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化學課程思政教學的有效策略

2024-03-22 11:13但世輝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中學化學稀土科學家

但世輝,湖北省優秀化學教師,全國自制教具能手,襄陽市“隆中名師”,曾獲湖北省2022年優秀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在《化學教育》《化學教學》等期刊發表文章80余篇。近年來,但世輝帶領工作室成員以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2022年度一般課題“課程思政背景下中學化學教學實施策略研究”和湖北省2022年基礎教育優秀改革實驗項目“基于核心素養的中學化學課程思政教學策略研究”為抓手,推動中學化學課程思政教學的落實,總結出一套實踐經驗。

中學化學課程思政教學指結合化學學科特點,挖掘化學學科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價值觀培育融入化學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在學習化學內容的同時樹立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教學。筆者結合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必修二的內容,闡釋化學課程思政教學的策略。

一、厚植家國情懷,塑造理想人格

當代中學生應該有理想、有信念,具有與時俱進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懷。中學化學課程思政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利用化學學科中的思政教育素材,引導學生厚植家國情懷,塑造理想人格,樹立報國之心。

化學學科發展過程中,一批又一批的化學家、企業家涌現出來,他們為國家發展奉獻終身的愛國事跡是課程思政教學的重要資源?;瘜W教材中有許多實施愛國主義教育的素材,如必修一第40頁關于侯氏制堿法的素材、必修二第21頁關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素材等。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化學知識的同時,應將這些素材有機融入教學過程中,用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我國科學家在艱苦環境中取得的成就,感受侯德榜、徐光憲、趙梓森等人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嚴謹求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鼓勵學生學好本領,報效祖國。

教學必修一第三章第二節中“用途廣泛的稀土金屬”時,筆者為學生講述了化學家徐光憲為祖國稀土事業奉獻一生的事跡。新中國成立之初,徐光憲毅然放棄在美國留學、任教的機會,回到祖國,投身國家化學事業。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儲量,但精煉技術被當作“高級機密”掌握在少數外國制造商手中。為打破技術封鎖,徐光憲提出了全新的“串級提取理論”,設計了優化的技術流程,創新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虛擬試驗,簡化了稀土生產技術,這在當時是世界首例。這種技術大大降低了稀土凈化成本,解決了當時我國稀土深加工產品依賴進口的問題?;谛旃鈶棃F隊的科研成果,中國出口了大量高純稀土,使國際單一稀土價格下降了30%,使我國從稀土資源大國轉變成稀土生產大國。徐光憲因此被稱作“稀土界的袁隆平”。他寫下一句名言:“我們做科研的要有一個信念,立足于基礎研究,著眼于國家目標,走自己的創新之路?!?/p>

學生聆聽徐光憲的事跡后,深深地被老一輩科學家的科研能力和愛國精神所感動,認識到學好化學知識對于促進祖國發展的重要性,感悟到新時代青少年肩上的重任,涵養了家國情懷。

二、認識化學價值,樹立責任意識

中學生所具備的化學知識通常難以解釋與化學有關的一些負面事件,如濫用瘦肉精,使用“地溝油”,生產“三聚氰胺奶粉”“甲醛魷魚”,以及有毒氣體污染、水體污染等問題。學生容易受這些負面事件的影響,對化學學科產生“敵意”。這就需要教師在傳授化學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理性認識現實生活中這些負面事件所涉及的化學品的本質,承擔“為化學發聲”的責任。

學好、用好化學學科內容,不但能促進人們成為自然界的合理利用者、改造者,而且能使人們學會趨利避害,恰當地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成為大自然的保護者。這指向化學中的環保意識。教師可以依托教材,挖掘有關環保的課程思政教學素材,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認知化學原理,辨析事實真相,增強做化學學科代言人和生態文明守護者的底氣。例如,教學必修二第五章第二節《氮及其化合物》時,筆者先提供一組素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汽車尾氣的來源和危害。經過自學和小組討論,學生對汽車尾氣有了初步的認識,知道了汽車尾氣主要是汽油燃燒生成的氮氧氣體,包括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如果這些氣體不經處理就排放出來,會因多次氧化而帶來酸雨等空氣污染問題。然后,筆者引導學生觀看《汽車尾氣處理裝置工作過程》視頻,讓學生根據已有的化學知識理解裝置中催化轉化器的工作原理。學生觀看視頻、小組討論后,得出“CO和NO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轉化生成CO2和N2,將有毒有污染的尾氣轉變成無污染的氣體,從而有效控制汽車尾氣污染”的結論,領悟到化學學科在環境保護中發揮的重要價值。這種基于真實情境的案例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綠色發展理念和環保意識,還有利于學生客觀認識化學技術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促進作用,樹立用化學為美好生活服務的責任意識。教師長期進行這樣的引導,學生自然能消除對化學學科的偏見,學會理性看待發展和應用化學所帶來的環境污染、資源消耗和生物安全等問題。

三、了解前沿科技,堅定“四個自信”

近年來,我國在化學研究方面取得了越來越豐碩的成果。教材依托“科學·技術·社會”板塊展示了很多前沿科技成果,如鈦合金新型金屬材料的應用、石墨烯材料的開發、青蒿素的提取等。但是,教材更新頻率不高、篇幅有限,教師教學時應該以教材中的素材為基礎,引入最新的相關研究成果,一方面促進學生對化學內容本身的學習,開闊學生的科學視野,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的理想信念。

例如,教學必修一第四章第三節《化學鍵》時,筆者基于教材呈現的“分子間作用力”相關資料,收集了我國科學家關于氫鍵的最新研究成果資料。課堂上,筆者播放央視《新聞聯播》視頻片段,引導學生了解視頻播報的內容:“我國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裘曉輝團隊,利用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實現了對分子間局域作用的直接成像,在國際上首次直接觀察到了分子間的氫鍵,這為科學家理解氫鍵的本質,進而改變化學反應和分子聚集體的結構奠定了基礎,使我國在這個領域達到了國際上的最高水平,相關成果發表在《科學》期刊上?!?/p>

從知識層面來說,學生很容易掌握氫鍵形成的原理、氫鍵的作用、氫鍵的表示方法等化學知識,但已有的這些知識、理論大多數是外國科學家發現并創立的,學生在其中看不到中國科學家的身影。然而,中國科學家對科學的追求從未停歇,得益于我國科研環境和制度的改善,中國科學家逐漸在化學領域做出了突出成就。以上教學,筆者讓學生通過觀看《新聞聯播》,了解我國科學家后起直追、實現超越的真實案例;利用中國科學家刻苦鉆研的科學精神,感染和激勵學生奮發向上??梢?,課程思政筑牢學生的必備品格,知識學習成就學生的關鍵能力,二者應相輔相成、協同發展。

猜你喜歡
中學化學稀土科學家
中國的“稀土之都”
假如我是科學家
“四步”解答中學化學工藝流程題
稀土鈰與鐵和砷交互作用的研究進展
基于微課的中學化學教學探討
廢棄稀土拋光粉的綜合利用綜述
與科學家面對面
當天才遇上科學家(二)
當天才遇上科學家(一)
雙稀土和混合稀土在鑄造鋁合金中應用現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