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音樂鑒賞中西方古典元素的融入

2024-03-24 06:00朱佳寧朱銀華
當代音樂 2024年3期
關鍵詞:高校音樂音樂審美音樂鑒賞

朱佳寧 朱銀華

[摘 要] 隨著當今社會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學生常常忙碌于正課的學習和考試之中,往往忽略了對于生活中美的發現,從而越來越缺失欣賞美的能力。在高校開展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不僅讓學生專注于主修課程的學習,更能在音樂鑒賞課程中尋找到音樂的獨特魅力,與此同時培養學生各方面的審美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于美的認知,對藝術的想象力和對生活的熱情。本文對在高校音樂鑒賞課程中的基本情況和問題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回答,尤其是針對大部分學生比較不熟悉的西方古典音樂范疇進行教學賞析,帶領學生學習和領略古典主義時期的偉大音樂家以及具有代表意義的古典音樂作品——鋼琴《月光》奏鳴曲,讓學生通過音樂鑒賞課程,更了解古典音樂,并對其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關鍵詞] 高校音樂;音樂鑒賞;《月光》奏鳴曲;古典元素;音樂審美

[中圖分類號] J605?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2233(2024)03-0046-03

本文共分為三個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是對于現今新課程改革之下的高校音樂鑒賞課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的目的進行闡述,指出“學生不注重音樂鑒賞”這個問題,強調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價值觀的重要性,同時表明本文所論述的側重點在于古典音樂;其次,第二部分加入作品《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在教學中的案例分析,從作曲家的背景到作品的藝術特點賞析,再討論《月光》中的古典元素,有層次地讓學生理解古典音樂,賞析作品。最后,第三部分通過分析古典元素在鑒賞課程中的體現,結合高校音樂課本,列舉教學方案,具體地展示一節生動的鑒賞課程,從而研究古典音樂的目的及其意義。從這三個方面進行探討,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發現美、感知美、欣賞美,尤其是在古典音樂方面可以有各自不同的見解。

一、高校音樂鑒賞教學現狀

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發展長期受到“應試教學”和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大部分學校更重視文化知識的傳授,輕視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在這樣的教學大環境下,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得不到全面發展,從而導致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緩慢,在學生身上,也同樣缺乏藝術視野和藝術審美。

隨著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當下教育中更注重以學生為本,強調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多方面培養。在教學目標上,要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方面的共同整合為重點;課程中,從簡單的對于課本的枯燥解讀和教師的單一授課,向著拓展學生綜合素養和師生共同合作學習的方向發展。這樣的改革不僅是對課程目標和教育價值觀的重大改變,而且對于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或學生的成長,都是更有幫助的。那么,在音樂鑒賞課程中,核心要素就是培養學生的美育,即對學生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培養,從而使學生能夠提高對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的要求[1]。同時,高校音樂教師應當樹立目標意識,讓課程具有更強的針對性,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師轉變以前不準確的教學方法,如:交流互動型教學法、探究主體參與型教學法等,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將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2]。

筆者認為,現如今對于學生美育和價值觀的培養,不同的學校和教師都有相應的政策和方法,最首要的就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背景,開展符合學生身心健康標準的、有正面引導價值的課程,同時這也是新時代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著力點,在“立德樹人”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3]。其中,藝術是美育最集中,也是最典型的形態。所以,在高校教學中,音樂鑒賞課程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鋼琴作品《月光》奏鳴曲在教學中的案例分析

(一)作品《月光》的藝術特點賞析

《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是由路德維?!し病へ惗喾遥?770—1827)于1801年所創作。貝多芬以辯證思維的原則,創造性地發展了古典奏鳴曲式,奏鳴曲的各個樂章之間不再是對比并置的關系,而是用戲劇性因素使各樂章前后連貫呼應,讓音樂更加統一。奏鳴曲《月光》的創作不與其他以快板開始第一樂章、第二樂章為慢板的創作手法相同,而選擇了與之相反,第三樂章才遵循了這個基本情況,這個樂章是一個激動的急板,整體4/4的拍子。例如1—6小節。

譜例1:

《月光》第三樂章是整首作品的高潮所在,如上圖(1—6小節)以兩小節為一個規整樂句的結構形式,構成了第三樂章的主題,用很大一部分的四十六的節奏來巧妙地表現出熱烈高昂的音樂氛圍。曲中開頭一系列發狂的琶音由弱(p)到強(sf),從低音區快速到達高音區,句末再加上相當具有爆發性的重音和弦,配上踏板突出強調,處處都表現著洶涌波濤滾滾向前的沖擊力,同時也體現著貝多芬對于生命真諦的不懈追求以及對不公命運的奮力抗爭。在欣賞這個片段時,可以帶著同學們邊聽邊用雙手打拍子,鞏固節奏的同時,也能夠更深切代入音樂之中。例如164—168小節。

