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下空間景觀設施設計的文化傳承

2024-04-03 14:31趙瑞雪
美與時代·上 2024年2期
關鍵詞:文脈重慶設施

摘? 要:隨著城市地上空間的不足,城市建設開始向地下索取,地下空間的開發設計已然成為城市開發建設的熱點問題。在國家“成渝雙城經濟圈”戰略背景下,重慶軌道交通建設也得到了如火如荼的開展。文章以北京奧運地鐵支線及下沉廣場空間為例,分析了其文化脈絡在景觀設施中的傳承方法,以期為未來重慶地下空間景觀設施設計提供可參考的研究案例。

關鍵詞:本土文脈;地下空間;景觀設施;傳承設計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重慶市教委科學技術研究計劃項目“基于場所記憶的城市軌道交通站環境設計研究——以重慶為例”(KJQN202001423);2022年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項目“‘雙城經濟圈戰略下成渝地下空間景觀設施創新設計策略研究”(22SKGH422)階段性研究成果。

由于城市環境污染加劇、生態格局破壞嚴重、城市交通嚴重堵塞、城市公共空間大量減少等原因形成了城市在發展過程中的諸多問題。城市想要繼續發展建設就必須向地下索要空間。雖然地下空間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帶來了通行的便利,但地下空間往往給人陰暗、不安全等印象,因此,合理開發地下空間設施環境,統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地上空間的關系,使其重新成為城市景觀設施建設的重點內容已迫在眉睫。

文化是經過時間的沉淀發展而成,它承載著城市的歷史和人文要素,是城市風貌的精髓,也是形成城市地方特色的核心內容并具有強烈的識別性,同時也是我們感知城市的重要元素。隨著城市的建設發展,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繼承和發展城市原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隨著城市地下公共空間的開發,地下公共景觀設施已然成為承載、體現城市本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

一、重慶地下空間景觀設施現狀

隨著重慶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市民對生活環境質量需求也在快速提升,現有的景觀設施不僅從類別和形式的多樣性上已不能滿足重慶市民日常室外活動的生理需求,還由于它的千篇一律,也影響了重慶城市的個性化形象,讓市民得不到精神上的需求。特別是在成渝雙城經濟圈戰略的大背景下,重慶著力發展建設地下軌道交通后,重慶地下軌道公共設施的本土化設計已跟不上重慶軌道交通建設的發展速度,因此,大力創新發展重慶地下軌道交通空間的公共景觀設施建設已然成為了重慶城市建設的一項重要、緊迫的任務。

二、本土文脈在地下景觀設施中的延續:以北京奧運地鐵支線及下沉廣場空間為例

(一)北京奧運地鐵支線及下沉廣場空間改造的背景與概況

2001年北京成功申奧后,中國政府向世界承諾要改善城市交通狀況,因此,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勢在必行。相較于倫敦、東京等城市,北京的地鐵建設的速度和規模遠遠落后。同時北京的地鐵建設也落后于城市經濟與社會發展步伐,北京軌道環境急需創新改造。

我國對于地下軌道交通空間的設計一直沿用統一設計、套路化的方法。奧運地鐵支線作為國門線是國人和世界來賓去往奧運場館的重要通行線路,它代表了城市的形象,是城市風貌的呈現場所。所以設計師必須在設計之初考慮到功能、藝術化效果與文化內涵的真正結合,而不能固化在套路化的設計中,需要真正呈現出代表北京、代表中國的本土文脈。

(二)北京奧運地鐵支線及下沉廣場空間的總體理念

奧運地鐵支線全長4.523km,一共有4個站點,它是為提升北京在奧運會期間的地面綠化率和交通通暢而專門在北京南北中軸線上設計修建的地下軌道交通站[1]。它的出現不僅拓展了市民的地上公共活動空間,還提升了奧運中軸線的整體景觀環境。

奧運支線是人們到達奧運場館的重要核心交通路線,該地下交通空間中的景觀設施擔負著讓世界了解中國特色文化的傳遞作用。該項目是由中央美術學院主持設計,以“空間藝術化”為設計構思,每個站點根據區域環境的不同特征,采取一站一景的設計思路。車站還設置了許多體現北京元素和奧運元素的景觀設施,這樣不僅強化了各站的識別性,還能很好地建立各站與其所對應的地上空間區域之間的文化脈絡關系。北京用富有濃郁中國味的地下交通站空間環境迎接遠方的客人,向世人展示我國首都北京的本土文化脈絡,讓地下交通空間成為各具特色的文脈展現舞臺。

