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信穴定位及臨床應用的文獻研究

2024-04-07 20:09吳豐圓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4年8期
關鍵詞:內踝太陰少陰

吳豐圓

(福建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福建 福州 350122)

交信屬足少陰腎經穴,在內踝尖上二寸,脛骨內側緣后方凹陷中,為陰蹺脈郄穴?!督浗j腧穴學》[1]中,交信穴的主治病證以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為主,包括癃閉、疝氣痛引股膝關節、月經不調、泄瀉以及便秘。筆者閱讀古代文獻發現,交信和復溜的位置關系認識存在分歧,需要系統梳理其源流演變,并結合現代研究,總結交信的穴性和臨床應用,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F整理如下,以饗同道。

1 交信穴定位考據

交信、復溜是足少陰腎經在內踝上二寸的相鄰穴位,根據“十三五”教材《經絡腧穴學》[1],復溜穴在內踝尖上二寸,跟腱的前緣,兩穴位高度相同。參考現代腧穴解剖學研究[2],復溜在跖肌腱和跟腱的前方、脛神經和脛后動靜脈的后方進針,止于拇長屈??;交信進針穿過趾長屈肌、脛骨后肌后方,止于拇長屈肌。綜上,現代認為兩穴呈“交信在前,復溜在后”的位置關系。但筆者以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第五版《中華醫典》軟件系統所載著作作為主要文獻檢索源,以“交信”為關鍵詞檢索出相關篇章后,人工核查相關信息,整理涉及書籍的成書年代并按時間先后排序,發現將交信穴定位于內踝上二寸、脛骨后、跟腱前的觀點得到廣泛認可,但和復溜穴的相對位置關系具有爭議并經過了演變。

1.1 元代及以前認為交信 復溜穴位置相近早在《素問·刺腰痛》即有疑似交信穴、復溜穴定位和臨床應用的論述,宋代著作《圣濟總錄》和現代關于《素問·刺腰痛》的文獻研究[3]對于其所指穴位有詳細闡釋,“足少陰令人腰痛,痛引脊內廉,刺少陰于內踝上二痏”指復溜穴,“昌陽之脈令人腰痛……刺內筋為二痏,在內踝上大筋前太陰后,上踝二寸所”指交信穴。

晉唐、宋元時期,對于二穴的定位延續《素問·刺腰痛》的認識,復溜穴的定位在“在足內踝上二寸陷者中”,交信穴的定位在“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后廉,筋骨間,腨足陰蹺之隙”,交信、復溜的大致位置均被描述在跟腱前、脛骨后、內踝上二寸的位置。復溜穴在宋代《針灸資生經》[4]中有位于“動脈陷中”的說法,參考現代解剖學,推測“動脈”指脛后動靜脈,但脛后動靜脈走行在脛骨和跟腱之間,故復溜穴依舊大致定位于“筋骨陷中”,無法精確。但筆者分析,交信穴定位中描述的“少陰前”可能意指其穴處于“復溜穴前”。已知交信屬足少陰腎經,但在文獻中又特別強調其位置處于“少陰前”,而足少陰腎經主要在小腿內側后緣、跟腱前緣走行[1],太溪、復溜、筑賓均緊鄰跟腱前緣,并且《素問·刺腰痛》對于復溜穴的相關描述“足少陰令人腰痛”“刺少陰于內踝上二痏”兩次用“少陰”指代復溜穴,故推測早期交信穴位置描述中的“少陰前”指“復溜穴前”??上甏眠h,尚未在此時期的文獻中找到更確切的解釋,以證明觀點。

