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位一體”黨史育人模式應用研究

2024-04-05 16:34何姝儀
吉林教育(黨建與思政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三位一體黨課學生黨員

何姝儀

(嶺南師范學院,廣東 湛江 524048)

高校學生黨支部是高?;鶎狱h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黨組織在學生一線的重要戰斗堡壘,對于高校全體師生起著必不可少的引領、示范、管理與帶動作用。重視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是夯實黨的執政基礎、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重要舉措[1]。黨史育人是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渠道,構建多維高質的黨史育人模式,有利于充分發揮全員育人主體能動性協同育人,增強線上線下場域全程互動體驗,豐富載體形式推進全方位教育模式,提升學生黨支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成效。

一、構建“三位一體”黨史育人模式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宣傳黨的歷史,充分發揮黨的歷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是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2]。高校打造黨史育人模式,與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高度契合。深入挖掘黨史的教育價值,以黨史滋養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用黨史提升學生愛黨愛國的思想自覺與行動自覺,結合青年黨員群體的特點創新黨史育人形式,借助傳播媒介強化黨史以文化人的功能,整合政治資源、凝聚政治情感,可有效推動學生黨員群體深化政治學習、強化政治信仰、提高政治站位。

二、學生黨支部建設中黨史教育的現狀

學生黨支部是黨在高校的最基層組織,不僅是學生黨員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重要載體,也是團結廣大學生,推動學校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學生黨支部建設中的黨史教育存在以下幾大問題。

(一)黨史教育內容碎片化,網絡教育難成體系化

目前黨史教育網絡平臺主要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基于重要節假日契機,學校官方新媒體號轉發各大官方新媒體號的推送,黨史教育內容多以視頻、圖片和文字形式宣傳歷史人物事跡為主,推送無固定時間、不常態化,兼具隨機性和隨從性;第二種方法是以新聞稿的形式進行轉發宣傳,通常會列出人物、時間、地點和事件,這些內容以單個事件為主,與前后的歷史關聯性不大,只是簡單地搬運陳述了某一史實,不利于學生黨員深刻領悟黨史事件在黨的整個發展過程中的歷史意義和戰略地位。這種運營方式促成了大學生碎片化的學習方式,沖擊了黨史教育內容的建構。黨史教育是系統性、連續性的過程,內容碎片化導致網絡教育難成體系化,因為缺乏系統的應用,給黨史教育網絡育人的實效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沖擊。

(二)黨課教育內容偏理論,黨史教育方式偏灌輸

學生黨支部建設中存在規定動作重落實、自選動作無創新問題,黨史學習教育依賴于專家報告會、黨政領導講黨課,特別是畢業生黨員群體中還存在著時間難協調、人員難集中、學習缺主題、輔導無專家等難題。專家領導作為授課主體,黨課多會從政策角度傳授,雖有高度但卻與學生黨員的實際生活實踐相去甚遠,黨課講授內容過于理論化、抽象化,不利于提高青年學生黨員的黨課參與度,會影響他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黨課偏重正面灌輸,缺乏寓教于樂的實踐活動,缺乏對學生黨員思想的疏通引導。學生黨員囿于學識有限,難以結合自身實際深入理解單個歷史人物或事件,往往在黨課上無法及時與授課領導專家進行討論交流,而黨史教育的推送和輸出,沒能接受學生黨員的反饋,無法建立與生活實踐的連接,不利于增強學生黨員對學習黨史的主觀需要,不利于構建長久而有效的主動求知內生動力,不利于理論精神轉化為實際行動。

