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實施路徑研究

2024-03-27 11:43吳玉嬋韓亞平
經濟師 2024年2期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實施路徑創新創業教育

吳玉嬋 韓亞平

摘 要:文章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為主要研究對象,首先分析了當前開展這一教學內容的重要意義和影響,其次從四大方面闡述當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典型問題,最后結合以上兩方面內容,從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強化校企合作、優化師資隊伍質量和完善教學評價方式等多個方面,提出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完善的具體路徑和建議。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 創新創業教育 問題 實施路徑

中圖分類號:F240;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2-178-03

引言

高校旨在培養學生過硬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其中創新創業能力是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高校已開設創新創業指導課程,出發點是通過這門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指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鍛煉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落腳點是提升學生用創新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增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以當前高校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為主要研究對象,就現有問題和發展完善的實施路徑展開詳細的分析與探討。

一、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意義與影響

在大學階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一方面是為了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創新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當前時代能夠獲得快速進步的重要法寶。創新意識的開發并不是先天而來,而是經過長期的教育和實踐活動所不斷積累的,創新創業課程主要是通過相關的案例教學方法指引和實踐鍛煉,給予學生對自身創新思維充足開發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較強的創新意識,良好的創新意識不僅有助于其在日常學習中勇于突破、勤懇鉆研,也會為其在日后工作中奠定充足的基礎。另一方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也是當前時代背景下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重要渠道之一。當前,受制于整體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的影響,大學生就業普遍面臨就業難的典型問題,整體就業率相對較差,用人單位無法提供穩定高效的就業職位,因此創業也成為大學生就業的一大重要途徑。在校期間給予學生一定的就業創業思維引導和運營理念教學,并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搭建有效橋梁,為學生積累重要的社會資源,使其在走入社會之后開展相關的業務開拓,解決當前大學生求職難的重要問題。因此,綜合以上兩方面原因,適應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的更新,許多高校都普遍推進和實施了創新創業教育,有條件的學校還匹配了專業導師,聘用了校外導師,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搭建了校外實踐基地,給予了學生充分的實習實踐機會,有效地將創新創業教育落實到實處,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引導學生積累一定的創業理念和運營經驗。

二、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典型問題

(一)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單一

創新創業課程雖然在廣大高校教育過程中實現了基本性的普及,但是從課程體系設計上來看,仍然存在許多不到位的地方。首先,在教學理念方面,當前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相對落后,更多的是為了迎合國家在相關方面教學體系的要求,并沒有在此基礎上勇于創新,搭建相關的創業實踐基地和孵化平臺,和引入校外創業導師或創新創業大賽等。許多創新創業課程甚至按照照本宣科的方式向學生進行講授,這與課程的主旨和初心南轅北轍,整體教學效果與理想目標相差甚遠。其次,在課程體系設計方面,創新創業課程理論上來說應該由理論課程、案例教學、創業大賽、校外實踐、課下探討等多個方面來共同組成,但是在實習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更多的是集中在理論課程和案例教學兩大方面,忽視了學生在創新創業課程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無法將有關的所學知識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應用。創新創業課程在部分高校受重視程度不夠高,普遍以選修課的形式出現,沒有實現對所有學生的普適性教育,也無從和必修學分掛鉤,使得大多數學生在自主性選擇課程的過程中,忽視了這一重要學科,也缺失了對自身創新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契機。從總體上來看,當前高校開展的這一類創新創業課程,課程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還需要進一步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使該類課程能夠切實發揮關鍵作用,煥發生機活力。

(二)指導教師能力有待提升

當前高校開展這一類課程的指導教師,主要是以下幾方面的人員,其一是高校的思想政治課教師兼任創新創業指導課程,其二是高校輔導員教師對所輔導班級進行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除此之外,還包括部分新進入學校的行政管理人員或專業課教師等。從整體上來看,這類教師都普遍缺乏創新創業課程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他們不僅沒有經過系統性的培訓,同時自身在相關方面也處于欠缺和落后的情況,導致當前創新創業課程指導教師的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不僅需要對教師進行理論課程的定期化培訓,同時還應該深刻地認識到,指導教師必須要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和一定的創業經驗,才能夠開展教學工作,而這也是指導教師聘任的重要門檻。教師專業能力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整體課程的教學效果,也是影響現有課程體系不健全、內容形式單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校內外實踐模式發展不足

