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減負增效的途徑

2024-04-07 11:00王生亞
天津教育·下 2024年2期
關鍵詞:雙減作業語文

王生亞

長期以來,義務教育階段普遍存在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半p減”政策的實施致力于解決這一問題,幫助學生減輕課內和課外學習壓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并對課后作業進行合理安排,組織課后服務,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在學生的學習回歸學校的情況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有效的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課后有時間發展興趣愛好。本文從“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減負增效的意義出發,探究減負增效的要求和策略,以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教學質量。

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青少年身心健康問題受到了廣泛關注,近視率和肥胖率不斷提高,成為影響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不利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同時,校內外教育矛盾日益突出,校外培訓機構數量日益增多,展現出嚴重的功利主義傾向,擾亂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導致學生和家長身心負擔過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出臺了“雙減”政策,致力于構建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各地中小學紛紛響應政策要求,致力于構建減負增效的新型課堂,幫助小學生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基礎上減輕課業負擔。

一、“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減負增效的意義

(一)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

在減負增效新型語文課堂構建的過程中,教師會通過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來幫助小學生轉變學習觀念,使他們不再將語文學習當作一種負擔,實現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進而在課堂上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思考、積極互動,更好地配合教師講解,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將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注重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為他們的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創造空間。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在新型的課堂模式中獲得學習啟示,不斷總結學習經驗,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將自身對語文知識進行探究的興趣轉變為主動學習的動力。

(二)調整學生的學習節奏

在“雙減”背景下,為了實現課堂教學減負增效的目標,教師會對學生的學習節奏進行調整,以此來幫助學生更高效地開展學習活動。在減負增效目標的指引下,小學語文課堂融入了更多的教育職責,更多的學習任務需要在課堂內完成。為了使學生在課后有更多時間休息和發展興趣愛好,教師需要將學習任務安排到課內,這會帶動課堂教學結構的變化。同時,教師會對教學設計進行優化,為學生創造新的學習節奏。經過階段性教學之后,小學生將會適應新的節奏,自主學習效率將得到提高,有利于他們集中精力高效學習。

(三)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會使學生受益終生。在“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減負增效課堂的構建離不開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會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基本的預習工作,搜集和查閱相關資料,并對簡單的問題進行探究,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更快進入學習狀態。長此以往,學生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擺脫被動學習的模式,做到先自學、后導學。在日常學習中,學生也將形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面對問題的時候會主動探究,而不是被動地等待教師解答。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減負增效的要求

(一)立足課堂,注重實效

“雙減”政策要求教育回歸學校、回歸課堂,以減輕學生的課后學習負擔。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立足于課堂,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同時,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和需要來創新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嘗試,找到適合的方法,不能為了減負而減負,而是要在減負的同時增效,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點。在小學課程體系中,語文是一門比較基礎的學科。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礎的詞匯知識、幫助他們掌握靈活表達的方法,還要挖掘課程中的文化內容,使學生在文化的滋養下探究和學習,從而使教學事半功倍,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

比如,《北京的春節》這篇文章展示了以往北京過年的場景,作者使用真實樸素的語言創設了生活化的場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課堂上創設情境,通過展示北京春節的視頻資料引導學生走進情境,調動記憶,感受春節的濃厚氣氛,同時體會作者對語言文字的精妙使用,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豐富閱讀,提高素養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閱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模塊。課堂上基礎的語言文字知識都是通過閱讀的形式呈現的,學生在特定的語境中可以更好地學習和理解知識。但是課堂學習時間有限,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后時間豐富閱讀,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材料進行自主閱讀,以完成語言文化知識的積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實現閱讀品質和閱讀思維的鍛煉。在“雙減”背景下,為了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使他們將閱讀當成一種有趣的體驗而非一種負擔,教師可以組織個性化閱讀活動,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向學生推薦相關閱讀材料。

比如,在學習《少年閏土》這篇課文之后,很多學生都被“我”與閏土之間發生的趣事所吸引,同時對“我”在故鄉的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诖?,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魯迅先生的作品《故鄉》,鼓勵其利用課后時間閱讀,以此深刻感受閏土這一人物形象,思考作者塑造這一人物形象的用意。通過這種方式,在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基礎上實現教材的拓展和課堂教學的減負增效,同時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三)優化作業,有效指導

“雙減”政策提出要減輕學生課后作業負擔,對不同年級學生的課后作業時間做出了明確規定。課后作業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為了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基礎上減輕負擔,教師要對作業內容和作業形式進行優化,通過控制作業時間、創新作業形式來幫助他們更高效地學習知識點,保證課后有充足的實踐體驗時間和睡眠時間。同時,教師可以將部分作業安排在課堂上,通過隨堂練習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避免學生在課下因為作業負擔過重而對語文學習產生倦怠感。

