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教學滲透德育的設計思路探索

2024-03-29 07:53陳曉慧
關鍵詞:光合作用個體德育

陳曉慧

(徐州中學,江蘇 徐州 221000)

伴隨科技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現有高中生物教學不僅要傳授基本科學知識,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念與道德品質。在這種背景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融入和滲透德育已經成為必要且重要的任務。將社會責任、倫理、道德等元素融入高中生物課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與行為準則,認識與處理科技應用與道德倫理、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以此推動可持續發展和全面發展人才的培養。

一、高中生物中蘊含的德育內容

高中生物教學中蘊含豐富的德育內容,教師可以結合學生需要與具體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設計相關活動,通過實際案例或互動討論有效滲透德育,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及高尚的道德情操。高中生物教學中蘊含的德育內容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在細胞的分子組成中,可以通過學習細胞中的無機化合物與元素,引導學生遵循微觀、現實世界的規則與秩序,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還可以組織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無機鹽與水在細胞中的作用,以及讓學生知道無機鹽與水在日常生活中與環境保護方面的重要性。2.在細胞中能量轉換和利用中,可以通過學習細胞呼吸、光合作用及酶催化作用等內容,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及環保意識等;同時設計酶催化實驗,通過讓學生觀察不同環境因素是如何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引導學生討論如何更好地利用能源與保護環境等生態問題。3.在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中,通過學習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及死亡等過程,引發學生對生命周期與個體差異的思考;還可以組織學生觀察植物根尖細胞的無絲分裂與有絲分裂等過程,讓學生深切體會和了解個體生長與細胞增殖、分化之間的密切關系,引導學生積極探討細胞衰老、死亡對群體與個體的意義。4.在生物的變異中,通過學習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及染色體變異等內容,引發學生思考社會責任感及個體差異和多樣性等問題,進一步引導學生關注人類遺傳??;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調查了解常見的人類遺傳疾病,促使學生積極討論相關預防和治療的方法等。

與此同時,“遺傳的分子基礎”中的DNA 分子結構與復制等知識有助于引發學生思考科技進步與道德倫理之間的問題;“細胞的結構和生命活動”中的細胞學說、細胞生命活動等基本生物知識,有助于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與科學探索精神;“遺傳的細胞基礎”中的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等內容有助于引發學生對個體差異及多樣性的思考;“生物的進化”中學習生物的適應性與多樣性及生物進化理論,有助于培養學生對自然界物種多樣性的尊重與保護意識。除了上述德育內容外,高中生物教學中可以滲透的德育內容還有很多,需要教師進一步探索、發現并合理滲透到實際生物教學中。

二、細胞中的元素和無機化合物滲透環保意識

在“細胞中的元素和無機化合物”一課中,教師可以組織活動或設計實驗,讓學生親自體驗參與,以此意識到細胞中的元素與無機化合物的重要性,從而引發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思考與關注,進而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與行動。教師可以設計“水和無機鹽影響植物生長”的實驗,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并種植幾盆相同種類的植物,設置對照組與實驗組,其中,對照組提供適量無機鹽并給予正常澆水;而實驗組則提供過多或過少的無機鹽,或是不澆水。學生需要觀察與記錄兩組植物在一段時間內的具體生長情況,并對比兩組植物的差異。在上述實驗過程中滲透環保意識的主要思路如下:1.引導學生思考環境污染如何影響細胞結構和功能。實驗之前,教師可以先與學生探討環境污染對人類健康與自然界造成的危害,引導學生理解、關注與思考環境污染如何影響細胞功能等。2.觀察實驗結果并分析與討論影響因素。實驗結束,教師組織學生觀察與分析實驗結果,并讓學生小組討論缺乏水和過多、過少無機鹽會如何影響植物細胞健康與生長,讓學生意識到植物生長需要適量的水和無機鹽,過量或缺乏都會對植物生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3.提出環保行動建議。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現通過減少使用化學肥料或節約用水等措施保護環境,同時結合實際案例,向學生分享更多環保知識,并鼓勵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與行動有效改善環境質量。4.強調個體行動的重要性。在學生思考環保問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強調個體行動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讓學生意識到每個人都能為環境保護做出一定貢獻,且每個人采取的小舉動也能對整體環境產生積極影響。這種將細胞中的元素和無機化合物與環保意識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與體會細胞與環境之間的緊密聯系,從而培養學生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意識與能力。

