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較閱讀讓教學事半功倍

2024-03-22 11:13代念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長生果所教題目

代念

所謂比較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基于所教文本,從課內或課外精選兩篇或多篇與所教文本人文主題、語文要素相近或相似的文章,進行對比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可讓學生在不同文章的比較、對照中強化所學、發現新知、生發感悟、擴大視野、拓展思維,從而更加充分、深刻地理解文本。一言以蔽之,即在比較中學習,在學習中比較。

在語文教學中,比較閱讀教學是基于所教文本選擇與其在人文主題或語文要素上具有可比性的文本,并將所教文本與所選文本進行比較閱讀的教學方式。教學實踐證明,通過比較閱讀,學生的視野得以擴大,思維得以發散,對所教文本的理解更加充分、深刻。筆者以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憶讀書》《我的“長生果”》的教學為例談談具體策略。

一、從不同文本中挖掘可比性

比較閱讀教學必須在兩個文本或多個文本間建立比較的橋梁,這是比較閱讀教學的前提,也是比較閱讀教學得以進行的基礎。比較閱讀教學是基于所教文本而進行的教學,比較閱讀的目的是促進學生深入理解、掌握所教文本承載的語文要素和人文主題,這要求教師在比較閱讀教學中有所側重,以所教文本為主,以所選文本為輔。

《憶讀書》和《我的“長生果”》都是圍繞“讀書”這一主題展開記述的敘事散文,都以作者的真實閱讀為寫作對象,都按時間順序記敘作者的讀書歷程,都給讀者提供了可資借鑒的閱讀經驗,都涉及書籍的選擇標準和讀書的方法,都表達了作者從讀書中悟出的道理,而且這些道理都指向“讀書可以讓人增知明智”這一人文主題。同時,兩篇文章同處于一個單元,單元的語文要素“根據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內容要點”也是完全相同的。另外,兩篇文章所涉及的讀書感悟、閱讀方法等都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對學生的課堂學習和課外閱讀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從這些相同點來看,兩篇文章具有極高的相似度,具有很強的可比性,適合比較閱讀教學。

《憶讀書》和《我的“長生果”》各有特色?!稇涀x書》題目直白,直抵中心,主要寫作者的讀書經歷、讀書態度、選書標準、讀書方法等,表達了作者“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和“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感悟,強調的是如何讀書、讀什么書?!段业摹伴L生果”》題目運用了比喻方法,很有文學性,既含蓄有致,又令人遐想,主要寫作者讀過的書、閱讀與寫作的關系,以及從讀書、作文中悟出的道理,強調的是書與人的關系、讀書與作文的關系。另外,《憶讀書》是精讀課文,課后安排有相應的練習,練習題目暗示了文本理解的方向,而《我的“長生果”》是略讀課文,課后沒有相應的練習提示。

結合兩文的相同點和相似點,將《我的“長生果”》提到前面,與《憶讀書》進行比較,不僅能強化精讀課文的教學,還能節省至少一課時的教學時間,讓比較閱讀教學事半功倍。

二、圍繞文本內容設計比較閱讀任務

比較閱讀教學的手段是比較,目的是突出或強化所教文本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所教文本的學習目標設計有針對性的比較閱讀任務,如此,學生在進行比較閱讀時才能有的放矢,順利達成學習目標,比較閱讀教學的效果才能顯現出來。

在教學《憶讀書》時,筆者緊緊扣住《憶讀書》的學習目標“①掌握15個生字和16個詞語;②梳理作者的讀書經歷,說出作者對‘好書的看法;③理解‘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的含義;④對作者的讀書方法發表自己的看法;⑤學習本文作者‘根據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點的寫法”,結合《我的“長生果”》承載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設計了如下比較閱讀任務:①自主閱讀,從兩文中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新詞,借助工具書正音、理解詞語含義;②同桌分工,對比閱讀兩文,把握兩文的大意,并用不同符號在書中圈畫兩文中的書目和時間詞;③自主閱讀,運用列提綱、畫表格、畫樹形圖、畫結構圖等方式,梳理出《憶讀書》的主要內容(讀書經歷、所讀書目、讀書態度、讀書好處、選書標準、讀書感悟)和《我的“長生果”》的主要內容(讀書經歷、所讀書目、讀書方式、讀書感悟、閱讀與寫作的關系);④小組合作探究《憶讀書》中“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含義,以及《我的“長生果”》中“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的含義;⑤小組合作閱讀,從語言運用的角度比較分析兩文不同的行文風格;⑥在自主比較兩文中作者讀書感悟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閱讀感受和寫作經驗,寫一篇話題為“我的課外閱讀”的課堂作文,要求“根據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點”,能從選書標準、閱讀方法、閱讀態度、閱讀與寫作關系中的任一方面給其他學生以課外閱讀啟示。

這些比較閱讀任務既緊緊扣住了所教文本與所選文本的學習目標,又體現了比較閱讀教學的本質“比較閱讀”,體現了以所教文本為主、以所選文本為輔的比較閱讀教學原則。明確的比較閱讀任務有助于學生在比較閱讀中有重點地閱讀,有目的地比較,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三、在比較閱讀中培養思維品質

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就很難凸顯事物的本質特征,也很難突出事物獨特的個性。在比較閱讀教學中,比較不同文本的異同有利于學生強化所學知識、發現新知、拓展思維,并生發出新的感悟,更加充分、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學文本。

在比較閱讀教學《憶讀書》和《我的“長生果”》時,筆者依據比較閱讀任務的難易程度,主要采用了自主比較閱讀、同桌合作比較閱讀、小組合作比較閱讀三種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借助比較閱讀完成并強化了所教文本的學習目標,基本理解、掌握了所選文本承載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

為了最大程度地發揮比較閱讀教學拓展思維、生發新感悟的作用,筆者結合學情,引導學生從題目、語言運用、作者感悟三個角度拓展思維,并為學生提供了三個思維發散問題:①《憶讀書》和《我的“長生果”》的題目有什么不同?哪一個給你的印象更深刻?②《憶讀書》和《我的“長生果”》的敘述特點有何不同?你更喜歡哪一種風格?③《憶讀書》中“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與題目是什么關系?《我的“長生果”》中“借鑒、模仿、創造”與題目是什么關系?這三個思維發散問題既源于比較閱讀任務,又拓展了比較閱讀任務,旨在引導學生拓展思維、生發新知。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通過同桌互學和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進行比較分析,最終得出結論:①《憶讀書》直接點明文章內容,即回憶作者的讀書經歷,顯得直白、通俗,《我的“長生果”》運用了比喻手法,顯得含蓄,有意蘊,兩者各有千秋,心思細膩、語匯豐富的學生更喜歡《我的“長生果”》;②《憶讀書》通篇采用口語和短語,如話家常,娓娓道來,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我的“長生果”》既有直白的口語敘述,又兼用優美的書面語,顯得文采斐然,二者難分軒輊;③“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強調了“讀書”二字,與題目《憶讀書》完美呼應、相得益彰,“借鑒、模仿、創造”強調了作者讀書所悟,說明作者的讀書經歷和從書中獲得的啟示影響了作者一生的創作。因此,《憶讀書》與《我的“長生果”》相映成趣,二者難分伯仲。

猜你喜歡
長生果所教題目
賞析幾道與2021有關的特色試題
在“圓周角”教學中的一些思考
唐朝“高考”的詩歌題目
關于題目的要求
本期練習類題目參考答案及提示
石硐獼猴桃 脫貧“長生果”
風趣
生活中的“長生果”
學科德育的發力點在哪兒
運動學中的“一種模型”、“一種思想”、“一種定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