎脝柧碚{查法和訪談法收集數據,部分學者還運用了個案法(4篇)和觀察法(2篇)??傮w而言,關于雙導師合作指導的研究帶有濃厚的思辨色彩,實證研究較為薄弱,質性研究方法多用訪談法、觀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缺乏對扎根理論、現象學、民族志等方法的運用,量化研究方法多采用問卷調查法,缺乏對實驗法的運用。

5.研究者

多數研究者為高校教師,少部分研究者為碩博生,人均發文量為1-2篇。根據研究者的身份、職位、所在部門、研究方向進行分類,可分為學術研究者(包括講師與研究生)、管理者、管理與研究雙重身份者,如表3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學術研究者人數最多,且發文量最高(約62篇,約占87.32%),管理與研究雙重身份者次之(約6篇,約占8.45%),管理者發文量最少(約3篇,約占4.23%)。研究者的研究領域多集中在教育和管理領域。

表3 雙導師制相關研究者類型及發文量一覽表

6.研究機構

研究機構體現了特定研究領域的研究力量分布。通過統計分析發現,共計49所研究機構關注了雙導師合作指導研究領域,可分為綜合型大學和職業技術學院兩類。發文量較多的研究機構多分布在我國華北、華東和華南地區。北京市的研究機構相關發文量9篇,其中,中國石油大學發文最多(3篇);江蘇省研究機構相關發文量7篇,其中,河海大學和南京城市職業學院各發文2篇;廣東省相關發文量5篇,其中,廣州大學發文2篇。由此可知,關于雙導師制的研究力量,呈研究地域分散、研究成果不足的特點。

(三)內容分析

對所收集的文獻進行內容分析,相關研究主要圍繞雙導師制和校企合作培養人才兩大主題進行探究。采用“價值取向—現存問題—對策建議”的研究思路。價值取向是指雙導師制實施的必要性及其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意義,現存問題指雙導師制及其實施所產生的問題或遇到的困境,對策建議是指為改善或解決當前問題所提出或實施的策略。

1.明確價值取向

從培養目標來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具有實踐性、應用性、職業性導向,培養從事特定職業領域的高層次專門人才,而雙導師合作指導則與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滿足社會需求的培養目標相契合。亓瑤認為雙導師制的推行有利于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15]12。李焱等人進一步指出,國際商務專業學位碩士實行雙導師制的目的之一是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專碩生或師范生培養目標的價值關鍵在于滿足社會需求,促進就業[16]。陳稀稀認為雙導師合作指導有利于提升專業定位與社會需求的適應度,提升師范生與用人單位的滿意度[17];徐艷華認為校企合作的導師指導有助于實現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快速與社會對接[18];茹榮芳從職業角色層面指出,雙導師制合作學習能夠有效幫助“準教師”提早進入職業角色[19]。然而,職業能力發展固然重要,也不能忽視學生學術能力發展。李鑫認為雙導師協同培養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找到理論學習與實踐研究的結合點,為學校營造開放的學術氛圍[20]。

從培養過程來看,雙導師合作指導有助于緩解高校教師資源短缺的壓力,加強高校與其他機構的交流合作,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從高校資源層面,亓瑤和李鑫均指出,雙導師合作指導有助于整合校內外的資源,緩解校內導師匱乏的壓力[15,20];從校際合作層面,郭小娜和何妍都認為雙導師制有助于密切高校與中小學的溝通合作[10,21];從教師隊伍建設層面,亓瑤指出實施雙導師制有利于提高導師隊伍的整體素質[15]13。從培養效果來看,雙導師合作指導重點是提高專碩生培養質量和教學質量,也有研究指出雙導師制能夠推進專業教育、師范教育與養成教育的深度融合,拓寬教師教育的發展途徑。

因此,雙導師指導制度具有實踐性和學術性雙重價值取向,推動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有效融合,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層次職業人才,也具有緩解師資短缺,加強校際、校企交流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質量的重要現實價值。

2.分析現存問題

通過對文獻的內容分析發現,雙導師制及其實施現存的問題可分為主體、制度、效果三個層面。在主體層面,分析主體及主體間的問題是研究的基石,多數學者探討了校內導師、校外導師在指導學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部分學者還探討了學生、師生以及高校內部出現的問題。在制度層面,高校管理制度的不足,尤其是教師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是學者們討論的焦點,主要內容包括導師的聘任、監督、激勵、考評和培訓制度。在效果層面,部分學者對雙導師的指導質量和指導效果進行了評價。

