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影響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邏輯、機制與路徑

2024-03-31 08:22趙麗紅袁惠愛
旅游論壇 2024年1期
關鍵詞:交易成本互聯網

趙麗紅 袁惠愛

[摘 要]數字經濟背景下,互聯網成為我國產業轉型和結構升級的重要引擎之一,能否借助互聯網以及如何通過互聯網實現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成為當前學界重點關注的內容。文章從供需角度分析了互聯網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機理,并在構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利用我國2011—2019年的省級面板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發現:互聯網顯著促進了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水平,且更有利于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水平處于中低程度的省份;中介機制檢驗結果表明,互聯網能通過“創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產業多元化”“消費升級”等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異質性分析發現,互聯網對中西部地區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大于東部地區,互聯網基礎層對西部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影響最為顯著,而互聯網應用層對中部地區促進作用明顯。以上結論為構建基于互聯網的系統化旅游支撐體系和服務體系、加快互聯網與旅游業的深度融合、精準把握消費需求提供了有益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互聯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交易成本;產業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 F59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3784(2024)01-0057-12

0 前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是支撐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維度。國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指出,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加快轉變文化和旅游發展方式,深入推進大眾旅游、智慧旅游、“旅游+”和“+旅游”,努力實現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學術界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也進行了諸多探索,主要研究成果有:(1)關于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內涵和外延,結合旅游業發展特性,基于經濟高質量內涵,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要注重系統性[1],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5個維度研究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2-3];或者從發展動力、發展方式、旅游產業結構以及制度建設、利益均衡等方面展開[4-5],構建了多角度、多層次、多主體的系統性指標體系,比如從旅游發展動能轉換、旅游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升級、注重旅游與生態社會協調性出發構建指標體系,從微觀旅游主體動力轉變、中觀旅游產業質量提升以及綜合效能發揮出發構建指標體系[6]93。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7-8],這不僅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內在要求,也契合了現代化背景下旅游業的發展趨勢。(2)圍繞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因素,探討旅游資源稟賦對旅游業發展具有的基礎性作用[9],要優化要素結構,把握制度環境變化對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注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機制的建立[10],強化科技在旅游產品創新、旅游消費以及提升旅游效率等方面的作用[11-12]。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數字技術在旅游業中得以大規模運用,成為影響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又一主要因素[13]101。(3)關于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研究,從動力方面加強創新賦能,培育旅游市場內生動力;從效率方面構建旅游產業完整鏈條,立足消費需求提供高質量旅游產品,深化文旅融合,并且從制度設計、完善旅游治理以及發展戰略選擇上提出相應的發展路徑[14-15]。

總體上看,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強調要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發揮互聯網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作用;要促進旅游業同相關產業協同發展,在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研究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不能忽視互聯網的重要作用。各個國家都把互聯網的發展放到核心戰略層面,作為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我國互聯網發展速度之快、對經濟增長貢獻之大引人矚目,從行業發展到基礎服務再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全面而深遠的影響。2022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10.67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5.6%;5G用戶達5.61億戶,在移動電話用戶中占比1/3,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75倍[16]。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也在不斷深入,相關研究主要從互聯網與旅游業的發展效率[17]、互聯網與旅游業產業融合[18-20]以及產業鏈拓展[21]、互聯網與旅游企業轉型[22]、商業模式[23]等多維度展開。關于互聯網是否促進旅游業效率提升:一種觀點從交易成本出發,認為互聯網對旅游業效率提升具有積極影響[24-25];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較高的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會帶來更多的負面效應[26]。而互聯網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機制則主要從要素結構的變動、旅游市場的吸引力、旅游業密集度以及行業競爭性、技術創新等方面進行研究[27],同時智慧旅游[28]、數字旅游[29]等研究內容也在不斷深化。目前,研究互聯網對旅游業高質量影響的文獻還比較少,主要側重于從效率角度進行分析,忽視了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性內涵。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這種背景下既要考慮互聯網對旅游發展動力和發展效率的影響,也要考慮互聯網對游客獲取高質量旅游服務的重要作用。因此,從供需角度出發,聚焦互聯網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影響,探索其中的機制以及影響效果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本文利用中國2011—2019年省級層面互聯網與旅游統計數據,對互聯網是否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這一關系進行實證檢驗,從供給側與需求側的角度探索互聯網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制,并給出政策建議。