(三)北京奧運地鐵支線及下沉廣場景觀設計策略

1.尊重、聯系地上區域場所景觀設施特色

在設計中尊重、聯系區域地上場所景觀設施在城市地下景觀設施設計中非常重要,它能夠讓所設計的場所景觀呈現獨特的區域文化氣息,不至于形成千篇一律的城市地下景觀。在奧運軌道站空間中,空間藝術化設計隨處可見,設計師將老北京的城市風貌片段濃縮進了每個站點空間的地下景觀設施中。

森林公園南門站。出站后便是北京的森林公園,為了在地下空間中呼應地上景觀,該站點將立面承重柱與頂面造型結合形成獨特的參天大樹,左右兩邊交錯的造型樹枝所形成的空隙嵌入燈光照明,從樹杈縫隙中照射出的斑駁光影,極具氛圍感,仿佛身臨其境穿行于森林公園中[2]。這樣具有視覺感和場所感的空間設計方式能觸動人們的心靈,帶動人們的情緒,引發人們的共鳴,讓人們即使行走在地下空間也能辨別方位。

鄰近奧運主場館的奧林匹克中心站。該站也沿用了森林公園南門站地上與地下景觀呼應的設計思路,站點空間以運動元素作為設計主題。車站站臺的透明玻璃上被各種運動項目的人物剪影所裝飾,站點內部的承重柱表面被布滿了藍色抽象的運動小人。立柱造型延伸到頂面,頂面采用了充滿韻律感的褶皺造型,通過投射燈和暗返燈帶的烘托,站點內部空間光影感變得柔和而有層次感 。

北土城站緊鄰北京元大都土城墻遺址公園,該遺址出土了一件青花鳳首扁壺。因青花瓷出現于唐朝,興盛于元朝,所以青花瓷在該站點具有獨特的文化代表性。設計師將該元素進行提煉、重組后展現在站點的立面造型上既能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又能清晰地向行人傳達該站點的區域位置,同時也展示了該站點的本土文化。人在其間走仿佛置身于古典藝術展,生動地展現了充滿文化底蘊的現代化北京。

奧林匹克公園站。出站后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便映入眼簾,站內設施也巧妙地呼應水立方“水”的設計元素。內部空間界面隨處可見水泡元素,例如頂棚造型形狀、燈具形狀、地面導向系統等。站臺玻璃門上印有賴以水生存的海洋動物剪影圖案,讓人不由浮想聯翩。同時,該站點空間出站口還與極具本土文化脈絡的下沉廣場相連,有效地將本土文化進行串聯,形成了完整、清晰的區域文化脈絡。

奧運地鐵支線站點空間景觀設施呼應地上景觀達到了在不同區域區分不同景觀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地下空間。通過在地下軌道空間中營造本土文脈,從而在北京城市地下空間中留下了一道獨特的奧運文化風景線,通過區域本土文脈的挖掘與再現創造出北京新的城市面貌。

2.傳統文化符號的存續

傳統文化符號的賦予是指通過提煉城市歷史景觀設施中的傳統文化符號,然后將其運用到城市地下新景觀設施中以達到本土文化傳承的目的。通過對傳統文化符號的合理創新使用,能夠更好地在地下景觀設施中體現文化傳承性和創新性,但切忌將傳統文化符號簡單地拼貼在城市地下景觀設施中,而是要對傳統文化符號進行創新設計。極具中國文化元素的奧林匹克下沉廣場與位于北京奧運中軸線上的奧林匹克軌道公園站相連,下沉廣場將北京、中國特色的文化進行提煉并符號化地運用于景觀設施中,讓穿梭于景觀設施中的人們感受到老北京、中國的本土文化脈絡。

2號院—古木花廳。該院落在傳統的三進制四合院中以中國傳統建筑材料“灰瓦”作為裝飾主角,結合玻璃、不銹鋼等現代材料,運用點線面的構成法則,重新再現了中國傳統的花窗、景墻等景觀設施,向世人展示了北京四合院的空間意境,以及北京千百年來沉淀下來的本土民居特色。

3號院—禮樂重門。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堪稱中華傳統文化之精髓。該院落以傳統儒學思想禮樂文化為設計主線,由中國特有的吉慶大鼓、銅蕭和青銅編鐘三大標志性景觀設施組成。設計師將慶祝重大節日或事件的紅色大鼓作為營造自動扶梯空間感的構筑物,用該景觀設施向遠方的客人表達出北京歡迎你的寓意。將銅蕭形態運用到景觀燈柱上,利用蕭上的孔洞映射出五彩斑斕的燈光。微風拂過銅蕭,鐘磬鈴發出回旋婉轉的優美聲音,仿佛演奏出了一首和諧、共贏的樂章,巧妙地將古典禮器創新運用在國際盛事舞臺。

