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思政”視域下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與對策研究

2024-03-13 06:23張艷崗奧瑞芳
高教論壇 2024年2期
關鍵詞:大思大思政視域

張艷崗,張 翼,奧瑞芳

(1.中北大學,山西 太原 030051;2.山西醫科大學,山西 太原 030051)

一、前言

研究生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人群和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核心群體,加強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關國家高層次創新人才為誰培養、事關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事關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1]。當前形勢下的“大思政”[2]育人格局是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研究生的專業課程學習、學術訓練、論文撰寫等過程與思政理論教育緊密融合,形成協同效應,讓思政教育可以在全過程、全周期的“大思政”育人路徑中充當重要基石[3],積極引導學生建立“四個自信”,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4]。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的戰略高度,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根本方向。教育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5]、中共山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工作方案》[6]等政策,均對“大思政”視域下的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和詳細部署,中北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依托國防特色學科專業優勢,強力推進和挖掘國防、軍工、紅色文化資源,積極創新和拓寬“大思政”視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因此,研究“大思政”視域下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與對策意義重大。

二、“大思政”視域下碩士研究生思政教育困境

碩士研究生階段是學生本科基礎學習之后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深造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生在走向社會之前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趨于穩定成熟的重要階段。不同本科院校培養環境和培養層次的差別導致研究生個體差異較大,而貫穿研究生三年的思政教育資源相對匱乏,且不同培養時期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方式相對單一并缺乏較好的銜接,上述問題導致了碩士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難以取得理想成效。如何將“大思政”要素貫穿研究生培養始終,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是擺在研究生教育面前的重要難題。當前,高等學校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研究生思政課程和專業課程思政相對獨立,相互之間未能形成有效的協同效應

隨著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推廣,學科專業課程中融入了大量的思政元素,在研究生思政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專業課程思政教育和思政課程之間的思政元素相對獨立,未能形成有效的協同效應,不同專業課程之間及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之間的師資匹配、教材體系、教案設計、教學方法的不同導致思政元素融入過程比較復雜,嚴重影響了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效果,當前的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一體化建設亟需深化,課程思政存在的硬融入、表面化等問題亟待解決。只有解決上述問題,才能使思政元素在思政課程和專業課程之間有效統一并隨著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深入循序漸進,醒腦入心。

(二)研究生不同培養階段的思政教育內容和方式之間缺乏有效銜接

研究生的培養過程既有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又有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也有論文撰寫和學術答辯。研究生培養過程的不同階段和不同特點要求思政教育也應采取不同方式和內容,而從目前的碩士研究生培養環節來看,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科研、輕思政和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還沒有建立面向人才培養不同階段的有效銜接的思政教育體系。例如,研一課程學習和研二科研訓練之間既存在一定的時間沖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思政教育方式的割裂,課程學習中更注重思政理論知識學習,而科研訓練中更關注于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忽視了課程學習中科學方法論和國際視野等思政內容與科研訓練實踐的緊密結合。因此,如何解決不同培養階段的研究生思政教育方式和內容的有效銜接問題,是推動高層次創新人才思政教育的關鍵所在。

(三)研究生的思政入心與不同培養團隊的思政著力過程很難形成合力

目前,作為思政教育的主體對象,有的碩士研究生迫于就業壓力和社會壓力,將更多時間和精力聚焦到學科領域內的專業學習與科學研究,較少關注和國家發展、個體成長密切關聯的“大思政”,忽視了“大思政”所能帶來的思想啟迪、啟智鑄心的重要價值。例如,有的研究生無法理解和正視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專業差別和地區發展差異等導致的收入不均、前景不明等問題,往往不愿去更艱苦、更需要也更適合學生但收入相對較低的崗位和地區。研究團隊的學科小組會議、學術講座、社團活動等思政教育著力點很難和研究生的現實關注點形成統一,探索研究生思政入心是為全面建設和發展現代化國家培養人才的關鍵。