本文可能的邊際貢獻體現在:(1)已有研究著重強調互聯網對旅游業效率提升的影響,而本文從更加全面和綜合的視角構建了互聯網與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分析框架。(2)盡管已有文獻分析了互聯網對旅游業的影響機制,但從供給需求角度研究這一問題能夠更深入地挖掘旅游不同環節、不同部分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結合理論分析,本文探討了互聯網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作用,并進一步驗證了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技術創新水平、擴大產業關聯和促進消費升級的中介作用,最后提出了互聯網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途徑。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互聯網從互聯網技術、互聯網平臺、互聯網思維以及網絡效應等4個維度為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釋放發展動能,提高發展效率[30]。要實現互聯網賦能傳統產業,就要通過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創新旅游產品內容、優化企業組織、轉變商業模式、增強產業關聯。此外,通過發揮互聯網的平臺效應提高服務質量,從而促進消費升級,創造出新的價值和新的經濟增長點[31]。根據學術界對互聯網作用于實體經濟的機制分析,結合旅游業發展特點,本文擬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出發,探索互聯網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理(圖1),并提出相關假設。

1.1 供給側下互聯網與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1)互聯網通過創新驅動提升了傳統產業競爭力[32],成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新動能[33]?;ヂ摼W能夠突破時空限制,高速傳播與整合信息。從行業層面看,互聯網通過技術創新指引了未來旅游發展的新方向,使得旅游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內容,拓展了旅游的邊界。從微觀主體上看,互聯網在傳統旅游企業中推動先進技術的應用,尤其是線上旅游運營商運用互聯網技術將物流、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整合集成管理,簡化了交易手續;傳統旅游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定位也發生了變化。此外,互聯網在自駕游服務系統、智能導航系統、旅游服務質量評價系統、客流分析與決策支持系統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極大地緩解了旅游業對信息化水平日益增長的要求與旅游信息智能化水平落后的矛盾,從而提高了旅游業整體發展水平。

(2)互聯網的發展通過減少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過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經濟運行效率[34],并通過長尾效應降低搜索成本,進一步擴大對服務業的需求[35]。在既定的合作剩余約束下,要實現利益分割達到剩余最大化,需要耗費一定的社會性成本[36],而互聯網不僅放松了既定的約束條件,還降低了所耗費的有形和無形的成本。在互聯網下眾多新型商業平臺的蓬勃發展,擺脫了時空束縛,從而在無限延展的經濟形態下獲得價值增值[37]?;ヂ摼W對旅游業供給體系的推動作用呈現典型的信息拉動型特征,旅游企業基于信息和任務導向形成新的合作模式[38-39],從而不斷提高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水平。

在互聯網的鏈接下,實體經濟天然地具有關聯廣泛、虛擬化和柔性化的特征,資源配置在空間上延伸,產業發展向著虛擬聚集轉變?;谛枨蟛町愋?,互聯網聚集游客和旅游服務人員于一體化平臺,共同推動個性化和多樣化旅游服務;同時,旅游和相關行業的融合不斷擴展和加深,從而形成了多元化的旅游內容和供給。游客多樣化的需求以及旅游從業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動機共同驅動了旅游業質量的提升。從供給側來看,互聯網促使旅游業和其他行業之間、旅游企業之間邊界逐步模糊,進而使得虛擬化和柔性化特征成為企業價值新的增長點,構建了產業多元化、產品多樣化的新格局;從需求側來看,游客能夠暢通地表達和定義自身需求,激發了多樣的旅游形式,游客同時也是豐富精彩的旅游內容的創作人,由此形成了以旅游者為核心的生產、銷售、消費多元化互動參與模式、多元化旅游業供給體系[40]。