三、細胞增殖滲透生命、死亡及存在意義等思考

在“細胞增殖”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相關活動與實驗,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生命、死亡及個體存在的意義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細胞增殖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過程。具體滲透思路如下:首先,教師向學生講述生命的起源與演化,通過講授原核細胞假說及進化論,引導學生探討與分析生命起源與演化的相關理論,進而引導學生探索不同理論、假說、觀點如何影響著個體的存在意義及死亡觀念。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思考自然界中存在多種多樣的生命形式,同時更多相關的視頻或文字素材能幫助學生多角度、全方面地探索這些問題。其次,組織學生觀察細胞分裂過程,讓學生觀察顯微鏡下細胞分裂的視頻或圖像,同時引導其討論細胞分裂對于個體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性與積極意義,引導學生思考與發現細胞增殖與個體之間的緊密聯系。最后,結合教學目標與實際情況,讓學生就個體存在意義及死亡觀念這一問題,反思并總結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在全班范圍內或小組內展開辯論,讓學生分享自己的觀點。在此過程中,學生還能學會聽取其他同學不同的看法并尊重其他同學的意見。至此,在細胞增殖的實際教學中,較好地實現了個體存在的深層意義、死亡對于個體與社會的意義,以及開放、包容與多元化環境的重要性等內容的滲透,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人文素養及道德意識。

此外,在細胞增殖的教學中,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增殖異常與疾病之間的關系;通過對比不同文化中對于個體存在、生命意義及死亡觀念的看法,讓學生深入思考與探索個體存在、死亡及生命的意義等問題,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這些問題的態度與看法,促進跨文化交流與尊重,進而激發學生對人文領域、倫理及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跨文化交流與尊重的素養及批判能力。

四、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滲透個體差異及多樣性

在“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課中,教師通過讓學生學習與了解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過程,引導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和多樣性,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尊重他人不同特點與價值的意識。為了較好地實現滲透,設計了“探索個體差異”與“多樣性與遺傳疾病研究”等活動。在“探索個體差異”活動中,首先,教師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開展調查研究,收集同學或家庭成員的相關信息,如眼睛顏色、血型等;其次,學生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討論和嘗試找出可能導致個體差異的遺傳原因;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表現型與基因型之間的關系,同時討論環境因素對表現型的影響。這一活動,教師讓學生自己完成數據收集與實地調查,使其更深入地了解自身與其他人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個體差異,通過數據收集、分析與討論,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與掌握在某些特征上的個體差異。

在“多樣性與遺傳疾病研究”活動中,首先,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收集和研究常見遺傳疾病的相關內容,主動了解常見遺傳疾病的發生機制與遺傳模式;其次,學生在小組內或全班范圍內展示和探討各自研究得出的結論;最后,探討與思考遺傳疾病的有效應對方式,以及有效應對遺傳疾病對個體與家庭產生的影響。這一活動中,教師要向學生著重強調尊重個體差異、為遺傳疾病患者提供必要幫助與支持的重要性。在實際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上述活動,不僅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個體差異,意識到物種多樣性對社會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尊重他人的不同特點與價值,還可以啟發學生思考生命、健康等問題,培養學生保護與尊重他人隱私的意識,從而加強倫理道德教育。此外,培養學生尊重他人不同特點與價值、保護與尊重他人隱私等意識有助于建立包容、和諧、多元化的社會氛圍;對遺傳疾病探討過程中強調對遺傳疾病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幫助,還有助于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同理心。

五、光合作用滲透科學思維與創新思維

在“光合作用”教學中,教師滲透科學思維與創新思維的主要思路如下:第一,通過啟發性提問,如什么是光合作用、為什么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及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有何影響等,引導學生思考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基本原理及其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第二,組織學生完成實驗,觀察并分析實驗結果,同時改變溫度、CO2濃度及光照強度等因素讓學生觀察不同條件下植物的氣孔開閉情況及光合作用的變化。第三,鼓勵學生應用創新思維,探索如何在生活的現實問題中應用光合作用相關知識。比如,討論如何使用人工燈源提供必要的光照條件,以實現植物在室內環境下完成光合作用;思考利用光合作用技術如何有效解決能源短缺或食品安全等社會問題等?;谏鲜鏊悸?,設計教學案例如下:該案例的背景是某地區存在嚴重的環境污染與能源短缺等問題。該案例的具體操作步驟為:首先,教師將全班同學分為若干小組,并要求每個小組提出一個使用光合作用解決與處理該地區環境污染與能源短缺問題的創新方案;其次,小組內思考與討論,共同設計一個系統方案,包括但不限于選擇合適的植物、制訂種植方案及使用人工光源或太陽能提供充足的光照條件等;最后,每個小組輪流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的方案,并由教師進行點評與反饋。通過這樣的活動與討論,學生一方面能深入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另一方面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與創新能力,同時也有助于讓學生意識到光合作用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重要意義,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這種滲透科學思維與創新思維的教學方式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及興趣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創新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實際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光合作用與其他科學領域進行聯系,如化學、物理等,讓學生思考光合作用在碳循環及能源轉換等方面的影響與作用,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

猜你喜歡
光合作用個體德育
光合作用研究動向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關注個體防護裝備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家居布藝的光合作用
例析凈光合作用相關題型解題中的信息提取錯誤與矯正
愛上光合作用
個體反思機制的缺失與救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