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周血CTC、PD-L1 及S100A6BP 水平對胃癌患者診斷及預后價值

2024-04-07 03:55徐毅唐巖李冬揚
分子診斷與治療雜志 2024年2期
關鍵詞:外周血胃癌腫瘤

徐毅 唐巖 李冬揚

胃癌是原發于胃黏膜上皮細胞的常見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流行病學調查顯示,2020 年胃癌發病率及死亡率高居全球癌癥第5 位及第4 位,中國胃癌發病率及死亡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胃癌早期臨床癥狀不具有典型性,大部分患者確診是已經處于中晚期,往往出現深度浸潤、淋巴管轉移、腹腔種植等遠處轉移,錯過最佳治療時間而導致患者預后不良[2],胃癌早期診斷及治療對提高患者生存率至關重要。目前臨床以胃鏡活檢作為臨床診斷胃癌的金標準,但該方法具有創傷性,部分患者耐受性較低,更方便、準確的輔助診斷方法是國內外關注的持續關注的重點。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是由腫瘤病灶脫落進入血液循環的腫瘤細胞,是引起腫瘤復發及轉移的重要因素。程序性死亡因子配體-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是下調患者免疫功能的關鍵分子,在腫瘤免疫逃逸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鈣周期素結合蛋白(calcyclin binding protein,S100A6BP)是一種多配體蛋白,通過與不同因子相互參與細胞骨架重組、增殖、分化以及蛋白質泛素化等過程[3]。本研究探討外周血CTC、PD-L1 及S100A6BP 水平在胃癌患者診斷及預后預測中的應用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在2020 年5 月至2022 年5 月收治的182 例胃癌患者為觀察組,其中男98 例,女94 例,年齡平均(48.34±4.97)歲。根據TNM 胃癌腫瘤分期[4]:Ⅰ期38 例,Ⅱ期41 例,Ⅲ期77 例,Ⅳ期26 例;根據組織學分化程度[5]:低分化98 例,中高分化84 例。選取同期90 名健康志愿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47 例,女43 例,年齡平均(47.78±4.3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胃癌規范化診療指南》中胃癌相關診斷標準[6],經組織病理學、影像學、生物標志物檢測等綜合臨床診斷確診為胃癌患者;②未接受手術、放化療、免疫治療等其他相關抗癌治療;③首次確診為胃癌,無合并其他癌癥;④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重要器官功能障礙;②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的感染性疾病、多發腫瘤;③術中或術后淋巴結組織樣本檢測提示陽性或證實存在遠處轉移;④精神障礙、認知功能異常者。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方法

PD-L1、S100A6BP 檢測方法: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兩組受試者清晨空腹采集外周靜脈血5 mL,以離心半徑10 cm,轉速3 500 r/min,離心10 min 后取上清液。PD-L1 試劑盒購自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貨號:BMS2327;S100A6BP 試劑盒購自美國Novus 公司,貨號:NBP2-74962。

CTC 檢測方法:兩組受試者清晨采集外周靜脈血5 mL,加入樣本密度分離液(可榮生物有限公司,貨號:KMQ0141)以離心半徑15 cm,轉速1 500 r/min,離心15 min,取單核細胞層,并采用微流控芯片分離技術富集腫瘤細胞,將富集所得細胞涂片在載玻片上,加入CD45 白細胞探針、CK 上皮型RNA 探針及DAPI 細胞核染液進行免疫熒光染色,采用熒光顯微鏡進行觀察。CTC 陽性標準[7]:免疫熒光檢測DAPI 染色明亮,出現核偏位、巨大核仁或異常核分裂,核質比>0.8,CK(+)、CD45(-),則判讀為CTC。統計CTC 陽性率并根據五點取樣法對熒光顯微鏡視野下CTC進行計數。