假設1:互聯網通過提高技術創新、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產業多元化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1.2 需求側下互聯網與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就需求側而言,互聯網能夠促進消費升級、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移動搜索能有效降低消費者的搜尋成本[41],提高游客出行量?;ヂ摼W的信息傳播更加透明,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抑制消費的因素被減少,旅游中存在的距離衰減效應在互聯網的作用下被削減,極大地刺激了旅游需求。消費者選擇內容增加,選擇渠道向著多對多的網狀結構轉換,可以獲取更豐富的產品信息,進一步通過智能篩選為游客匹配最具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由于搜索成本的降低,旅游消費大眾化和日?;?,交易效率得到提高,加上互聯網長尾效應,促使旅游產品價格降低,刺激了旅游需求。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消費的認知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消費內容不斷升級,消費習慣逐漸互聯網化和智能化。在收入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對旅游服務的要求呈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再到精的不斷遞進的過程。消費升級促使旅游業不斷向高質量方向發展。

假設2:互聯網通過激發消費需求促進消費升級,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2 研究設計

2.1 模型設定

基于上述理論分析思路,為了準確識別互聯網發展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本文首先構建了如下計量模型:

其中,Dtravel,it 表示t時期i省份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水平;Dinternet,it,表示在t 時期的i 省份互聯網發展水平;Xit 為其他影響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地區層面的控制變量集合;ui 表示各個省份不隨時間變化的未觀察因素,用來控制地區固定效應;ut 用來控制時間固定效應;εit 為隨機擾動項。本文關注的核心系數是α1,它的方向和大小反映了互聯網發展水平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方向和程度。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基本計量模型主要考察了互聯網發展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條件期望的影響,其本質是一種均值回歸,容易受極端值的影響。為準確刻畫條件分布完整的統計特征,有效捕捉互聯網在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極值區域的影響效果,本文進一步構建了如下分位數回歸模型:

其中,τ(0<τ <1)表示條件分布的不同分位點,分別為0.1、0.25、0.5、0.75、0.9;核心系數β1(τ)揭示了互聯網發展水平在不同分位點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邊際影響。

2.2 變量說明

(1)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水平

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是本文的核心變量之一。為了能夠準確衡量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水平,不僅要把握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緊扣新發展理念,還需要一套有效可行的指標體系來測度旅游高質量發展水平。目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主要從3個角度進行構建:1)按照“五大發展理念”進行指標篩選[42];2)從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出發,結合目前發展現狀以及發展目標,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等角度[43]出發構建一套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3)按照旅游產業鏈的不同環節、旅游系統的不同發展要素確定指標體系,比如按照旅游供給水平、產業發展水平、社會文化效應[44]或者按照旅游服務質量、資源質量、環境質量等[45]進行測度。就現有研究來看,采用新發展理念構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的文獻占據主要地位,因此整理各個指標體系內在差異并考慮數據可得性,基于本文研究內容,采用“五大發展理念”構建旅游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表1),運用熵值法計算指標。該套指標包含5個分項指數,22個具體指標。該指標既能反映當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最主要的維度,同時也較為全面地反映了旅游業發展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水平。

(2)互聯網發展水平

在現有研究中,我國互聯網發展水平的度量指標并未統一,衡量指標種類較多,包括互聯網使用情況、投資水平以及信息技術水平等。然而,本文不僅關注互聯網在旅游供給側單方面的作用,也關注互聯網在連接游客和旅游服務提供商之間的重要作用,因此,借鑒李偉慶等學者的研究[46],本文構建了互聯網基礎設施和互聯網應用水平的綜合指標體系來反映互聯網發展水平,其中互聯網基礎設施具體指標包括電子信息軟件固定投資、移動電話基站數和光纜線路長度,互聯網應用程度包括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每千人擁有域名數、每千人擁有網站數和IPV4/IPV6地址數。

(3)控制變量

從地區層面的控制變量看,影響服務業以及旅游發展的因素包括政府公共服務投入水平、人力資本因素、創新因素和制度環境因素等方面。針對政府公共服務投入水平,本文采取政府預算收支比來表示;人力資本水平采用研發人員占就業人數的比重來表示;創新因素采用有效發明專利來衡量;制度環境因素包括房地產固定投資額占比(用房地產固定資本投資額占GDP比重來衡量)、對外開放水平(用進出口總額占GDP比重來衡量)以及產業結構合理化(用泰爾指數來衡量),其中泰爾指數借鑒干春暉等學者的方法[47],計算公式如下:

2.3 數據說明

本文使用的數據是來自我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數據,由于受可比性和數據可得性的影響,西藏及港澳臺地區未包含在內。數據采集于國家統計局、中經網統計數據庫以及中國知網大數據研究平臺等,數據來源于歷年《中國統計年鑒》《中國旅游統計年鑒》《中國文化和旅游統計年鑒》以及各省份的統計年鑒和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3 實證結果與分析

3.1 基準回歸結果

本文在基準回歸部分采用最小二乘法、固定效應模型、隨機效應模型、差分GMM 和系統GMM對互聯網與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關系進行了檢驗,通過加入個體效應、時間效應進行面板回歸時,發現引入年度虛擬變量進行時間效應回歸時的聯合統計量F 非常不顯著,故選擇含有個體效應的面板模型繼續回歸。結果如表2所示。

表2的列(1)是采用最小二乘法的檢驗結果,從中可見,在不控制地區效應的基礎上,互聯網的參數擬合值為0.026,且通過了5%的統計顯著性檢驗,表明互聯網發展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表2的列(2)和列(3)是將估計方法更換為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后的檢驗結果,不難發現,互聯網的擬合系數依然為正,且通過1%的顯著性水平。針對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的選擇,采用Hausman檢驗,發現p 值為0.001,在1%的顯著性水平拒絕了隨機擾動項與解釋變量無關的原假設,說明建立固定效應模型的估計結果是最優最穩健的。從擬合系數來看,互聯網發展水平每提高1單位,旅游業發展會提高0.023個單位。鑒于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有可能受到過去的影響,存在動態效應,在列(4)和列(5)中使用了差分GMM 和系統GMM 進行回歸,被解釋變量的一階滯后顯著。作為一致估計,GMM 需要擾動項不存在自相關,從檢驗擾動項的差分結果AR(1)、AR(2)可以看出,存在一階自相關,不存在二階自相關,表明兩個模型均可以使用,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水平過去的變化會影響到當期的發展水平,此時解釋變量互聯網的擬合系數均為0.014,均通過顯著性檢驗。

3.2 分位數回歸結果

分位數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其中:模型(1)著重考察的是互聯網發展水平在均值區間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效果,但如果互聯網下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不是對稱分布,該回歸很難反映整個影響的全貌,同時容易受到極端值的影響。事實上,互聯網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可能呈非線性。為了準確刻畫互聯網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非對稱影響,有效捕捉互聯網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分布的尾部特征,本文利用面板分位數回歸,分別估計在10%、25%、50%、75%、90%分位點上互聯網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由表3的回歸結果可知,互聯網發展水平除在75%分位數外的擬合系數均顯著為正,說明互聯網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各分位點都具有顯著影響。75%分位點上標準誤較高,估計較不準確。并且,整體上互聯網的系數擬合值大小隨分位數的增加而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說明增加互聯網供給對旅游業發展處于中間層次的省份影響高于旅游業發展低的省份,對旅游業發展水平較高的省份影響最低。

3.3 內生性解決

緩解內生性問題是實證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從本文關注的主題出發:一方面旅游業的大規模發展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同時旅游業的發展也促進了互聯網的發展和應用;另一方面,影響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因素較多,目前數據所涉及的控制變量難以防止遺漏變量的產生。由于可能存在潛在的反向因果和遺漏變量問題,本文試圖通過面板工具變量法緩解內生性問題,識別互聯網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影響的凈效應。

對于工具變量的選擇,按照上文將互聯網分為基礎設施和應用層等兩個部分?;ヂ摼W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中,郵局布局是最初影響互聯網發展應用的關鍵因素,因此參考黃群慧等學者的做法[48]選取每百萬人郵局數量的歷史數據作為工具變量之一;互聯網發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計算機的普及,因此借鑒鈔小靜等學者的做法[49],采用每萬人微型電子計算機生產數量的歷史數據作為地區互聯網發展指數的另一工具變量,通過乘以對應年份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固定投資額為截面數據賦予時間趨勢,采用GMM 面板工具變量法進行內生性檢驗,滿足了相關性和排他性要求。結果如表4所示。

