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牟重臨運用“肝脾同調”法臨床驗案舉隅

2024-04-08 15:52石玉丹牟重臨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4年2期
關鍵詞:口苦溫服白術

陳 辰 石玉丹 呂 萍 牟重臨

肝脾相關理論起源自《黃帝內經》及《難經》?!峨y經·七十七難》曰:“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于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也?!备纹⒌南嚓P性,主要體現在肝主疏泄與脾主運化的協調平衡。脾之運化得肝之疏泄方能運轉自如,肝之疏泄功能亦有賴于脾之滋養。誠如黃元御《四圣心源》所言:“然土氣不升,固賴木氣以升之。而木氣不達,實賴土氣以達焉?!焙笫泪t家對肝脾相關理論多有發揮,如仲景對雜病的治療重視臟腑辨證,而臟腑辨證以肝脾兩臟為核心,且用藥多入肝脾兩臟[1]。蔡光先和劉柏炎[2]研究發現,肝脾失調往往與腦—腸軸紊亂相關,為肝脾相關理論提供了現代生物學基礎。牟重臨老師是浙江省名中醫、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牟老師認為,臨床許多疾病的發生都與肝脾失和有關,因此協調肝脾尤為重要。對于此類疾病,牟老師常用“肝脾同調”法進行辨治,效如桴鼓?,F通過驗案將牟老師臨證經驗闡述如下。

1 不寐?。ㄊ?,焦慮狀態)

劉某某,女,37 歲,因“多思多慮伴夜寐差半年余”于2022 年9 月5 日初診?;颊甙肽暧嗲耙蚣抑凶児?,逐漸出現多思多慮,入睡困難,夜寐差,睡眠時間約2 h,甚時徹夜不眠。至浙江省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精神衛生科就診,診斷“失眠,焦慮狀態”,予“艾司西酞普蘭片10 mg,每日1 次、酒石酸唑吡坦片10 mg,每晚1 次”口服對癥治療,嚴重時加用“艾司唑侖片2 mg,每晚1 次”口服,癥狀時好時壞。為求進一步治療,遂轉至中醫門診就診??桃姡喝胨щy,多思多慮,易生悶氣,時有上腹飽脹,月經量少,經前胸部脹痛,末次月經8 月27 日,胃納欠佳,大便調。舌淡紅有齒痕,苔薄白,脈弦。中醫診斷:不寐病,肝郁脾虛證。西醫診斷:失眠,焦慮狀態。治則治法:疏肝健脾。擬方:柴胡10 g,生白芍20 g,枳殼10 g,當歸15 g,香附10 g,生白術15 g,茯苓20 g,川芎10 g,炙甘草6 g,太子參20 g,合歡皮30 g,石菖蒲、遠志各10 g。7 劑,每日1 劑,水煎,早晚分2 次溫服。并囑其調暢情志,多與他人交流。2022 年9 月12 日二診,患者訴夜寐明顯改善,睡眠時間較前延長,心情亦較前開朗,進食后仍有上腹飽脹,偶有下腹脹痛,胃納尚可,大便調。舌淡紅有齒痕,苔薄白,脈弦。予上方加檳榔、化橘紅各10 g。7 劑,每日1 劑,水煎分早晚2次溫服。此后門診調治3 周,失眠已向愈。

按:人的睡眠節律與自然界陰陽變化相協調,與晝夜消長規律相一致。肝藏血、血舍魂,以及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與睡眠密切相關[3]。本例患者因情志不遂引起肝氣郁滯,故見胸部脹痛、脈弦。肝木侮土,脾失健運,故見腹脹納差、舌有齒痕。脾虛致肝血失養,加之患者多思多慮,耗傷陰血,肝不藏魂而致失眠。證屬肝郁脾虛,故予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加減,以疏肝健脾并舉。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香附疏肝理氣止痛,川芎活血行氣止痛,枳殼理氣行滯,芍藥、甘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太子參、白術益氣健脾,茯苓滲濕健脾,合歡皮解郁安神,石菖蒲、遠志養心安神,甘草調和諸藥。二診患者夜寐改善,仍有腹部飽脹疼痛,加用化橘紅行氣健脾、檳榔行氣止痛。牟老師認為,失眠病因病機多樣,然治療此類失眠,當崇仲景之法,“養脾益肝”,是治病求本也。