對胃癌患者進行為期1 年隨訪調查,根據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8]分為預后良好組(疾病緩解,病情穩定,無復發、轉移或死亡)及預后不良組(疾病進展,死亡)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 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比較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多因素使用Logistic 回歸分析,并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外周血CTC、PD-L1及S100A6BP 水平及三者聯合檢測在胃癌患者預后預測效能。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CTC、PD-L1 及S100A6BP 水平比較

觀察組CTC、PD-L1 及S100A6BP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CTC、PD-L1 及S100A6BP 水平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TC,PD-L1 and S100A6BP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兩組CTC、PD-L1 及S100A6BP 水平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TC,PD-L1 and S100A6BP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CTC、PD-L1 及S100A6BP 水平對胃癌患者的診斷效能分析

CTC、PD-L1 及S100A6BP 三者聯合檢測靈敏度為94.35%,特異度為95.79%,均較單一檢測高(P<0.05)。見表2。

表2 CTC、PD-L1 及S100A6BP 水平對胃癌患者的診斷效能分析Table 2 Diagnostic efficacy analysis of CTC,PD-L1 and S100A6BP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2.3 影響胃癌患者預后單因素分析

182 例胃癌患者中,預后良好者124 例,預后不良者58 例。預后良好者腫瘤直徑、TNM(Ⅲ~Ⅳ)、中高分化、淋巴結轉移、浸潤深度(T3-T4)、CTC、PD-L1 及S100A6BP 水平均較預后不良組低,TNM(Ⅰ~Ⅱ)、低度分化、浸潤深度(T1-T2)水平較預后不良組高(P<0.05)。見表3。

表3 影響胃癌患者預后單因素分析[(),n(%)]Table 3 Analysis of single factors affecting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n(%)]

表3 影響胃癌患者預后單因素分析[(),n(%)]Table 3 Analysis of single factors affecting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n(%)]

2.4 影響胃癌患者預后Logistic 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腫瘤直徑、TNM 分期、分化程度、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CTC、PD-L1、S100A6BP 是影響胃癌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4。

表4 影響胃癌患者預后Logistic 多因素分析Table 4 Logistic analysis of multiple factors affecting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2.5 CTC、PD-L1 及S100A6BP 水平單一及聯合檢測對胃癌患者預后預測效能

CTC、PD-L1 及S100A6BP 聯合檢測特異度、靈敏度較單一檢測高,CTC、PD-L1、S100A6BP 單一及聯合檢測AUC 分別為0.808、0.845、0.874、0.955(P<0.05)。見表5、圖1。

圖1 CTC、PD-L1 及S100A6BP 水平單一及聯合檢測對胃癌患者預后預測效能Figure 1 Predictive efficacy of single and combined detection of CTC,PD-L1 and S100A6BP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表5 CTC、PD-L1 及S100A6BP 水平單一及聯合檢測對胃癌患者預后預測效能Table 5 Prognostic efficacy of single and combined detection of CTC,PD-L1 and S100A6BP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3 討論

胃癌是由多種因素引起常見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家族史、不良的生活習慣、幽門螺桿菌、EB 病毒感染等均會增加胃癌的發生率。目前臨床治療胃癌的主要方法包括手術切除、輔助化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等,但臨床上胃癌的死亡率高、預后較差。對胃癌早期的識別及診斷、分析影響其預后的因素、提高患者生存情況一直是臨床探索研究的重要內容[9]。液體活檢代表了一種新興腫瘤監測方法,通過檢測微小殘留量來獲得腫瘤的分子信息,包括CTC、循環腫瘤DNA、外泌體、非編碼RNA、蛋白質及細胞因子等,對疾病進行識別和診斷,識別治療靶點、評估腫瘤耐藥性、預測治療反應,在腫瘤早期診斷、用藥指導與耐藥機制探索、治療效果的實時監測,預后預測及風險分級中發揮了巨大的價值[10]。

