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視角下小學英語教材德育元素挖掘與教學實施的實踐研究

2024-03-29 07:53秦鈺萍
關鍵詞:英語課堂德育英語教學

秦鈺萍

(南通市通州區實驗小學,江蘇 南通 226000)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的創新和變革已經勢在必行。其中,以德育為核心的思想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而將德育與學科結合起來,則成為當今教育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小學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這個階段,學生所接受的德育和價值觀將對他們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英語作為小學階段的重要課程,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將德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中,可以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還可以幫助他們提高綜合素質。

一、深入挖掘德育資源,傳遞德育信息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一些教師可能認為應該創造一個適合學生的英語環境,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英語,但這種做法顯然忽略了學生個人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因此,教師應該深入挖掘課本內容,并在英語教學中選擇適當的方法來進行德育,使德育得到全面滲透,而不是把英語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來進行教學。

當前的英語課程往往側重于外國的文化背景,因此,教師需要深入研究課程中與當地文化背景有關的道德培養內容,以便更好地將德育理念貫穿整個課程。以牛津譯林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8 At Christmas 中“Story time”的教學為例,這部分的教學內容主要介紹了人們在圣誕節通常會做的事情,學習了敘述事情先后順序的英語句型,從而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西方文化對“Christmas(圣誕節)”的重視,感受到快樂的節日氛圍。在開始學習前,教師可以提出問題:“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hristmas? ”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初步掌握與本節課有關的知識,在學習Story time 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總結“What do people often do on Christmas?”總結出答案為:have a big lunch,decorate Christmas tree, put a stocking on the bed, buy presents.通過學習與總結,學生能夠深刻地感受到西方人對節日文化的重視,然后引導學生思考“In our country, which holiday is as grand as Christmas?(在我們國家,那個節日像圣誕節一樣隆重呢?)”的問題,讓學生發揮想象力,總結中華文化下衍生出來的節日,使學生能夠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學習西方節日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熱愛之情。通過拓展,讓德育變得更加有效,教師科學地整理和擴展了當前的英語課程,并且深入挖掘相關的背景知識。特別是在英語課堂上,應該讓學生了解各個國家的文化和傳統,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培養他們的道德品質,以及對文化和傳統的尊重。只有當他們認真對待中華文化,才能真正理解學習語言的方法。

二、創設情境模式,體會教學德育意義

德育是一種強調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價值觀的教育,由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他們往往無法完全理解和掌握這些概念,從而導致其效果不盡如人意。在推動小學英語教學與德育融合的過程中,僅依靠傳統的說教方式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需要采取更多創新的方法來實現這一目標。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德育知識,教師應該嘗試使用各種新穎且有趣的教學方法,讓他們能夠在愉快的氣氛中接受德育培養。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采取情境創造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創造適當的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并將德育準則融入其中,使學生能夠通過模擬真實的環境來學習、體會、交流和協作。通過這個過程,不僅可以更好地學習英語,還可以體驗到它所蘊含的道德意義,從而使英語教學和道德教育得到有效結合。

例如,在教授“shopping”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一個模擬的購物環境中,他們將會準備好各種商品,并且為每一件商品都標好明確的價格。隨后,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扮演售貨員,另一組則扮演顧客,他們互相打招呼、詢問、討價還價,最終達成購買。采取這種創新的學習方式,學生會更加熱衷于學習英語,不僅可以加深他們的語言基礎,而且可以培養他們的溝通和協作能力,以及良好的文明禮儀和社會適應能力,從而有效地推動英語教學和德育的結合。再以牛津譯林版教材六上“Unit 3 Holiday fun”為例,本單元主要涉及了與“Holiday”“Trip”有關的英語元素,在“Story time”的學習中,更是為學生介紹了“Great Wall”“Palace Museum”“Shanghai Museum”“Summer Palace”“Tian'anmen Square”等著名的景點,教師可以此為依據,創設“Traveling to China(云游中國)”的教學情境,教學過程中主要帶領學生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感受美麗的風景,使學生能夠體會到祖國山河的壯麗,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根植于內心的對祖國風景文化的自豪與驕傲。還可以引導學生提前做好功課,準備自己旅游時拍攝的照片、視頻等,在課堂上用英語為大家介紹旅游景點、旅游感受等,加深學生英語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遷移提升。所以,情境的創設能夠將學生置于學習過程中,不僅能把握英語技能知識,還能夠從中體驗德育的真諦。