雙導師指導的相關利益主體復雜多樣,分析主體及主體間現存的問題,是提高雙導師指導質量的先決條件。第一,導師是雙導師制中的指導主體。校內導師實踐教學水平偏低[22]16、指導方式單一落后的問題為多數學者所關注,校內導師的指導還存在思維學術化傾向明顯、指導內容與培養目標相背離、指導能力和時間不足、指導意愿不強的問題;校外導師教育研究水平不高、指導積極性和有效性偏低、“掛名”現象突出的問題引起了廣大學者重視,此外,校內導師指導意識薄弱、指導內容碎片化、指導方式欠科學、指導反思待加強、指導互動性較差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對于校內外兩位導師,還存在著不少共性問題亟待解決,例如雙導師職責、角色定位模糊,責任感不強,缺乏分工合作,缺乏溝通平臺和制度保障,協同指導力度不足,相互信任關系不知如何建立與維持等。第二,學生是雙導師制中的學習主體。生源具有復雜、不穩定的特點,學生主體存在學習主動性不高、對畢業設計不夠重視、專業知識不扎實的問題。另外,生師比過大,師生之間認知有偏差、溝通交流少、專業情意缺失也都成了雙導師制貫徹落實的阻礙。第三,高校是雙導師制的實施主體。高校與中小學、企業均可合作實行雙導師制,但有的培養單位對雙導師制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高校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過程重視不夠,培養方案不夠合理,不能體現專業學位的基本特征。有的高校和中小學的合作具有表層化,高校指導教師和中小學指導教師的深度融合還比較困難;校企合作深度、廣度不夠,合作機制不夠健全,合作內容往往缺乏系統規劃,功利性較強,達不到原本合作目的,因此,難以保證長期有效合作。

雙導師管理制度是維持與促進雙導師合作指導的重要保障,但部分高校的雙導師管理制度仍然不夠完善。第一,在培養目標上,高校沒有在授課、論文指導等培養環節突出專業學位碩士的應用性與實踐性,研究生培養過程缺乏嚴格、科學的考核機制,因此,雙導師指導目標不統一,雙導師用各自不同的指導理念培養學生,導致學生面臨不同觀點而無所適從的困境。第二,在導師聘任方面,大部分高校沒有健全的雙導師遴選制度,校外導師遴選標準單一,校內外導師遴選標準有待加強;在導師監督方面,缺乏過程性監督、互相溝通的長效機制和橋梁,論文指導過程的跟進環節欠缺;在導師激勵方面,缺乏調動校內外導師指導積極性的有效激勵制度;在導師考評方面,雙導師過程考核目標不夠明確,缺乏完善的評價標準、考核和獎勵機制;在導師培訓方面,培養單位對導師的培訓力度不足,雙導師缺乏有效的職后培訓。

雙導師指導效果和質量很大程度上體現了雙導師制實施的效果。部分研究指出雙導師的指導效果不佳、差異大,指導質量不高,可見,雙導師制所取得的實際效果與預期目標差異較大,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實,原因之一是雙導師制脫離了實際對象的差異性,普遍忽視了學生個體差異。因此,基于雙導師制及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復雜問題,亟需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以提高雙導師指導質量,促進雙導師制的有效落實。

3.提出對策建議

對策建議是解決雙導師制實施具體問題的指路明燈,以往研究多從微觀和宏觀兩個層次提出解決策略。微觀層次涉及解決問題的主體方面,如政府、高校、雙導師、學生;宏觀層次涉及管理制度、培養模式、合作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微觀和宏觀兩個層次并非完全分離,而是相互融合,共同發揮作用。

第一,明確校內外導師的工作職責與分工,探究雙導師合作模式,建立和完善校內與校外導師合作的平臺與機制。導師需明確各自職責,秉持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指導理念,在指導內容方面各有側重。校內導師以理論指導為核心,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指導學生規劃職業生涯。校外導師以培養學生教育教學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為核心,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課堂實踐機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更好地適應社會。完善校內外導師合作體系建設是發揮導師作用的重要渠道,需要充分發揮高校、中小學或企業的主觀能動作用,明確合作的共同目標,建立產學研聯合培養機制,定期開展導師交流會,建立以項目為導向的合作平臺,開設合作課程,讓校內外導師充分協同,發揮各自優勢。

