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變教學方式 提升音樂素養

2024-03-22 11:13田清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奏法四分音符連音

田清

《鍵盤與幼兒歌曲伴奏》是整合三門中職幼兒保育專業音樂課程所形成的課程,其教學目標是具備基本的識譜視唱和分析樂譜的能力;掌握鋼琴演奏的基本技巧,能彈奏簡單鋼琴樂曲;積累C大調和F大調兒歌的伴奏音型,并能為C大調和F大調兒歌編配簡單伴奏;掌握聲樂演唱的基本技巧,能聲情并茂地彈唱兒歌。為有效達成以上目標,筆者在教學中重組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實施多元評價。

一、教學內容的整合與銜接

首先,注重樂理、彈奏與視唱的橫向融合。教學前,筆者結合中職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整合《樂理與視唱》《鍵盤與幼兒歌曲伴奏》《歌唱與幼兒歌曲彈唱》教材內容,編排成鋼琴聲樂基礎篇、C大調兒歌篇、F大調兒歌篇三個教學模塊,共計50個任務,每個任務按照“一個知識點、一個技能點、一個案例、一個應用”逐一推進,力求做到融會貫通、簡明易懂、操作性強。例如,學習半分解伴奏音型時,先學習C大調和弦第一轉位的知識,然后嘗試用跳奏法彈奏C大調正三和弦原位和第一轉位的半分解形式,再結合兒歌《開火車》伴奏案例,在識譜視唱、曲譜分析中理解半分解伴奏音型的應用特點,并進行彈奏訓練。在訓練中,學生掌握了和弦第一轉位的知識,理解了跳奏法彈奏半分解伴奏音型能夠表現《開火車》活潑歡快的音樂情緒,積累了兒歌常用伴奏音型。

其次,強化不同階段學習內容的縱向銜接。教學內容層層遞進、螺旋式上升地呈現,既符合中職學生的認知特點,又能確保學生的低階能力逐步轉化為高階能力。例如,附點八分音符的彈奏對中職學生來說是難點。在第一階段鋼琴基礎學習中,先學習附點四分音符的彈奏、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長,這些知識和技能學生比較容易掌握,有利于他們感知附點節奏的特點;在第二階段C大調兒歌的學習中,除了彈唱有附點四分音符的兒歌,強化附點節奏的穩定性外,再增加時值較短的附點八分音符的兒歌(如《滑滑梯》等),提高學生右手彈奏附點的準確性、穩定性;在第三階段F大調兒歌的學習中,通過訓練帶有附點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伴奏音型,使學生的左手也能準確把握附點時值。

二、任務驅動,助推學習方式轉變

教師以興趣為突破口,創設了“看—做—練—傳—評—改”的教學模式,以任務驅動學生學習。例如,教學一年級鋼琴基礎模塊中的連音奏法時,筆者首先讓學生觀摩幼兒園兒歌教學案例《雪花和雨滴》,《雪花和雨滴》是一首抒情性非常強的兒歌,右手旋律彈奏用的是連音奏法,左手全分解伴奏音型也用的連音奏法。直觀感受連音奏法,有利于幼兒有感情地連貫地演唱歌曲,強化成果目標意識。然后,筆者讓學生結合《拜厄》連音奏法練習曲做識譜視唱練習,在練習中學習二分音符和連音線知識,再結合連音奏法練習曲訓練連音奏法技能。學生熟練后,筆者讓學生在小組內提交彈奏視頻并完成音符和連音線記號知識測試。小組內線上投票、線下交流評議,教師適時在線上留言,或在線下點對點指導,學生的問題得以及時改進。

三、多元評價,提升音樂素養

評價要關注學生的職業素質、專業能力、創新能力。筆者基于這三個方面構建了以能力為核心的多元評價方式,將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學校評價和實習單位評價相結合,為每名學生建立數字成長檔案,以落實學生增值評價。成長檔案袋中既收錄了學生出勤打卡數量、作業提交數量和質量、在線課程學習時長、在線理論知識測試成績、小組PK結果、組內評價結果等過程性評價資料,也收錄了期中、期末技能測試和樂理考試成績等終結性評價資料,還收錄了幼兒園音樂見習、實習活動的過程性資料。

筆者針對重構的三個模塊的50個任務,收集相應的評價資料。學生完成一個任務,筆者便頒發一個任務證書。學生集齊一個模塊的任務證書后換發相應的模塊證書。例如,鋼琴基礎學習完成后發放鋼琴四級證書,C大調兒歌學習完成后發放C大調兒歌彈唱證書,F大調兒歌學習完成后發放F大調兒歌彈唱證書。有了增值評價,學生的成長看得見、摸得著,學習的主動性更強。

責任編輯 孫愛蓉

猜你喜歡
奏法四分音符連音
六連音手腳配合練習
爵士鼓演奏技巧六連音的應用
論節奏中特殊時值的簡快教學方法
南音二弦演奏技法之“貫”與“折”
借助柯達伊教學法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連音社濟南最火的樂隊
淺析雙排鍵電子琴的奏法
淺談聲樂演唱中連音訓練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