(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評價方式比較單一

如何實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準確評價,是“大思政”視域下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基礎。目前,研究生思政教育效果主要采用研究生課程思政考核和研究生思政德育評價體系進行,評價方式僅從研究生這一思政教育對象開展,評價結果比較單一和片面,未能從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多個環節進行詳細的過程性評價,導致現有的評價方式很難對“大思政”視域下研究生思政教育效能起到積極作用。如何破除傳統的唯分數單一對象性評價方式,突出對碩士研究生全過程育人功能的動態性、過程性評價,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評價機制改革的關鍵。同時,建立完善立體的多階段和多角度的評價體系也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積極且具體的指導作用。

針對上述問題,中北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以人才培養目標、能力培養、價值塑造為核心,結合學科自身特點探索解決上述困境的對策和路徑,并取得了一定的實施效益。

三、“大思政”視域下進一步完善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對策

“大思政”視域下的研究生思政教育是面向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和全周期,具有典型的長期性、延伸性、接續性和協同性等特點。研究生成才規律和思政教育規律要求課程思政、思政課程、科研活動等過程蘊含的學術與知識素養和“大思政課”涉及的歷史文化、價值體系、哲學方法等內容貫穿研究生培養全周期和全過程[7]?!按笏颊币曈蛳麓T士研究生全過程、全周期思政教育協同創新育人體系如圖1所示,要想擺脫當前“大思政”視域下碩士研究生思政教育困境,必須圍繞學科人才培養目標,從研一階段的課程學習、研二階段的能力培養、研三階段的價值塑造三個發展層面研究思政教育對策,并從研究生思政教育效能評估方面探索“大思政”視域下研究生思政教育對策的可行性。

圖1 “大思政”視域下碩士研究生全過程、全周期思政教育協同創新育人體系

(一)面向人才培養目標,建立健全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并在實踐中持續改進

研一階段主要是學科課程的理論學習,而課程專業理論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點的有效協同是課程思政的核心和難點[8]。研究生課程思政教育是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巧妙合理地融入思政教育內涵,思政教育的核心必須與該課程對應的人才培養目標深度融合。面向人才培養目標的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策略,首先要圍繞人才培養目標打通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的思政壁壘,建立基于知識模塊的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思政協同單元。專業課程教學遵循教學工作規律,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體作用,采用設疑定標-分組討論-引導創新-案例分析-自主探索-延伸拓展的六步教學模式,使研究生在致“知”于“行”的過程中體驗理論應用于實踐、學以致用的價值認同感;思政課程的融入過程必須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規律,采用開宗立意式、案例引導式、專題研討式、隱性滲透式等思政融入方式,將德育元素與專業知識相融合,形成面向人才培養目標的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同時,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的實施過程要采取雙向貫通的思路,即由授課教師與研究生分別對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進行雙向評價,并結合人才培養目標給出明確的評價細則并在實踐中持續改進。

(二)以研究生能力培養和思政教育為目標,建立輔導員團隊、導師團隊、高校平臺、相關企業的四維一體協同育人機制

研究生的思政教育與專業能力培養同樣重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時代新人更需要具有大局觀與抓實際的多角度思維與創新能力。研究生二年級是研究生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面向能力培養和思政教育的四維一體協同育人機制由輔導員團隊、導師團隊、高校平臺、相關企業等四個研究生培養主體共同推進。導師團隊是核心,分別從學校(外)和學科(內)兩個層面加強導師團隊的德育、專業、就業、心理等領域培訓,讓導師團隊從傳統的只負責研究生學業科研訓練指導向研究生思想、心理、成才、科研等多方面指導進行轉變;輔導員團隊通過組織主題黨日活動、就業和心理健康、學術前沿匯報等講座,將個人發展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在提供技能知識的同時進行價值引領和能力培養;高校平臺能夠提供充分的技術支持和豐富的就業實習信息,讓研究生在能力提升的同時擁有更寬廣的選擇空間;研究生會、研究生科協、研究生黨支部等研究生社團充分利用學科競賽、知識比賽、理論學習等活動廣泛開展創新訓練、學術培訓和德育培訓等工作;校企合作團隊通過共同承擔國家重大課題的研究,指導研究生在研發中心參與技術設計和產品研發的同時,帶領學生進行科研成果實驗,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在解決實際工程問題中培養學生的行業認同度和行業感情,并在參與項目研究的實踐中練就過硬本領。