第二,注重指導內容的系統性和全面性,提升導師指導過程的有效性。雙導師要重視指導內容的系統性、銜接性、全面性,注重導師間的溝通交流,靈活調整指導內容、時間,除了理論、實踐知識指導,還要注重崗位素養的指導,除了小組指導,還可實行一對一輪流指導方式,也可進行雙導師交叉指導。雙導師要不斷更新指導理念,強化指導責任感,努力豐富自身知識儲備和指導經驗,協調教學任務、行政任務與科研任務的關系,確保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

第三,提高學生對畢業論文重要性的認識,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專業興趣。學生要明確學習目標,增強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善學善問,與雙導師構建和諧師生關系;要明確畢業論文的重要性,明晰并重視畢業論文撰寫的各個時間節點和環節,有自己的學習節奏;要培養學習興趣,不斷積累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為就業奠定基礎。

第四,完善導師管理制度,規范導師遴選標準和聘用程序[22]20,制定合理的監管制度。從教育碩士培養目標入手,制定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二者不同的選拔標準;在導師自愿報名的前提下,依循嚴格、公開、公正的原則,規范選拔程序;校內外導師的配備按照師生互選的方式進行;對雙導師采用過程性監督管理,為雙導師溝通、導生溝通配備聯系人和監督管理人員,在不同培養階段,對雙導師指導行為進行監督。

第五,制訂科學合理的導師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健全雙導師激勵制度,激發校外導師合作的積極性。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績效考評制度,細化導師考核等級和任務量,增強績效考核的透明度,重視過程性考核。建立有效的激勵制度,優化雙導師指導的薪酬待遇,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師專業發展機會。完善獎懲制度,對優秀指導教師給予表彰獎勵,對不負責任的導師給予嚴懲。

第六,搭建雙導師制校本培訓平臺[22]24,加強對雙導師的培訓。高校校內導師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學術研究能力,但實踐教學能力較為欠缺,可通過“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加強校內導師與一線工作者的聯系,也可展開雙導師合作教學項目,讓校內導師深入一線鍛煉;校外導師往往是中小學優秀教師或企業高級技術人員,他們對高校的培養目標、培養內容、培養階段等制度并不熟悉,可通過開設高校學術講座、研討會等形式,對校外導師進行理論知識培訓。此外,培訓平臺的建立還需關注雙導師專業發展及其切身利益,真正激發雙導師參與指導的意愿。

第七,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校企合作機制,探索高?!行W合作模式,推進雙導師制有效運轉[10]49。明確高校與其合作機構的利益關系,尋找共同合作目標;以實習作為高校與合作機構的連接點,見習與實習結合,集中實習與分散實習結合,利用“小步子”原則,有計劃、有規律地進行實習;落實雙導師指導,以畢業論文為橋梁,校內導師與校外導師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提高雙導師指導質量。

四、討論

(一)概念界定模糊

學者們對雙導師制的概念進行了界定,認為這是校內外兩位導師或導師組共同指導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一種制度,但對雙導師制實施過程中,“雙導師指導”“雙導師合作指導”和“雙導師協同指導”等外延概念還未有明確界定。雙導師角色上,雙導師在指導研究生過程中是知識傳授者和指導者,也是學生學習的管理者、職業規劃的引導者,具有多種角色作用。雙導師地位上,多數學者認為要以校內導師為主導、校外導師為輔;但也有學者認為要根據學業任務的不同,靈活看待兩位導師的地位,學生在校期間接受以校內指導師為主的專業學習,在校外接受以校外導師為主的專業實踐;還有學者認為在工學結合專業學位碩士的學位論文指導上,應以校外導師為主。雙導師指導內容上,目前的雙導師指導內容主要是學術性活動,如畢業論文,對學生職業生涯、心理健康、政治思想等非學術性活動的關注并不多,雙導師共同合作指導學生哪些內容也未清晰表述。雙導師指導維度上,缺乏雙導師指導目標、過程、效果的全過程評價標準及指標體系。因此,雙導師指導的相關概念模糊不明,一定程度上導致雙導師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被束之高閣、實施不徹底的現象。