譜例2:

即將步入尾聲的這五個小節,緊跟琶音之后加入了一段左右手交替,用尖銳的不穩定的減七和弦,反映著激情的迸發。這個樂段類似作者即興性的一小段華彩樂段,將整首樂曲似乎推向了最高潮,又似乎在迎接最后龐大的尾聲部分。這段猛烈而又輝煌的音樂,像是貝多芬內心最終的宣泄,又像是燃起了熊熊烈火的堅定表達。樂曲《月光》也在激烈熱情的上下行琶音和兩個堅決的跳音和弦中結束。

(二)分析作品《月光》中的古典元素

貝多芬作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創作既吸收了前輩音樂家的經驗,又加入了自己獨特的鮮明特征,具有古典主義時期的時代感。他以辯證思維的原則,創造性地發展了古典奏鳴曲式和交響套曲?!对鹿狻纷帏Q曲在貝多芬的創作下,被賦予了古典元素的深刻內涵。樂曲中兩個主題的對比,從開頭激烈高昂的琶音,每個音符都豐富結實,緊湊的十六分音符將人引入緊張的氛圍之中,層層遞進、由弱到強,牽引著聽者的思緒,將整首樂曲推向了高潮,用鋼琴的演奏,體現著第三樂章熾熱的音樂氛圍。主題部分的音樂異常地激動,以左右手共同的和弦更點襯出全曲如同狂風暴雨般的激情,從遏制到釋放,再到爆發的這樣一種奮力拼搏和宣泄的情感,無一不體現著貝多芬的古典創作手法,以及在古典時期的背景之下才能擁有的獨特的演奏風格。

三、高校音樂鑒賞中古典元素的融入

(一)古典元素在鑒賞課程中的體現

音樂一般分為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兩大類。流行音樂因其通俗性的特點,更容易被大眾所傳唱、傳播;而古典音樂相比流行音樂,其背后的情感表達更為深刻、有內涵。要想讓學生學會欣賞美,還是把古典音樂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古典主義的音樂通常沒有歌詞,所以節奏和旋律的表達就尤為深刻,在表現形式上也更注重樂式,更突出音樂的基本元素,結構上更為嚴謹。我們通常所說的美學不僅僅是指事物華麗的外表,更是表達事物的內在。美是多樣的,是不受限制的。越是美的事物,它的內在就越豐富、深奧。而音樂中古典元素的美就是一種這樣的存在,它飽含著古典時期的戰爭與苦難、浪漫與熱愛,充滿著多樣性、民族性。

每個時代的音樂風格都不相同,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通過“啟發式教學法”來引起學生在課堂上的興趣,激發學生欣賞《月光》以后的感想和思考;也可以用“對話式教學法”和同學互動,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從音樂的表現因素,如旋律、節奏、速度等方面互相探討。只有了解古典音樂背后的故事,用心聆聽,才能更深入、更有體會地欣賞音樂、欣賞美。由于鑒賞類課程也是常見的音樂課外活動之一,所以教師可以本著實踐性、開放性的原則,帶領著學生開展“音樂鑒賞課外活動”,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自主地對古典音樂進行賞析、品味,勇于表達對于音樂的美的理解?;蛘咭部梢苑纸M討論,各自為其中的音樂片段即興發揮,編唱旋律,學生互相之間進行交流欣賞,分享自己聽到的不同感受,體會到音樂課程的靈活性和趣味性,更好地開拓學生的學習思維和想象能力。

