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庭中有奇樹》中的記憶與時間

2024-03-25 10:23李子瞻
古典文學知識 2024年2期
關鍵詞:所思馨香全詩

李子瞻

在《古詩十九首初探》中,馬茂元認為《庭中有奇樹》“別經時”的感慨,是全詩用意的歸宿。為何“別經時”是全詩情感的落腳?這或許是由詩中的記憶和時間不斷地相互作用造成的。

詩作首句開門見山,直接交代 “庭中有奇樹”,這與耳熟的童謠“從前有座山”仿佛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揭示了在某時某刻有某個故事發生,引起讀者的好奇和閱讀欲望—為什么庭中樹“奇”?樹究竟“奇”在何處?進而通讀全詩: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馬茂元《古詩十九首初探》)

庭中樹平平無奇

不難發現,庭中樹其實不奇,只是一棵種在庭院里會發芽、會開花的樹。主人公說樹奇,是因為他們在此朝夕相對,樹因記憶和時間而奇。特別的不是庭中樹,是作者的記憶,是獨屬于主人公和她所思之人的記憶。在這個庭院中,在這棵樹下,他們產生了共同的記憶,記憶是確定不移的,是彌足珍貴的。記憶停駐在時間里,而時間又是不斷流動的,時間的流動無法阻擋,人在時間面前顯得渺小而無力,現實生活是不圓滿的,這是遺憾的,哀愁由此而生,產生情感的力度與溫度,這樣的力度與溫度凝結在時間和記憶里,融匯在“別經時”中。

張庚評《庭中有奇樹》曰:“通篇只就‘奇樹一意寫到底,中間卻具千回百折;而妙在由樹而倏而榮而馨香,層層寫來以見美盛?!保◤埱彗姟豆旁娛攀讌R說賞析與研究》)記憶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是客觀存在的;奇樹是記憶的物質化,物質是人看得見摸得著的,是確定的。奇樹佇立庭中,靜默無言,不曾改變。過去在庭中,現在亦在庭中,未來還會在庭中。而時間卻是無時無刻不在向前流動的,時間所指向的是遙不可及和縹緲無知的未來,時間是不確定性的代名詞。沒有什么東西能在時間的洪流里保持永恒靜止,庭中奇樹亦然。即使它內在里有記憶構筑起的堅實建構,但依然會“發華滋”,會敗落。但這樣會敗落的“奇樹”卻恰是全詩結構上的動力。

《庭中有奇樹》全詩圍繞“奇樹”構筑了一個磁場,“奇樹”是磁場的中心,圍繞這個位置中心,記憶依次展開?!捌鏄洹庇幸环N無形的磁力,使得時間和記憶在流動的過程中徐徐鋪開,作品的進程也由此推進?!叭绻闹袑ξ恢糜袕娏业挠∠?,記憶就變得容易”,“當我們隔了一段時間以后回到某個地點時,我們不僅會認出這個地點本身,還會記起在那里做過的事情,想起在那里見過的人物,甚至是曾經在我們心頭閃過的無言的思緒”(阿斯特莉特·埃爾、安斯加爾·紐寧主編《文化記憶研究指南》)?!捌鏄洹痹谕ブ?,這是一個確切的、具體的、不變的位置,這種不移的位置不僅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心理上的。所有的故事都圍繞這一位置發生,這一位置是故事發生的物質基礎,是故事的底基。有底基才有后面在時間奔流中記憶的層累,才有“折芳寄遠”的沖動,才有“路遠莫致”的嘆息。

記憶里的時光溫暖哀愁

詩作的主人公應為青年思婦,“因人而感到物,由物而說到人,忽說物可貴,忽又說物不足貴,何等變化”(隋樹森著《古詩十九首集釋》)。這樣的變化便是由時間造成的。飽含記憶與深情的奇樹“發華滋”,主人公難免想要“攀條”,“攀條”是為了“折其榮”,“折其榮”以“遺所思”,“所思”者是記憶里的他,是從未因時間流逝而被主人公淡忘的他。記憶在時間里發酵,女主人公“因物悟時,而感別離之久也”(《古詩十九首集釋》),并為此折芳寄遠。