3.景觀設施意境的營造

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喜歡運用含蓄、富有想象力的空間營造方式,人們身處這樣的空間除了能夠感受到眼前的景觀,還能對當前景觀進行聯想,并對其產生意境升華。例如,在空間布局方面通常采用框景、借景和迂回曲折的空間分布形式,達到小中見大的趣味性景觀效果;放置情景式景觀設施小品,讓人們聯想起生活場景的片段。與北京奧運地鐵支線相連的地下廣場六號院就充分運用了意境營造的方法。

6號院—合院諧趣,設計師提取了傳統四合院的院落精髓,利用不銹鋼造型出四合院屋頂外輪廓,保留四合院的立柱結構,省去墻體界面,形成室內與室外緊密聯系,既方便了行人在該空間中行走、穿梭,還能形成獨特造型的框景窗,讓行人在有限空間里感受到一步一景的景觀效果,增加人與景觀設施的互動。院落邊的立柱上懸掛著高低不同的紅色圓盤造型,低矮時給人提供休息,高掛時呼應奧運會標志,象征大紅燈籠。晚上華燈初上時,行人仿佛穿梭于老北京的大街小巷,格外具有意境氛圍。

三、本案例對重慶地下景觀設施設計的啟示

北京奧運地鐵支線及下沉廣場空間的景觀設施設計給了重慶地下景觀設施設計很好的啟示——在重慶地下軌道交通景觀設施的設計中可以融入本土文脈,讓城市地下空間變成地上空間文化存續的載體,從而在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戰略背景下讓重慶的城市發展與城市的文化脈絡在地下景觀設施中延續并同生。

(一)區域代表性(自然/人工)景觀的植入

重慶在城市地下景觀設施設計中必須呼應地上代表性自然景觀或人工景觀,這樣可以將地上景觀與地下景觀進行緊密連接,讓原本千篇一律、沒有方向感的地下空間增添個性化、特色化與導向型特點。同時還能有效地將地上標志性景觀延續到地下空間中,達到傳承本土文脈的設計目的。

(二)熟悉空間尺度的營造

蘆原義信說:“關于外部空間,每20-25米或是有重復的節奏感,或是材質有變化,或是地面高差有變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間里也可以打破其單調,有時會一下子生動起來?!盵3]空間尺度的不同比例關系可以影響該場所里人的心理情緒,在重慶地下空間中進行合理尺寸的設計,不僅能讓人產生舒適的心情,還能通過在地下空間中營造人們熟悉的空間尺度,如街道環境尺度、生活場景尺度等讓人們從生理和心理上產生強烈的場所回憶,從而提升地下空間的熟悉度和整體環境質量。

(三)事件與情景記憶的再現

美國風景園林設計師西蒙茲說過,在景觀設計中設計師規劃的不單單是場所、空間和物體,而是考慮了功能的前提下對人體驗的設計,然后再對形式和質量進行優化[4]。重慶地下景觀設施設計在滿足功能需求后還應該滿足人們的體驗需求,只有這樣,才能讓人與設施互動交流,達到人與景觀環境的和諧同生,讓人成為景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事件與情景記憶的打造就是通過景觀設施的創新設計讓人們通過主體感知,利用想象力引發共同記憶,以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與共鳴,這便是本土文脈融入地下景觀設施中所激發的深層次的場所記憶,也是通過事件記憶與情景記憶再現打造地下互動性景觀設施的意義所在。

四、結語

隨著成渝雙城經濟圈戰略的出臺和重慶地下軌道交通建設的迅速發展,地下交通站空間成為了城市面貌展現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構成地下交通空間環境的景觀設施已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想要建設好地下交通空間站環境就要設計好地下景觀設施。重慶作為發展中的新型經濟城市,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也有著厚重的文化景觀,在面對城市地下交通站空間景觀設施設計時我們應該借鑒、創新一切可行的設計策略,同時結合重慶特有的本土文脈,只有這樣,才能在地下軌道站空間建設中增加城市活力與個性,形成獨樹一幟的城市風貌。

參考文獻:

[1]曹宗豪.北京軌道交通車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J].世界建筑,2008(8):74-83.

[2]葉寧.北京地鐵奧運支線空間設計[J].世界建筑,2008(8):84-93.

[3]蘆原義信.外部空間設計[M].尹培桐,譯.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273-274.

[4]舒爾茲.存在·空間·建筑[M].尹培桐,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0:33-34.

作者簡介:趙瑞雪,碩士,長江師范學院美術學院講師、二級風景設計師、中級園林工程師。研究方向:城市公共環境設計。

猜你喜歡
文脈重慶設施
保護“文脈” 吸引“人脈”
重慶客APP
二十四節氣的歷史文脈
民生設施非“擺設”
設計的文脈 第一季
設計的文脈 第1季
警惕環保設施安全隱患
重慶人為什么愛吃花
“逗樂坊”:徜徉相聲里的重慶味
在這里看重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