從第一階段的擬合結果可見:每百萬人郵局數量、每萬人微型電子計算機生產數量的擬合系數均顯著為正,并且通過了弱工具變量檢驗、過度識別檢驗與不可識別檢驗。綜上理論闡述與實證結果可知,每百萬人郵局數量、每萬人微型電子計算機生產數量是同時符合相關性與外生性要求的合意工具變量。在第二階段中,互聯網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擬合結果同基準回歸結果基本一致。這表明:在使用每百萬人郵局數量、每萬人微型電子計算機生產數量作為工具變量的情況下,互聯網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正向作用仍然穩健。

3.4 穩健性檢驗

鑒于核心變量中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和互聯網發展的衡量指標還在完善中,因此在穩健性檢驗部分替換了兩個變量的指標體系,并且更換了時間區間進行重新回歸?;鶞驶貧w中的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指標包含了旅游業產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指標體系相對泛化,因此替換的指標聚焦于旅游業核心部分發展情況,以檢驗互聯網發展對旅游業發展質量的影響,指標包括A 級景區指標(景區總數、接待人數、營業收入、景區從業人員)、星級飯店指標(星級飯店個數、星級飯店營業收入、星級飯店從業人員)、旅行社指標(旅行社個數、從業人員數)、國內旅游人次、國內旅游收入,運用熵值法對上述指標進行賦權計算,得出新的旅游業發展質量指數?;ヂ摼W發展水平選擇了互聯網普及率、互聯網相關從業人員和移動互聯網用戶數指標作為互聯網發展衡量指標,其中互聯網普及率采用每百人互聯網人數代理,互聯網相關從業人員采用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從業人員占單位從業人員比重代理,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采用每百人移動電話數代理。采用熵值法計算互聯網發展指數結果如表5所示。

從更換互聯網發展指標、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指標及改變樣本區間的估計結果來看,互聯網對旅游業發展質量均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說明本文的核心結論是穩健的。

3.5 機制檢驗

互聯網通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技術創新水平、提高產業多元化以及促進消費升級間接影響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通過中介效應模型即公式(4)和公式(5)的構建來驗證上述作用機制:

其中,D med,it 表示互聯網影響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中介變量。研發投入(rd)的增加,能夠反映旅游業在生產環節的創新投入;由于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企業的融資范圍大大擴展,融資能力提升,融資壁壘降低,使旅游供給部門之間無縫連接,本文采用數字普惠金融指數(dfi)作為代理變量來衡量互聯網下的交易成本,數字普惠金融指數越大,說明交易成本越低;旅游業多元化(idi)發展能夠有效反映旅游產業關聯度,多元化程度的提高說明旅游業的前后向產業關聯度高,對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綜合帶動作用更強,通過使用門票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比例來反向衡量產業多元化,該數值越大,旅游業多元化程度越弱,反之則旅游業的多元化程度越強;消費升級(cu)能夠釋放內需活力,是旅游市場提效增質的新動力,互聯網技術發展使得吃、游、購等能夠實現一站式解決,激發消費欲望,增強旅游購買力,據此,通過旅游消費與總消費支出占比衡量旅游消費升級。

對公式(1)、(4)和(5)進行聯合估計,根據系數的大小和正負判斷是否存在中介效應。若公式(4)中互聯網和公式(5)中中介變量的擬合系數均顯著為正,則中介變量發揮了部分中介作用;若公式(5)中互聯網的擬合系數未通過顯著檢驗,而中介變量的擬合系數顯著為正,則說明中介變量發揮了完全中介作用。此外,考慮到內生性問題造成的結果偏誤,參照上文做法使用每萬人微型電子計算機生產數量作為工具變量進行2SLS估計,結果如表6所示。

表6中,Sobel所對應的p 值均小于5%,表明所有中介變量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均發揮了中介作用。在列(1)和列(2)中互聯網對研發投入系數為0.011、研發投入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擬合系數為0.553,均顯著,但列(2)中互聯網通過研發投入作為中介時,對于旅游業高質量的擬合系數并不顯著,說明研發投入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存在完全中介效應。列(3)和列(4)為數字普惠金融指數的檢驗結果,在列(4)中,數字普惠金融指數的擬合系數為0.002,交易成本的降低對旅游業發展的作用并非以直接促進為主,而是通過帶動產業融合,提升產業發展環境導致的。列(5)和列(6)為產業多元化程度的檢驗結果,互聯網發展對產業多元化程度、產業多元化程度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均是顯著的負向效應,證明了互聯網促進旅游產業多元化從而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假設,多元化作為互聯網影響旅游重要的機制之一,隨著產業邊界模糊,產業融合加深,游客對旅游的消費多元化,進一步激發旅游產業關聯延伸,形成良性循環。列(7)和列(8)為消費升級的檢驗結果,證明互聯網能夠促進游客的旅游消費、提高旅游收入、帶動旅游產業發展。