外周血是液體活檢廣泛應用的生物體液樣本,本研究結果顯示,胃癌患者外周血CTC、PD-L1及S100A6BP 水平均較健康受試者高。正常胃粘膜上皮細胞排列緊密、移動性較差,極少出現外周血的遠處轉移,且由于免疫系統的攻擊、高剪切應激及氧化應激,CTC 難以在脈管系統中生存[11]。胃癌患者細胞形態和遷移能力改變,發生上皮間質轉化,通過侵襲轉移進入血液循環,成為CTC,腫瘤微循環環境中轉化生長因子β 表達量增加,誘導凝血功能增強,使CTC 周圍形成血小板微凝塊,從而保護CTC 免受脈管系統中的高剪切應力,使胃癌患者微循環中CTC 含量增加。因此胃癌患者外周血CTC 水平升高,與Kang 等研究結論相符[12]。PD-L1 是腫瘤免疫逃逸機制的中的關鍵因子,在腫瘤的發生和發展中起重要作用。PD-L1 通過下調轉錄因子BATF 表達,抑制效用T 細胞分化,并造成T 細胞胞質磷酸化,抑制T 細胞功能。PD-L1T 細胞上的受體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相互作用,抑制T 細胞功能及腫瘤浸潤相關淋巴細胞的增值和活化,抑制機體免疫應答。胃癌細胞過表達PD-L1,并且由于免疫逃逸機制不會被T 細胞清除,導致外周血PD-L1 水平升高。與馬曉玲等研究結果相符[13]。S100A6BP 是S100A6 蛋白家族的成員之一,最初是從埃利希腹水腫瘤細胞中分離出來。S100A6BP 參與細胞分化,應激反應以及細胞骨架動力學,S100A6BP 在胃癌的發生和發展中研究較少,但其主要功能與細胞增殖及腫瘤發生有關[14]。S100A6BP 表達上調受腫瘤壞死因子、胃泌素等細胞因子影響,胃癌患者機體處于炎癥及應激狀態下促進S100A6BP 表達增加。與孟猛等研究結果相符[15]。因此胃癌患者外周血CTC、PD-L1 及S100A6BP 水平呈高表達狀態,對胃癌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CTC、PD-L1 及S100A6BP 在癌細胞的遷移和侵襲中發揮關鍵作用,與胃癌的遠處遷移和病情發展相關。胃癌中S100A6BP 的過表達與腫瘤較大、浸潤更深有關,是腫瘤化療療效的預測生物標志物[16]??梢苑磻赴┑膰乐爻潭?,與胃癌預后不良有關。PD-1/PD-L1 信號通路可以調節腫瘤細胞的增殖、凋亡、遷移和侵襲,是主要的免疫檢查點之一。PD-L1 表達升高預示著治療預后不佳,而通過阻斷PD-1/PD-L1 信號通路,下調PD-L1 水平可以增強T 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系統,抑制癌細胞的增殖、遷移、侵襲,改善胃癌患者預后[17]。CTC 作為轉移性生長的標志物,是胃癌遷移和復發的關鍵因素。CTC 上皮間質轉化過程可以激活Akt 和P13k 信號通路,抑制細胞凋亡,促進腫瘤的侵襲和轉移。因此外周血CTC 水平升高是胃癌轉移的重要預測因素。

綜上所述,外周血CTC、PD-L1 及S100A6BP水平在胃癌的發生、發展的起到關鍵作用,通過對CTC、PD-L1、S100A6BP 的監測可以對胃癌的診斷、個體化治療及預后判斷和風險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外周血胃癌腫瘤
與腫瘤“和平相處”——帶瘤生存
ceRNA與腫瘤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白血病外周血體外診斷技術及產品
胃癌組織中LKB1和VEGF-C的表達及其意義
胃癌組織中VEGF和ILK的表達及意義
床旁無導航穿刺確診巨大上縱隔腫瘤1例
結腸炎小鼠外周血和結腸上皮組織中Gal-9的表達
慢性蕁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腫瘤預防與治療》2015年征訂啟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