1.2 明代出現交信 復溜穴相對位置的分歧明代對于交信穴和復溜穴的相對位置關系有了更進一步的探討?!读栝T傳授銅人指穴》是明代著名醫家凌云及其后代所傳著作,經現代考據[5],其成書年代早于《針灸聚英》;該書運用歌賦體裁介紹經絡腧穴,在篇章“十四經步穴歌”中提到“踝上二寸復溜名,溜前筋骨取交信,亦曰踝上二寸行”,明確指出“交信在前,復溜在后”。此段歌賦主要在明代著作之間傳抄,還出現在了《針灸聚英》《針灸問對》《古今醫統大全》中。直到《針灸聚英》[6],又出現新觀點:“前旁骨是復溜,后旁筋是交信,二穴止隔一條筋”,這一說法在后世得到極為廣泛的傳播。結合現代解剖學理解,此觀點認為復溜穴在前,緊鄰脛骨后緣;交信穴在后,緊鄰跟腱前緣;即“復溜在前,交信在后”,兩穴間隔的“筋”不是跟腱,或是在內踝后方移行為長腱的長屈?。?]。在《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8]中提到“復溜踝上前二寸,交信踝上二寸聯,二穴止隔筋前后,太陰之后少陰前”,也順承此觀點,支持“復溜在前,交信在后”。

值得注意的是,明代醫家在論述二穴位置關系時,有出現在同一本書中包含矛盾觀點的情況。如《針灸聚英·足少陰腎經》記載“前旁骨是復溜,后旁筋是交信”,但《針灸聚英·十四經穴歌》又記載相反觀點“踝上二寸復溜名,溜前筋骨取交信”。無獨有偶,《古今醫統大全》《針方六集》也有類似情況。筆者認為,此現象可以從中醫古籍的傳播特點理解。中醫古籍留存的時間跨度長,正是依靠傳抄和注解才得以傳承久遠的思想,高影響力醫書的內容是后世醫學文本內容的主要領導者,醫家引用前代醫書的精華內容,再輔以原創觀點。又因為“貴古賤今”的思想,綜合性醫書的醫家就算對古籍持有不同觀點,有時也不會直接批判前人所述,而是將原創觀點附于另篇,故出現一書前后內容矛盾的情況[9]。

1.3 清代及以后進一步思辨交信 復溜穴相對位置到了清代,“復溜在前,交信在后”的觀點以“前旁骨是復溜,后旁筋是交信”的形式,繼續得到大范圍傳抄,但也出現不少新的闡釋,呈百家爭鳴之態。支持“復溜在前,交信在后”的醫書如《醫宗金鑒》和《靈樞識》寫道:“前傍骨陷中,復溜穴也,從復溜斜外,上行復溜穴之后,二寸許后傍筋,交信穴也,從交信斜外,上行過三陰交穴”[10,11]。而支持“交信在前,復溜在后”的醫書提出了更精確的度量,如《針灸逢源》[12]之“復溜……在足內踝后五分,除踝量上二寸”,《勉學堂針灸集成》之“復溜,在交信后五分,與交信平排……交信,在三陰交下一寸后開些”[13]。

而在江戶時代,日本針灸醫學得到長足發展,理論創新層出不窮[14]。此時期日本醫家原昌克的《經穴匯解》[15]推陳出新,總結歷代醫籍中交信穴、復溜穴的位置關系描述,認為“前旁骨是復溜,后旁骨是交信”中二穴具有傳抄錯誤,明確指出交信穴定位論述中的“少陰前”指復溜穴前,“太陰后”指三陰交后,并反對《醫宗金鑒》交信穴在復溜穴斜外的觀點。

筆者收集整理部分1949 年后的高等中醫院校教材[16-20],均認為“交信在前,復溜在后”。關于復溜穴的定位描述,主要包含兩個要素:(1)內踝或太溪上二寸;(2)跟腱前緣。關于交信穴的定位描述,主要包含三個要素:(1)內踝或太溪上二寸;(2)復溜穴前約半寸;(3)脛骨內側緣與復溜或跟腱內緣之間?,F代教材統一將解剖標志和骨度分寸法作為量取腧穴的主要依據,在腧穴學習和研究中利于形成共識。至于現代教材為何沒有采用“前旁骨是復溜,后旁筋是交信”的說法,筆者認為教材編寫者更傾向于采納成書時間更早、知名度更大的經典著作內容,如晉朝《針灸甲乙經》,以保留最原始的學術思想,后世的爭議則作為參考。