本部分從供給側和需求側角度分析,發現互聯網發展可以通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技術創新水平、增加產業多元化程度和刺激消費需求,從而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研發投入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作用明顯,增加研發投入不僅能提高旅游創新程度、提高運營效率,而且有助于提升整體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從而帶來全面正向的影響;交易效率的影響比較微弱,原因是用當前的指標并不能很好地衡量交易成本;產業多元化和消費升級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中介效應正向且顯著,隨著互聯網和實體經濟的融合向縱深推進,這種效應的作用將更加明顯。

3.6 異質性分析

中國旅游業發展受制于區域旅游資源稟賦、區域基礎設施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據此,進一步考察互聯網發展及互聯網各構成部分對不同區域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由表7的列(1)到列(3)可見,互聯網發展對于東部、中部、西部的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起到顯著的促進作用,并且影響效果呈現西部>中部>東部的態勢,這是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東部地區旅游業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及應用發展水平較高,而西部相比于東部和中部的互聯網基礎設施以及應用發展較為薄弱,互聯網水平的提高對于西部的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具有更大的邊際效應。從互聯網的各部分回歸來看,互聯網基礎層對于西部旅游業發展影響最為顯著,中部次之、東部最后,與互聯網整體水平的促進效果保持同步變化趨勢;互聯網應用層面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對于中部的影響高于東部,對西部現階段并未產生影響,說明西部目前互聯網發展主要發揮作用的是基礎層面。綜合來看,未來互聯網可以加大應用層面的建設,為西部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的發展基礎。

4 結論與建議

4.1 研究結論

文章采用我國2011—2019年的省級面板數據,在明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內涵的基礎上構建了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并且在供需視角下通過理論分析進一步探討了互聯網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效應及作用機制。主要結論有:

(1)互聯網發展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互聯網發展水平每提高1%,旅游業發展會提高0.023%。同現有的互聯網對旅游業發展效率的研究結論[50]82 一致,均為促進作用,但是本文中互聯網的系數更小,原因在于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不僅僅衡量旅游發展效率,同時還與旅游業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關,因此更契合新時代下旅游業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內容。通過分位數回歸結果可知,互聯網發展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隨著分位數的增加而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即互聯網發展對于旅游業發展中低水平省份的影響空間更大。

(2)互聯網發展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存在顯著的區域異質性?;ヂ摼W發展能夠顯著促進東部、中部、西部的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其中對西部的促進作用最高,中部次之,對東部地區促進效應最小。這是由于東部地區信息技術發展和創新的環境成熟,互聯網的應用發展水平較高,與旅游業融合發展中互聯網的促進作用已經達到并有可能超過最優區間。而對于中西部地區而言,互聯網對旅游業發展的規模效應及長尾效應才逐步展現,未來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從互聯網發展各部分構成來看,互聯網基礎設施對于西部旅游業更高質量發展具有更強烈的促進效應;互聯網應用層面對于中部影響高于東部,對西部現階段并未產生影響。中西部地區地理位置以及旅游配套設施雖相對落后,但中西部地區是旅游資源的富集區,相對而言,中西部地區可以利用互聯網基礎設施,加快景區建設進程,促進開發與利用本地民俗文化,對旅游服務質量的提升作用明顯,能更顯著地提升旅游市場競爭力,而東部地區互聯網基礎相對雄厚,旅游業發展程度也相對較高,互聯網基礎設施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空間相對較小。就互聯網應用層面來看,中部地區較多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相對西部地區有更好的基礎設施水平、充足的人力資本以及更成熟的技術培育環境,因此對互聯網的應用更容易大規模開展并且進一步創新,從而在更大程度上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3)現階段,互聯網主要通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技術創新水平、擴大產業關聯等供給端與促進消費升級的需求端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產生影響。

4.2 建議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結合互聯網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特點,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建議:

(1)互聯網發展重點因區域而異,東部要加強互聯網應用尤其是人工智能、云計算和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層面的高端運用,中部和西部要繼續建立和完善互聯網基礎設施,尤其是對于旅游資源是當地優勢資源的地區,可以適當引導互聯網向更高層面發展應用,從而依托互聯網絡構建完善的旅游支撐體系和服務體系,優化旅游服務鏈條,完善旅游服務,提升旅游效率,創造有利環境,擴大互聯網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影響。

(2)有效利用互聯網對旅游業質量提升的作用渠道。加大互聯網核心技術創新是關鍵,政府部門要加大對互聯網核心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通過政策資金向信息技術研發投資傾斜來鼓勵企業創新;通過有序規范透明的旅游產業扶持和發展政策,為不同產業充分利用互聯網積極對接旅游業創造有利的政策環境,整合利用各種社會資源,推動旅游產業的縱向延伸、橫向擴展,發展特色旅游。通過互聯網平臺下暢通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整合相對充裕的文化要素、生態資源,對接旅游新產品,并通過政府與旅游企業共建數字基礎設施,以最低的成本滿足游客對旅游的多元化需求,實現旅游的共建共享,帶動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

(3)發揮好需求側的拉動作用?;ヂ摼W下大數據的搜集解構和應用對把握游客旅游心理訴求、明晰旅游消費趨勢有天然的優勢,這也是旅游企業創新旅游產品的關鍵。同時,互聯網柔性化特征讓游客成為創作人,增強旅游供給端和消費端互動,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活力和動力,從而使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契合消費升級,形成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 何建民.中國旅游發展筆談: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文化和旅游發展的新問題、新機遇與新方向[J].旅游學刊,2021(2):1.

[2] 孫曉,劉力鋼,陳金.中國旅游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測度[J].統計與決策,2021(17):126-130.

[3] 王兆峰,謝佳亮,吳衛.環長株潭城市群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水平變化及其影響因素[J].經濟地理,2022(3):172-181.

[4] 戴斌,李鵬鵬,馬曉芬.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形勢、動能與任務[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1):1-8.

[5] 張洪昌.新時代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治理邏輯與制度創新[J].當代經濟管理,2019(9):60-66.

[6] 魏敏,李書昊,徐杰.高質量發展背景下中國省際旅游競爭力再測度:基于PROMETHEE 方法[J].商業研究,2020(2):91-100.

[7] 譚志喜,孫根年.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基礎:旅游資源福音論探析[J].社會科學家,2019(5):108-115.

[8] 王一鳴.百年大變局、高質量發展與構建新發展格局[J].管理世界,2020(12):1-13.

[9] 趙劍波,史丹,鄧洲.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9(11):15-31.

[10] 劉英基,韓元軍.要素結構變動、制度環境與旅游經濟高質量發展[J].旅游學刊,2020(3):28-38.

[11] 宋子千.科技引領“十四五”旅游業高質量發展[J].旅游學刊,2020(6):10-12.

[12] 楊勇.互聯網促進旅游業提質增效了嗎?:基于我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旅游學刊,2020(1):32-46.

[13] 陳琳琳,徐金海,李勇堅.數字技術賦能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理論機理與路徑探索[J].改革,2022(2):101-110.

[14] 張洪昌.新時代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治理邏輯與制度創新[J].當代經濟管理,2019(9):60-66.

[15] 何建民.新時代我國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系統與戰略研究[J].旅游學刊,2018(10):9-11.

[16]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R].北京: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023.

[17] 程玉,楊勇.互聯網發展對旅游經濟增長效率的影響:來自中國的經驗證據[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1):38-55.

[18] 史皓.互聯網背景下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研究:評《旅游新論:互聯網時代旅游業創新與實踐》[J].林產工業,2021(4):118.

[19] 周琳,劉懿鋒.旅游產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研究[J].理論探討,2019(6):114-117.

[20] 劉冰潔,趙彥云,李倩.互聯網對文旅融合的影響及其空間效應[J].資源開發與市場,2023(2):217-224.

[21] 粟琳婷,粟維斌.“互聯網+”背景下鄉村旅游產業鏈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21(11):117-118.

[22] 劉運國,賴婕,柴源源.互聯網商業模式對旅游企業的影響研究:基于途牛旅游網與眾信旅游的對比[J].財會通訊,2021(18):3-12.