三、建立德育氛圍,讓德育植根于心中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對于培養道德品質至關重要。教師的語言、情緒和態度,以及使用的教學方法,都能夠為課堂氣氛增添活力,促進師生之間的和諧相處。因此,教師應該認真思考如何通過自身的言行來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并以自身的行為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有效地傳播德育理念。

以牛津譯林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中“Cartoon time”為例,通過角色扮演模擬“Bobby”的家庭環境,教師可以扮演“Bobby”的父親,學生則可以扮演“Bobby”,為了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多一些肢體語言的互動,如,教師可以讓扮演Bobby的學生來展示他對騎自行車上學的熱愛。而學生扮演父親時,應該展現出父親的沉著和嚴肅,這樣才能讓表演更生動,并且能夠激發觀眾的興趣。教師可以提出更多的拒絕理由,以便學生能夠接受教學內容,經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與溝通,學生會逐漸增強學習熱情,他們更樂于與教師進行英語交流,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日益緊密。學生懂得尊重教師,樂于接受教師的指導,這也是他們道德修養提高的一個重要體現??傊?,教師應該更新傳統的教育模式,鼓勵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端正他們尊重教師的態度,從而提升他們的德育素養。

四、與課堂評價融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評價在小學英語課堂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大多數英語教師都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但他們采用的評價方式通常比較單一。當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教師會運用一些經典的課堂用語來進行有效的評估,如“Good”“Great”等。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英語課堂評價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需要更加有效的激勵措施。將德育納入課堂評估,避免單純的形式化,并且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學生就會變得更有自信,并且會更有動力去學習英語,也會顯著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

將德育融入英語課堂教學,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改進課堂評價方式,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單一的評價性詞匯,而是要以每名學生的獨特需求為基礎,根據他們的表現來給予個性化的評估。如,當一名內向或缺乏自信的學生回答問題時,即使他們的表達沒有達到預期的標準,教師也可以給出“You are very brave”等鼓勵性的評價,這樣就能夠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對學生的期望融入課堂評價,從而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比如,當學生在回答問題時遇到困難,無法正確表達時,除了給予安慰和讓他們坐下,最佳的解決辦法就是用一句“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來鼓勵他們繼續努力。使用這種評價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地防止學生因為失敗而沮喪,還能鼓勵他們繼續勇敢地參與下一次的課堂討論。此外,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小組競賽,將德育教育和英語教學結合起來。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他們在競爭中展示自己的優勢,并且評比誰的表現最佳。在這種充滿挑戰的環境中,學生不僅可以體會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更可以培養出良好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五、聚焦英語實踐,促進課程思政與英語的融合

課程思政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的德育元素滲透不只局限于課堂學習中,教師還應開設“Second classroom(第二課堂)”,即注重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在實踐活動中,融入課程思政理念。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更好地內化德育元素,還能夠將學生所學習的英語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對此,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有德育價值的實踐活動,組織學生積極參與,促進學生人格的培育。

以牛津譯林版六年級英語上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的教學為例,本單元的教學主要圍繞句型“What makes...dirty / messy?...makes...dirty /messy.What can we do to...? We can...”展開,使學生能夠知道讓城市保持干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環保觀念。在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本單元學習的句型,整理書寫一份“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保護環境計劃書)”,要求學生結合自己家鄉的實際情況,制訂計劃,將英語知識應用到保護環境上。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計劃書的內容進行討論與優化,為后續的實踐活動奠定基礎。最后,按照整理好的計劃書,要求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將所計劃的內容付諸實踐。實踐活動結束后,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制作相關的英語宣傳海報,使學生能夠總結實踐活動內容,增強環保意識,實現德育素養的滲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的指導,能夠為學生提供基本的活動框架,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真正地將計劃落實到實踐中,促進課程思政理念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師不僅應該關注課堂教學,還應該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努力探索多種方法,將這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發揮它們的作用。此外,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應該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資源,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培養道德觀念、提升人格修養。

猜你喜歡
英語課堂德育英語教學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用愛澆灌英語課堂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讓快樂回歸英語課堂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高效英語課堂的打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