至于二穴位置為何會產生分歧,僅依靠文獻梳理還不能完全解釋,需要深入探究腎經及其穴位起源,比對二穴主治并在臨床中驗證,才能更好地理解交信穴的本質。

2 交信穴刺灸法及禁忌

《針灸資生經》[4]曰:“交信二穴,在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后,廉前筋骨間,灸三壯,針四分,留五呼”?!夺樉拇蟪伞罚?1]記載:“針四分,留十呼,灸三壯”?,F代多直刺交信穴0.5~1 寸[1]。臨床中若能引出針感為佳,如使針感沿小腿內側上行傳至目內眥,治療目內眥跳動[22];或交信穴刮痧使麻脹感傳到足跟,治療足跟痛[23]。交信穴除直刺外還有多種干預方法,如交信穴溫針灸,溫補陽氣以治療漏下[24];交信穴透刺跗陽穴,交通經脈以治療足內翻[25];交信穴行瀉法,平衡陰陽以治療遺尿[26]?!秱浼鼻Ы鹨健罚?7]還提到了有關交信穴的使用禁忌:“妊娠九月,足少陰脈養,不可針灸其經,如涌泉、然谷、太溪、交信、筑賓、復溜等穴是也”。胎兒臟腑嬌弱,保健須注意“緩帶自持而待之”,既要固護腎氣,又不宜過度刺激,故不在孕期針灸交信穴。

3 交信穴穴名釋義及穴性特點

交信穴,別名竹柳穴;“交”乃相交之意,“信”一說意指足太陰脾經,因古代以“仁、義、禮、智、信”分屬五行,“信”屬脾土,足少陰腎經經氣由交信穴通往足太陰脾經三陰交穴,故得名“交信”;另一說交信穴能治療月經不調等周期紊亂病證,月經別名“月信”,也可供參考[28]。

交信穴是陰蹺脈的郄穴。陰蹺脈起于跟中,循內踝上行經過陰股、心胸、咽喉,交貫沖脈,入屬目內眥。陰蹺脈從足走頭,能交通一身陰陽之氣,調整肢體尤其是下肢的活動功能;陰陽蹺脈交會于目內眥,故能通過調節陰陽而控制人的清醒與睡眠?!妒備洝罚?9]曰:“陰蹺者……此為病者,令人陽緩而陰急……而陰蹺之郄在交信,凡陰蹺脈病,治在交信”。若從調整陰蹺脈的思路干預交信穴,不僅可以治療循經所過病證,如下肢疾患、前陰病、咽喉疼痛、目內眥不適等,還能治療陰蹺脈主治病證,如陰蹺脈陰陽失調導致的下肢外側肌肉弛緩而內側拘急,或失眠、嗜睡等。郄穴是四肢經氣深聚之處,交信穴作為陰經郄穴,還側重治療急癥、血證。此外,《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8]曰:“足少陰之本……標在背腧與舌下兩脈也……即交信穴,其標在于背腎俞穴,與舌下兩脈,據根結篇當是廉泉穴也”,指出交信穴是足少陰腎經的根本。參考《靈樞·經脈》中足少陰腎經經脈病候“是主腎所生病者……腸澼,脊、股內后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8],和交信穴主治病證有部分重合,故交信穴的臨床價值值得進一步研究。

4 交信穴的古今臨床應用

晉朝《針灸甲乙經》[30]曰:“氣癃疝陰急,股樞腨內廉痛,交信主之”。唐代《黃帝明堂灸經》曰:“交信二穴……主氣淋,卒疝,大小便難,及膝脛內廉痛也”[31]。明代《針灸聚英》[6]中交信穴的主治病證得到拓展:“交信……主氣淋,?疝,陰急,陰汗,瀉痢赤白,氣熱癃,股樞內痛,大小便難,淋,女子漏血不止,陰挺出,月水不來,小腹偏痛,四肢淫濼,盜汗出”。參考《中醫內科學》[32]的辨病辨證思路,結合現代臨床研究,可將交信穴主治病證歸納為三個部分,現簡要列舉如下。

