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旅融合背景下地區非遺文創產品的創新設計研究

2024-04-03 06:19袁樂張明月
美與時代·上 2024年2期
關鍵詞:文旅融合文創產品非遺

袁樂 張明月

摘? 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資源,也是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載體。文章以江蘇常州為例,通過對常州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地區非遺文創產品的創新設計理論和實踐,以促進地區非遺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非遺;文旅融合;文創產品;常州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3年江蘇省科研與實踐創新計劃項目“文旅融合背景下地區非遺文創產品的創新設計研究——以江蘇常州為例”(SJCX23_1439);2020年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基于‘設計四秩序的高校設計教育轉型研究”(編號B-b/2020/01/1)研究成果。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1]1。文旅融合作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和地方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之一,已成為影響未來文旅產業和區域發展的重要因素。江蘇常州作為中國文化名城,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2023年4月16日常州市發布《關于加快推進文商旅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重磅拉動文商旅融合發展的格局。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旅融合發展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地區非遺文化不僅可以為文旅產品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和內涵,還可以促進當地旅游業的創新發展。文章立足文旅融合背景,推動非遺走進現代生活,賦能文旅產業發展。

一、江蘇常州地區非遺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 ? ? ? ?問題分析

(一)常州地區非遺文化資源概況

江蘇常州作為中國文化名城,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截至2022年12月,常州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505項,涵蓋了十多種類型,其中包括民間文學、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傳統戲劇等,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在上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金壇刻紙被列入世界級非遺項目,董永傳說、常州吟誦、常州竹刻、常州梳篦等14個項目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跳神、談莊秧歌舞、指前魚燈、太平龍燈、常州龍泉印泥制作技藝等53個項目被列入第二批部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此外,還有市級非遺121項,區級非遺317項,豐厚的文化遺產為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常州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常州市以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為基礎建立中長期保護規劃,針對常州梳篦、金壇刻紙、留青竹刻、亂針繡等重點項目實施動態管理,并提供國家、省、市財政扶持和各項補助近150萬元;發揮民間技能人才的傳幫帶作用,培養非遺傳承人群;推進非遺進景區,舉辦文創作品大賽,開展“江南非遺嘉年華”系列活動,打通網絡直播平臺,為非遺項目提供更加多元的展示和銷售空間。

(二)常州地區非遺文化產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雖然常州市在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播方面取得很多成績,但是常州地區的非遺文化傳承和創新仍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具體有以下幾點問題。

1.缺乏有效的傳承機制

區別于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絕大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通過口傳心授的形式傳承,但在工業化浪潮中,這種口傳心授式的傳承方式卻面臨著許多困境。一是傳承人年齡偏大、傳承狀況青黃不接,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絕活處于失傳邊緣。另一方面非遺傳承需要很長的時間,且回報率不高,很多年輕人覺得從事這項工作不能很好地實現自我價值,從而放棄進入這個行業。非遺傳承人是傳承傳播發展過程中最寶貴的人力資源,決定著非遺發展的方向與前進道路[2]117。因此,建立有效的傳承機制,保護好非遺傳承人的切身利益,就是對非遺最大的保護。

2.產業鏈不夠完善

提到非遺產業化,首先聯想到的即是標準化、規?;?、擴張、復制等,這樣的觀點是很片面的。在不破壞非遺原有內涵的前提下,鼓勵非遺項目走向市場,不但能給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還會讓更多的普通民眾了解它、欣賞它。雖然常州地區非遺文化資源非常豐富,但很多都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從生產、加工到銷售都是由非遺傳人單獨或以小型工坊的形式生產,產量小,傳承人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例如常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溧陽虎頭鞋都是由代表性傳承人孫全珍一人制作,做虎頭鞋時間長、功夫細,因為年紀大的緣故,她長時間穿針引線也有些吃力,為了不讓顧客等,她一有空便會“囤貨”。非遺的發展不應該局限于個人的精雕細琢,而是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3.缺乏創新

創新是使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的一條重要途徑。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傳承人老齡化嚴重,傳統的思想使他們陷入因循守舊的僵局,認為創新會讓非遺這一傳統手藝失去原本的“味道”,這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因此,市面上大多非遺文創產品款式老舊,沒有創新性,也失去了部分年輕購買群體。其實非遺的創新并不是對非遺本身進行改變,而是利用非遺這一傳統手工藝創造出新的物質產品,在這一過程中,傳承人和設計師可以聯手,各負其責,共生互惠、雙方共贏。傳承人的重點是在傳承上下足功夫,設計師需要在創新上有所建樹[3]43。非遺中留存的精湛工藝與文化內涵,能使藝術家、設計家們不斷從中汲取靈感,藝術家和設計家所設計的作品從市場上取得的利益,又可以回饋給傳承人,不僅能帶給傳承人一定的經濟效益,還能使更多的人投身到非遺產業中,更好地帶動非遺創新性發展。

