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發展理念視域下高職“移動”思政課堂創新路徑研究

2024-04-05 16:34肖敏勤
吉林教育(黨建與思政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移動思政院校

肖敏勤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新發展理念是我國新時代一切行動與工作的指南,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指導理論?!耙苿印彼颊n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是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形式。高職“移動”思政課堂在新發展理念視域下深入探索的新理念、新途徑、新方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教學模式,體現高職人才培養的內在要求,有助于解決高職“移動”思政課堂發展中的現存問題,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

一、高職“移動”思政課堂的現存問題

(一)運行機制待優化

首先,頂層設計仍須完善。2022 年8 月,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了《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其中對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具體要求,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開設專門的實踐教學課?!耙苿印彼颊n堂在高職院校的頂層設計層面仍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教學組織不完善。仍有大量高職院校并未明確“移動”思政課堂的學時學分,沒有形成完整的教學實施方案,“移動”思政課堂流于形式。第二,教學實施不規范。大多數高職院校沒有制定專門的“移動”思政課堂教學大綱,使得整體教學目標不清晰、教學任務不明確、教學內容不規范,部分教師根據校內外資源自行組織教學內容、選擇教學形式,少數教師甚至直接無視這一教學環節。

其次,協同育人尚待加強。第一,與其他課程協同不足。部分高職院校存在專業課程所搭建的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等平臺并未與“移動”思政課堂相融通,少數學校甚至直接把專業實踐作為“移動”思政課堂,其授課內容必然不符合思政課的教學需求。第二,與其他部門協同不足。大思政格局下各領域思政元素統一歸口管理尚不明晰,團委、二級學院等也會組織與思政相關的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活動,但思政課實踐教學與這些部門之間的溝通不足,在思政教育中并未形成合力。第三,社會協同平臺不足。目前,各高職院校都十分重視“移動”思政課堂,但由于經費、精力、時間等條件的限制,主要形式也只是組織少部分學生赴紅色基地參觀、暑期“三下鄉”等,與社會協同的平臺與形式還不夠豐富。

(二)保障機制有欠缺

首先,建設投入不足。相較于思政課理論教學,“移動”思政課堂涉及校內外的各類實踐教學,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資源投入。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除部分“雙高”院校外,多數高職院校對“移動”思政課堂的投入尚不足以支撐課程建設;同時,任課教師需要投入比理論教學更多的時間、精力進行課程設計與組織實施,而實際中部分教師的投入不足。

其次,實施保障欠缺?!耙苿印彼颊n堂不同于理論教學,涉及課堂外、校園外的教學場所,易受環境、突發事件等影響。例如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學?;静荒芙M織學生規模性外出,使得高職院校的“移動”思政課堂僅限于校園內,教學內容和形式十分受限。因此,建設不易受環境、突發事件影響的“移動”思政課堂,是課堂實施的關鍵。

(三)評價機制須改革

首先,評價指標缺乏科學性。第一,評價指標體系不夠全面?!耙苿印彼颊n堂的教學評價應為綜合性評價,要求構建多維度的指標評價體系,目前高職院校的課程評價指標從理論、實踐、效果等多維度考核體系尚須完善。第二,目前“移動”思政課堂評價指標體系主要注重結果性評價,較難開展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使得評價者與被評價者對結果導向的思政課評價體系產生了路徑依賴,且不利于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改進。

其次,評價方法單一。第一,現有的課程評價體系存在評價主體單一的問題?,F階段大多高職院?!耙苿印彼颊n堂的教學評價集中于專任教師對學生的單方面評價,雖然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起到主導作用,但僅由教師進行的評價主觀性較強?!耙苿印彼颊n堂教學評價的主體應由學生、教師、學校、合作單位等共同組成。第二,信息化時代,傳統的單一教學評價方法難以支撐改革后的多維評價體系,這使得現在形成的教學評價結果不夠全面,也無法充分發揮應有的激發學生興趣熱情和檢驗教學效果的功能。

二、以新發展理念推動“移動”思政課堂高質量發展

(一)引領“移動”思政課堂改革創新的必然需要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薄耙苿印彼颊n堂是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途徑,能夠促進落實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任務。當下,結合高職“移動”思政課堂的現狀,在建設過程中完整、全面、準確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從全新的視域探索“移動”思政課堂創新發展的動力,從而實現思政課可持續、高水平地發展,是每一所高校的重要任務,也是順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推動高職教師教學理念融合轉變的重要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否在立德樹人中發揮應有作用,關鍵看重視不重視、適應不適應、做得好不好?!薄昂玫膶W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有一支優秀教師隊伍?!边@指明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高職思政課教師在“移動”思政課堂中結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實現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方式的融合轉變,能夠推動“移動”思政課堂的創造性發展,從而落實立德樹人、知行合一的根本任務。

三、新發展理念視域下高職“移動”思政課堂的創新路徑

深入推進“移動”思政課堂的高質量發展來解決現存問題,需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從創新教學設計、協調運行機制、綠色保障機制、開放育人格局、共享研究成果五個方面積極開展實踐探索。