(三)黨員示范引領性弱化,黨員個性需求邊緣化

學生黨員示范引領作用弱化,缺乏參與黨性教育的積極性,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不細致,在教育培養、內容設置、教學模式等方面缺乏參與感[3]。部分學生黨員存在著抓行動落實與預期效果有偏差、工作作風不扎實、想走捷徑的苗頭,吃苦耐勞、艱苦奮斗意識淡化,拈輕怕重、精致利己意識有所抬頭。特別是畢業生黨員,存在人員難聚齊、活動難開展、教育難推行、效果難把控等問題。根據組織入黨程序的有關規定,大多數學生從大一提交入黨申請書,成功成為預備黨員集中在大三、大四,因此學生黨員集中在高年級。高年級基本沒有課,在外實習,且受疫情影響,存在就業難、就業慢,就業焦慮普遍化、社會功利思想較為嚴重的問題,在兼顧個人事務和組織工作時,過于考慮自己的個人利益。此外,各種披著網絡外衣的不良思潮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黨員,特別是理想信念不堅定、價值觀不健全的大學生群體,對待同一問題,不少大學生持有不同于主流觀點的個人理念,這種思想多元化對統一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造成了一定沖擊。新生代學生黨員的興趣愛好非常新潮,接受學習方式也非常多元,他們的個性需求也更為豐富。傳統說教式黨員教育方式單一,效果大打折扣,不能很好地起到先鋒帶頭模范作用。

三、構建“三位一體”黨史育人模式的應用策略

三位一體的黨史育人模式,是以沉浸式體驗為載體,以微黨課講授為依托,以網絡思政教育為陣地,促進黨史理論與實踐行動相結合的多元協同育人模式。情景化、沉浸式體驗充分調動學生黨員群體的主觀能動性,網絡思政教育深化理論認知,補充線下限時限量的傳授,輔之以生動人物事跡、重要節點史料,貼合學生群體的學習喜好,深化黨史育人過程的全面性、持續性、協同性。

(一)以沉浸式體驗為載體,優化參與感和體驗感

以沉浸式體驗為載體的黨史育人模式,學生近距離參與體驗感知黨史偉人和重大事件。用紅色教育資源開展現場教學,深入挖掘本土素材,開展主題黨課,進行體驗式教學[4]。一方面提升了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深化了認知感悟。沉浸式體驗本質是一種實踐性學習,將學習性、故事性、參與性高效地結合在一起,既有助于吸引更多的青年學生群體學習紅色歷史文化與中國精神,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又可以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具有重要的人文教育價值和現實強化意義。

沉浸式體驗學習一般以觀看紅色經典影片,參觀革命歷史遺跡、革命博物館、紀念館等方式進行,把“紅色思政講堂”開在紅色景點上,把課堂搬到歷史發生地,實現課堂思政和社會實踐的有效融合,雖然學生黨員們在課堂上或黨課上讀過革命史書,但在沉浸式體驗黨史學習教育模式中,當現場目睹革命先輩們留下來的衣物、臨別之際的家書、關鍵時刻抉擇心聲等,視覺沖擊、感覺直擊更為震撼,黨史的精神力量將會更加觸動心靈。在沉浸式學習體驗過程中,學生黨員作為參與主體,自主策劃、自主籌備、自行開展,在籌備學習活動過程中他們會深入挖掘史料,創新學習體驗模式。學生黨員作為講解員,在故事講解中融合自己的感悟,更能打動同輩黨員?;顒雍笞龊眯麄魍茝V工作,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QQ、B 站視頻等模式分享學習經歷,吸引更多學生學習和了解黨史,從規定我學到我選擇學,提升黨史顯性教育和價值觀、歷史觀、形勢觀隱形教育融合育人實效。

(二)以微黨課講授為依托,強化積極性與主動性

微黨課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黨課教育的固定模式,更加靈活,更接地氣。精品微黨課微而精,既是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的重要分解步驟,又是樹立一位黨員一面旗幟的有效措施,突出抓重點抓關鍵少數,突出抓黨建抓業務融合。微黨課授課主體從專家領導轉變為一線黨員,讓黨課變得更加親民。一線黨員結合自身實際,將道理通俗易懂地講解出來,不僅能提高黨員的黨課參與度,也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授課時間由大班轉變為小班,一則能節約雙方的時間,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二則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最精華的部分講解并吸收,授課內容的多元化讓黨課的形式內容更加豐富。