2 胃痞?。üδ苄韵涣迹?/h2>

石某某,女,54 歲,因“胃脘飽脹1 個月余”于2022 年8 月31 日初診?;颊? 個月余來反復出現胃脘飽脹,每于生氣時誘發或加重。自服“胃藥”后癥狀無明顯改善,遂至中醫門診就診??桃姡何鸽滹柮?,口干喜冷飲,口苦,口中黏膩,胃納尚可,大便不成形,每日1 行,平素煩躁易怒,氣短,汗多味臭,白帶色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滑。中醫診斷:胃痞病,肝郁脾虛,濕熱結滯證。西醫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治法治則:疏肝健脾,清熱祛濕。擬方:柴胡8 g,黃芩、制半夏各12 g,生曬參、炙甘草各6 g,丹皮10 g,炒白術15 g,蒼術10 g,薏苡仁30 g,佩蘭8 g,佛手10 g,澤蘭、赤芍、郁金各12 g,黃芪、山藥各30 g,化橘紅8 g,紅藤20 g。7 劑,每日1 劑,水煎分早晚2 次溫服。2022 年9 月7 日二診,患者胃脘飽脹及口干口苦減輕,口中黏膩,時有噯氣,胃納可,大便不成形,每日1行,白帶正常,舌紅苔薄黃,脈弦滑。予上方加用厚樸10 g,砂仁、豆蔻各5g(后下),川芎10 g。7 劑,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 次溫服。三診時患者胃脘飽脹已告愈,諸癥隨之而除。

按:痞滿以脘腹滿悶不舒為主癥,自覺脹滿,觸之無形,壓之不痛為主要特點,常由感受外邪、內傷飲食、情志失調等因素引起。本案患者平素煩躁易怒,肝氣橫逆犯脾,脾虛失運,釀濕化熱,故見胃脘飽脹、口干口苦、口中黏膩、氣短汗多、白帶色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諸癥。治以小柴胡湯、補中益氣湯與平胃散合方加減,處以柴胡、佛手疏肝行氣,制半夏、蒼術、佩蘭、薏苡仁、化橘紅燥濕健脾,炒白術、生曬參、黃芪、山藥益氣健脾,黃芩清熱燥濕,赤芍、丹皮、郁金、澤蘭、紅藤清熱化瘀,炙甘草調和諸藥,共奏疏肝健脾,清熱燥濕之功。二診患者諸癥均改善,時有噯氣,加用厚樸、砂仁、豆蔻、川芎加強行氣除滿之功。牟老師認為,肝脾失調之證,常兼有七情之因,而致肝旺而乘土,或致木郁而土虛。清代周學海說:“土虛不運,則木氣滿悶”,兩者?;橐蚬?,臨床表現大多虛實夾雜,所以治療須用“肝脾同調”之法而獲效。

3 眩暈?。X血管供血不足)