“前四句就折花欲遺所思引起”(《古詩十九首匯說賞析與研究》),所遺的不僅是庭中奇樹所開的物質上的花,更是記憶之花,是在時間流動中而依然不減爛漫的思念之花。這花的馨香是記憶的馨香,馨香滿盈的懷袖是念及對方而感到溫情的懷袖。懷袖盈住的是時間,時間承載的是記憶,歷久彌新的是思念,是不知歸期的翹首以盼,是終覺路遠而黯然神傷的輕嘆?!败跋阌瘧研洹被蛟S是全詩的轉折點,是“攀條折其榮”后卻反應過來“路遠”而無從“致之”。是欣喜和哀愁的交接,欣喜和哀愁的交界點是記憶和現實,造成記憶和現實矛盾的是時間。從“綠葉發華滋”到“馨香盈懷袖”歷數奇樹的生長,是奇樹在時間流動里再自然不過的變化,從發芽開花,到攀條折枝,再到芳香盈袖。這是對奇樹細致而全面的刻畫,使得樹木的生長歷歷在目,具體而確定,與記憶形成一種對照的關系,是對記憶的復刻與演繹,是脫離了記憶本身的對記憶的延伸,是時光流轉,思念作祟。奇樹清晰而連貫的生長過程,是飽滿而鮮活的,而隱匿其中的記憶也隨著樹木的生長清晰地流露,可是即將到來的卻是哀愁,是被袖中清香環繞的哀愁,是因凝聚著無數回憶而飽滿溫情的哀愁。而面對這樣的哀愁,“以一語反振出‘感別便住,不更贅一語,正如山之蛇蜿蟮迤邐而來,至江以峭壁截住,格局筆力,千古無兩”(《古詩十九首匯說與賞析》)。

“但感別經時”輕盈細膩而又婉轉自然地托出哀愁,也將哀愁背后的時間與記憶展示出來,與哀愁相連的不僅僅是時間和記憶,更是一種情感的溫度和力度。記憶一經時間的催化,厚度增加。而時間的流逝也在奇樹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樹之由萌芽以至榮盛,榮盛不過百日,則日衰矣。則其盛也不誠可惜哉!”(《古詩十九首集釋》)奇樹由發芽,到開花,再到被折枝,何嘗不又是一個逐漸老去的過程,是哀愁在絲絲縷縷鋪開的過程。詩中的主人公,一位擁有美好回憶卻有絲絲哀愁纏繞心頭的青年思婦,在良辰美景的春光里,在一日又一日的柴米油鹽里,在憔悴憂傷的歲月里,她有她的生活理想。她的生活理想就是她的記憶與時間,是在庭中,在奇樹下,和自己所念之人相守,一如他們從前相守那樣。而留住記憶,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相守。

思念是對記憶的延展,記憶的延展是回憶的哀愁。主人公守著兩個人的記憶,“攀條折其榮”,“馨香盈懷袖”,這樣具體的物質感受使得記憶呼之欲出,穿透了時間?!胺矘渲嫣?,全在枝條之位置扶疏得宜;及花葉茂盛之時,樹之枝條倏盡為所蔽”(《古詩十九首集釋》)。而人的一生又怎么會十全十美,現實中的大多數是殘缺和遺憾,面對殘缺和遺憾,我們選擇哀愁。人們產生哀愁的根源是缺憾和無力,這種缺憾即世界的不完美,這種無力是因為人類在歷史面前的渺小。

《庭中有奇樹》的女主人公和所念之人相隔萬里,她守著記憶,守著時間,時間在流動,她選擇哀愁。而她的哀愁卻是一種溫暖而清新的哀愁?!爱斘慈~未花之前,乃冬春之交,其條枝位置歷歷可見,故顯其奇特耳?!保ā豆旁娛攀准尅罚┻@“冬春之交”,是女主人公和所念之人相知相守最幸福的時刻,記憶將這個時刻定格,賦予這個時刻獨屬于兩個人的情愫與浪漫,這種浪漫與情愫在時間里流動,隨時間向前生長,在時間的流動里釀出哀愁,這種哀愁極富生命力,因為它凝結了回憶里的愛與溫暖。

猜你喜歡
所思馨香全詩
讓端午彌滿文化馨香
觀“非遺所思”展所思
克隆人的所思 所想都一樣嗎
勸學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得
馨香紀
一束《櫻花》馨香二十余年
柳樹
本期主題:梅花
“能動課堂”的所思所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