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情境任務 聚焦思辨學習

2024-03-22 11:13許毅敏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思辨性觀點文本

許毅敏

統編版語文高中必修上冊第六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學習之道”,屬于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根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任務群“引導學生閱讀古今中外論說名篇,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和語言特點,理解作者闡述觀點的方法和邏輯”的教學要求,筆者在《勸學》《師說》聯讀的教學中創設情境任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究“學習之道”,展開思辨性閱讀與表達訓練。

一、設置朗讀情境,初步感知文本的邏輯起點

《勸學》與《師說》是探究“學習之道”的經典篇目,越是這樣的經典之作,越要重視朗讀。在這一環節,筆者設計了“朗讀者”活動,先讓學生穿越時空,回到荀子和韓愈所處的時代,了解人物的主要思想和寫作背景,再讓兩名學生以這兩位先賢的身份朗讀全文,其他學生分組交流閱讀感受。

學生分組交流后分享了如下閱讀感受: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他寫作《勸學》是希望人們通過后天不斷學習來彌補“性之惡”,以提升、完善自己;韓愈身體力行“文以載道”,在國子監任職的他,批判的矛頭指向“門閥制度下恥學于師的社會風氣”,以此宣揚尊師重道、謙虛好學的風氣。這樣,學生在朗讀情境任務的推動下,初步感知到兩篇經典之作的思辨性,明確了兩篇古文的現實針對性。

二、立足文本邏輯,理性認識論證結構、思路和方法

《勸學》《師說》的思辨性學習,必須在學生疏通文本文言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立足文本邏輯,借助情境任務,分析文本的論證結構、論證思路和論證方法,理性認識論說文的寫作框架及表達技巧。

教學中,教師設計了理清兩篇“論說文”的論證結構、論證思路和論證方法的學習任務:同樣是談學習之道,《勸學》和《師說》,你更喜歡哪一篇?請結合文本,從論證結構、論證思路和論證方法等角度談理由(可以用思維導圖或表格的形式呈現文章論證結構和思路,也可以比較兩篇文章在論證方法上的異同)。該任務旨在讓學生理性認識文本的思辨性,找到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的路徑。經過合作探究,學生明確:《勸學》采用的是總分的論證結構,遵循的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論證思路,主要運用了比喻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而《師說》是總分總的結構,先破后立,主要運用了對比論證、舉例論證、因果論證等論證方法。

三、挖掘文本思維情境,開展思辨性閱讀

由于作者的個性和所處時代環境的差異,每一個文本都有其獨特性。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引領學生通過情境任務發掘作品的獨特之處,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和批判性思維,提升他們的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的能力。

課堂上,教師創設如下情境任務,引導學生展開思辨性閱讀。

這兩篇文章中的學習之道至今還有哪些方面值得借鑒?是否有不合理之處?請結合文本并聯系生活實際闡述你的觀點和理由。

一名學生認為:“學習既貴在積累、堅持和專心,又需要憑借外力,我們除了自主學習,還需要向老師請教,這些現在仍有借鑒意義,但學習還應該有目標,因為學習目標明確了,才能提高學習效率?!绷硪幻麑W生認為:“兩篇文章可以借鑒的地方有很多,但有兩處不太合理。一是‘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已。父母陪讀、擇校、擇師,都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學習,不能因為父母不向老師請教、學習,就認為父母是糊涂的。二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如果老師不如學生,那怎么教導學生呢?至少在專業知識這一方面,我覺得老師應該比學生厲害?!彪m然學生的見識稍顯膚淺,但是他們能夠結合自己學習、生活的實際加以思考并質疑,值得鼓勵。教師可以提醒學生,理解文章時既要結合文本所針對的人和社會現象,又要考慮作者本人所處的時代的局限性。

可見,學生由于生活經驗、知識水平、感悟能力、思維方式等的差異,往往對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讀。真正有效的思辨性閱讀,就在于讀者對文本既有共性也有個性的理解。在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創設思維情境任務,鼓勵學生在課堂中暢所欲言,有理有據積極表達自身的觀點,并通過溝通、交流,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

四、勾連寫作情境,嘗試思辨性表達

思辨性表達除了指向“口頭表達與交流”,更指向思辨性寫作。教師要善于設計寫作情境,引導學生嘗試思辨性表達,促進學生思辨能力的提高。

教學中,教師創設了如下兩個任務情境,讓學生自選其一,嘗試寫作。

任務一:在《勸學》《師說》中,任意選擇一篇進行改寫,使它符合常規的思維邏輯和論證要求。

任務二:請你針對當下學習中的某些問題,以《“勸學”新說》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觀點要有針對性,有新意,盡量避開教材中的傳統觀點。

一名學生改寫《勸學》,習作首段正面闡述觀點“吾輩青年當以終身學習為己任,繪制美好人生藍圖”,習作主體部分從什么是終身學習、為什么要踐行終身學習和怎樣踐行終身學習三個方面展開論述。他借用了文中的觀點,但在論證方法上做了更符合邏輯的改進。另外,他還在比喻論證中加入了分析句,引用了孔子、劉向等人關于學習的名言警句,并列舉了屠呦呦、江夢南等人的學習事例來論證觀點。習作結尾呼應開頭觀點,發出“踐行終身學習,繪制美好人生藍圖”的倡議。整篇文章結構嚴謹。

一名學生改寫《師說》,他調整了文章結構順序,先表明寫作緣由,再針對社會現象提出觀點,然后進行論證,最后小結。小作者遵循由淺入深的認知順序,針對社會現象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還有一名學生寫的是《“勸學”新說》,他對“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提出疑問,認為“持之以恒”固然重要,但也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遇到難題時要懂得變通。文章敢于質疑,針對個人學習中的問題做出了既要“持之以恒”又要“懂得變通”的辯證思考。

猜你喜歡
思辨性觀點文本
高中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策略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悖離核心素養涵育的非思辨性寫作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觀點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業內觀點
新銳觀點
如何快速走進文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