趙某某,女,45 歲,因“頭昏1 個月余”于2022 年8 月26 日初診??桃姡侯^昏,平臥時明顯,伴有視物旋轉,惡心感,無嘔吐,時有搏動樣頭痛,眼睛干澀,左手麻木,口干口苦,口中黏膩,胃納可,大便不暢,每日1 行,夜寐欠安,舌淡紅苔黃膩,脈滑。輔助檢查:2022 年7 月19 日頸動脈B 超:左側頸內動脈顱內段鈣化斑塊,管腔輕度狹窄。2022 年7 月21 日頭顱MRI 平掃+DWI:未見異常,右側篩竇炎癥。中醫診斷:眩暈,痰濕內阻、肝陽上亢證。西醫診斷:腦血管供血不足。治法治則:燥濕化痰,平肝息風。擬方:天麻9 g,制半夏15 g,生白術、茯苓各20 g,化橘紅10 g,防風8 g,炙甘草6 g,澤瀉15 g,葛根20 g,蒼術10 g,膽南星15 g,藁本8 g,白菊花10 g,僵蠶15 g,旋覆花、白芷、辛夷各10 g。7 劑,每日1 劑,水煎分早晚2次溫服。2022 年9 月16 日二診,患者訴頭昏減輕,無惡心嘔吐及視物旋轉,口干口苦減輕,口中黏膩,左手麻木,時有噯氣、潮熱,胃納可,大便不暢,每日1行,夜寐欠安,舌淡紅苔黃膩,脈滑。擬方:天麻9 g,葛根20 g,赤芍、制半夏各15 g,旋覆花、膽南星各10 g,僵蠶15 g,制玉竹20 g,白蒺藜12 g,夏枯草15 g,石菖蒲10 g,黃芩12 g,連翹15 g,浙貝12 g,薄荷、枳殼各10 g。7 劑,每日1 劑,水煎分早晚2 次溫服。三診患者頭昏已止,繼予健脾平肝之法繼續調理2 周而愈。

按:眩暈病病因多樣,風、火、痰、虛、瘀等均可致眩[4]。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劉完素:“所謂風氣甚而頭目眩運者……火風皆屬陽,陽主忽動,兩動相搏則為之旋轉”;朱丹溪:“無痰不能作?!?;《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疫眩冒”;《直指方》:“瘀滯不行,皆能眩暈”。然臨床所見眩暈病,常以多種因素雜合為多見?;颊甙Y見頭昏、頭痛、視物旋轉、眼睛干澀、口干口苦、口中黏膩、舌淡紅苔黃膩、脈滑,當屬痰濕內阻兼肝陽上亢之證。脾虛濕盛,聚而成痰,有形之邪阻礙氣機,肝失疏泄,郁而化熱,風痰挾肝陽上擾清竅而致本病。故治以升清健脾、理氣祛痰配合平肝息風、泄熱通竅,予天麻平肝息風,白菊花清肝泄熱,制半夏、膽南星化痰息風,僵蠶祛風化痰,生白術、茯苓、化橘紅、蒼術燥濕健脾,旋覆花降氣消痰,葛根升陽健脾,防風、藁本祛風止痛,澤瀉滲濕瀉熱,白芷、辛夷升清通竅,炙甘草調和諸藥。二診患者眩暈癥狀已明顯好轉,時有潮熱,酌減燥濕健脾之品,加用夏枯草、薄荷清肝瀉火,白蒺藜平肝息風,黃芩、連翹、浙貝清熱化痰,制玉竹養陰潤燥,石菖蒲化痰開竅?;颊邥r有噯氣,加用枳殼理氣寬中。脾為生痰之源,脾運得健,則痰濕自除;肝之疏泄正常,則無火上擾,故眩暈自止。

4 泄瀉?。ň凭愿尾。?/h2>

王某某,男,29 歲,因“腹瀉1 個月余”于2022 年11 月2 日初診?;颊咝误w肥胖,既往長期飲酒史,1個月來反復腹瀉,輔檢提示肝功能異常,遂至我院中醫門診就診??桃姡捍蟊悴怀尚?,每日3~4 行,口干,口中黏膩,晨起口苦,胃納尚可,夜寐欠安,打鼾,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輔助檢查:2022 年10 月31 日生化:丙氨酸氨基轉移酶263 U/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172 U/L,谷氨酰轉肽酶456 U/L,總膽固醇6.92 mmol/L,三酰甘油1.85 mmol/L。中醫診斷:泄瀉病,濕熱蘊結證。西醫診斷:酒精性肝病。治療法則:清熱祛濕,健脾止瀉,護肝降酶。擬方:柴胡6 g,黃芩12 g,車前子、車前草各10 g,葛根20 g,炙甘草6 g,制半夏15 g,茵陳30 g,炒白術、茯苓各20 g,化橘紅10 g,薏苡仁30 g,澤蘭、太子參、黃芪各20 g,石菖蒲、郁金各10 g,丹參15 g,敗醬草、土茯苓各20 g。7劑,每日1 劑,水煎分早晚2 次溫服。2022 年11 月9日二診,大便基本成形,每日2 行,口干口苦較前好轉,口中黏膩,胃納尚可,夜寐改善,打鼾減輕,偶有腰酸。舌紅苔薄黃,脈滑數。予上方加山藥、芡實各30 g,絞股藍20 g,7 劑,每日1 劑,水煎分早晚2 次溫服。2022 年11 月16 日三診,患者大便成形,每日1~2 行,無明顯口干口苦,口中稍黏膩,時有口臭,胃納可,夜寐安,無明顯打鼾。舌淡紅苔薄白,脈滑。復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轉移酶116 U/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56 U/L,谷氨酰轉肽酶263 U/L。前方加藿香10 g,再進7 劑。2022 年11 月30 日四診,患者大便成形,每日1 行,口中稍黏膩,無口干口苦,胃納可,夜寐安。舌淡紅苔薄白,脈滑。輔助檢查:2022 年11 月30 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轉移酶39 U/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27 U/L,谷氨酰轉肽酶159 U/L。繼續予燥濕健脾之法鞏固療效。