4.品牌建設不夠

常州一些地區的非遺產品盡管在當地已經有了很大的知名度,例如常州白象梳篦,但是仍存在著很大的提升空間?!鞍紫笈啤鄙虡俗杂?925年,距今已有近一百年的歷史,但知名度卻不如20余年歷史的四川品牌“譚木匠”。白象梳篦作為常州地區的中華老字號,在經過文化、環境、思想、體制的沖擊知名度淡化,主要原因就在于忽視了品牌戰略的力量以及品牌形象效益化,導致白象梳篦從過去的宮梳名篦發展到“無人問津”的現狀。因此,非遺產品從不缺乏吸引消費者的能力,真正缺乏的是把非遺的價值以品牌化的方式重新展示到大眾的視線中,從而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5.缺乏宣傳力度

術業有專攻,大部分非遺傳承人雖然個個“身懷絕技”,但在傳播推廣方面卻有所欠缺。因年齡普遍偏大,他們往往只注重傳統傳播手段而忽視新媒體應用,但是現代新媒體傳播技術的發展,更是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創造了新的條件[4]8。例如常州龍泉印泥在書畫界名聲很大,但經營慘淡,常州龍泉印泥第六代傳人75歲的繆德根頗為感慨。這些年來,龍泉印泥年銷售額一直徘徊在幾十萬元,印社處于虧損狀態,而去年八九月份,多位網紅博主發布了復刻龍泉印泥的視頻,上億的瀏覽量讓龍泉印泥迅速“出圈”。來自全國各地的求購電話紛至沓來,最多的時候,繆德根一天接了五六十個電話,很多人點名要龍泉藕絲印泥。店里的印泥賣斷貨,藕絲印泥的訂單更是排到了半年后。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常州地區非遺文創產品? ? ? ? ?設計原則

(一)文化性原則

非遺文創產品的一個重要核心在于文化[5]35。非物質文化遺產歷經數千年的發展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內涵,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素材和創意源泉,深度挖掘非遺背后的故事,將無形的文化資源轉化成有形的文化產品,才會做出令人滿意的產品。

(二)地域性原則

我國幅員遼闊,受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影響,產生了眾多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非遺也在每個地區呈現出多樣性。就拿剪紙這一傳統手工藝來說,各地剪紙因風俗習慣不同而各具特色,我國北方素以粗獷奔放,造型簡潔著稱,屬簡刻之列;南方以構圖繁茂、精巧秀美而著稱,屬繁刻之列。隨著剪紙藝術的廣泛交流,各地區的剪紙風格也在不斷變化。因此,在設計非遺文創產品時也應該堅持“因地制宜”,挖掘非遺的地域特征,更好地傳播地域文化。

(三)創新性原則

文創的創新性大致可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形式上的創新,一個是功能性的創新。形式上的創新即賦予產品一種新的表現形式,例如蘇州博物館設計的衡山杯,雖然沒有本質上的改進,但是因為其外觀形式符合人們的審美情趣而暢銷不衰。美的產品可以陶冶人們的思想情操,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將全新的審美元素注入到產品的外觀形式中,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廣大消費者追求美好的精神需要。功能上的創新是將產品的功能與文化內涵聯系起來,使其更加巧妙。例如洛可可公司設計的“上上簽”牙簽,將中國的祈福文化與牙簽相結合,讓人在使用產品時會不由地感到某個深刻的意象在隱隱地傳達給他們,體現了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統一。但很多非遺產品和文創產品并未走出原來的思路,甚至僅僅是圖案的“換皮”,因而幾乎毫無創意可言。

(四)實用性原則

文創產品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依托,文創產品想要進入到人們日常生活中去,實用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僅僅片面地追求設計感而忽略了文創產品所具有的實際應用價值,那么文化所給予的美就只能成為“空中樓閣”。對于消費者來說,購買一件產品肯定會有一定的功能性需要,或是能為其提供實用價值,抑或是能提供情感慰藉,文創產品也是如此。