微黨課還可以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黨史,一是通過學生黨員講黨課,支部層面劃分學習小組,由各小組定期輪流講黨課,支部統籌作好年度學習計劃,黨課主題分層次分階段分重點。二是授課形式多樣化,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主觀創造性,貼近青年學生群體特點,通過紅色話劇、情景劇、朗誦、快板、小品、創作卡片、講解故事等作品,融合PPt、視頻等多種方式,進行紀實性或藝術性創作。三是微黨課要內容精、參與好、凝練深。發揮師范生的專業特長,授課可以采用互動型、情景型、案例型等教法,由單向說教轉為平等對話。在微黨課備課與授課過程中,學生黨員要將黨史轉化為自我理解及個性話語表述,不僅能將宏大歷史視野與小我微視角相結合,在同輩群體中還更加容易引發共鳴,有共鳴才會有思想碰撞。有問題大家一起商討解決,有經驗大家一起分享借鑒,達到加強聯系、團結黨心、凝聚力量的目的。

(三)以網絡思政教育為陣地,提升時代感和吸引力

黨史教育必須從當代大學生的視角入手,將黨史教育案例庫進行一次徹底的更新,選擇當代有代表性、當地有代表性的歷史事件和英雄人物作為典型示范案例。傳統黨史教育習慣對歷史史實進行簡單的復制,這一方式往往容易形成枯燥的傳播,閱讀量、點贊量和分享量都會比較低,閱讀量、點贊量和分享量低則象征著大學生用戶滿意度和興趣度較低。

網絡平臺互聯融合,一是建構系統化黨史教育傳承體系,網絡為黨史傳播帶來便利性,同樣也為黨史教育方式帶來了優勢補充??梢越柚W絡平臺獲取更多的黨史素材跟資料,通過微信公眾號以及網站官網設立專項欄目,定期定量推送高質量黨史宣講。補充和延伸線下黨史教育,持續強化黨性教育,潛移默化統一思想。二是用好豐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史上的鮮活素材,當下時代的人物事跡更能引起廣大學生的情感共鳴。通過歷史圖片、影像等珍貴史料開展國史、黨史的相關主題報道,利用當下時代的人物事跡、典型案例等網絡資源開展時代黨史宣講,提升黨史的教育效果。三是充分依托VR 虛擬現實技術,增強體驗感與現場感。VR 相比于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更加契合青年群體的興趣愛好,視覺、聽覺等全方位立體化運用起來,一秒進入歷史畫面,真實再現革命歷史場景,高科技打破傳統紅色教育的時空限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大學生黨員思維能力敏捷、學習能力強、轉化應用快,通過構建沉浸式學習體驗、微黨課專題講授、網絡思政教育三位一體黨史育人方式,能夠充分激發學生黨員主動學習、主動管理、主動實現,從而實現自下而上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黨支部建設不僅在于嚴密的黨的組織體系,更在于支部每一個政治堅定、作風優良、能力過硬的黨員。構建三位一體的黨史育人模式,著力于提升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在古今中外的對比教育、革命歷史的文化教育、革命偉人的榜樣教育中,強化黨員的政治意識、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一位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座堡壘”意識,大學生黨員干部只有培養好發展好,才能在同輩群體中,發揮模范引領作用,逐漸成熟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流砥柱。

猜你喜歡
三位一體黨課學生黨員
《黨課開講啦》節目為講黨課“打了樣”
網絡環境下如何發揮高校學生黨員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的作用
鄉村黨課可以這樣上
“鄉音黨課”可以多一些
《黨課參考》特約專家學者庫
基于“三位一體”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途徑研究
論“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在商務禮儀課程中的運用
淺析高職院校三位一體航空服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優秀學生黨員評選體系的構建——基于AHP法的運用分析
高師院校發揮學生黨員作用模式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