高校創新創業課程區別于其他的基礎性學科課程或專業學科課程,單一地通過理論教學的模式開展實際教學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它更加依賴于一定的實踐模式,如創新創業大賽、校外實踐基地和項目孵化平臺等,給予學生主體性地位和激發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摸索,尋求創新的辦法解決遇到的困難,積累經驗,才能夠逐漸成長起來,形成較強的創新能力,掌握相關的創業經驗或本領。但是,當前在高校開展這一類課程的過程中,卻表現出校內外實踐模式發展不足的典型和嚴重問題。在校內角度上來看,缺乏對創新創業大賽的激勵制度。學生參加這類比賽的積極性不夠高,比賽過程中教師所提供的專業指導、和企業合作機會也相對欠缺,導致部分項目仍然處于初步構想階段,難以實踐和運營下去,成果轉化落地困難。而從校外角度上來說,具備校外實踐基地和創新孵化基地的高校,從占比上來看,占比較低,大多數高校都忽視了對相關方面的建設,和部分企業間的合作也不夠密切,使得學校沒有得到企業的重要支持,在校外實踐基地等項目的發展過程中受到了制約。

(四)創新創業教學評價方式欠缺

除了上文所論述的幾種典型問題之外,我們還應該認識到,創新創業仍然是當前高校的重要教學科目之一。任意一項教學科目都離不開教學評價,需要借助教學評價這一重要的環節來有效鞏固教學成效,彌補教學過程中所欠缺的部分。對于創新創業課程來說,在教學評價方式和內容方面呈現出明顯的不足。由于這一類課程更多的是以通識課和意識形態教育為主,因此整體課程并沒有設置課程結束的考核內容,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對其投入較大的精力,也無法引起高度的重視整體教學效果。不僅無從檢驗,甚至與理想水平仍然相差甚遠,為了能夠有效促進課程能夠不斷更新,彌補不足,務必要將實際教學過程和后期教學評價環節進行緊密地結合。并且這一類課程的實踐性要求較高,也需要通過布置有關的課下實踐作業,理論結合實踐,來鞏固和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掌握能力。例如引導學生參加創業大賽,要求學生撰寫相關的創業計劃書等,從而從多個維度激發學生對這類課程的重視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完善的路徑建議

(一)重新優化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內容設計

為了能夠進一步完善高校開展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成效,當務之急,首先,應該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對當前課程體系中存在不足的部分進行重新設計。具體來說,要進一步豐富創新創業課程的內容和組成部分,不能單一地開展創新創業課程僅此一門學科,要將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創新思維開發等課程統一納入到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中去,進行綜合性的融合。將相關課程設置專業的學分要求,通過基礎性學分設置的方式,要求學生務必在以上課程體系中選擇一門甚至幾門課程。借助學分要求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中的相關內容進行系統性學習,達到普適性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還可以進一步增設相關的線上教學課程,充分借鑒當前廣為盛行的慕課這一教學方式,搭建創新創業信息教育平臺,引入著名高校的相關教學課程,實現教學資源共享。還可以借助這一共享平臺,就課程體系的研究和創新,與其他高校進行共同交流和經驗共享,進一步豐富和優化課程內容和相關的教材等。其次,在整體課程規劃方面,要根據學生專業的不同和年級的差別進行階段性或梯度性教學。創新創業教學可以具體地將教學階段分為基礎、拓展和實踐三大不同的階段?;A階段主要適用于大一新生進行普適性教育,在這方面要進行理論知識的引導,幫助學生對該方面提高重視,形成系統完善的思維認知。在拓展階段,要和學生實際所學專業進行緊密地結合。根據其就業方向的不同,開展不同的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引導學生一方面積極參加有關方面的大賽,在大賽中積累經驗、學習方法,另一方面和日后就業目標企業進行對接,爭取更多的實習實踐機會。在實踐階段更多的是需要通過搭建校外實踐基地的方式,引導學生將創新創業項目從思維構想轉化為實踐落地項目,主要適用于大三大四階段學生。