4.1 交信穴在中醫內科腎系病證的應用腎在竅為前后二陰,和膀胱相表里,調節尿液的生成和排泄。交信穴主治條文提到可以治療氣癃、前陰急痛、氣淋、大小便難、泄痢赤白相兼,針對下焦起到行氣調血、緩急止痛的作用?!队喺倬叭珪鴤撟ⅰ吩唬骸吧訇幉?,下利便膿血者,可刺?!景础靠纱?,仲景未言可刺何穴,常器之云:可刺足少陰幽門、交信。郭雍曰:可灸”,提示邪入少陰則下利,氣血壅滯腐化形成膿血,針刺交信穴可祛邪通絡[33]。張惠萍[26]使用瀉交信穴、補跗陽穴、平補平瀉攢竹穴干預陰陽蹺脈的方法治療遺尿,在治療有效率和縮短治療時長上有明顯優勢。遺尿和腎系有關,陰蹺脈隨足少陰腎經上行,對腎經有協同治療作用,行針手法上補跗陽、瀉交信,以振奮陽氣、調節陰陽平衡,起到醒腦補腎和固攝膀胱的作用,從而達到治愈遺尿的目的。

4.2 交信穴在肢體經絡病證的應用《素問·刺腰痛》曰:“昌陽之脈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盳盳然,甚則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內筋為二痏,在內踝上大筋前、太陰后,上踝二寸所”[34],即提到早期交信穴在腰痛的應用,“昌陽之脈”引起的腰痛癥狀包含胸部掣痛、目蒙、角弓反張、舌卷?!夺樉拇蟪伞贰把娡唇恍艖{”[21]和《全體病源類纂》“風痙反折……若中有寒邪,取陰蹺(交信穴)及三毛上(大敦穴)及血絡出血”[35]的說法也有了依憑。究其病機,或多為“腎敗腰痛,不可俯仰”,交信穴既能補腎壯骨,激發局部經氣,起到近治作用,且其作為陰蹺脈郄穴,又有調節肢體運動的功能。在交信穴主治條文中,也反復提及其在下肢內側疼痛中的應用。王文熠等[25]發現交信穴透刺附陽穴能改善中風后足內翻患者的下肢運動功能。封一平等[23]通過平補平瀉病變側太溪、交信穴,并用砭石刮足少陰腎經和點按疼痛點,使麻脹感達到足跟,能顯著降低不同病程足跟痛的病情分級。

4.3 交信穴在中醫婦產科病證的應用《普濟方》曰:“治女人陰中痛引心下,及小腹內絞痛,腹中五寒,穴灸交信”[36]?!夺樉木塾ⅰ罚?]:“女子少氣漏血,不無交信合陽”?!额惤泩D翼》:“胎屢墮,命門、腎俞、中極、交信、然谷”[37]。上述病癥有明顯疼痛癥狀,病機以寒凝、氣血虛為主,體現交信穴溫陽補益的作用。脾主統血,婦產科血證多從足太陰脾經論治,失血過多則久病及腎;交信屬腎經又和脾經聯系,郄穴善治血證,故交信在治療婦產科疾患方面具有調經攝血、補腎益氣的優勢。黃定泰[24]發現溫針灸交信穴和合陽穴治療漏下(功能性子宮出血)能取得滿意效果。陳中軒等[38]通過直刺交信、復溜加以神燈照射治療帶下病伴腰痛獲得了顯著效果。

5 結語

通過對以上內容的分析,從古代文獻、解剖位置、經脈循行等方面看,筆者更傾向于“交信在前,復溜在后”的位置關系。交信穴的文獻整理尚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其作用機制還需要在臨床觀察中進一步總結探討。對古代文獻的追根溯源,不僅能傳承經典,還能為現代經穴研究構建新理論,拓寬交信臨床應用范圍,探索穴性本質。本文淺析了交信的定位和臨床應用,不當之處,敬請斧正。

猜你喜歡
內踝太陰少陰
內踝截骨術的臨床應用與進展
解讀少陰病辨證論治體系※
解讀太陰病本證辨證論治體系※
武威西夏墓出土太陽、太陰圖像考論
朝醫規范化治療太陰人中風后失語的臨床研究
帶血管蒂腓骨頭骨骺截骨整形重建內踝的應用解剖與臨床應用
經后內側和后外側聯合手術入路治療內踝后踝冠狀位骨折的探討
內踝的應用解剖及臨床意義研究
對《傷寒論》少陰急下三證的體質學認識
《傷寒論》少陰病預后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