[23] 李雪.互聯網背景下我國旅游企業商業模式動力機制探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9(8):122-124.

[24] BETHAPUDI A.The role of ICT in tourism industry[J].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s and business,2013(4):67-79.

[25] 楊勇.互聯網促進旅游產業動態優化了嗎? [J].經濟管理,2019(5):156-170.

[26] 王龍杰,曾國軍,畢斗斗.信息化對旅游產業發展的空間溢出效應[J].地理學報,2019(2):366-378.

[27] 戴克清,蘇振,黃潤.“互聯網+”驅動中國旅游產業創新的效率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9(7):87-93.

[28] 喬向杰.智慧旅游賦能旅游業高質量發展[J].旅游學刊,2022(2):10-12.

[29] 魏翔.數字旅游:中國旅游經濟發展新模式[J].旅游學刊,2022(4):10-11.

[30] 郭家堂,駱品亮.互聯網對中國全要素生產率有促進作用嗎? [J].管理世界,2016(10):34-49.

[31] 歐陽日輝.從“+互聯網”到“互聯網+”:技術革命如何孕育新型經濟社會形態[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5(10):25-38.

[32] 李曉華.“互聯網+”改造傳統產業的理論基礎[J].經濟縱橫,2016(3):57-63.

[33] 韓先鋒,宋文飛,李勃昕.互聯網能成為中國區域創新效率提升的新動能嗎[J].中國工業經濟,2019(7):119-136.

[34] 林毅夫,董先安,殷韋.技術選擇、技術擴散與經濟收斂[J].財經問題研究,2004(6):3-10.

[35] 盧福財,徐遠彬.互聯網對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影響:基于交易成本的視角[J].當代財經,2018(12):92-101.

[36] 吳意云,史晉川.交易成本論[J].浙江社會科學,2003(3):42-47.

[37] 馮華,陳亞琦.平臺商業模式創新研究:基于互聯網環境下的時空契合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16(3):99-113.

[38] 鄭四渭,方芳.虛擬集群式旅游供應鏈模型構建研究[J].旅游學刊,2014(2):46-54.

[39] 王如玉,梁琦,李廣乾.虛擬集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空間組織新形態[J].管理世界,2018(2):13-21.

[40] 馬躍如,余航海.“互聯網+”背景下社群旅游的興起、特征與商業模式構建[J].經濟地理,2018(4):193-199.

[41] DAURER S,MOLITOR D,SPANN M.Measuringindividual search costs on the mobile internet[C].Conference:20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systems (ECIS),2012:34.

[42] 李志遠,夏贊才.長江經濟帶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測度及失配度時空格局探究[J].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33-42.

[43] 時朋飛,曹鈺晗,龍薈冰,等.我國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測度、空間分異及障礙因子診斷[J].經濟地理,2023(2):201-210.

[44] 龍志,曾紹倫.生態文明視角下旅游發展質量評估及高質量發展路徑實證研究[J].生態經濟,2020(4):122-128.

[45] 袁惠愛,趙麗紅,岳宏志.數字經濟影響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理論機制與經驗證據[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23(5):16-31.

[46] 李偉慶.“互聯網+”驅動我國制造業升級效率測度與路徑優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28-29.

[47] 干春暉,鄭若谷,余典范.中國產業結構變遷對經濟增長和波動的影響[J].經濟研究,2011(5):4-16.

[48] 黃群慧,余泳澤,張松林.互聯網發展與制造業生產率提升:內在機制與中國經驗[J].中國工業經濟,2019(8):5-23.

[49] 鈔小靜,廉園梅,羅鎏鍇.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J].財貿研究,2021(10):1-13.

[50] 劉震,楊勇,程玉.互聯網能否驅動旅游業效率提升?:影響機制與經驗證據[J].旅游學刊,2022(9):77-91.

[責任編輯:連云凱]

猜你喜歡
交易成本互聯網
具有交易成本的證券投資組合策略的選擇
具有交易成本的證券投資組合策略的選擇
交易成本對西藏青稞種植農戶縱向協作選擇行為的影響
試論工程采購合同談判中的交易成本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交易成本的視角:大數據時代政府治理成本的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