(三)以價值塑造為引領,在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過程中加強研究生價值塑造,實現價值、能力和知識之間的有機融合

研究生三年級是研究生課題研究和就業深造的重要階段,也是研究生價值塑造的關鍵階段,對于研究生即將走向社會服務和價值實現具有重要意義。價值塑造的過程是在研究生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培養團隊在研究生價值塑造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學科教師通過關聯課堂知識點和思政課程要素,在對研究生的知識傳授過程中要加強知識融會貫通和價值塑造的有機統一,而導師團隊在課題研究過程可以將知識、能力與方法之間的聯系反向引導,充分鍛煉學生主動運用哲學原理多學科協同融合的科研能力,從而加強服務社會的價值引領。價值塑造必須貫穿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從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形成角度構建價值塑造體系,積極增強研究生為社會服務的信念,使研究生培養過程形成“德”“智”“技”全面價值塑造的核心機制。學科實踐表明,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增強了研究生在學習和科研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學習積極性與效率都得到了顯著提高。

(四)完善研究生思政教育評價體系,探索基于三效評價的“大思政”視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評估的新模式

效能評價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否有效的基本手段,傳統思政教育評價的手段主要以學生德育答辯、思政課程成績和教師思政課程目標評價為主,該評價方式破除了原有課堂教學唯分數的單一性評價方法,但對于“大思政”視域下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評價依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傳統評價機制忽略了學科人才培養目標對應的思政要素,缺失了研究生不同培養階段的過程性評價。因此,探索新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評價模式是“大思政”視域下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于三效評價的思想政治教育協同效能評估模式,同時從教師隊伍、教育質量和研究生個體三個層面進行詳細評價。教師隊伍方面主要從導師的思政能力評價、輔導員思政能力評價、企業育人機制評價以及學科培養質量評價角度進行效能評估;教育質量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專業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的協同過程是否同時符合專業教學規律、思政工作規律和研究生成長規律,使專業教師和思政教師圍繞知識點消化吸收思政要素;研究生個體考核層面,不再把知識準確率和科研能力作為唯一評價指標,增加研究生德育素養、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知識應用能力等方面的內容考查,突出對立德樹人的預期目標、教育過程與方法、思政結果與持續改進措施的周期性評價,形成課程考試、學位論文、評獎評優等過程性評價體系,并通過項目團隊研究來檢驗課程思政成效,探索研究生獨立科研能力、項目組織管理能力、學術交流能力等增值性評價。學科實踐表明:該評估機制對于研究生的思政教育質量和能力培養均產生了較好影響,學科研究生的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四、結語

“大思政”視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黨中央對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結合學科建設需求和行業發展規律,建立面向人才培養目標的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建立以能力培養和思政教育為目標的四維一體協同育人模式,實現價值、能力和知識的有機融合,探索并完善“大思政”視域下碩士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評價模式,是擺脫當前“大思政”視域下碩士研究生思政教育困境的主要對策,也是未來一段時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猜你喜歡
大思大思政視域
同心協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學習《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
對戊戍維新派思想家心路歷程的思考——以“啟蒙自我循環”為視域
淺談大思政視域下有機化學課程“金課”打造
“一帶一路”視域下我國冰球賽事提升與塑造
基于養生視域論傳統武術的現代傳承與發展
“大思政”視域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輔聯動”育人機制探賾
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職院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創新性研究
“大思政”改革視角下的教學資源整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