三、設計實踐——常州梳篦非遺文創產品設計

(一)課題導入

常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亦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以青果巷、春秋淹城旅游區、天寧寺、環球恐龍城、紅梅閣等景點為代表。其中,青果巷是常州的文脈之地,先后孕育了百余名進士和一大批近現代名士大家,成就了“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美名。悠久的歷史積淀,豐厚的文化傳承,讓青果巷成為常州的文化會客廳。伴隨著“532”發展戰略的推進,長三角文旅中軸和休閑度假中心在常州悄然崛起,歷盡滄桑,洗盡鉛華的青果巷,在穿越時空、融通古今中煥新歸來。2022年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修繕保護工程全面竣工,青果巷全新的“打開方式”,為“城市更新”與“歷史文化保護”寫下了一個兩者兼容的典范案例,既喚醒了老城廂的歷史記憶,又讓千年文脈綻放新顏,以完整的姿態再現常州歷史文化精髓。

旅游景點是一個地區的符號和標志,承載著地區的歷史文化和印跡,青果巷作為常州歷史和文化的縮影,代表著常州未來文旅的發展方向。因此,本方案選取常州文旅新地標——青果巷作為此次非遺文創產品設計的素材。

(二)設計定位

古語有云“揚州胭脂蘇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制作工藝在明代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生產的梳篦被選為宮廷貢品,享有“宮梳名篦”的美譽。在古代,人們使用梳篦主要是為了清除頭上的灰垢和虱子,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逐漸延伸出新的功能,例如工藝梳,除實用功能外,還可以用來收藏、觀賞;保健梳可以用來緩解頭痛,治療失眠,另外還有醒腦,聰耳,明目等保健功效。綜合來講,常州梳篦是集實用功能、審美功能與保健功能于一體的產品。

常州梳篦是常州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梳篦的代名詞。2008年6月,常州梳篦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常州“三寶”之一。選用常州梳篦作為設計對象不僅可以提高常州梳篦的知名度,更加深了人們對于常州這一文化名城的了解。因此,本次設計計劃選取常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常州梳篦作為設計對象,將常州著名景點青果巷的文化印跡融入其中,打造一款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遺文創產品。

(三)設計策略

青果巷的特色在于它的建筑,連綿的屋頂,“官帽山墻”的形態,青瓦白墻的江南傳統建筑特色,呈現出獨特的文化風貌。因此,此次設計選用青果巷的建筑作為造型來源。在設計過程中,首先搜集有關青果巷建筑的歷史資料和形態圖片,分析青果巷建筑形態的總體特征,然后將其輪廓提取出來,并采用對稱的手法,使其看起來有平衡的美感(如圖1)。最后將提取出來的建筑輪廓巧妙地融入到常州梳篦中,設計一款系列產品,包括密齒梳、按摩梳、手持鏡。產品既可作實用品使用,也可以作為擺件欣賞、收藏(如圖2、圖3、圖4),適合在青果巷景區以及梳篦博物館售賣,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凸顯了常州青果巷的特色,展現了常州梳篦獨有的風采。

四、結語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旅游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常州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多彩,為文創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源泉。文章以文旅融合為背景,研究了常州非遺文創產品創新設計路徑。以“常州梳篦非遺文創產品設計”案例探索了常州非遺文創產品創新的具體方式,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提出了新的思路。非遺文創設計的關鍵在于在保留非遺文化性的同時展現地域特色,又要體現創新性和實用性,具有一定的實用和審美價值,從而使它真正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賦予非遺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貫通古今煥新顏 文旅融合譜新篇[N].新華日報,2022-09-29.

[2]徐君康,陳佩君.新媒體時代非遺傳承傳播問題探析[J].新聞戰線,2018(15):116-118.

[3]賈京生.“非遺”傳承創新淺談[J].中國民族,2019(2):43.

[4]黃永林.數字化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J].文化遺產,2015(1):1-10,157.

[5]龔璐.非遺文創產品設計原則及要點分析[J].文化產業,2020(21):35-36.

作者簡介:袁樂,常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專業研究生。

通訊作者:張明月,常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文旅融合文創產品非遺
黑龍江省全域旅游發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產業發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遺產類景區體驗型產品開發研究
“文旅融合”奏響“城鄉大合唱”
文化文物單位開發文創產品意義重大
蘇州昆曲文創產品的再設計研究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研究
民族元素在文創產品中運用的教學改革
“非遺”走進高校
官渡古鎮“非遺”聯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