(一)以創新發展為動力,促進教學設計創造性發展

首先,完善“移動”思政課堂的頂層設計。高職院校應成立“移動”思政課堂建設領導小組,由校黨委書記任組長、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黨委副書記和分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任副組長,涉及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務處、宣傳部、學生處、團委等職能部門及各個學院。同時,制定獨立的“移動”思政課堂教學標準、教學大綱,指導教師規范性地開展教學。其次,加強對“移動”思政課堂的理論研究,從理論上明確“移動”思政課堂的建設方向,推動其內涵式發展。最后,以創新為動力,拓展“移動”思政課堂的新模式、新方法,通過掌上課堂、云端課堂、行走課堂等教學形式,將思政課堂搬到網絡空間、紅色基地、田間地頭,推進思政課教學的全員化、具象化、全程化。

(二)以協調發展為指引,積極健全協同育人機制

首先,與社會大課堂相融合,推動與當地各類紀念館、烈士陵園、企事業單位的深度對接,通過深挖革命故事、擔任講解員、為基層建設建言獻策等參與方式,豐富基地建設內容和形式。其次,以思政課程引領課程思政,找準“移動”思政課堂與各專業“協同育人”的發力點。一方面,依托已有專業實習基地,建設各具特色的“移動”思政課堂教學基地,協同開發高質量的“移動”思政課堂。另一方面,以項目化模塊化設計“移動”思政課堂教學主題、內容和環節,使思政課教學與專業實習實訓、社會調研實踐等有機融合,推進“協同育人”走深、走遠、走實。最后,要與思政教育各部門相協同,充分利用創新創業、黨團建設等資源,通過學生最關注的就業創業問題、職業發展問題,推動“移動”思政課堂的協同發展。

(三)以綠色發展為方向,保障課堂持續高效運行

首先,探索虛擬仿真“移動”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表明,多感官整合能夠彌補單一形態信息的匱乏,有助于人們更有效地感知環境中有意義的信息[1]。當前高職院校思政課的受眾為00 后新時代青年群體,該群體是在國內經濟高速增長期、互聯網廣泛普及期成長起來的,具有熟練使用互聯網、迎合時尚、泛娛樂化等特點,這決定著他們對于虛擬仿真技術的使用具有天然的喜好度和適應性[2]。因此,將“移動”思政課堂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 等智能化技術相互賦能、深度融合,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體會事件過程與人物心聲。同時,利用數字技術重現經典紅色場景、在虛擬現實情境演繹紅色劇本等教學活動,能夠保證課堂教學不受環境、突發事件的影響,保障低碳、高效、可持續運行的“移動”思政課堂建設。其次,加強對“移動”思政課堂的建設投入,包括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建立不同部門間的溝通協調機制、完善監督考核機制等管理投入,及師資投入、專項經費投入、實踐基地建設投入等物質投入,從而保障課堂的建設、組織與實施。

(四)以開放發展為重點,解決學校內外聯動問題

首先,在“移動”思政課堂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看到所在地高職院校開展教育實踐和取得的成果,還應向國內其他地區、本科院校的先進經驗學習,以訪問學者、游學等方式推動交流合作,以學習交流、經驗分享來拓寬視野、協同創新,在“引進來”“走出去”上雙向發力。其次,通過打造“校校聯動”“家校聯動”“校企聯動”的教學格局,促進“移動”思政課堂的開放發展。第一,在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和心理需求變化的基礎上,通過與其他院校開展豐富的交流合作,如學習其他院校的“移動”思政課堂優秀范式等,實現“校校聯動”。第二,深入挖掘學生家鄉的特色資源,利用寒暑假學生在家期間布置“移動”思政課堂任務,通過全過程育人實現“家校聯動”。第三,充分利用企業資源豐富“移動”思政課堂的教學內容與教學途徑,實現“校企聯動”。

(五)以共享發展為目的,改革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通過改進教學活動評價機制、構建教學反饋評價機制、推進教學評價數字化建設三個方面促進課堂教學形成科學完備的評價體系,從而推動高質量的“移動”思政課堂建設,并在省內外高職院校推廣應用。

首先,改進教學活動評價機制?!耙苿印彼颊n堂的教學評價可從以下四個維度細化評價指標,實現對教學活動過程及效果的綜合評價:認知深度,即是否能夠熟練掌握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學習效度,即是否積極完成團隊或個人實踐任務;思維高度,即是否能夠結合課堂所學內容,運用所獲能力來思考生活中的現實問題以及分析中國社會的實際發展問題;踐行力度,即是否能夠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達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其次,構建教學反饋評價機制。教學反饋評價主要包括教師反饋指標和學生反饋指標兩類。教師反饋指標,即傳統的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具體評價。學生反饋指標,即學生對自身學習情況的反饋、對其他同學參與課堂的評價反饋等。在評價機制中加入學生視角,更能凸顯學生主體,更為全面地反饋“移動”思政課堂的教學效果。

最后,推進教學評價數字化建設。憑借快速的計算能力、出色的存儲技術和大數據分析能力,數字化技術能夠動態記錄“教”與“學”的相關情況[3]。應充分利用數字技術科學評價教學過程與成果,實現對認知深度、學習效度、思維高度和踐行力度的綜合評價。同時,對評價結果開展數字化分析,有助于為及時發現與校正教學中的問題、提高實際教學水平提供依據,實現對“移動”思政課堂的“問診把脈”。

猜你喜歡
移動思政院校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移動有聲閱讀讓兒童文學回歸故事本身
如何有效發揮課間操的鍛煉作用
紀錄片中攝影機的移動對動態布局的影響
移動版教學督導聽課評價系統建設初探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