按:中醫學認為,酒為水谷之精氣,味甘、苦辛,其性濕熱,入心、肝、肺、胃經[5]?!吨T病源候論》言:“飲(酒)之過多,故毒熱氣滲溢經絡,浸溢臟腑,而生諸病也?!北景富颊咝误w肥胖,有長期飲酒史,此次以腹瀉為主訴就診。酒之濕熱毒邪困遏中焦,脾失健運,清陽不升則易致肝失疏泄,導致樞機不利,升降失司,而致泄瀉、口干口苦、口中黏膩、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諸癥?;颊咻o檢提示肝功能異常、血脂升高,診療上應以中醫辨證與西醫辨病相結合,以清熱利濕、健脾止瀉、疏肝理氣之味配合現代藥理學表明的護肝降酶有效藥。方中予柴胡疏肝行氣,黃芩清熱燥濕,車前子、車前草、茵陳、澤蘭清熱利濕,土茯苓、敗醬草清熱解毒,茯苓、薏苡仁、制半夏、化橘紅、石菖蒲燥濕健脾,炒白術、太子參、黃芪益氣健脾,葛根升陽止瀉,丹參、郁金清熱活血,炙甘草調和諸藥。二診患者諸癥均有改善,偶有腰酸,加用山藥、芡實補脾益腎,絞股藍健脾祛濁。三診患者復查肝功能明顯改善,四診患者肝功能正常,癥狀已基本控制。囑患者適當戶外活動,節制飲食,控制體重,冀以杜復。

5 結 語

肝脾之間關系密切,兩者相輔相成;病理上,肝失疏泄與脾運失司相互影響,互為因果。肝脾失調,不僅表現為精神情志不良與消化功能失調,更可影響其他臟腑而產生疾病。臨床中肝脾相關理論廣泛應用于各臨床科室與一些營養代謝類疾病[6]。牟老師認為,肝脾同調在治療用藥上亦是相輔相成,如李東垣善用諸風藥,具有疏肝達郁與升陽健脾的雙重作用。臨證應用肝脾同調法,更應分清主次,常見的肝郁脾虛證,治療須辨明肝郁與脾虛的輕重,如肝郁為主而致脾虛,治以逍遙散加減;如脾虛為重兼肝郁,則以補中益氣湯加減調治。肝脾同調的本質在于平衡肝脾之偏頗,協調氣機之升降。肝脾同調之法,是中醫整體觀念的體現,標本兼顧,治病求本,具有重要的臨床實用意義。

猜你喜歡
口苦溫服白術
痛風試試薏苡仁桑枝核桃飲
口苦口臭,可能是肝臟不好受
喝中藥不是越燙越好
口苦咽干,是生病了嗎
氣虛便秘用白術萊菔湯
晨起口苦是怎么回事?
嘴里有苦味是咋回事
治支氣管炎
治療宮血的民間驗方
王付教授運用白術治療便秘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