(二)理論基礎欠缺

所收集的71篇文獻中,大量研究缺乏理論支撐,有明確理論基礎的文章不足1/3,其中,協同理論和合作理論使用次數較多。協同理論由聯邦德國物理學家赫爾曼·哈肯(H.Haken)于1969年提出,主要研究遠離平衡態的復雜開放系統在與外界有物質或能量交換的情況下,如何通過自己內部協同作用,自發地產生時間、空間和功能上的有序結構[23]。協同理論適用于復雜開放的系統,強調共同目標的作用,有三大原理,即協同效應原理、自組織原理和伺服原理[24]。宏觀上,高等教育系統中,高校、中小學或企業、社會環境之間不斷進行著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交換;微觀上,雙導師合作指導子系統中,校內導師、校外導師、學生之間以論文指導為媒介,不斷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并通過相互作用,最終形成穩定的新結構,這與協同理論的三大原理高度契合。還有學者借鑒合作理論,美國哲學家格萊斯(Grice)提出:合作是為了達到一種特定的目標,說話人和聽話人雙方之間存在著一種默契,雙方之間都應該遵守原則。合作具備四個條件即目標一致、行動配合、相互信任、共享成果[15]15。該理論啟示我們,雙導師制的有效實施關鍵在于雙方之間的有效合作,把握好培養單位與合作單位之間、校內導師與校外導師之間的合作。此外,還有學者運用了OBE理念、目標教育理論、PDCA循環管理理論、學習型組織理論、院校影響模型等??梢?所借鑒理論多源于教育和管理兩大領域,且理論基礎較為分散,存在與實踐脫節的態勢。

(三)實證研究不足

雙導師合作指導研究以思辨研究為主,實證研究明顯不足,量化研究最少,研究方法的運用較為單一。雙導師指導實踐中有大量問題亟待解決,光靠理論思辨研究難以觸摸到問題的全貌及實質,實證研究則有利于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并尋找針對性措施解決問題?,F有實證研究普遍缺乏理論基礎,研究設計規范性不強,研究方法普遍運用調查法,鮮見學者利用扎根理論、民族志、現象學、話語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內容多是了解雙導師指導現狀,并分析問題原因,提出解決策略。但被調查者所提供的信息具有表層化、概括化特點,一定程度上導致研究者所發現的問題及提出的對策缺乏具體性、針對性?,F有思辨研究多針對具體項目實踐總結經驗,也會對國內外導師制及其實施情況對比分析,但此類研究理論基礎薄弱,文章形式單一,內容前后銜接性、邏輯連貫性和思維深度都有待加強。因此,無論是思辨還是實證研究,都存在理論基礎缺乏、研究方法單一、研究深度不足的問題。

五、未來展望

我國學者對雙導師制的研究缺乏理論基礎,尤其是缺乏中國特色的本土化理論。從雙導師合作層面,未來學者可深入探索雙導師合作指導的概念內涵及外延,嘗試建立雙導師合作指導的評價指標體系,探索構建雙導師合作指導的理論模型。大多數研究成果需進行應用轉化,可以針對研究成果如何實踐進行深入研究。導師間合作交流機制難以構建是雙導師制實踐的一大難題,如何發揮各主體協同作用、構建有效的合作機制,需要進一步探究。探究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關鍵點,促進理論融合于實踐,是雙導師制落實的另一難題,需要結合協同育人主題進一步探索。在師生關系得到人們廣泛關注的情境下,師師關系問題也需引起人們重視,導師間的矛盾分歧如何化解,信任關系如何建立都是需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我們還需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拓展研究方法種類,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開展追蹤研究、行動研究、實驗研究等實證研究。

猜你喜歡
導師制專業學位導師
執著創新 堅毅豁達——追憶我的導師郭景坤先生
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醫患溝通的認知及培養需求研究
V eraW an g
導師榜
開放大學“導師制”培養模式的探索與思考——以軟件工程專業為例
土木專業學位碩士培養現狀與對策——以廣大為例
中外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比較與啟示
愛情導師
一主多輔的導師制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
德育導師制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