比如,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拼音的學習是一個重點,部分教師認為拼音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只有利用課后時間進行大量練習才能讓學生充分掌握。而在“雙減”背景下,教師除了可以在課堂上通過讀寫結合、讀練結合的方式來提高教學效率之外,還可以對作業進行優化,安排隨堂練習,提前準備與課堂內容有關的練習題目,要求學生學習,并為他們提供實時指導,趁熱打鐵地對課堂內容進行鞏固,不僅可以達到預期學習目標,還可以減輕學生的課后負擔。

三、“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減負增效的策略

(一)重視課前準備工作

課堂教學包含多個模塊,除了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之外,課前準備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準備可以為課堂教學減負增效創造條件。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重視課前準備,在這一環節全面把握教學內容、分析學生學情,進而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調整,并靈活選擇教學方法。

一方面,教師要仔細研讀教材內容,關注教學重難點,進而做好教學設計,設定教學目標,制定教學方案,在這一基礎上,教師還要對教學流程進行細化,確保各項教學活動有條不紊地開展,使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得到充分利用,避免因為盲目教學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

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了解學情,這是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體現。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進而調整和細化教學目標。如果學生在學習基礎方面的差異較大,教師可以在課前環節對學生進行隱性分層,將其分為學優組、基礎組和學困組,并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這樣可以使學生在不增加負擔的基礎上學有所獲。

(二)豐富課堂教學方法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陣地。在構建減負增效新型語文課堂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體驗,激發他們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探究。

1.情境教學法。

學生的年齡較小,認知發展尚未成熟,對新奇有趣的事物比較感興趣,難以理解枯燥和抽象的知識點,這是造成學生學習壓力大的重要原因?;谶@一特點,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通過“去復雜化”來達到減負增效的教學目標,在多媒體的輔助下營造形象有趣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以直觀的方式理解知識。

例如,在《火燒云》這篇文章教學中,作者使用優美的語言和細膩的筆觸對火燒云的顏色、形狀等變化情況進行了描繪,但是對思維簡單的小學生來說,僅通過文字難以想象火燒云的美麗場景,這時教師就可以提前搜集關于火燒云的視頻和圖片,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進行展示,不僅可以渲染課堂氛圍,還可以在感官上帶給小學生刺激,使他們感受火燒云的豐富多變,在這一基礎上閱讀文章內容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2.問題導學法。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是構建減負增效課堂模式的重要途徑,而提問則是主要的互動方式。通過設計有效的問題,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引導,使他們對所學內容產生疑惑,進而實現思維的調動和探索欲望的激發,這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幫助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課文內容的探究上。這要求教師結合文章內容合理設問,在以問引思的基礎上促使學生主動思考。

例如,在教學《一直窩囊的大老虎》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抓住題目中“窩囊”的字眼進行問題導學,幫助學生發現矛盾點,使他們產生閱讀文章的興趣。具體來說,在課前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展示老虎的圖片,然后詢問學生:“你印象中的老虎是什么樣子的?”學生的回答大多是兇猛、威武、兇惡等詞語。教師展示本文題目,并繼續詢問學生:“本文作者認為老虎是窩囊的,他為什么這樣覺得呢?這只窩囊的大老虎都做了些什么事呢?”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文章的閱讀,無形中將被動學習狀態調整為主動學習狀態,養成學中思、思中學的良好習慣。

(三)創新課后作業設計

除了課前導入和課堂教學之外,課后作業也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有效的作業練習可以幫助學生查漏補缺,使他們在鞏固課堂知識的基礎上找到自身的薄弱環節,并針對性地提高,這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對教師來說,通過對小學生作業情況進行評估,可以了解他們對課堂內容的掌握情況,進而對教學活動進行針對性調整。

在“雙減”背景下,教師在作業設計環節要創新,避免“題海戰術”,堅持“精而簡”“少而優”的原則,按照政策規定、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設計作業。例如,在《草船借箭》這篇文章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演繹型的課后作業,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將草船借箭的故事改寫成劇本,設定魯肅、周瑜、諸葛亮等人物角色,鼓勵其通過人物對話等方式將故事演繹出來,展現故事情境的發展和人物性格特征。

四、結語

總的來說,以往的課后作業時間過長,學生的休息時間被擠壓,沒有充足的時間發展興趣愛好和開展社會實踐,而在“雙減”政策實施之后,這一問題得到了解決,在減輕學生課后負擔的同時對課堂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減負增效,教師要在課前、課中以及課后環節進行創新,運用新型教育理念,優化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猜你喜歡
雙減作業語文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快來寫作業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作業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