(二)研究古典音樂的目的與意義

除了貝多芬以外,古典時期還有兩位非常突出的作曲家:海頓和莫扎特。雖然這三人都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但在優雅和宮廷式風格的基礎表現之上,這三位作曲家又各不相同,擁有著屬于各自的魅力。海頓作為18世紀古典主義音樂風格的重要奠基者,其音樂明快、樂觀、幽默,充滿了生氣,他的交響曲雖然不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但充滿著人生的進取精神;莫扎特所涉及的音樂領域十分廣泛,他善于用音樂塑造戲劇角色的性格,用音樂去揭示社會矛盾、道德問題,雖然在后期的作品中有出現悲劇性、較深刻的戲劇性的傾向,但他的大多數作品非常純真、親切而又明朗;貝多芬的作品往往更貼近觀眾,個性強烈,他的創作是自由的,他是發自內心地為理想、為廣大公眾而去創作的,雖在作品數量上比海頓和莫扎特少,但其作品比前兩者更為復雜、宏大,更富有創造意義。而且由于古典奏鳴曲風格是在貝多芬的手中發展和完善的,在理解和欣賞他的作品時,有必要更加注重其結構。貝多芬不僅是18世紀古典主義的完成者,也是19世紀音樂的引路人。音色方面,莫扎特鋼琴作品的音色要求偏向透明,音符自然流動,同時強調顆粒感;海頓的作品音色也偏透明,但更注重生命力;貝多芬作品的音色,要求偏厚偏沉,每個音符都像有著哲學思維一樣演奏[4],他音樂中的革命性因素,那種自由、沖動和戲劇性,那種把音樂看作是作曲家主觀表達的觀點,都深刻代表著古典主義音樂。

我們研究古典音樂,并不是因為古典音樂是高雅、高層次的象征,或能夠演奏古典作品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而是它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所承載的深刻思想使其成為一種特殊的語言”。這種語言有著多方面的作用,既能提高人們的音樂素養和欣賞能力,還能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在現在,仍有不少人認為古典音樂面對的是小眾市場,不需要被大眾所接受和認可,但之所以有這樣的結論,是其認為古典音樂本來就是曲高和寡的,而讓古典音樂去適應大眾就會破壞古典音樂。但事實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的欣賞能力也在提升,那么我們就更應該使精神生活與之匹配,才能在實際生活和精神層面雙方得到更舒適的完善[5]。當我們在面向對古典音樂興趣不是很濃厚的學生時,一定要及時引導學生掌握鑒賞的方法,使學生意識到鑒賞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音樂鑒賞習慣,使學生在音樂鑒賞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學會獨立思考,也可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采取獎勵制度[6]。如果面對部分學生剛開始對于古典音樂接受困難,那么教師也可以采取將流行與古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例如播放一些理查德·克萊德曼的作品,像《夢中的婚禮》這類耳熟能詳的樂曲,不僅可以給完全沒有接觸過古典音樂的學生一個過渡,也可以激發部分同學的學習興趣,改變從前認為“古典音樂很古板,古典音樂已經過時了”這樣不準確的想法。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古典音樂的美,愿意去享受古典音樂,甚至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詮釋古典音樂。

結? ?語

通過上文,筆者論述了從古典音樂作品《月光》的背景、藝術特點賞析,到其與高校音樂課本的緊密結合,探討了古典元素在高校音樂鑒賞課程中的滲透,其主要目的為引導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從根本上提升高校學生對于音樂,尤其是古典元素的理解、鑒賞和實踐能力。音樂在日常生活中時刻陪伴著我們,已經不知不覺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很難想象沒有音樂的日子會是什么樣的。無論是古典音樂還是流行音樂,對于人們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而在各式各樣的音樂種類中,找出學生不喜歡聽古典音樂的原因,并引導他們學著去聆聽并賞析古典音樂,就是作為教師應該做的。我們在課堂中多與學生進行互動,把立德樹人作為美育目標,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可以多方面地感受音樂的魅力,發現和了解古典音樂,享受音樂帶來的美感,從內心深處喜歡上古典音樂。其實,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希望學生都可以在古典音樂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王洪梅.以美育人,培養學生審美能力[C].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卷,2015:100-101.

[2] 賈敏.初中音樂課堂中古典音樂鑒賞教學探究[J].現代交際,2017(03):150-151.

[3] 趙伶俐.新時代美育的使命與實踐方略[J].人民教育,2019(06):55-59.

[4] 冼勁松.從演奏與教學角度簡析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5(03):85-89.

[5] 高宇.古典音樂應對大眾市場的思考[J].北方音樂,2015,35(14):164-165.

[6] 同[2].

(責任編輯:劉露心)

猜你喜歡
高校音樂音樂審美音樂鑒賞
獨立學院音樂專業創新學分教學管理策略探究
關于高校音樂作曲理論課程教學的發展及建議
緊抓音樂課堂教學,突顯審美之心
淺談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
新媒體時代的高校音樂教學改革
淺析視唱練耳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
淺談混響器在后期縮混中的應用
淺談優化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路徑
新課改下如何打造優質高效的高中音樂鑒賞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