(二)強化校企合作,豐富校外實踐機會

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創新創業課程的實踐特性,還需要進一步給予學生充分的實踐機會,更多的是表現在校外實踐機會方面。這方面需要學校和相關的企業達成密切合作,共同搭建校外實訓基地,并提供給學生充足的社會資源或相關的就業崗位等。具體來說,高校要根據主流學科和學生就業方向,與部分重點企業和目標企業進行有效洽談,就學生實踐機會進行重點爭取。除此之外,還可以以校外導師聘請的方式聘請該企業的管理人員擔任創新創業校外導師,進一步加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溝通合作。聘請校外導師給予學生不定期的實踐指導,或定期到學校進行演講報告,將自身實踐經驗轉化為知識輸出,有效地對學生創新思維進行重點引導和開拓。除此之外,還可以進一步發揮企業在資金投入方面的重要優勢,吸引更多的企業,為實踐基地和其他實踐機會提供后勤、資金、設施、場地等多方面的充足保障和支持,消除師生在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活動相關方面的后顧之憂。

(三)引才和培訓相結合,優化師資隊伍質量

高校教學的過程中,師資隊伍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水平,這對于創新創業課程來說也不例外,為了能夠從整體上提高師資隊伍的教學質量,首先要對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師進行專業規劃,可以對現有教師開展專業化培訓,使其通過進修培訓和考試晉級的方式,強化自身在知識方面的儲備。在此基礎之上,再使其投入到實習實際教學工作中去。也可以進一步引入專業化人才,將相關方面的教學經驗和從業經驗納入到招聘用人要求中去,引入專業的人才從事專業教育。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校外導師聘任或兼任的方式,積極地和相關領域具有較高創新創業經驗的專家進行密切溝通,邀請其不定期到校舉辦講座或對學生的校外實踐情況進行及時指導。充分將校內教學資源和校外教學資源進行有效地結合,從總體上優化現有師資隊伍的質量,切實提高教學水平,使學生都能夠在學習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受到創新創業導師的引導,得到重要的思維啟迪。

(四)完善豐富創新創業教學評價方式

對教學評價機制引起充分重視,根據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通常來說,現有的高校教學評價機制由日常評分、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和專家評審等多方面來共同構成。需要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情況、課程實踐出勤情況進行準確評分,形成日常評分。還需要通過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的方式,使學生和教師進行互相評價,充分認識到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需要進一步完善的方法和形式,也需要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課程學習情況進行整體性打分,充分借助互相評價的方式對不同階段課程的開展和實踐進行重點總結,便于下一階段創新創業課程的推進。除此之外,在這一階段還可以和學生的學分制度相掛鉤,通過學分管理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學分評判,這將成為其能否順利畢業的重要考核體系之一。對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獲獎情況,也可以給予一定的學分獎勵,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創業實踐的積極性主動性。

四、結束語

對高校創新創業課程要做進一步的完善和優化,是現階段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需要密切結合當前形勢、社會就業情況的發展變化,進行重點改革,不斷優化和培養學生較高的創新思維能力,不斷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核心競爭力,使其能夠在日后工作中應對多重考驗。同時還可以充分調動高校學生創業社會資源,為大學生創業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有效推進當前社會“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氛圍的實現。

[基金項目:2021年度榆林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項目: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FDY-2021-06)]

參考文獻:

[1] 劉俊利,王海鳳.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問題與紓解路徑——以H省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2(15):108-109.

[2] 鄒家柱,劉澤華.新工科視域下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J].上海商業,2022(02):162-164.

[3] 孔潔珺.大學生創業價值觀教育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研究新探索叢書,202101.

[4] 郭松明.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實施路徑探討[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08):183-184.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吳玉嬋(1985—),女,漢族,陜西榆林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作者,韓亞平(1987—),男,漢族,陜西榆林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若佳)

猜你喜歡
高校大學生實施路徑創新創業教育
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實施“三轉”的思考
自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移動閱讀行為特點研究
高校大學生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
新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研究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影響因素及路徑探索
新常態下系列化、規范化、創新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
一項必須做好的育人工程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